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及原因。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软产道撕裂伤、产妇凝血功能异常引发的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了产妇产后出血的概率。
【关键词】产妇;产后出血;循证护理干预
Analysis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ostpartum Hemorrhage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maternal postpartum hemorrhage.Methods:100 cases of spontaneous labo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f 5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nursing methods,the study group using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maternal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causes.Results:The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0.05).The incidence of bleeding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0.05).Thus,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isk of maternal postpartum hemorrhage.
Keywords:maternal;postpartum hemorrhage;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前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严重时可致失血性休克,危及产妇生命,目前位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一般认为,胎儿分娩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循证护理重在通过问题的提出、文献查阅、评审、计划制定和临床应用来使护理的相关手段与方法更具有依据性和资源性,从而提高护理效率,加强护理的科学性。本研究对100例自然分娩产妇实施循证护理干预,以降低其产后出血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15-01~2015-06住院的100例自然分娩产妇,年龄21~44(27.6±5.8)岁。初产妇80例,经产妇20例,妊娠时间36~42(40.3±2.2)周。将产妇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病人的年龄、孕周、分娩方式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研究采取对照法来进行研究,将100例产妇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一组为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法。
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及基础护理等。研究组产妇进行循证护理干预,根据产妇具体情况查阅相关成功护理案例,以临床实践及科学理论为指导,为产妇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并在护理期间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方案,以期为产妇制定适合其自身的最佳护理方案,取得最佳护理疗效。其中,护士应该制定关于产前、产时、产后三个阶段的方案:在产前,应该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患者的身体特点,并对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情况进行预测、准备好对策等;生产过程中,密切观察第一产程,注意宫缩和胎心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第二产程中指导产妇合理用力,保护好会阴,预防宫颈裂伤和软产道的损伤,第三产程重点预防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立即宫颈注射缩宫素10单位,并静脉滴注缩宫素,适当按摩下腹部以促进胎盘的剥离排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胎盘娩出困难时及早行徒手取胎盘术,胎盘娩出后细致检查其完整性,若有残留及时给予清宫;对于产后护理,在产后24h内要严密观察产妇神志、面色、血压、脉搏的变化以及宫缩及恶露的情况,指导饮食以促进体力的恢复,指导产妇及时排空尿液,以免影响宫缩致产后出血,产后30 min内行母婴早接触、早吸吮,以刺激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对存在产后出血风险的高危产妇,应保留静脉通道,充分做好输血和急救准备。同时,对产妇的心理状况进行密切关注,及时疏导产妇的情绪,排解产妇的恐惧和顾虑,并和家属进行谈话,建议家属做好生产陪护工作,给予产妇一定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另外,做好产妇产后康复过程的护理工作,保证产妇充足睡眠及休息,鼓励产妇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少量多餐,保证营养的摄入,促进身体康复。
1.3观察重点
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观察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及患者对护士满意度三个方面。
出血量计算:顺产产妇采用称重法,以标有刻度的产盘收集产后出血,称量使用后的卫生巾和纱布总重量,用其差值除以1.05(血液比重),得到的数据为实际出血量,即分娩后敷料重(湿重)-分娩前敷料重(干重)=失血量(血液比重为1.05g=1mL)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成组设计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后的产后出血情况比较结果如下:干预组患者的产后出血发生率(1.92%)低于对照组患者水平(4.81%),且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产妇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后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后的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如下:研究组患者中有43例患者非常满意,有5例患者基本满意,有1例患者不满意,有1例患者非常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中有30例患者非常满意,有8例患者基本满意,有8例患者不满意,有4例患者非常不满意,总满意度为76%。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循证护理组产妇产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妇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对产妇影响较大,如未及时控制,将会直接威胁生命。近年来,虽然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比例有所下降,但产后出血依然排在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因此,如何有效控制产妇产后出血成为了众位医学家研究的课题。研究发现,产后出血的原因可分为宫缩乏力、较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4类。而它的主要诱发因素是宫缩乏力,其产生原因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是产妇缺乏对分娩过程的认知而至精神紧张,配合不好造成产程延长或难产;客观因素是分娩过程中应用镇静药、麻醉剂;另外多胎、巨大儿以及胎盘粘连剥离不完整及胎盘植入等均可能诱发产后出血。
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方法是近些年提出的,它是指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明确、审慎地将临床经验、科研结论与患者愿望相结合,以获取相关证据,通过提出问题、查阅文献、制定计划等措施使护理方法更具资源性及依据性,从而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科学性。而且随着循证护理的不断完善,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各个领域,并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强调了以人为本,更注重患者的感受,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求,并通过提高护理的水平和知识,来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在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概率更低,出血量更少,产程时间相对较短,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在循证护理干预时,应该对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阶段制定适合产妇的方案,这样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前凝血功能的检查与治疗可大大减少因此而造成的出血。另外,产时的科学分娩、会阴保护、产后的胎盘、膀胱观察等,可大大降低因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和软产道撕裂伤而造成的产后出血。
因此,通过上述的比较研究和阐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临床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实践过程中,我院所提出的循证护理措施和方法的临床实践效果较好,是临床上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安全可靠选择。
参考文献:
[1].曾梅.循证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
[2].沈红,许韵,杨冬梅.循证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2013.
[3].杨桂月.循证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
论文作者:孟秀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2
标签:产妇论文; 产后论文; 患者论文; 胎盘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