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1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要多个工程一起协同作用,施工现场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为了确保项目施工安全有序进行,一定要对当前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同时采用科学手段对这类问题进行处理,进一步加大安全监督管理,把安全生产一步一步落实并细化到每个操作岗位,加大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整改,通过开展教育培训,规范一线人员的施工操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监督;存在问题;优化建议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对于住房改善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建筑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相当重要的一个行业,同时建筑业也是一个事故频发的行业。每年因人为管理不当或者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屡见不鲜,使得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成为了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常抓不懈的问题,同时,国家对于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十分的重视,并对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寄予了厚望,先后出台并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与《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为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提供法律依据,为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新时代背景下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当前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国内很多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都受到了参建企业领导安全意识不足的影响,无法与所参建的项目施工实际特点有机结合,未能根据要求构建起系统及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如此现状造成的结果则是施工现场安全监督和管理无法真正落实至各级管理层面以及各个生产岗位当中。一些安全管理人员在平常的工作中,多数都存在“得过且过”的心理,安全责任无法落实到位,直接降低安全监管工作的作用、效率,造成部分病害部位、质量问题、安全隐患等无法及时被发现和整治,最终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2、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高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人为因素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具有十分显著地影响,故此需要保证一线施工作业人员具备足够高的安全施工的意识,才能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又保证了施工过程中不存在安全问题。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一线施工作业人员所具有的安全保护意识并不强。其一是工程一线施工作业人员并没有意识到维持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其二,当一线施工作业人员运用各种工程机械进行工作时,由于风险意识十分薄弱,他们会为了一时的方便而违反规定程序进行施工作业;其三,在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队伍中,从业者的意识也并不高,习惯于见怪不怪,不能及时予以纠正。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是保证工程施工安全的具体实施者,如果这些安全管理人员都不能具有足够高的安全意识和警惕性,就更不能对建筑工人的安全性予以保证。
3、监理工作的不到位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监理市场也还未完全进入到正确定位的角色中,监理人员的各种管理职责也无法得到全面的履行。再加上我们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增加,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在多种原因影响下,开放性竞争方式已成为了目前监理行业的一种必要形势,但是,一些地方的有关部门却运用监理企业要在当地进行注册、备案等规定,有意保护地区和下属的监理企业,导致了监理企业发展受到制约。监理行业可以说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新兴产业,但部分人员素质不高,无法胜任本职工作。年轻的工作人员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却缺少实践的经验,在遇到问题时无法独立解决。而一些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却没有创新的能力,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监理行业的发展,对工程项目建设非常不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优化并加强安全监督管理的建议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制
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建立一套健全标准的安全管理体制是十分必要而且有效的,落实到具体措施上来说就是要做到:严格界定和细化安全管理的职责范围,预防职责范围交叉以及无人排查的问题,同时要求确保职责落实到个人,提高危机意识;强化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和行动力,逐步建立起优质高效的安全服务管理保障机制,对于建筑施工中的工人及从业者都要进行监督和保护;制定详尽而有效的安全规章及管理条例,确保施工的各个环节都依照规定进行。
2、加强建筑工程安全保护措施建设
建筑工程安全保护措施是建筑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应该积极加强建筑施工安全保护措施的建设。建筑安全保护措施的建设,首先要提升建筑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施工的意识。建筑施工安全保护的硬件措施,只能对建筑施工人员起到临时保护作用,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需要建筑施工作业人员自身能够充分重视,而管理人员则通过加强培训教育的方式来积极提升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施工的水平,否则就是再先进的建筑施工安全保护硬件措施也不能够完全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其次建设单位在招标建筑施工单位时要严格审核建筑施工单位的安全保护措施建设水平,将建筑施工单位的安全保护措施纳入到招标要求之中,以督促建筑施工单位积极提升其施工安全保护措施。建筑施工安全保护措施建设,应该积极引进国际上先进的建筑施工安全保护设施,此外建设单位还要加大建筑施工设备、工具的安全检测力度,及时发现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消除隐患,以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提升建设单位安全管理意识,积极引进先进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方法
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意识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因此建设单位安全管理意识的提升对于建筑工程安全施工十分重要。建设单位还应该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以使建设单位严格监督建筑施工单位安全施工。建设单位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的主要监管者,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意识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建筑施工单位的安全施工管理,建筑施工单位缺乏了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会使得其安全施工意识淡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及安全保护措施的建设工作力度都会下降,这对建设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因此建设单位应该重视并积极培养安全管理意识,以提升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此外建设单位还应该积极学习先进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方法,并不断创新出适应建筑施工环境变化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帮助施工单位更好的开展建筑安全管理工作。
4、应用安全传感器及互联网技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建筑行政主管部门及各级安全监督管理单位应及时建立以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安全传感器系统平台,运用高科技的计算机数据库,构建对建筑安全生产事故的预警机制,逐步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通过采用高科技的安全传感器远程视频系统,可以有效监控现场实时状态,对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错误操作及时发出警告纠偏,同时可以有效减少施工现场的违规操作,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建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安全传感器系统可以缓解行政主管部门及各级安全管理单位监管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出现安全生产问题及时沟通解决,事先根除安全隐患,实现“隐患早发现、违章早纠正、事故早预防”。安全传感器视频监控系统也有利于开展事故发生时的现场救援工作,增强应急指挥反映能力。同时也要求行政主管部门及各级安全管理单位加快科研投入与研发,不断提高施工的安全管理能力与水平,利用互联网先进的平台与技术积极促进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与提高。逐步实现施工信息化、透明化,真正意义上达到施工安全信息及时反馈与动态监管相结合,最终达到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目标。
结束语
本文从建筑施工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各方面原因出发,剖析了容易产生施工安全事故的各种因素,提出了个人些许浅显的建议,涉及政府监管机构、业主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多个部门的多个方面,要求各级监管单位和部门把施工安全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只有施工作业人员业务素质与能力提高了,严格按照操作规章制度执行,管理人员履行了安全职责,才能够有效的监督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呼峰.如何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J].中国科技博览,2015(33):196.
[2]王杰.探究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15):200.
[3]彭文季.对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监管工作的思考[J].建筑安全,2013(53):33.
论文作者:杨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6
标签:建筑施工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作业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