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产业带建设特征、问题与发展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江论文,发展思路论文,特征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90年代以来,长江沿江地区经济增长迅速,沿江产业带初具规模,但产业带建设还面临着总体实力弱、地区差距大、产业结构和区域整体性差,粮食、交通、能源、环境保障不足等限制性因素。今后长江产业带建设应以重点开发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和整体优势的发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开发步伐,加强能源、交通、环境等保障工程建设,促进经济适度高速、持续增长。
关键词 长江产业带 特征与问题 持续发展
长江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对全国经济具有联动东西、辐射南北的中枢作用。建设长江产业带,对我国生产力的宏观布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长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和四川7省1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经济、技术基础,是我国90年代重点开发开放的地带之一,全区国土面积146.3万km[2],占全国15%。1994年人口4.49亿,占全国38.3%。实现GDP17567亿元,占全国39.04%。沿江与沿海相加的GDP占全国比重可接近80%以上,它们的发展态势基本上决定了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其中长江三角洲及攀技花以下的40个干流临江地市[①a](下文称沿江地市),土地面积和人口分别占沿江7省1市的28%和43%,GDP约占60%,是长江流域较发达区域。
1 长江产业建设的主要特征
比较成熟的产业带应该是以巨大的交通通道为轴线、有快速便捷的综合交通网和信息网,区内产业既有合理分工又密切协作、能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的产业群,在地域组织上有相对的完整性。根据经济发展现状特征,长江沿江地区已基本形成工业化基础较雄厚的、初具规模的产业带。
1.1 可开发规模和潜力大
全长6300km左右的长江,有3600km流经我国人口较密集、水土资源较丰富的亚热带湿润地区,经济总量约占全国40%左右,可开发长度在2000km以上,其流域可开发规模远远超过世界上的其它大河,也远远超过目前世界最发达的内河产业带——约1100km的欧洲莱茵河产业带,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可开发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内河产业带。
本区开发历史悠久,但资源开发潜力仍然很大。号称“黄金水道”的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2840km,但运量还不及与汉江水量相当的莱茵河。水能总蕴藏量和可开发利用量分别达2.68亿KW和1.97亿KW,分别占全国的40%和52%,目前开发利用仅占可利用量的12%[1]。本区的金属和非金属矿种占全国77%,矿产储量价值占全国61.3%[2]。这些资源的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可转化为巨大的产业优势,并将使长江开发具有巨大生机和活力。
1.2 经济增长迅速
80年代我国的经济重点主要在华南沿海地区,沿江地区的经济增长较缓。1978~1990年,沿江7省1市的GDP年均增长9.25%,仅比全国高出0.5个百分点。90年代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沿江各省市纷纷将其经济发展重点集中或逐步转向临江城市和地区;沿江经济增长明显加快(图1),1990~1994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4.2%,比全国高出了2个百分点。
图1-a沿江地区与全国GDP增长速度(%)
Fig.1-a Growth rate(%) of GDP in the regions along the ChangjiangRiver and the whole nation
图1-b沿江省市80年代与90年代GDP增长速度(%)
Fig.1-b Growth rate (%) of GDP in the provinces & municipalities along the Changjiang River in the 1980s and 1990s
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是促进本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动力。1991年以前,全区每年实际利用外资约在10~20亿美元左右;在国家提出开发浦东、开发长江的重大决策后,本区1992~1994年三年的引资额是1985~1991年7年的4倍。
1.3 农业基础较好,工业化较发达
沿江地区的第一、二、三产业产值之比约为15.5:57:27.5,工业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约为76.6%,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从产业特征看,首先本区具有较全国其它地区优越的农业基础,中下游的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里下河地区、太湖平原等均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棉产量约占全国40%以上。全国10个粮食调出省份中有5个(苏、皖、赣、鄂、湘)在沿江地区。其次,轻重工业并举。沿江7省1市重工业比重1993年达53%,其中沿江地市达57%,这表征重工业又主要集中在临江区域。第三,加工工业为工业主体,沿江省市加工工业产值约占全国加工工业总产值46%左右。第四,重化工业迅速发展。本区钢铁工业已拥有宝钢、上钢、马钢、武钢、攀钢5个全国特大型企业。石化工业以金山石化、扬子石化、镇海石化和岳阳石化等11个大型企业为主,总产值约占全国50%左右。
1.4 区域内部差异较大
长江沿江各段之间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由于宜昌以上的上游地区受峡谷地形和脆弱生态环境的影响,与中下游的联系不密切,当前的产业带建设又主要集中在宜昌以下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沪苏浙段)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已经形成城市密集带和产业密集带,其人均GDP约7000元(表1),90年代的GDP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中上游地区,特别是上海的发展突飞猛进,增长速度比80年代高出了5个百分点。皖江段经济基础薄弱,开发滞缓,人均GDP和GDP增长速度均低于所在省的平均水平,为经济低谷地带。鄂湘赣中游沿江地区以武汉为中心,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产业带已具雏形,但区内缺乏沿江快速交通网,经济网络和区内协作不完善,总体实力不强,人均GDP约2100元。宜昌以上的川江段,以山地为主,生态环境脆弱,且受到三峡及金沙江的阻隔,与中下游地区有较大断开,投资环境差,经济开发尚处于点状分布,人均GDP为1800元,是产业带的又一个低谷地带,三峡库区还是全国重点贫困地区之一。
表1 沿江产业带各区段1993年经济发展水平
Table 1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s in each sector of the regionsalong the river in 1993
2 产业带发展的主要问题
2.1 总体经济实力不强,内部差距不断扩大
80年代沿海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沿江地区只有长江三角洲为开放地域,开放明显滞后于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势头明显弱于沿海。从1978~1993年沿海12省市GDP占全国比重从51.1%上升到59.6%,而沿江8省市一直徘徊在37%~38%左右,199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2736元,基本与全国平均持平,远远低于沿海12省市的水平(约3840元)。特别是中上游大部分地区发展缓慢,经济实力还相当薄弱。上中游的增长又滞后于下游地区(图1-b),与下游的差距正不断扩大,人均GDP最高与最低的省内沿江区段之比从1990年的2.6:1扩大到1993年的4.2:1。而且今后这一差距仍极有可能继续扩大。其一,下游投资中非国有比重大(图2),总投资量受国家财力限制小,因此投资力度强劲;其二,上海作为产业带的“龙头”,应是融资中心和贸易通道,高新技术的研制与扩散中心。但上海的国际经济地位以及综合性功能曾一度衰弱,因此,近期上海的建设仍属集聚投资期,对带动中上游地区的发展还难以发挥直接和巨大的作用。
A:国有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b:国有投资占社会总投资比重(%)
图2 1993年沿江省市国有经济比重
Fig.2 The proportion of state-owned economy in the regions along the Changjiang River in 1993
2.2 产业结构水平尚处于较低水平
第一产业基础不坚实,农业本是沿江地区的优势产业,但近年来农业面临“滑坡”倾向。90年代以来粮食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出现了继50年代末以来再次下降的趋势(图3),粮食播种面积年递减15.4‰,粮食总产量递减6‰。第二产业主导功能不强,缺乏带动整体经济外向化的实力,高技术产业比重低,即使在上海等大城市,高技术产业产值也仅占工业产值的10%左右。产业外向度低,本区独立核算工业产值的比重(7%左右)还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9%)。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沿江七省一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在1993年仅为2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8%左右)。
图3 长江沿江地区粮食产量和播种面积变化
Fig.3 Annual changes of grain outputs and sown areas in the regions along the Changjiang River
2.3 经济整体性差,内部联系松散
上、中、下游之间交通联系不便,行政分割严重,是导致产业带内部联系松散、经济一体化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长江沿江东西向铁路只有武大九线、宁铜线和沪宁线三段,全长740km,仅为规划中的重庆至上海铁路长度(1915km)的1/3[3]。为此,上中下游之间的交通联系主要以航运为主,而航运时效性较差,且大部分航道仍基本处于自然状态,重要碍航浅滩尚未排除,河势演变、航道不定,通过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因此,除铜陵以下区域外,中上游的工业与城市基本上呈点状或不连续的带状分布。其次,上、中、下游之间协作不强,上游资源虽然较丰富,但缺乏对全流域有重大意义的资源储量,而下游仍处于扩大再生产的投资饥饿状态,对上游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弱。第三,受7省1市的行政分割影响,统一市场远未形成,导致地区各自为政,重复建设问题突出[4]。
2.4 能源严重紧缺
长江沿江上中下游均为缺能区,目前一次能源自给率仅为52%,每年需要调入煤炭1.7亿t,电力缺口约1/5。从区域能源运输、资源分布与开发状况看,解决能源的任务十分艰巨。首先,沿江地区有限的能源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川、安徽等地,其中水能资源约89%分布在宜昌以上的上游地区;能源消费地主要集中在下游三角洲地区,资源分布与消费中心空间不吻合,增加了区内能源紧缺程度。其次,煤炭运力严重不足。三角洲地区通过铁路和江海联运的运力,因长江口拦门沙影响和京沪铁路的超饱和,受到很大限制;中游地区以陆路为主的煤炭运力(不包括过境)只能满足需求的1/2[5]。第三,沿江大多数地区大气环境恶化,酸雨严重,火电建设的环境容量有限。第四,本区可开发水能资源达1.97亿KW,占全国52%,但水电开发周期长,一次投资大,水能资源又主要偏集于经济较落后、建设条件较差的上游地区,使水能开发缓慢。
2.5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质量日趋下降
长江沿江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第一,宜昌以上的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面积高达65%,山体稳定性差,崩塌、泥石流等环境地质灾害严重[6]。第二,洪涝灾害呈加剧趋势,尤以中游荆江河段和太湖流域最为突出。如太湖流域现有的防洪设施不足以抵御20年一遇洪水和5年一遇地区性暴雨,以1990年经济水平估算,平均每年洪涝灾害损失达6~7亿元。第三,环境污染日益加重。沿江7省1市面积仅占全国15%,而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则分别占全国48%、29%和30%,环境负载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江上游是我国酸雨严重地区之一,沿江湖泊和城市内河湖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日渐加重,部分已面临即将失控的局面。
3 长江产业带的发展思路
凭借长江沿江地区在全国资源与经济配置中的地位和适中的地理区位,它是我国经济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和21世纪经济最强大的“驱动轴”。今后,长江沿江地区的建设目标是建成与沿海经济带互为依托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内河产业带。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根据长江沿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长江产业带建设应依循以下的战略思想:
3.1 经济总量保持适宜的高速度增长
长江沿江地区和沿海地带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轴线,其建设成效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国际力量的对比。长江沿江地区凭借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资源、劳动力和技术经济等优势,经济必须保持适度的高速持续增长。根据国家和长江沿江地区的经济形势,长江沿江7省1市GDP在1995~2000年增长速度宜比全国高1个百分点,2000~2010年比全国高0.5个百分点,分别达到42%和45%。
3.2 以上海浦东为先导,带动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的经济国际化进程
加快浦东的开放,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一批先导性金融贸易、物流配送和工业建设项目的启动,促进上海这一大经济中心城市的职能更新,加快城市现代化、外向化和国际化进程。以上海为中心带动长江三角洲地区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引进规模,提高消化国外资源和技术的能力,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的出口商品,提高经济的外向度。中上游沿江各省要将本省的经济布局重点适时向沿江两岸转移,在沿江增辟开放城市,同时选择若干工业基础较好、资源富集的区段集中投资,开辟工业开发区的特区等,试办内陆特区,促进中上游地区的开发开放。
3.3 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沿江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必须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与外向型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发挥各地优势,不断以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提高某些重要的优势产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在产业发展中,坚持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强化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推动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第一产业的重点在于提高粮食单产,稳定粮食产量和耕地面积,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第二产业应重点扶持以机电工业为主的主导产业,调整改造纺织、轻工等现有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冶金、石化、能源等基础工业。沿江地区可充分利用发达国家产业信息化的转换时机,建成世界性工业制成品生产基地。第三产业发展要重点发展金融贸易、交通通讯等薄弱环节,积极开拓新领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3.4 重点开发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形成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势
产业带建设必须把提高效益放在首位,谋求较高的投入产出率,选择对全局有利的重点项目和区域进行建设,不可齐头并进,全面推进[7]。而三角洲地区、中上游的武汉、重庆等大中城市以及一些资源富集地区,将是产业带的重点开发建设地区。
其次,长江各区段投资环境和原有经济基础千差万别,必须根据各地情况,围绕重点项目和中心城市的建设,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模式,共同发展,并通过优势产业的合理分工,取得整体的最佳产业组合和效益。
第三,从产业带整体利益出发,加强区域联合与协作,协调上、中、下游的发展关系。对区域资源开发,应寻求上中下游联合开发模式,建立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保证机制;建立上中下游的大流通与统一市场,消除市场壁垒,优化资源配置;对重大的基础建设进行协调和配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
3.5 建设能源、交通、环境保障体系,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能源短缺、交通滞后、环境恶化,是制约长江产业带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能源建设的关键,一是加快水能富集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为主的西部水电基地建设;二是优化煤电运系统,积极发展核电和其它可再生能源,建成沿江强大的电力走廊。
综合运输网的建设,应重点建设沿江运输通道,治理长江口,整治和改善干流航道,尽快建设铜(陵)九(江)线、汉(口)荆(门)线、宁芜(湖)复线,川汉线等东西向沿江铁路和沪宁客运专用线,同时强化纵向通道以及过江通道建设,建成以攀枝花、宜宾、重庆、枝城、武汉、九江、芜湖、南京、江阴、南通为结点的十纵一横的交通运输网。
环境建设需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与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提高污染治理投入,在2000年力保环保费用不少于GDP的2%;强化环保执法力度,健全有关环境监测和管理体系,促进环境的良性循环[8]。
为此,近期应尽快开展有关水电建设、火电布局、煤电运系统优化、沿江铁路建设、长江口综合整治与港口群布局、干流航道整治、水质保护与水环境治理、洪涝灾害与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等工程建设项目的前期科学论证工作。
综上所述,长江产业带在20年内的发展战略可以概括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长江三角洲和沿岸大中城市为先导,重点开发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开放步伐,发展优势产业,保持经济适度高速增长;上下协调、合理分工,发挥整体优势,开发重大资源,促进长江产业带经济的全面发展。
[*] 国家“八五”攻关专题“长江产业带建设综合研究”的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1995-10-20;改回期:1996-03-18)
CHARACTERISTICS,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REGIONS ALONG THE CHANGJIANG RIVER
Chen Wen Yu Xiaogan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 Limnology,Academia Sinica,Nanjing 210008)
ABSTRACT
Since the critical strategy of developing the Changjiang(Yangtze)River Basin has been put forward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1990s,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 has proceeded quite rapidly and industrialcorridor has begun to take shape.Under the rational and complete utilization of the regional advantages,the region is expected to be the largest river industrial corridor in the world.However,this area is also facing such significant problems that there is not enough strong economic power,but there is enlarged regional disparity,low degre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weak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insufficient guarantee of energy,transportation and environment.
Thus it is imperative to perform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combine focal exploitation with integral development so as to harmonize theregional economy and bring integral advantages into full play.Moreover,It is also critical to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quicken the open pace and set up the guarantee.projects of energy,transportation andenvironment in order to assure the proper fast and sustainable growth.Key Words:Regions along the Changjiang River: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注释:
①a 沿江40个地市指上海市,江苏的南京市、无锡市、苏州市、常州市、镇江市、扬州市、南通市,浙江的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宁波市、绍兴市、舟山市,安徽的马鞍山市、芜湖市、铜陵市、安庆市、巢湖地区、池州地区,江西的九江市,湖北的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荆门市、荆沙市、宜昌市、黄冈地区、咸宁地区、恩施地区,湖南的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地区,四川的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地区、黔江地区、泸州市、宜宾地区、攀枝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