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 70年发展历程回顾
王光明
(浙江省科协,浙江 杭州 310013)
[摘 要] 通过回顾中国科技团体的核心和集中代表——中国科协与新中国同成长、共命运、齐发展的70年历程,从中国科协在党的领导下,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深化认识科协性质,提高科协地位,发挥科协独特作用,树立科协鲜明形象与确定工作定位,发扬优良传统和首创精神,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办好科技工作者之家等九个方面归纳总结中国科协70年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和宝贵经验。
[关键词] 科技社团 中国科协 发展历程
中国科技社团的历史不止70年,最早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由明朝的名医徐春甫发起,在北京成立的一体堂宅仁医会,有会友46人。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维新派人士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和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等率先建立算学社、强学会、农学会等科技社团,随后中国地学会、中西医学研究会、中国科学社、中华医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华自然科学社、中国物理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等一批学会(协会、研究会、促进会、学社)相继诞生。后来在延安等解放区也成立了不少科技团体,如边区国防科学社、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山东自然科学社、东北自然科学研究会等。到新中国建立之时,曾经成立过的全国科技社团约有150多个。以上是中国科技社团孕育、诞生、幼年时期,而中国科技社团的快速成长、发展壮大是1949年以来的70年。
1949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了团结全国科技工作者为新中国建设事业贡献力量,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香港分会倡议召开全国科学会议并建立全国科技工作者的组织,这一倡议受到科技界人士的广泛赞同,并得到中共中央的支持,同意召开中华全国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以下简称“科代会”)。由中国科学社、中华自然科学社、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东北自然科学研究会联合发起,邀请国内理、工、农、医各界知名人士及地区的有关机关和团体的代表285人,共同组成“科代会”筹委会。会议筹备期间,“科代会”筹委会派代表参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下简称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6个分组委员会的工作,并选举梁希、李四光、侯德榜、茅以升、严济慈、涂长望等15人作为科技界的代表参加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1949年9月21日,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在北平召开,梁希、李四光、侯德榜当选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梁希当选常委。“科代会”筹委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孕育的开始,是中国科协的雏形,她光荣地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大业。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科协能够作为一个界别参加全国政协,成为政协的组成部分,是最早的人民团体之一,或者说,是全国政协的创始团体之一。
利用稻草秸秆为主料的内置式反应堆技术能有效的提高棚内温度、地温和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加快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品质,亩产量提高10%以上,是设施农业生产值得推广应用的一项好技术。
1950年8月18日,“科代会”在北京召开,周恩来、朱德出席会议,毛泽东接见会议全体代表。会议决定成立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以下简称全国科联)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普)两大团体,将全国分散的科技团体归拢到这两个团体中,这是中国科协的前身。“科代会”对中国科技社团的健康发展和中国科技事业的快速进步起到重要的作用,也可称是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
1958年9月18—25日,全国科联和全国科普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代表大会,聂荣臻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向大会表示祝贺,刘少奇、周恩来接见会议全体代表。为了适应当时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需要,经中央批准,大会决定全国科联、全国科普两大团体合并,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科学技术团体——中国科协。中国科协的诞生成为中国科技团体的核心和集中代表。这次大会也称为中国科协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开天辟地的,由此掀开了中国科技团体的新篇章。各省、市、自治区紧随其后相继成立科协组织,最早的是甘肃省科协,1958年9月19日成立①,第二个是浙江省科协,1958年10月15日成立,其后是上海市科协、四川省科协、吉林省科协、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协、内蒙古自治区科协在1958年11月先后成立。最后是重庆市(直辖市)科协,1997年12月建立,至此,除港澳台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科协组织。
1978年4月,国务院批准《关于全国科协当前工作和机构编制的请示报告》,中国科协书记处和机关正式恢复,各地科协及所属学会也相继恢复组织并开展活动。
(5)地基处理采用的CFG桩体和土工格栅为线弹性材料,采用摩擦单元模拟桩-土和格栅-土之间的相互作用。
中国科协“三大”修改的章程,第一次出现了“科协是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纽带,是党和政府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助手”的内容。就是说首次在章程中提出科协对于党和政府的关系是“纽带和助手”。中国科协“四大”修改的章程,又有新的变化,第一次增添了“科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的叙述。人民团体与一般的社会群团不同,不是所有的社会团体、群众团体都可以称为人民团体,只有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重大影响的社团,具有显著政治性的群团,才能称呼人民团体,也就是成为全国政协成员单位的社会团体和属于中共中央党委序列的才能叫人民团体。这就增强了科协的责任感、荣誉感,要求科协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生活中更好地代表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社会协商对话,参政议政。
1966年,“文化大革命”劫难开始,中国科协同样没有逃过厄运,组织瘫痪,活动凋零,各地科协组织遭遇同样的命运,浙江省科协甚至被撤销,人员被遣散。虽然,“文革”中中国科协缩身在中科院内28号的一间小屋里,仅挂着“科协办公室”的牌子,但是顽强坚持,部分学会仍然开展学术交流和科普活动。
上述例证也可以说明:综合材料在艺术创作中的使用拓展了艺术的边界。不论是德加的“真实的”裙子,抑或是毕加索的绳索、报纸,勃拉克的油漆、木屑,塔皮埃斯的沙子和石块,这些以往不能进入艺术创作的“新鲜材料”出现在作品中,为观众打开了视觉界域的大门。纵观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我们可能会套用风格理论来谈论综合材料的运用,但不得不承认,在这些不断更替的风格中,视觉感受的陌生化乃是艺术家孜孜追求的目标。进入20世纪中叶以后,独具东方文化色彩的日本物派,更是将物质材料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顺理成章的作为创作意识的核心。可以说,综合材料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已经慢慢成为主角之一。
1979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国科协党组《关于召开中国科协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中指出:“科协是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团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之一,它是党团结和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纽带,是党领导科学技术工作的助手,它担负着动员和组织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积极参加祖国四个现代化的伟大建设,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以及同世界各国科学技术群众团体进行科学技术交流的任务。”这一批示第一次比较明确地阐述科协的性质和任务,指明科协发展的方向。
1980年3月15日,中国科协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距第一次代表大会已有22年了。这是中国科技团体发展史上一次拨乱反正、继往开来的大会,是继全国科学大会后中国科技界又一次盛会。胡耀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胡耀邦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
中国科协“二大”后,科协事业快速发展,学术交流、科普宣传、科技咨询、参政议政、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等各项工作和事业蒸蒸日上,成绩辉煌。科协组织建设稳步发展,到现在,共有全国性学会210个,会员463多万人。地方科协总计3141个,其中省级科协32个,副省级、省会城市科协32个,地市级科协381个,县级科协2696个。此外,还有大量科协基层组织,如乡镇科协(科普协会)3.1万多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9.4万多个、企业科协1.3万多个、街道科协8400个、高校科协550个②,形成学科齐全、人才荟萃,上下连接、纵横交错,遍布城乡、深入基层的庞大组织网络。可以说,哪里有科技工作者,哪里就有科协的组织。
传统外科治疗房颤迷宫手术的操作过程比较复杂,而且术后并发症较多,尤其是术后出现心包填塞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机率较高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其推广应用。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原理是运用射频电流的穿透性与稳定的物理性能,经过局部的高热效应,达到消除房颤的目的。有研究显示,二尖瓣置换患者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有将近80%的患者在术后12个月转为窦性心律;然而同期未行房颤射频消融患者中只有33%转律。当然,影响房颤患者心脏射频消融手术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手术医师之外,还有患者自身身体状况带来的手术风险,特尤其是左房特别大,严重心衰的房颤患者,在治疗中的风险比较大[16]。
中国科技团体的70年是风雨兼程、砥砺前行的70年,是贡献巨大、成绩卓著的70年,是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70年,是与祖国命运相连、同步发展的70年。这70年,作为中国科技团体的核心和集中代表,中国科协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科协的红色基因,一脉相承。新中国成立以前,许多科技社团是在共产党人发起和领导下成立的。抗日战争期间,在延安成立的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延安新哲学学会是毛泽东同志发起成立的,陕甘宁边区医药学会是林伯渠、傅连暲发起组织的,晋察冀边区自然科学界协会是成仿吾、沙可夫发起建立的;1947年2月成立的山东自然科学研究会是孙克定、王左青等发起组建的③,1948年4月成立的东北自然科学研究会是李富春、王首道、陈郁、邵式平等发起建立的。解放区其他的40多个科技团体都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这些科技团体对解放区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对推动生产和发展经济,培养科技管理干部,普及科学知识,联络全国以及全世界的科技工作者,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青年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是在周恩来的建议和领导下,分别于1940年5月、1945年7月在重庆成立。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汇集了竺可桢、李四光、梁希、任鸿隽、涂长望、潘菽、苏步青、严济慈、谢立惠、丁西林、陈立等众多著名科学家,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推动科学与民主运动,并联合英、美、法、加等国的科技工作者协会,共同发起成立了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1948年1月成立的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杭州分会,是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成立开展活动的。该会团结广大爱国知识分子参加护校、护厂、护所、支援学生运动、开展革命宣传活动、配合解放军解放杭州,起了重要的作用。1940年入党的大数学家谷超豪参加其中,后任分会的党支部书记,由他负责将国民党在杭州的雷达研究所策反成功,后来这支队伍成为解放军最早的一支雷达部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早期的一些科学社团多有以后成为著名共产党人参加并主持,如1918年4月在长沙成立的新民学会,是毛泽东、蔡和森发起创办的,参加的有何叔衡、罗章龙、蔡畅、向警予、杨开惠、李维汉、谢觉哉、郭亮等;1919年3月由周恩来、邓颖超在天津发起建立的觉悟社,参加的有郭隆真、刘清扬、马骏等;1920年3月由李大钊、邓中夏、何孟雄等发起成立的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和同年8月由毛泽东、何叔衡、彭璜、方维夏在长沙组建的俄罗斯研究会和文化书社。1919年7月1日,由李大钊、王光祈在北京发起成立的少年中国学会,毛泽东、恽代英、邓中夏、高君宇、缪伯英、向警予、蔡和森、赵世炎、张闻天等都曾经是该学会的会员。他们在这些群团中都是骨干,思想活跃,组织能力强,善于团结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共产党人的核心作用对中国科技社团早期的成长壮大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科代会”从筹备到召开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革命元老吴玉章任“科代会”筹委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委员。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科联、全国科普和中国科协以及地方科协都建立党组织。各级科协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穿到科协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落实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努力增强群团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这是科协事业健康发展,长久不衰的根本保证。
二、深化认识科协性质,按章办事
关于科协的性质是逐步明确的。1958年中国科协成立之时,成立大会决议定义:“中国科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的、全国性的科学技术群众团体,是党动员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一个有力的工具和助手。”20多年以后,中国科协“二大”制定的中国科协第一个章程这样规定:“中国科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级科学技术工作者群众团体的联合组织。”比起“一大”的决议,这里在“科学技术群众团体”中加了三个字——“工作者”,改写为“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团体”,后面少了“广大人民群众”,而只有“科学技术工作者”。这实际上是取消了中国科协“一大”关于“凡积极参加各种群众性科学技术活动的工人、农民,不拘学历,自愿申请,组织批准均可成为科协会员”的规定,确定了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而不是其他群体的组织,在工作上、组织上以科技工作者为主体。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结束十年动乱,中国科协重新站了起来,开始了新生。1977年3月9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国防工办联合向国务院、中央军委提出《关于恢复和加强国防工业系统学会活动的报告》,这个报告得到中央的批准,从而拉开了科协恢复活动的序幕。1978年3月18日,党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周培源代表中国科协在大会上发言,全面阐述中国科技团体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中的任务与作用,表示了中国科协重振旗鼓,扬帆起航,再作贡献的决心。
综上所述,针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科协“五大”修改的章程添加了“桥梁”和“重要社会力量”,将“是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纽带”修改为“是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把“是党和政府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助手”修改为“是国家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纽带”和“桥梁”都有连接之意,但“纽带”偏重于思想情感,在精神层面上;“桥梁”偏重于具体行动,在实际活动中。“桥梁”和“纽带”并列,使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含义,表述得更加全面深刻。“助手”变“重要社会力量”,是要求科协在国家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方面更有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在中国科协“六大”修改的章程只对“五大”章程的第一条删去“社会”两个字,表述为“中国科协是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样在表达上,对中国科协性质的规定更加确切。在这以后,历次的中国科协代表大会对中国科协章程关于科协性质的表述都没有变动,延续至今。
南面是一座弓形的小山。秋阳之下,山林的叶子都红透了。它在少年人的眼里是那样的了不起。我们四个同学站在水房前,山上一层一层的天然锦绣,颇有动感地展示着。触景生情,作为留守人员,我们是有一种自卑感的。
从“科学技术群众团体”,改述为“科学技术工作者群众组织”“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从“工具助手”,规定为“桥梁和纽带”“重要力量”;从“党动员”,改为“党和政府联系”“国家推动”。几十年来,中国科协章程关于科协性质的表述,一步一步提高了对组织性质的深层认识,凸显了科协的深刻内涵,加深了科协与党和国家的内在关联,厘清了科协与其他群众团体的一些区别,提升了科协在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是对科协性质的深层认识,努力实践,维护科协性质不变样,中国科协才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团结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依法依章开展工作和活动,为全国全党的大局服务,为两个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作出巨大贡献。
三、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健康成长,发展壮大
从本质上来说,新陈代谢就是身体一天之内消耗的所有能量。身体不只是在运动时才消耗能量,每一分钟都在消耗。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助教史密斯·瑞恩表示,从消化食物到呼吸,包括用手机发短消息,身体无时无刻不在消耗能量,不管你是被动还是主动。
“科代会”从1949年5月开始酝酿筹备,到1950年8月正式开会,其中几次筹备会议和最后正式会议,周恩来、朱德、陈云、林伯渠、叶剑英等领导人都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1956年11月,全国第一次职工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积极分子大会在北京召开,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会议全体代表;1963年11月,中国科协在北京召开全国学会工作会议,毛泽东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接见会议全体代表;1964年8月和1966年7月,北京科学讨论会、北京暑期物理讨论会在京召开,毛泽东、刘少奇、董必武、朱德、周恩来、邓小平、彭真、陈毅、李富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接见与会的国内外代表,并与各国科学家亲切交谈。
从中国科协孕育起,党和国家领导人就非常关注中国科协的成长,出席中国科协历次的重要会议和活动,对科协的性质、宗旨、任务、地位、作用,组织机构的归属、人员编制经费等都作出有利于科协发展的指示和决定。新中国成立前夕,支持“科代会”的筹备和召开,以后又同意成立两大科技团体;1958年批准全国科联、全国科普两大团体合并,成立中国科协,这都是在中国科协孕育诞生的关键时刻给予最大的呵护。
从中国科协第一次到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每次代表大会都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和接见与会代表。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胡锦涛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中国科协召开“百名科学家、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座谈会”,王沪宁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国科协的其他一些重要会议和重大科普活动,都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接见与会代表或亲临现场与青少年科技爱好者互动,以示关心和支持。
毛泽东、周恩来对科协的一些活动和建议很关切。1956年1月,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毛泽东听周恩来说,科协组织的科普报告搞得很好,就让科技专家到会上作科普报告,毛泽东亲自听专家上课,作笔记。说专家说得很好,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回去照此办理。也许这就是中央领导人集体听专家上课的始端吧。1962年7月,植物病理专家沈其益等66位专家教授,针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猖獗的情形,联名向中央提出《关于当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紧急建议》。当时中央正在召开八届十中全会,毛泽东、周恩来看到这个建议后,当即批示印发与会代表,要求给予重视,回去落实。这是中国科技团体发展史上首开科技工作者建议直接上达中共中央会议的先河,也是对国家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成功范例。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第一个综合性的科技工作者活动场所——北京科学会堂是在周恩来的关心下,于1964年1月1日正式开放,邓小平为会堂题名。现在中国科协所属的多功能、综合性、6万多平方米的中国科技会堂,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支持下兴建的,于1996年3月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江泽民为科技会堂题名。
在科协遇到困难和一些关键时刻,党和国家主要领导都十分关注,给予支持。“文革”中,中国科协最艰难的时候,机构面临被撤销,周恩来对周培源说:“科协不是撤销单位,科协还要开展工作”,中国科协才得以保存下来[1]。1977年冬,著名科学家、科普先驱高士其写信给邓小平,提出“恢复中国科协的四点建议”,得到邓小平的重视,并作了具体批示。在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重视下,中国科协很快恢复组织,开展活动。在领导体制上,中央明确规定科协属党群序列,成立党组,编制经费单独开户,中国科协由中央书记处领导,中共中央政治局一位领导分管;地方各级科协受当地党委领导,由一名副书记分管。1993年国家机构改革,中央负责机构编制改革的部门,提出中国科协改由国务院领导同志联系,国家科委代管的意见。中国科协党组和朱光亚主席认为,如此一改,科协不再属于党群序列,势必改变团体的性质和宗旨,在科技工作者中容易引起误解,不能同意。在中国科协面临人民团体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温家宝支持科协的意见。根据温家宝的建议,朱光亚致信给江泽民、胡锦涛,报告主席办公会议和他本人的看法。后来,在1995年初下发的中国科协“三定”方案中,维持了中国科协由中央书记处领导的归属体制,并不再出现“代管”的字样。由于中国科协的稳定不变,才使得很多的省市县科协在机构改革中转危为安,避免了被撤并的命运,并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可以说,没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支持,就没有今天的中国科协。
四、继承发扬科技社团的优良传统,磨砺奋进
中国科技团体百年来披荆斩棘,努力奋进,历经沧桑,奋勇前进,铸就了十分珍贵的优良传统。这就是“爱国主义的传统”“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传统”“提高和普及相结合的传统”“开放办会、不断增进国际交往的传统”“民主办会的传统”[2]。中国科技团体的前辈们,为挽救民族危亡,呼喊“今欲救中国,在兴学会”和“科学救国”,宣传“文明之国,学必有会”,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勇气,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充满革命激情,开拓中国科技团体前进的道路。为了建设新中国,很多在国外学有成就的科学家冲破阻挠,舍弃优厚待遇,义无反顾地返回祖国,他们响应党中央“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建设四个现代化,抛弃个人得失,无悔无怨、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全国科技工作者不畏艰辛、敢于攻坚、勇于超前,志在强国、心在事业、拼搏奋斗。这都是追求真理,献身科学,对祖国无限热爱的忠诚在燃烧着。
许多中国科技团体都把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科普宣传、开启民智作为要务去做。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国科学社最为典型。1914年6月创立的中国科学社,其宗旨是“提倡科学,鼓吹实业,传播知识”。1915年1月,该社创办《科学》月刊,此刊是综合性的科技期刊,旨在介绍世界最新科学知识,进行学术切磋,提高学术水平。《科学》杂志是我国创办最早、影响深远、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科学期刊,至今仍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社在1933年8月创办的《科学画报》是一本综合性科普杂志,旨在“把普通科学智识和新闻输送到民间去”[3]。《科学画报》是我国创办较早、发行广泛,坚持最久的综合性科普期刊,被誉为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科普的旗帜。中国科学社还定期举行通俗科学演讲,举办各种科学展览,创办图书馆,出版科学论著、设立生物研究所、科技实业公司,进行科学研究。
1997年2月,在中国科协五届二次全委会上,宋健和周光召主席在他们的讲话中都提出,科协要在社会上树立“学术交流主渠道,科普工作主力军,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主要代表和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的鲜明社会形象。这是第一次提出“三主一家”的概念,此后要努力树立科协“三主一家”的鲜明形象,作为一个奋斗目标被普遍被采用了,并经常出现在科协的工作报告、通知、规划等文件中。
与国际交往方面。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很多科技团体就派出代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国际科技组织建立联系,交换学术刊物等资料。如今,我国科技团体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对外开放格局,成为许多国际科技组织中的一员。目前,中国科协及所属学会共加入240多个国际和区域性的科技组织,几乎覆盖了自然科学领域所有重要的国际组织。有370多位中国科学家进入国际科技组织担任各种职务,其中190多人是领导职务。这为中国科协拓展国际科技交流渠道,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知识对任何人而言都是成才之基石,学习的过程中,务必把基石打牢。而学习就务必求真学问,求大道理,明真事理。不能举足不前满足快餐化、碎片化的知识。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在不断学习和实践当中发掘自身潜力。望广大青年珍惜大好学习时光,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民主办会是科技群团的基本工作原则,我国早期的科技团体在那么艰难困苦的环境下能够生存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坚持民主办会,实行广大会员对会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机制,从而得到会员的拥护和支持。从全国科联、全国科普到中国科协,一脉相传,始终坚持民主办会的原则,克服行政化倾向,充分体现科技工作者的意志,不断加强组织民主、学术民主、财务民主、贯彻“双百”方针,完善民主办会机制,真正做到以科技工作者为主体,热情为科技工作者服务。
以上优良传统是中国科技团体宝贵的精神财富,经过70年的历练,这些优良传统更加充实和发扬光大,成为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鼓舞各级科协和学会不断向前。
五、充分展现首创精神,工作活动缤纷多彩
中国科协组织的许多活动和工作,都是在全国率先倡导和开展的。如中国科协年会、青年科学家论坛、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优秀论文评选、科技工作者建议、技术咨询、决策咨询、科技思想库、科技创新智库、院士工作站、百千万人才工程、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海智计划;又如中国科协会员日、全国科普日、科普宣传周、互联网+科普、科普惠农兴村、科普工作队、科普画廊、科普一条街、科普集市、科普大篷车、科普列车老区行和西部行、流动科技馆、数字科技馆、科普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学科竞赛、大手牵小手科普活动;再如技术上门、技术会诊、“讲理想、比贡献”、金桥工程、千厂千会协作、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科技扶贫、技术承包、科技培训、科普服务实体、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科普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等,真是“无边光景一时新,万紫千红总是春”。
其中,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是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后,2014年10月,中国科协组织实施的。这是中国科协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全国首创的一项大工程。中国科协要求各级科协和学会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以体现科技工作者知识价值为重点,以提高科协各级组织及所属学会业务能力为导向,积极进军经济建设主战场。通过试点,这项工作几年开展下来,成效显著,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和赞扬,成为科协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一个新亮点。
地方科协也尽显首创精神,创造各自的品牌活动。福建省科协在1984年11月首创“科技月谈会”,由省科协组织有关科技人员针对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与省领导直接对话,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与省领导面对面进行交流的平台。此会每月一次,效果很好。“科技月谈会”的经验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有的地方叫“科技双月谈”或“科技季谈会”,不定期的叫“科技恳谈会”。1984年2月,浙江省科协和省四大医院以及浙江几大报刊、电视台、电台联合举办“大型迎春名医咨询活动”。10天之中,挂牌的140名医学专家为2532位病人的疑难杂症进行诊治,大受欢迎,社会影响巨大。“专家门诊”由此开始。
科协的首创精神来自于科技团体本身的潜质,也来自于各级科协领导的良好素质。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是首创精神的展现,科学技术团体在这种精神的鼓动下,自然会萌发首创事物。中国科协领导层善于在每个阶段,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战略部署和要求结合科协的实际情况,生动地融入科协的工作和活动中,创造新生事物。地方科协的各级领导十分注意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典型,尊重群众的首创行为,把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加以提高,进行推广。这就是我国科协事业持续发展、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六、地位不断提升,作用日益凸显
1958年,中国科协成立后不久,国家科委和各地科委陆续也建立起来,有人认为科协和科委是重复的,科委成立后,科协就完成了历史任务,无事可做了,于是科协“没有必要”“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言论和思想弥漫一时。受此影响,1960年,浙江省科协曾一度被并入省委工业生产委员会,党组被撤销。这反映了当时一部分人对科协的性质、任务、作用和地位认识不到位。1979年,中共中央批复中国科协党组关于召开中国科协“二大”的请示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协是人民团体,与科委的性质、任务和作用多有不同,并强调“今后,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繁荣和科学技术队伍的发展壮大,科学技术群众团体将日益显示它的作用”。1980年3月,周培源在中国科协“二大”会议的报告中批判科协“无足轻重”的错误思想。胡耀邦在中国科协“二大”会议上说:“科协是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自己的组织,是同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一样重要的群众团体,在向四个现代化的征途上,科协尤其具有重要的地位。”这铿锵有力的言语,彻底粉碎了科协“没有必要”“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思想禁锢和论调,大大鼓舞人心,令人难忘。
随着拨乱反正,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科技工作者越来越受到重视和重用,地位不断升高。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方针的提出和落实,要求科技团体必有所为,科协的地位不断提高。但是,科协并没有躺在党和国家给予的平台上沾沾自喜,而是用“有为才能有位”来证明“科协尤其具有重要的地位”,用发挥优势、大有作为来表明科协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中国科协充分调动和发挥科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横向联系、多学科、综合性的特长,积极开展各种活动,特别是围绕国家和地区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考察调研、课题研究、政策建议、决策论证,并对出现的重大疑难问题,开展科技咨询,为党委、政府决策建言献策,当好参谋。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正待起飞,但是能源短缺是一大障碍。中国能源研究会组织170多个科研单位,500多名各学科专家,召开120多次会议,历时两年多,于1982年7月完成了60多万字的《中国能源政策研究报告》和《中国能源纲要建议》,上报党中央国务院,被有关部门采纳,作为我国制定能源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1983年5月,中国科协与有关部门开展“2000年的中国研究”,这是为国家长远决策提出建议和提供科学依据的综合性学术研究活动。中国科协汇集72个全国性学会和部分省市科协参加,涉及60多个学科和行业,对比国外先进水平找差距,提出对策建议。1985年,完成1300万字的研究报告,为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长远规划大纲和论证“七五”发展纲要作重要参考。
1987年2月,在中国科协三届二次全委会上,将“中国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作为重大决策咨询课题,组成以李国豪教授为首的30多人专家组,8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的咨询论证活动,历时3年多,形成一个总报告和14个专题报告。报告中的政策建议,不同程度被政府部门所采纳。2003年,中国科协成立以周光召主席为组长,韩启德、张玉台、胡启恒、白春礼等为副组长的“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领导小组,组织100多个全国性学会,2000多名专家学者进行15个综合专题,30多个学科展开全面深入调研,形成300多万字的研究报告,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奠定了基础。这项研究活动几乎囊括了全国最著名的专家学者,阵势之强劲、人才之雄厚、研究之广泛、成果之丰硕前所未有。像这种超大型、高层次、最权威、多学科、综合性的科技调研活动,是任何其他部门和单位所做不到和不能完成的,这充分显示了科协的强大优势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类似这样的活动,各地科协也开展了不少,数以千计。例如,1979年12月,上海市科协组织20多个学会、40多名专家组成上海宝钢顾问委员会,参与宝钢建设决策,解决了宝钢面临的“上马是傻子,下马是疯子”难题。1987年10月,浙江省科协为促进做好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施工的秦山核电站的安全防护工作,组织和邀请理、工、医学会和人防、部队等方面的专家30多人,结合国外核电站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进行深入研讨,起草了3万多字的《关于制定我省秦山核电厂场外应急计划的建议书》,所提建议全为省政府采纳,为秦山核电站顺利投产立了大功。还有湖南省科协开展的“洞庭湖区整治开发规划论证”等,都为当地的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确立了科协是“国家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的地位。
党中央国务院的一些决定和颁布的法令、通告等也是都充分肯定和提高了科协在国家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1991年1月,全国政协恢复中国科协为全国政协组成单位,为科协参政议政开辟了广阔渠道。1993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明确了科协在科技进步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2002年6月29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指明“科协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应“协助政府制定科普工作规划,为政府科普工作决策提供建议”。2015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扩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指出: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工作,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的重要任务,是中国科协发挥群团组织重要作用,配合行政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
科协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如此突出,可以用原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的话来总结:“科协是全国科技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翼,这一翼的作用之大是任何别的组织所不能代替的,更不是任何一个政府机构所能代替的”。科协是使科技通向经济建设,把科学技术的恩惠传播到人间的桥梁[5]。
2014年,随着鹤地水库周边环境整治,红湖农场农业结构迎来再次优化和转型。农场积极配合,拆除靠近水库的猪舍,同时对既有鱼塘进行整治,改变养殖鱼种与方式,确保水质达标。种植荔枝8000余亩,番石榴4000余亩,全场水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
七、逐步树立鲜明的社会形象,明确工作定位
树立科协形象,明确工作定位,对于科协履行章程所规定的宗旨、任务、职责,充分自身发挥优势,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中国科协先后提出过“三主一家”“三服务一加强”“四服务一加强”等职责定位。
2)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electricity generation system
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科联、全国科普以及中国科协都以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科学技术繁荣和发展,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科学技术传播和推广为宗旨,把提高和普及相结合,开展了大量的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和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至2016年,中国科协主管的科技期刊有443种,科技报纸134种,各级科协和两级学会主办的科技期刊2531种。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学会全年举办学术交流活动7623次,104.2万人次参加。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全年举办学术交流活动34542次,参加人数610.1万人次。举办科普宣讲活动400421次,听讲人数62218万人次。举办青少年科技竞赛11906次,参加人数4484万人次。主办科技网站1105个,浏览人数245032万人次[4]。
2005年1月,中国科协按照中央书记处的要求,在总结历史经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中国科协六届五次全委会上首次提出科协“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充分发挥作为国家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的作用,积极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充分发挥科普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努力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的“三服务一加强”工作定位。这一工作定位得到中央书记处的充分肯定,在科协系统也形成广泛共识和践行。2006年5月,“三服务一加强”被写入中国科协章程。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九大会议上指出,“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这“四个服务”,被写进了中国科协九大通过的中国科协章程里。由此,中国科协的工作定位也由“三服务一加强”增加为“四服务一加强”。
由工作定位出发,中国科协进一步明确“搭建平台,资源共享”的工作思路,与其他部门搭建一系列的重要政策平台,为科协工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如中国科协与中组部、中宣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14个部委共同编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由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国科协担负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又如中国科协与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人事部联合下发《关于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贡献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抓住“科技工作者”这个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和关键,为他们投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造条件,营造环境,提供支持,把科技工作者的地位和作用又提高了一个台阶。中国科协还确定“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方式,提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基层、务求实效”的工作要求。实践证明,根据“四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确定与此相适应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工作要求是一个科学的整体,紧密连接,这对统一各级科协组织的思想认识,推动科协各项工作再上一层楼,全面开创科协工作新局面,树立科协鲜明的社会形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按照毛料的品质,可将昌乐蓝宝石分为极品类蓝宝石、特异类蓝宝石、星光类蓝宝石、普通类蓝宝石、宝石与刚玉混合体、纯刚玉六种类型。
中国科协不负众望,高度认识和把握科协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党的群众工作大局中的定位和形象,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重任,最大限度发挥科协的作用,作出应有的贡献,取得辉煌成就,赢得了党和国家的信任,得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拥护。
八、不断推进改革与创新,与时俱进
中国科协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改革与创新的过程。特别是1978年党中央提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科协紧跟全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以改革推动发展,以发展促进改革,科协事业大步向前。
1989年3月4日,钱学森主席在中国科协三屆四次全委会《关于中国科协的改革问题》的工作报告中说:“1989年新春开始了。每年新春,我们都要聚集一起商讨科协的工作。今年这次全委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中国科协的改革。改革是当今的时代主题”[5]。在这次全委会上出台了《中国科协改革的基本设想》(以下简称《改革设想》),提出中国科协改革的总目标是把科协建设成为在党领导下独立自主、充分民主,具有自我发展机制和活力,充分发挥纽带助手作用,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民团体。《改革设想》共分中国科协的社会职能、中国科协与党和政府的关系等10部分,这是中国科协自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次系统地筹划和部署科协的全面改革。中央书记处讨论了《改革设想》,认为中国科协改革的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是正确的,若干措施也是可行的。以后又陆续出台了《中国科协及所属团体组织形式、管理办法、改革设想及试点方案》,《关于推进所属全国性学会改革的意见》等系列文件,指导中国科协改革的实施。
2015年7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2016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中国科协认真学习、坚决贯彻,分解各项任务,制定有效措施,加大改革力度,从科协系统不同程度存在的行政化,与科技工作者联系不亲不紧着手,从根本上解决“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脱离群众的突出问题,彰显科协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本质属性,促进工作手段信息化、组织体系网络化、治理方式现代化迈上新台阶,构建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的组织特色,增强“四个服务”的能力。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取得显著成效。
与改革相呼应,中国科协大力推进各方面创新,尤其在党中央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后,中国科协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新时期新形势下科协的历史使命,挖掘创新能力,在各方面进一步探求新路。如创新服务学术活动机制,优化学术环境;支持鼓励各级科协搭建高水平前沿学术交流平台,创新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引导学会助力创新发展,强化工作覆盖。又如,创新学会党组织运行机制,创新学会党建领导体制;创新科学文化公共服务机制,建立普惠共享的现代科普体系;创新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机制,建设开放高端科技创新智库。再如,创新科技教育体系,推动青少年科技教育模式创新;创新人才表彰举荐机制,创新科技人物宣传机制等,这些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速裁”而不“滥裁”,法律兼顾温情,李凌说:“法槌敲响的那一刻对社会应该有一种警醒和指引,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一起案件的审判,不应该仅仅只是为了把人‘关进去’。”
中国科协不断改革创新,为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提供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的社会组织,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九、不断增强建家意识,办好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是科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科协工作的力量源泉和最大优势。中国科协始终把坚持科技工作者的主体地位,依靠科技工作者作为工作的基本方针;把科技工作者是否满意作为衡量科协工作的主要标准;把加强桥梁纽带作用,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努力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视为科协的根本职责和重要任务,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是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各级党委和政府之间建立起畅通稳定的沟通渠道,反映他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周培源在中国科协二大的工作报告中说:“科协要切实代表科技工作者的利益,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多方面关心科技工作者,反映他们的呼声和要求。要敢于坚持原则,替科技工作者说话。对于任何打击、压制科技工作者,侵犯科技工作者正当权益的行为,科协要挺身而出,伸张正义,坚决斗争。”中国科协对维护科技工作者正当权益十分重视,成立维护科技工作者权益专门委员会。1991年9月,中国科协在广西北海召开维护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研讨会,并于当年11月发出《关于贯彻执行“关于加强维护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工作的几点意见”的通知》,指导维权工作在科协系统全面展开。各省市自治区科协也十分重视,纷纷成立法律顾问室、处,为科技人员提供法律支持,接待来信来访,调查重大申诉案件。1980—1989年,在浙江发生了多起科技人员遭受打击的冤假错案,浙江省科协接到申诉,进行调查,向省委报告和向有关部门呼吁,在中国科协的支持下,轰动全国的“纠偏专家曹时中涉嫌受贿案”“浙江精细化工研究所投机倒把案”“张处弘飞艇爆炸案”等均得以洗雪。同样,在中国科协的参与支持下,广西的“卜根良、陈建玲合谋贪污案”“莫以贤投机倒把案”等都得到了平反。
扩散焊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被焊的两个工件原子之间的电子相互作用并相互迁移,形成相应的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最终形成较为牢固的焊接接头的过程.扩散焊具有焊接质量好、零件变形小、可焊接大面积接头等优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同种或异种金属之间的焊接,如Al/Al,Al/Mg,Ti/钢等[6-8].
二是开展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深入了解科技工作者的基本情况、思想动态、工作状况、工资收入、生活需求,身体健康等,及时准确反映他们的意愿,为党和国家制定科技工作者政策和相关政策提供参考。自2002年以后,中国科协每5年进行一次全国科技工作者整体状况调查,每年组织专题调查,包括全国县域科技工作者调查等。中国科协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10个全国性学会设立了219个科技工作者调查点,及时了解情况。地方科协对这项工作也积极开展。浙江省科协自1982年以来,经常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试卷、上门拜访慰问等形式,了解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学习、生活、身体等状况和诉求,及时向省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协助有关部门解决他们的困难。另外,还开展定期全面调查。2005年以后,每隔四五年进行一次全省科技工作者的全面调查。湖南省、天津市科协的科技工作者调查报告曾经获得本省市的科技奖。
三是引导科技工作者进行自我教育,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国科协特别注重在科技工作者中开展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教育。早在1981年3月,中国科协二届三次常委会就作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建设优良学风建设的决定。以后在1982年4月,中国科协转发茅以升等首都103位科技界人士倡议制定的《首都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1986年6月,周培源在中国科协三大报告中阐述“献身、创新、求是、协作”的科学精神。1988年,中国科协向党中央报送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报告中,提出科技工作者“坚持真理、诚实劳动、亲贤爱才、密切合作”的职业道德。1999年2月1日,中国科协所属全国性学会主办的231家科技期刊共同签署《全国性学会科技期刊道德公约》。2007年1月,中国科协下发《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以及《学会科学道德规范(试行)》和制定《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等,推动科技界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规范化、制度化。中国科协还组织院士专家科学道德教育活动宣讲团,深入高校、全国各地开展宣讲活动。现在,中国科协的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工作逐步形成气候,成为维护科技界良好学术氛围、推动学风建设的重要力量,在科技界产生广泛影响。
四是宣传、表彰、举荐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协利用报刊、书籍、声像、影视等手段大力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中国科协编撰出版《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与中国作家协会合作,在大型文学杂志《十月》上开辟“中国科技工作者纪事”专栏。联合中组部等11个部委实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与中央电视台《大家》访谈栏目合作,宣传模范科技人物,介绍他们的科技贡献和成长过程。组织拍摄《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大爱如天》等“中国科学家系列电视电影”,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中国科协还相继设立了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中国科技青年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中国科协优秀建议奖、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奖、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等许多奖项,表彰杰出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协还担负两院院士候选人推荐(提名)工作,以及国家科技奖励项目、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等重要奖项的推荐工作。全国性学会和地方科协也设立了很多种科技工作者奖项,表彰奖励、选拔推荐有突出成绩的科技人员。
在互联网时代,中国科协正打造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构建信息交流、政策服务、倾听诉求的网上工作平台,开展网上“建家交友”活动。这样,“家”的面更广,交的友更多,解决问题更及时,把网上网下科技工作者之家融合起来,更好地贴近科技工作者,使科技工作者更感到“家”的温暖。
1999年初,中国科协向中央书记处汇报工作时,书记处领导反复强调:科协是受党的委托,做好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作的群众团体。科协不同于科学院、工程院、科技部,不同于政府部门,科协是沟通和加强党和科学家联系的组织,这是任何国家都没有的,美国、英国都没有。科协一定要团结好广大科技工作者,建设好科技工作者之家,这是中央委托科协的一项重要任务[1]。中国科协牢记党中央的嘱托,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协的工作就要做到哪里;哪里科技工作者比较密集,科协的组织就要建到哪里,团结好广大科技工作者,热情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把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工作更上一层楼,不辱使命。
如果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国科技团体与国外的科技团体没有什么多大的区别,那么,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中国科技团体经过70年的磨炼打造,虽存共性,但已经与世界上的科技团体大不相同了。
中国科协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技团体,组织网络健全、学科体系丰富、专家力量雄厚,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展望未来,中国科协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动员和组织8100万科技工作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历史贡献,谱写新的篇章。
注释
①据《甘肃日报》报道,甘肃省第一次科技工作者代表大会于1958年9月17—26日在兰州召开,成立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1998年9月19日,庆祝甘肃省科协成立40周年活动在兰州东方红广场举行。
②中国科协官网,科协简介。
③孙克定、王左青都是红军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党员。
参考文献
[1]王光明.科协纵横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
[2]周光召.在中国科协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Z].1998-09-23.
[3]张剑.科学社团在近代中国的命运[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4]中国科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5]中国科协干部学院.中国科协重要文件汇编[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1.
[中图分类号] G322. 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9596( 2019) 08-00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