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企业供电变电运行管理、输配电设备运行管理、加强专业统计分析等问题。
关键词:企业供电 输配电 变电站 运行管理
企业供电运行管理主要包括变电运行管理和输、配电设备运行管理两部分。运行管理的工作要求是:按照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制度,做好各项运行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运行水平,确保供电系统输、变、配电设备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1 变电运行管理
随着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变电站逐步从有人值班向无人值班过渡,管理模式也向集控中心、操作队模式转变,这对变电运行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1 集控中心、操作队的管理
集控中心全面负责管辖区域内各无人值班变电站、开闭所的运行监视,监控信息记录、设备遥控操作、事故处理等工作,负责管辖无人值班变电站与上级调度的业务联系。按照“区域集控规划”选择设在变电站或其他地点。集控中心的数量要按企业供电规模及变电站、开闭所分布情况确定,并适当考虑值班人员上班及生活方便。
操作队负责管辖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日常巡视巡检、运行维护、现场倒闸操作、设备定期试验轮换、事故及异常处理等其他运行工作。区域集控中心范围内操作队数量,要按实际需要设置。每个操作队管辖变电站、开闭所通常为6-8座。操作队站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与管辖变电站之间距离,距离半径不可过大,车程尽可能不超过30min。
无人值班变电站必须具备“五遥”功能,由集控中心管辖并集控、由操作队对其进行现场操作和巡视巡检工作,除此之外,还要保留必要的基本生活设施,适当考虑变电站、开闭所大型检修、保电、防灾等特殊需要。
集控中心建设是从变电站无人值班实际出发,对变电站设备配置、功能选择、技术性能等提出要求并作出优化,以确保无人值班集控运行模式下的安全稳定运行。
1.2 设备的巡视检查
设备的巡查主要分为正常巡视(含交接班巡视)、全面巡视、闭灯巡视和特殊巡视;巡视检查的方法除了通过巡视人员的感官外,还必须积极采用工器具及仪表进行检查,推广应用在线检测、红外成像等先进的检查技术。
1.3 设备的运行维护和定期切换
运行人员要加强值班,运用调度自动化、遥视、自动报警等系统,对变电站和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要严格执行调度下达的电压曲线和无功曲线,做好有载调压变压器、无功补偿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
1.4 停送电操作和事故处理
要认真做好停送电操作,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操作人员一定要熟悉管辖范围内所有变电站的一次主接线和设备状况,加强防误操作培训,强化操作时的行为规范,确保操作过程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在变电站发生事故和异常时,运行人员要尽快到达现场,隔离故障设备,要尽快恢复非故障设备运行,尽可能减少用户停电时间。必须加强反事故演习,落实事故处理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事故的能力。
1.5 规章制度和基础资料的管理
变电运行管理一定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除“两票”管理制度外,还应建立设备巡视检查制度、交接班制度、设备定期轮换投运制度、设备台账管理制度、安全工器具管理制度、运行分析制度、反事故演习制度、培训制度等基本规章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集控站(操作队)、少人值班变电站还要具备与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部颁规程、标准制度、规范及有关现场运行规程、制度、文件;各种图纸;设备台账、各专业报表(反映主变压器、开关、保护装置运行情况)和月、季、年工作计划、总结、运行分析资料、各种记录等。
各种记录要按规定录入MIS 系统或手工填写;各种记录至少保存一年,重要记录应按规定长期保存。企业要按实际情况,适当增设有关记录。
1.6现场运行规程的管理
企业应编制符合现场实际的现场运行规程供运行人员在操作和事故处理中使用。现场运行规程由运行技术管理部门负责编写,生产管理部门组织审核,经技术主管领导(或生产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使用。
2.输、配电设备运行管理
2.1 线路的巡视检查
线路的巡视检查包括定期巡视、故障巡视、特殊巡视、夜间巡视、监察巡视等。定 期巡视通常每30 天一次;故障巡视是在线路故障后巡视以查明故障原因;特殊巡视即季节、气候发生变化时,对线路的全部或部分进行巡查,每3个月进行一次;夜巡是按天气和线路负荷情况,重点检查导线发热、绝缘子放电等情况,重污染地区每季度最少巡视一次;监察巡视是上级领导和管理人员了解线路运行情况,检查运行人员的工作进行的巡视,重要线路每年至少4次。巡视的主要内容包括杆塔、导线、拉线、绝缘子、横担及金属、避雷及接地装置、沿线情况等,运行人员要根据相关规定认真巡检并做好记录。
2.2 线路的检测及维修
线路检测是发现设备隐患、开展预知维修的重要手段。检测方法要准确可靠,监测结果要做好记录和分析;检测计划要符合季节性要求;检测项目与周期要根据相关规程的要求开展。根据线路运行状况,巡视、检测的结果和反事故措施的要求确定线路检修计划,进行维修工作,确保线路安全运行。
2.3 配电设备的运行及负荷管理
要根据相关规程的要求认真做好配电设备的巡视、维修、试验工作,确保设备无渗漏、无锈蚀、各项试验合格,运行正常。要加强配电网电压管理和负荷管理,避免设备过负荷运行和三相负荷严重不平衡,确保客户端电压合格率达到96% 以上。
2.4设备运行的资料管理
输、配电设备运行管理部门要按相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分类建立台账,内容要有统一编号,设备名称、型号正确并与实际相符,参数规范,要符合标准;设备的地点、产权、投运日期、大修更改记录等要正确无误。设备台账要有专人负责,按设备投运、更改情况及时更新,并定期向有关部门填报设备变动情况报表。并要把基础资料台账录入微机,进行管理。记录和报表主要包括各类测试记录,设备巡视记录,设备评级记录,设备缺陷记录,设备检修记录,线路交叉跨越记录,安全工具试验记录,停电申请,设备检修计划,事故备品清册,设备事故、障碍记录,工作票、操作票记录,工作日志等。
3.加强专业统计分析
要高度重视专业统计分析工作,建立健全运行分析制度,每月及年度要召开运行分析会,分析会由生产技术部门主持,主要参加单位为安监、调度、运行、检修等部门。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设备运行状况、设备存在的重大缺陷、“两票”执行情况、无功电压分析、技术指标的完成情况等,分析必须认真务实,可及时找出影响安全、经济运行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对其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分析要做好记录,并形成分析报告。
结束语
综上所述,供电单位对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的采取,是供电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的关键,因此,需要对供、配电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以及改善,从而使供电单位供、配电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并将其作为推动供电单位良好发展的内在动力,并确保供电的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陈建红.提升供电企业配电生产管理水平的探索[J].农村电工,2012,20(1):7.
[2]冀广.提升县供电企业配电生产管理水平研究[J].时代报告,2017,(12):114.
论文作者:梁晓毓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设备论文; 变电站论文; 操作论文; 线路论文; 规程论文; 台账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