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深圳零售业追赶生死时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广州论文,时速论文,深圳论文,零售业论文,生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眼下,发生在广东零售业内的种种动态,是此前任何一个粤商都不曾尝试过的速度体验。在本年角逐中,零售商家对经营模式所进行的改良、导入前所未有的细致审慎。所有的这些都在有意或无意地向外界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广东的零售业正在追赶生死时速。
“洋巨鳄”步步进逼
尽管中国政府在入世的条款里明文规定,中国内地的零售市场要在2004年才全面对外资开放,但实际上,外资零售业资本一刻也没停止过进军内地市场的步伐,尤其是在兵家必争之地——广州和深圳。
今年8月20日,在广州几经难产的法国家乐福终于在海珠区万国广场诞下了其在中国的第30个孩子“万国店”。亲自赶到庆典现场的家乐福中国区总裁施荣乐情不自禁地吐露真言:“进驻广州市场是家乐福一份悬了7年的心愿。”
7年前,家乐福初到中国时,就将广州列为战略布点的一级优先城市。1998年,正当家乐福把广州分公司从深圳搬到广州,决定以全资模式进军该市场,却在“家乐福必须与本地企业合资”问题上与广州市政府较上了劲,致使家乐福入穗日程被迫拖延。后因全国家乐福“整改事件”而使家乐福入穗有了转机。家乐福于去年改变主意接受以合资方式进驻广州,经广州市政府“做媒”,与广百股份公司合作成立“家广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终于拿到了广州市场的入场券。
“七年之痒”虽然令家乐福落下心病,但其咄咄逼人的气势仍叫广州本土零售商心有余悸。8月20日甫一开张,家乐福便刮起低价旋风,全力塑造其“价格领袖”形象,并将大型超市定为家乐福的未来主攻点。
显然,对于好不容易敲开大门的华南心脏城市——广州,家乐福志在必得。家乐福广州“万国店”高层曾向媒体表示,家乐福计划在未来2-3年内,在广州再开设3家大型超市。依据是家乐福专业调研机构曾对广州市场(包括新区)作过分析,认为广州全市共可容纳50家左右大型超市(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从目前已有近20家大型超市的情况看,未来广州还会有30家左右新超市诞生。
而4年前进驻深圳,后辗转东莞,一直在广州外围徘徊的全球零售业“一哥”沃尔玛,今年在广州市场依然“只闻雷声,不见雨下”。据传闻说是与广州市政府要求“沃尔玛将采购中心从深圳迁至广州”的意见发生分歧。但这匹“马”葫芦里究竟埋的是什么药,始终叫人猜不透。
尽管如此,沃尔玛来势汹涌的势头丝毫未减。目前沃尔玛已唱出高调称,明年要尽快进入广州。毕竟时间越往后拖延,其扩张所消耗的成本和代价会越高。
世界两大零售业巨头羊城摆阵,随之引来了又一个“价格杀手”——世界最大的会员制仓储超市普尔斯马特。其著名的三道“杀手令牌”(即三种不同零售业态:会员制零售业态、诺玛特大型购物中心和24小时便利店)早已是寒气逼人。普尔斯马特方面已经表示将以这三种互享资源在广州以两年增开四到五家分店的速度全面进攻广州零售业市场。此似乎说明,8月30日诺玛特购物中心在广州西关的开业只是一个开始。随着其南方采购中心在广州诞生,华南市场对普尔斯马特的战略重要性已不言而喻。
与此同时,早已进入广州的台资“好又多”在手握7家“分店牌”后并没有放慢扩张速度,上半年又有一家新店进驻天河区,使超市、百货密布的天河网点又多了一个强劲的对手。而前年以超市大卖场“重出江湖”的港资百佳,在圈地2家后,今年又相中富景花园,于9月份正式开业,瞄准打造成百佳在中国最大旗舰店的目标。香港牛奶公司集团旗下的"7-11"便利店,自去年8月份拿下华南区350家开店牌照后便大肆扩张,直指广州零售业的软肋——便利店业态,并于8月21日高调地在广州举行100家分店的庆典活动。
而从年初至今,英国BP公司的"AM/PM"、台资王永庆的"727"以及流着美资血液、港人带队的"OK"店……不同血统的便利店也在纷纷围剿广州零售业这块“大蛋糕”。
至此,广州已形成了家乐福、沃尔玛、普尔斯马特、百佳等海内外零售巨头激烈竞争的市场局面。跨国财团的疯狂进军不仅使广州变成了零售业巨头们的主战场,同时也在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冲击广州本土零售业。
在深圳,沃尔玛、家乐福等跨国巨头与广州的大张旗鼓相比走得更为稳健。
在深圳,沃尔玛似乎是一匹不想挑起战争的洋种马。在多数人印象中,沃尔玛自1996年在深圳开设第一家购物广场和山姆会员店后便一直低调,甘于和自己同时起步的万佳百货保持广东省最大商业企业的头衔,只是在7月份轻描淡写透露出年底要在深圳增加2家店,除此以外没有大的手笔。
而实际上,沃尔玛一直在南方活动,并把大多数时间花在考察市场和培训以后在中国发展的管理班子上。从去年底将除美国本土之外的全球采购中心从香港迁至深圳,不难看出,沃尔玛在悄无声息之间,正在将一面巨网从深圳撒向全国。对于已有7家分店的深圳,沃尔玛似乎不太急于扩张,而是希望将其变为成熟的市场后辐射全国。1996年紧随沃尔玛进入深圳的家乐福今年也没有大的扩张计划,而是把精力放在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上,也于年初将区域采购中心设在了深圳。
今年新涉猎深圳的跨国资本要数欧洲最大的仓储式家居装饰建材连锁超市“百安居”,将其在全国的第6家连锁店开进深圳,并表示将以在深圳开3家、在广州开5家的速度席卷华南。这对于华南地区绝大部分还停留在小零售店、“摊位式”低层次发展业态的建材市场无疑将带来正面冲击。
作为中国最早与国际零售巨头面对面竞争的城市深圳,跨国巨头的此轮进攻显得较为谨慎,步步为营,为新一轮的扩张酝酿时机。
“过江龙”兵临城下
在外资抢滩广州的同时,觊觎广州市场已久的深资(深圳零售业资本)、沪资(上海零售业资本)和北资(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零售业资本)也从今年开始发动猛烈攻势。在本轮扩张中,速度之快是广东零售业中少有的现象,用“追赶生死时速”来形容并不为过。
深圳零售业资本抢夺广州市场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在深圳与沃尔玛短兵相接而一举跃升为广东零售业首席位置的深圳华润万佳,率先以“万佳模式”(即食品加强型超市和大卖场之间的业态)挥师北上,于去年底进驻广州五羊新城。厉兵秣马10个月后,位于天河北华标广场的广州第三家分店又揭开帷幕。即使如此,万佳依然踌躇满志地宣布今年在广州要达到6家,明年开到10家,后年再增加到13家的规模,咄咄逼人的气势令人不寒而栗。
紧迫华润万佳脚步不放的广东零售老二——新一佳也不甘人后,继9月30日在广州宝岗大道投下第一粒棋子之后,其选点荔湾区周门的荔怡店又将于11月28日开业。该店的位置距离华润万佳的荔景店路程不过几百米。
紧随深资之后,沪资和北资也在广州展开了“圈地运动”。北京华联今年2月份低调进入珠江新城,通过不断到竞争对手处学习而迅速完成了与南方市场的“磨合期”。拥有10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和近2万平方米卖场的北京华联,轻而易举坐拥冼村、猎德等附近城中村、黄埔大道以北和番禺、海珠三个广州商圈。目前,北京华联在白云区高尔夫球场的分店很快就要开业。此外,新成立的广州华联商厦有限公司已于今年9月29日入驻曾因租约问题引起媒体关注的中旅商业城经营百货业。从而成为继王府井和宾友赛特之后,第三家进入广州百货业态的北京商家。
然而,北京华联在广州的野心不仅仅是要开几家店那么简单。北京华联大华南区副总经理及采购总监黄权藩曾表示,北京华联在广州一旦找到合适的位置就开店。对于广州零售业而言,越多的变数将意味着越多的危险。
尾随北京华联南下的还有中国零售业“龙头老大”上海联华。其多次南下探营,准备以便利店、超市和大卖场三种业态组成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形成立体攻势全面虎扑广州。目前已在广州康王商业城投下棋子,计划投资4000-5000万元兴建超市大卖场。
而另一匹“北方狼”、全国家电连锁巨头国美电器10月19日登陆广州掀起了更为可怕的低价狂风,几乎在一夜之间打乱了广州家电市场的阵脚,将“地头蛇”东泽电器、顺德家电等连锁企业击得措手不及。而由北京大中、上海永乐、河南通利、青岛雅泰、成都百货、浙江五交化、广州东泽、深圳铭可达和武汉工贸9家各省家电巨头组成意在“抗美(国美电器)防苏(江苏苏宁电器)”的家电“航母”——中永通泰进驻广州阵营,使广州家电零售终端争夺战更进入白热化状态。
除了开店,这群携巨资而来的外省过江龙明显加快了转型的步伐。今年五六月份,早已进驻广州的另一匹“北方狼”宾友赛特对其35楼门店进行重新装修,定位为尖端流行风格格调,并谋求引入大型专业店,使宾友赛特向高档百货购物中心转型,并制定了高端路线的开店计划。这可以当作外来零售资本在广州转型的一个信号。对于外来资本的转型,广东宾友赛特购物中心总经理魏军提出:“眼下的外来店必须以广州本地化转型来适应广州商业全新的‘游戏模式’。”
因为新的游戏不只是“外来和尚”一人的游戏,一如大自然的游戏规则,猎物总是被不同种类的猎食者分享,在食物链的生存角逐中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王者。而改变“外来和尚”游戏规则的正是广东零售业“地头蛇”的迅速崛起。
“地头蛇”突出重围
业内人士曾经作过这样的统计,在广州今年新增的店铺中,外资、外来企业所占比例远远超过本土零售企业——大约70%来自合资、外资企业,20%来自省外企业。仅占10%份额的本土零售大户几乎在一夜之间陷入了重围。
北京华联大华南区副总经理及采购总监黄权藩一针见血指出:广州国营商业改革滞后,民营商业企业发展缓慢,致使除了百货业外,连锁超市的市场几乎都被“外来狼”占据。
无可否认,广州零售业确实遗留着不少历史的伤痕:零售业态滞后,以传统百货为主;经营方式较落后,经营规模较小。其根本原因在于广州传统商业以国有资本为主,产权不明晰,缺乏激励机制,直接制约了企业规模的扩张。这无疑给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外来零售业巨头留下了竞争空间。
但是,不甘心坐以待毙的本土零售大户依然孜孜不倦地奋起。外来零售业资本有如鲶鱼侵袭,彻底激活了一贯养尊处优的“沙丁鱼”。
准备明年上市的广州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在明晰产权的同时,对外来零售商发起了一系列的反攻:不但通过广百新翼扩大自身百货的经营面积,还将与家乐福合资成立广州家广超市有限公司,发展大卖场超市;依靠自身创立广百世纪超市,并准备进军家电和汽车的专业店领域。
其他广州本地零售大户也不甘示弱,“新大新”通过品牌输出方式进驻上下九的名汇广场,将连锁百货扩大到3家;天贸南大百货将品牌输向佛山;广州第一个民营性质的摩登百货公司开业;而作为广州唯一一家上市公司的广州友谊,则以百货业为依托,走出了多元化的道路,投资上海好美家建材超市,控股广州首家以生鲜为主的广州家谊超市等。
与此同时,广州本土的超市改良运动开始渐入佳境,由广州市政府扶持的肉菜市场超市化的第二家样板企业——家盈超市将于11月28日开门迎客;而传统百货企业广百集团老树嫁接新枝的广百世纪超市,首家8000多平方米的超市11月底也会面市。
在追赶生死时速中,背靠深圳而生的“两佳”——华润万佳与新一佳表现得犹为突出。今年的华润万佳不仅在深圳本地加速扩张,而且将触角伸向了惠州、中山等珠三角其他地区,新增店面5家,新增营业面积7万多平方米。在今年1-9月份的销售排行榜中,华润万佳凭着比去年同期增长41%的增幅将冠军宝座揽入怀中,将深圳沃尔玛珠江百货远远抛在了第6位。
而与之前入穗的乐观心情相比,华润万佳新一轮的超市圈地扩张运动,无论态度还是在操作实践上都进行了很大调整。华润万佳总经理徐刚曾提出的“万佳模式”(大型综合超市、以华润超级市场为代表的综合超市、折扣店以及标准超市4种业态)中,标准超市目前已经停止发展。万佳模式店转而从明年起增加娱乐、银行、医疗卫生等设施,发展成为辐射若干大社区的“邻里购物中心”。
此外,目前华润万佳已确定了3个战略发展区域:即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区,以广州为中心、下设香港、深圳、广州、中山珠海四大区域的华南区;以北京、天津为主的华北区。在华南和华北地区,华润万佳会以自建店为主;在连锁零售业发达的华东地区,华南万佳要采取“并购为主、自建为辅、快速进入”的战略,借并购企业的规模,快速构建供应链平台,降低采购成本。
在本轮大卖场超市的军备竞赛中,资本的实力也在潜移默化地指点着未来江山的格局。深圳新一佳除了继续向珠三角扩张,今年新开店19家之外,正在为上市进行前期的股份制改造,之后将在资本市场有所作为。
而身为华润集团(又称“中国华润总公司”)分销领域“发动机”的华润万佳,其资本战略更是不言而喻。去年8月28日,华润集团以4.57亿元从万佳的“老东家”深圳万科企业收购万佳百货股份有限公司72%股份,后全资控股万佳,并将万佳股份注入其在香港的上市公司“华润创业”(拥有零售、物流等业态)。今年7月份,华润集团完成了将“华润创业”旗下的华润超级市场与万佳超市整合,正式成立“华润万佳超级市场有限公司”,成为在广州、深圳共拥有480多个店面的超级市场“航母”。广州华润万佳有限公司总经理裴彦鹏透露,华润集团共有119个分销利润中心,目前已坚定了以零售带动分销利润中心的决心。
从面上来看,深圳本土零售业今年的“跑马圈地”速度是惊人的。据统计,深圳今年新增和改造的大型商场数量达30家,超过了以往总量的一半。这一轮扩张的主要特点是从深圳东南、华强北综合型商圈向南山和特区外的宝安、龙岗等地扩张。此外,随着深圳市场的逐步饱和、零售业的日趋成熟,深圳零售业走出深圳开拓珠三角市场已成趋势。业界的观点是,本轮扩张是深圳零售业近十年来的第二次飞跃,是对90年代初形成的原有零售业布局的再升级。
广东围城之困
尽管“地头蛇”四处突围,但在外来零售业兵团的四处围攻下,以广州国有百货业为主的内陆体制仍处在围城之中,陷入突围困境。
广州市曾在去年8月推出一场波澜壮阔的百货业大重组,涉及67亿元资产和2万多名员工,力求形成以广州友谊商店股份有限公司购并新大新公司的板块和以广州百货大厦对东百集团、南大集团及3家已托管企业先托管后重组的板块。从而到2003年末形成以上市公司为龙头的两个百货商业的“月亮”。
然而,这显然是政府的一厢情愿。一年过去了,广州商业航母迟迟难以起航。作为受让第一步的新大新公司资产评估工作至今尚未完成,最终的评估报告迟迟无法出台,矛盾就集中反映在并购价格的分歧上,这牵涉到利益再分配问题,广州友谊商店股份有限公司与新大新公司双方争执得十分厉害。而改革的另一版块也因为涉及企业太多太复杂,除了南大集团被广州百货大厦正式托管外,其它托管的步伐迈得相当艰难。
2002年年末广州超市开店一览表
店名 位置面积(平方米)
开业时间
华润万佳天河北店
天河北路 17500
11月8日
广百世纪超市愉景店
新港中路
近10000 11月16日
上海世纪联华佳南店
江南大道
15000
11月16日
新一佳荔怡店周门路
未详
11月28日
美国普尔斯马特超市 西关恒宝华庭
20000
约11月
华润万佳天河店 中山大道西 23000
年底前
华润万佳前进店 东晓路
6000
年底前
华润万佳天河东 天河南二路 16000
年度前
家盈超市新天地店宝业路新天地广场
7000 11月28日
家盈超市员村店 员村四横路 4000
年底前
家盈超市东圃店 东圃
4800
年底前
家盈超市百汇店 海联路
5000
年底前
家谊超市金兰苑店
芳村金兰苑2000多 11月
家谊超市金燕花园店
粤垦路金燕花园
3000多
11月
家谊超市晓港湾店
晓港湾
4000多 11月
家谊超市心谊花园店
机场路心谊花园
3000多
12月
资料来源《广州日报》
广东省零售企业1-9月销售额排名
(单位:万元)
排序
名称 销售总额 去年同期
同比(%)
1
华润万佳
428856
301186 41
2
深圳新一佳
206291
96206
117
3
广州好又多
149852
148153
1
4
深圳民润 147949 108970 35.77
5
深圳百佳超市
117248
69879
67.8
6
深圳沃尔玛珠江百货 95282
98015 -2.82
7
深圳天虹商场
82530 79328
40.4
8
广州百货大厦
75843
91837 -17.4
9
广州天贸南大百货66468 62230 6.81
10
广州新大新 60322
77586
-22.3
12 广东吉之岛天贸百货 34992 37448
-6.56
13
广州王府井 29326
28590 2.57
15
南方大厦集团
23239
35037
-33.7
18
广州宏城超市 20191
16907 21.2
21 广州采芝林药业连锁 15301
14899
2.7
26
广州市妇儿用品公司 5861
6692 -12.4
资料来源: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
与超市零售业态迅速崛起相比,广州国有百货业重组深陷困境。在今年1-9月份广东零售业排行榜中,广州百货大厦、新大新公司、南方大厦集团等百货业均出现了两位数以上的负增长。被超市零售业远远抛在了后面。广州商业两种体制的战争被迫无限期延长,成为了广州市商业的一块心病。
而另一块心病是各路零售业资本疯狂涌入和扩张所带来的商场“扎堆”现象。
在今年中外零售业资本的扩张中,广州原有商业布局被全面颠覆,形成了新旧店的三大类战区:一是海珠超市战区。百佳超市南中国区最大的分店富景店,紧步设于万国广场的家乐福后尘,与早先进入的好又多、民润岛内价、宏城超市争抢海珠区居民的餐桌生意;没想到体形庞大的新一佳超市紧挨着海珠开店,民润岛内价、家谊、宏城三家自然更是见缝插针,生鲜超市之大小卖场之争势必展开犬牙交错的贴身肉搏战。如果再加上密锣紧鼓之中的华润万佳东晓店,地处珠江南岸的海珠区必然成为广州大中型综合超市火力最密集的一个主战场。二是传统的广州商业黄金圈北京路—中山五路沿线的百货战区。由于北京华联商厦加入战团,使商圈半径不过5公里范围内,竟云集了宾友赛特、华联、新大新、广百4座逾万平方米的百货公司。三是天河城购物中心战区。因受制于城市规划滞后、交通条件不畅等多种客观因素,致使眼下的时代广场、中泰百盛仍在咬紧牙关撑持度日。眼下正佳广场、广州文化报业广场、下沉式宏城广场仍在加紧“扎堆”。
“扎堆”现象日益突出,恶性竞争现象随之浮出水面。广州海珠区的前进路地段商场之间已经暴露出恶性竞争。在商圈密集的地方,对消费能力一旦过高估计,“扎堆”效应很可能变成“挤出”效应。
在深圳,零售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8大商圈,如以东门步行街为中心的“东门”商圈;以人口密度、地理优势自然形成的“人民南”商圈;以专业市场、主题商城为主体、全国业态最全的“华强北”商圈;正在兴起的“南山”商圈;位居深南中路以国际时尚品牌为主流的“深南中路”商圈;以购物、旅游、休闲为特色的“华侨城”商圈;以及“宝安”、“龙岗”商业圈。现实是,深圳仅有400万人口的城市充斥了接近50个大型商场,密度高居全国首位。例如“华强北”商业圈,近年来进驻商家迅速增加,密集度增高。随着商业价值的不断提升,地产商恶意提高租金,缩短租期,商家相互恶意降价,形成了恶性竞争。因此,向珠三角其他地区扩张,已是深圳零售业目前缓解压力的主要出路。
对于商业密集的广州和深圳,政府在给予重视的同时,如何引导和规划仍旧是一个问题。
麦肯锡曾经发表盛世危言:在未来3至5年,中国零售业60%的零售市场将由3至5家世界级零售巨头控制,30%的市场将由国家级零售巨头控制,剩下不到10%的市场零头则掌握在区域性零售巨头手中。
无论预言如何,都无法改变“适者生存”的规律。历史只承认在这个残酷的“游戏”中存活下来的幸存者。而幸存者将一如麦肯锡的预言一样,在广东这片炙手可热的土地上分得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