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 天津市 300151
摘要:目的 通过参加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测的能力验证,并对能力验证反馈为不满意的结果进行分析,探索提高李斯特菌属尤其是单增李斯特氏菌、伊氏李斯特氏菌和英诺克李斯特氏菌误判现象突出细菌的鉴别能力。方法 传统方法国家标准GB4789.30-2016第一法。结果 编号17-H818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能力验证结果为满意;17- J193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能力验证结果不满意;通过对17-H818留存菌株的复测鉴定为伊氏李斯特菌。结论 在实际的食品检测工作中李斯特氏菌属易发生误判,导致假阳性、假阴性结果的出现。加强李斯特菌属之间的鉴别能力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意义重大。
关键词:李斯特氏菌;能力验证;传统方法;鉴别;影响因素
1、前言
李斯特菌属共有6种菌:单增李斯特氏菌、格氏李斯特氏菌、斯氏李斯特氏菌、威氏李斯特氏菌、伊氏李斯特氏菌、英诺克李斯特氏菌,其中单增李斯特菌和伊氏李斯特菌具有致病性。单增李斯特菌致病能力较强,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食源性致病菌。伊氏李斯特菌仅引起动物发病,在极少数情况下能够引起人类发病。食品中存在的单增李斯特菌对人类的安全具有较大威胁,该菌在4℃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因此,在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必须加以重视【1】。
2、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方法对编号17-H818留存的菌株进行重新鉴定。用LB1、LB2增菌后,划线于PALCAM和科马嘉李斯特显色培养基,再分别于SIM和TSI上分离培养,其后于TSA-YE培养基上纯化菌落,进一步用做生化鉴定、溶血试验、协同溶血试验,检验结果为伊氏李斯特氏菌。
3、影响传统方法李斯特菌鉴定的因素
目前传统方法检测单增李斯特菌以分离培养、生化鉴定为主,这既耗时且因生化试剂、培养基、标准菌株等质量不稳定或特异性不好等因素经常给鉴定的结果带来误差,影响了食品的安全管理和有效监测。但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在暴发流行病的检测和污染源的追踪方面仍然不可替代,将作为“金标准”长期存在【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下从四个方面分析用传统方法检测李斯特菌容易出现误判的影响因素
3.1、培养基的选择和质量
科马嘉李斯特显色平板对单增李斯特菌的确认率为100%,而PALCAM等传统培养基对单增李斯特菌的确认率仅为50%【2】。PALCAM平板上单增李斯特菌菌落形态与其他的李斯特菌菌落形态完全相同,在随机挑选菌落进行后续鉴定的过程中,容易将单增李斯特菌遗漏【2】。传统的PALCAM琼脂平板在筛选李斯特菌时灵敏度和特异度都要低于科马嘉李斯特显色平板。
3.2、菌落形态的区分
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上单增李斯特氏菌和伊氏李斯特氏菌菌落相同为蓝色菌落,周围有白色晕圈,这是由于菌中的卵磷脂酶能分解显色平板中的大豆卵磷脂,使菌落周围呈现透明环,很容易将单增李斯特菌与非致病性的李斯特菌区分开来,而英诺克李斯特氏菌仅为蓝色菌落,周围无白色晕圈。但有可能无晕圈的菌落会被周围有晕圈的菌落干扰而出现挑取可疑菌落时发生错误导致的漏检,所以要多挑取可疑菌落不少于五个可疑菌落。同时在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配制过程中应注意要充分搅拌添加剂几分钟使之混匀,要做好培养基质量控制,并注意好培养时间勤观察、仔细看,否则易导致白色晕圈不明显或没有出现白色晕圈而导致结果误判。
3.3、生化特征
通过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和木糖、鼠李糖糖发酵试验将大部分单增李斯特氏菌与其他李斯特氏菌进行区分,单增李斯特氏菌木糖阴性、鼠李糖阳性,再用API Listeria 生化板条进行验证,这样即缩短检测时间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但是典型菌落的的数量、典型性及初筛生化的质量至关重要,一些不典型的生化也会影响单核李斯特的检出率。
3.4、溶血试验
3.4.1溶血试验和协同溶血试验(cAMP)是区分单增李斯特氏菌和其他李斯特氏菌的检验中的重要鉴定试验。cAMP试验中单增李斯特氏菌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一端呈阳性反应,在马红球菌一端呈阴性反应(SA+/RE-);伊氏李斯特菌表现为SA-/RE+;英诺克李斯特菌表现SA-/RE-。李斯特菌 cAMP试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一端的反应特点被广泛认可,但是李斯特氏菌与马红球菌一端的反应始终存在争议【3】。从食品中分离的单增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呈非典型的SA+/RE+反应的比率较高【3】。 溶血试验和协同溶血试验对标准菌株、血平板、实验人员的操作技术和经验要求较高,均会直接影响溶血现象。CAMP试验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细菌鉴定结果。血平板是该试验的关键培养基。血平板的湿度对结果也有很大影响,新鲜配制的血平板阳性结果明显,随着保存时间延长,水份丧失,结果较难观察。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经验不足的检验员可能会造成误判,带来的后果就是漏检,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风险。
4、讨论与展望
4.1在样品检测时,英诺克李斯特菌会在增菌过程中产生BLS(细菌素样物质)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的增长,从而常常检出英诺克李斯特菌【2】。为了提高致病性李斯特菌的检出率,需要发展和运用新型的李斯特菌培养基,在有效抑制杂菌和英诺克李斯特菌生长的同时能够更有效区分李斯特菌的各个种,降低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提高李斯特菌的分离率,更好的保障我国的食品安全工作。
4.2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做好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对照菌株的期间核查和管理。对国家标准方法进行验证,不断增强实验技能积累经验同时多参考和关注一些文献里出现的不典型的生化的特征、溶血现象等。结果的报告不要过分依赖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给出的鉴定结果,要进行综合分析验证确保其结果准确。还可以借助一些先进的检测技术从而提高单核李斯特氏菌的分离率,减少检测结果的假阴性率,为食源性单核李斯特菌的病原学检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而为预防和控制李斯特菌病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清平,李善志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年7月.
[2]刘东鑫,叶长芸.李斯特菌选择性培养基的研究.疾病监测,2016年6月.
[3]曾静,刘莉 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食品分离株协同溶血现象研究.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年11月.
[4]GB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收盘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
论文作者:黄利美,段影杰,黄锦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7
标签:李斯特论文; 菌落论文; 培养基论文; 显色论文; 鉴定论文; 平板论文; 生化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