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_冯凯杰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_冯凯杰

甘肃省会宁县北关小学 730900

摘 要: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也可以说是它的整体化教育。这种教育以受教育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但长期以来,很多人对身体健康比较重视,而对心理健康却较少注意。实际上只有体(身体)魄(心理)健康的人,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从80年代起至今发展了近40年,特别是近几年发展得尤为迅速,从目标、任务、内容、形式、途径等方面都更为丰富、明确。因此,与初始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相比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和特点,同时又面临着一些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二十世纪末教育改革运动中出现的新观念,是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精神医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理论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在我国学生心理困扰与障碍日益增多、心理健康水平不断下降,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出于职业的责任感,迫切要求解决这些日益增多的心理问题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活动。国家教育部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积极支持,使我们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根本保证。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一般来讲,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和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具有稳定的情感;二、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三、具有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多种心理特点;四、智力正常;五、意志力发展好,自控力较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专家们认为,当前,大多数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健康的。当然,一些专家也提出,由于这些心理障碍问题是动态的,有的问题会积累,遇到某些特殊的情况或诱因可能会突然爆发,确有不少学生存在心理上的偏常。据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用学生自己的话说,终日过着“单调而紧张”“烦躁抑郁”的生活。多达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来,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因此,从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的角度,应该在小学生中普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我校进行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了《学习适应性》测试——华东师大AAT测试。不管是学生个体的测试结果,还是班级整体的水平情况,都可以明显看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可信度达到90%以上。凡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适应性较好,心理健康的比率也高;凡学生成绩“差”的,学习适应性较差,心理健康的比率相应也低。所以,通过测试、分析、研究,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心理是否健康,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我们学校教育和教师来讲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所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未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既是智育的任务,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下面就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心理辅导的目标、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三个方面作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小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知,唤起小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识,并对己经出现心理偏异或形成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有效的心理服务,以促进小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全体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

其内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教育活动

香港心理辅导专家林盂平博士认为:“心理辅导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应是发展性的辅导;心理辅导的方向和根本目的是帮助一个人发展所有的潜力,有快乐的人生。”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员、心理学专家马文驹教授也认为:“学校心理辅导,要以全体学生为对象,注重预防性的教育,关注教育对象的未来。”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以已有心理疾病的学生为对象),也不等于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以正常学生中存在着心理问题或偏差的学生为对象,旨在帮助来访者消除或缓和现实生活中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症状,它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是面向每个学生,并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活动。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依靠学校普通教师来组织和实施,必须最大程度地动员广大教师参与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一方面,他们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心理上的种种矛盾、困惑和斗争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他们的年龄尚小,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尚不健全和成熟,需要得到成年人(特别是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心理学家指出:学校教育应致力于为儿童创造有利于心理发展的环境,促使他们更好地健康地成长。这里的环境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学校整体的育人环境;二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言传身教,以及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我觉得,首先要让广大教师有较高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认识;其次是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有关理论;其三是学习、掌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技术和方法;其四是敢于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边学边干,形成一支由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相结合的心育氛围浓厚的师资队伍。

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体现小学教育的特点

基础性和普及性是小学教育的两个基本特点。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应是为儿童的健康发展选择适合儿童需要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使小学生在认知情感等领域里得到帮助和培养,让儿童从小学会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以科学、主动、积极的态度去学习,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让儿童从小学会适应客观环境,既要养成文明礼貌的言谈举止,成为会理解和尊重他人、诚实和积极进取的小学生。另一特点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是全体学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己任的,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花精力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对一部分小学生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应及时地进行预防性、发展性的积极辅导,今天看似健康者可能成为明天的不健康者。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面向全体不动摇。

二、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和内容

1.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

心理辅导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管理自己;认识、掌握周围环境,同环境相适应;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问题,应付危机,摆脱困难,增强面对环境与压力的能力和勇气;使学生去除特殊症状、改善行为、化解负面的思想与情感;指导学生选择、决策和制定行动计划;鼓励学生通过探索,寻求生活意义,认清自己内在的潜能,使其能过健康的、有意义的、自我满足的生活。”

我们可以把上述目标归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调节”指的是个人内部精神生活的各方面及其相互关系,调整的重点是人的内心体验。教给学生学会调节就是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接纳自己,化解冲突情绪,确立合适、正确的志向水平,保持个人精神生活的和谐。“适应”指的是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问题,调整的重点是人的行为。适应就是矫治错误的行为,养成正确的行为,消除人际交往障碍,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学会调适是基础目标,以此为目标的心理辅导称为“调适性辅导”。第二是寻求发展。要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与特长,合理正确地进行人际交往,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习生活中不断进取、不断发展。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目标的心理辅导称为“发展性辅导”。

2.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

学校心理辅导,根据小学生特点,具体辅导内容一般有五个方面:

①健康与身体发展问题。

②学校教育与生活问题(学习缺乏计划性、学习习惯欠佳、读书不专心、厌恶学习、逃学旷课等)。

③人格问题(多愁善感、害羞、自卑、过分自信、粗心大意、缺乏同情心、与人不能相处、情绪不稳定等)。

④家庭与家属关系问题(父母独裁、对子女不能控制、破碎家庭、与学校不合作的家庭等)。

⑤社会与道德问题(说谎、不礼貌、小偷小摸、常提绰号、打架斗殴、欺负女生等)。

下面以学习辅导和生活辅导为例子:

(1)学习辅导的内容

①了解自己学习潜能的辅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潜能,认识自己身体上、智力上、人格上的有利与不利方面,扬长避短,确立近期、中期和长期的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目标。

②学习动机、兴趣、态度的辅导。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的社会意义与个人意义,培养探索、求知的欲望,发展学科兴趣,使学生建立认真的、自觉的、自主的、创造性的学习态度。

③学习志向水平的辅导。帮助学生确立适合于自己的学习志向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志向水平定得恰当,成功机会就会增多,学习动机随之会增强,就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就会提高,成功的机会也多,达到不断成功、不断再努力、再成功的目的。

④学习方法和策略的辅导。注重“学习方法的学习”,指导学生在学科学习中逐步掌握阅读的方法,记笔记的方法,预习、复习的方法等。学习掌握集中注意力的策略、理解与记忆策略、思维策略、问题解决的策略等,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⑤学习计划的辅导。让学生学会独立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科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并初步具有执行计划和调整计划的能力。

(2)生活辅导的内容

①生活目标与态度的辅导。指导学生形成自己认同的有社会价值的生活目标,追求人生意义,确立具有责任感、积极进取而又乐观的生活态度。

②日常生活辅导。指导学生养成整齐清洁、有序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注重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不厌食、不偏食、不乱吃零食等,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

③交往辅导。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学会推己及人,为他人着想,接纳他人与自己的不同之处,建立正常的师与生、生与生等人际关系。养成社交活动的兴趣,学习掌握人际沟通的方法和技术,在众人面前敢于表达自己的正当要求和不同意见。

④情绪辅导。使学生认识人的情绪情感的丰富多样性,掌握控制、表达、发泄情绪的适当渠道和方式,变消极情感、冲突情感为积极、健康的情感。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情绪,能使人充满活力。

此外,生活辅导还有安全辅导、合作辅导、家庭生活辅导、节假日辅导等等。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在小学重新开设一门课,而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优化整个教育过程。

1.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途径:

(1)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在学科教学、学校教育活动和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等多项工作中。

(2)进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和开展有关的心理健康文体活动。

(3)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

(4)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等。

2.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1)学科教学渗透法。我们主要采取了挖掘教材内涵,充分利用各学科教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语言教师采用编排课本剧、续写故事、想象情境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明理悟情、明事悟德等成长历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还通过德育活动、校园艺术节、运动会、环境保护活动等,培养孩子健康的竞争意识,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能,发挥他们的潜能,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2)活动辅导法。活动辅导法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趣味活动之中,学生通过游戏和其他饶有兴趣的心理辅导活动,逐步领悟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运用心理辅导活动方法开展心理教育,活动设计要多样化,可根据不同的心理辅导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如角色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猜谜、讨论、文体活动等;每项活动设计至少要达到一项明确的心理辅导目标;心理活动的开展尽量与班队活动和第二课堂等活动结合起来,不要使活动成为一种新的课业负担;同时,教师对心理辅导活动要精心准备和组织。

(3)个别心理辅导法。个别心理辅导主要是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解除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使心理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①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要平等待人,尊重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人格,要使自己成为这些学生的朋友,这样才能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B.慎用测验,要科学准确地诊断心理问题而不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C.与家庭密切配合,帮助家长提高心理辅导水平,准确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行为表现,形成学校和家庭的心理辅导合力。

②小学生个别心理辅导的方法:A.心理谈话和咨询。通过心理谈话和咨询,了解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现状,并在谈话过程中对所了解的心理问题进行解释和辅导,指明克服这些问题的方法。有这样一件事例:小锐是个内向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不敢举手发言,与同学、教师交往时总是怯生生的,参加活动也不积极。教师问他为什么,他想了半天,终于小声地说:“我觉得什么都不如别人,别人都比我好。”小锐的症状是典型的自卑表现,总感觉自己不如别人,什么都比别人差,做什么事都缺乏信心,担心做不好,怕被人耻笑;一旦学习成绩不好或下降,则处处贬低自己,孤立自己,不愿与人交往。我首先找出他自卑的原因,对引起自卑的原因加以消除和调整,指出他的优点:字写得工整而且做题正确率高。帮助他全面认识自我,相信自己的优点,鼓励他主动参加活动并教他经常进行自我鼓励、自我暗示,如“没关系,我能行”“我能干好”“我感觉不错”。慢慢地,他终于可以大胆举手发言了,和同学们也能愉快地玩在一起。B.心理行为训练,即针对个别学生突出的心理问题,设计专门的活动对其进行心理行为训练,通过训练达到提高某种心理品质的目的。如:对于考试怯场的学生考前做些放松训练。放松训练是通过使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紧张后再松弛,从而达到松弛大脑神经的目的。训练时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从脚部肌肉开始直到头部肌肉为止,完成一次训练。在做放松训练的同时,可以在头脑中预想考试的过程,想象自己如何进入考场,如何拿到考卷,如何填写姓名,如何答卷、检查、交卷等过程,想象得越具体越好,边想象边体验全身心放松的感觉。这种训练可以在考试前一两周开始,每天训练一两次,每次进行10~20分钟即可。C.心理诊断与心理治疗。对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疾病)的学生,通过科学的心理测验和诊断,找出心理病原,再运用心理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4)环境渲染法。环境渲染法主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它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一种辅助方法。主要方式有:

①心理辅导室 。我们学校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自制心灵之桥的图案,力求室内淡雅、清新,让学生一进辅导室的门就敞开心扉。

②心理信箱。学生书面提出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均可投入心理信箱,然后由心理辅导教师做出解释或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学生书面提出心理健康问题允许他们不记名,以便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③心理健康专题广播。通过学校广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以提高全校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和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能力。还可通过广播公开解答一些学生提出的各类心理问题。这种方式影响大,效率高,不失为一种好的宣传方式。

④板报宣传。运用黑板报或墙报的形式,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心理问题,是一种简单实用和富有成效的好办法。由于板报宣传具有方便、快捷和普及性强的特点,因此最适宜于各班级运用。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要具备心理辅导老师的素质,这样才能发挥好板报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我校的实施反思

我校坐落在甘肃省中部革命老区的会宁县城,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给学生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效果的,它需要靠时间的推移和教师的耐心才能取得成效。在我校学科渗透法和活动辅导法互相贯通,学生乐于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针对心理辅导目标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活动,使学生逐步领悟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自我保健的方法。两种方法的融合不仅实施方便,更加突出了效果。但个别辅导法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见效慢,这部分学生不仅仅是通过几次心理辅导就能克服心理障碍的,这需要长期的相处理解并且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教育。环境渲染法是从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我校这方面力度不太大,主要是心理健康专题广播和心理辅导室开展的不够全面,宣传的材料少,范围窄。今后应该着重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我只是进行了一些初浅的探索和肤浅的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促使全体学生个个快乐而又健康地成长,努力把学校办成学习的乐园,成长的摇篮,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参考文献

[1]陈君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教育出版社,2004。

[2]朱莉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与思考》.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2005。

[3]卢文学 《心理健康教育新概念》.呼和浩特,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420。

[4]殷炳江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冯建军 《教育理论与实践》.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1997。

[6]袁桂林 孙彩平 《现代中小学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7]高慎英 《教育理论与实践》.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1998。

论文作者:冯凯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6月总第3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_冯凯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