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软土地基是施工中的重点,现场施工人员应熟悉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深入了解软土地基的危害,然后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技术,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从而使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软土地基;技术
1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特点
软土地基通常是指含水量大,承载力低,压缩量高的软土地层,一般含有一定有机质[1]。由于强度低,含水量大,其显著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1.1含水量大
软土地基含水量大,通常含水量会达到10%~20%,有的甚至会达到50%。由于含水量过大,往往导致软土地基稳定性较差,不能满足施工需要。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会引发沉陷、裂缝等质量问题,降低工程质量,缩短公路工程使用寿命。
1.2承载力低
由于软土地基含水量大,从而导致其承载力低。如果施工单位不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容易导致沉陷、裂缝等质量问题发生,影响后续工程施工,降低工程质量和效益。因此,施工单位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提高路基承载力,使其有效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1.3压缩性强
软土的孔隙比较大,通常大于1。再加上含水量大,容重较小,并且软土中往往含有大量微生物、腐殖质和可燃气体,因而压缩性高且难以达到稳定状态[2]。同时,这也给软土地基处理和碾压施工带来巨大挑战,增大路基压实难度。
1.4抗剪能力差
软土地基抗剪能力差,增加施工难度。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会制约公路工程整体质量提升。施工人员要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提高地基抗剪能力。进而增强路基稳定性与可靠性,使其有效满足工程施工需要,防止路基不稳定性现象发生,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
2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危害
软土地基不仅难以满足公路工程施工需要,如果得不到及时和有效处理,还会给公路工程建设带来危害。
2.1不能满足施工需要
公路工程建设要求路基稳固可靠,路面平整。但软土地基承载力低,含水量大,不能满足施工需要。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不仅制约后续工程施工顺利进行,还会导致沉陷、裂缝等质量问题发生。
2.2降低工程施工质量
软土地基的出现,加大施工难度,增加工程建设成本。如果施工人员忽视采取有效处理方法,未能严格遵循工艺流程施工,对存在的质量缺陷没有及时修复。最终会降低公路工程质量,同时也不利于延长工程使用寿命。
2.3影响车辆安全顺利通行
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现场勘查,详细了解公路工程建设基本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严格遵循工艺流程施工,把握质量控制要点。最终提高路基承载力,防止沉陷、裂缝等质量问题发生,满足车辆安全顺利通行需要。
3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为实现对工程质量缺陷的有效控制,预防沉陷、裂缝等质量问题发生,延长公路工程使用寿命,也为车辆安全顺利通行提供保障,采取有效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法是必要的。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3.1换填法
换填法一般适用于浅层软土地基,厚度在0.5m以内。施工中先将软土地基挖除并运走,然后换填符合要求的填料并进行碾压施工,确保路基压实度,提高路基承载力与可靠性,从而有效满足公路工程施工需要。在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中,换填法是常见处理技术。换填施工中,可以先采用天然砂砾换填,提高路基强度,增强路基稳定性与压缩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用施工机械设备和人工方式挖除软土部分,再用天然砂砾回填,分层压实,加强路基压实度控制[3]。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好质量检测与验收工作,对存在的质量缺陷及时修复和处理,进而提升路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确保路基工程建设效果。
3.2预压法
预压法在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中有着广泛应用,包括真空排水预压法、砂井堆载预压法、降水预压法。具体应用中,通过荷载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能提高路基承载力和压实度。经过预压处理后,可以显著提升地基整体密度,让地基变得稳定可靠,更为坚固,固结效果更加突出。此外,经过处理后还能有效消除工后沉降,确保地基承载力,提高地基强度和稳定性,更好满足公路工程施工需要。
3.3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方法的应用也比较常见,具体操作方法是,在软土地基设置排水通道,建立竖井等竖向排水体。然后进行预压处理,将孔隙水排出,让软土地基固结沉降,提升地基整体强度和压实度。具体施工中,可采用袋装砂井排水固结,或者塑料排水板法施工。前者操作灵活,施工方便,一般袋装砂井呈梅花形布置并给予适当荷载。后者将塑料排水板置于软土地基当中,发挥排水作用,在路堤自重作用下实现预压,加速排水固结,提高路基承载力[4]。同时还要严格遵循工艺流程,遵循要求施工,提高软土路基处理效果。
3.4挤密桩法
该方法的施工原理是,通过桩孔形成侧向挤压来挤密桩间土,再用灰土夯实回填桩孔,该方法适用于松软砂土和黏性土处理。软土地基处理成孔操作之后,要将充足的砂石、灰土等填料填入孔中,将其捣实形成比较大的桩体。进而产生横向挤压力,实现对软土地基的压实和处理。软土地基受横向压力作用后,土体密实度会进一步增强,同时还会提升整体承受能力,实现对地基变形和沉降的有效预防。成孔灌砂操作中,砂桩能防止基底振动液化,提高软土地基处理效果。选用填料时,石灰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且吸水后膨胀性较好,满足挤密桩法施工需要,在软土地基处理中能取得良好效果。此外,在有些软土地基处理中,也可以使用强夯法。作为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循工艺流程,选用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提升软土地基处理效果和工程质量。
4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案例分析
为了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更为直观的了解,下面将结合工程实例,以换填法为例,对该方法应用进行介绍和分析。
4.1具体应用
某公路工程全长32.5km,其中K8+540—k9+210段为软土地基,含水量大,承载力低,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有必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经过详细的施工现场勘查,结合工程建设质量和目标,决定采用换填法进行软基处理。施工单位首先开挖软土地基部分,用自卸车辆将软土地基运出施工现场。然后选择合适的填料,加强填料质量控制,确保砂石、矿渣等质量合格并进行混合料拌和,重视含水量控制,确保质量合格。然后进行砂石垫层施工,将其加工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分层填筑和碾压,每层厚度在15~20cm之间。并加强每层填筑和碾压质量控制,确保换填层质量合格,压实度满足要求。
4.2应用效果
施工任务完成后,由具有资质的质量检测和验收单位,组织工作人员按要求开展质量检测和验收。采用环刀法和贯入测定法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详细获取现场施工基本信息,做好工程质量评定工作。结果表明,工程施工各项指标合格,地基承载力合格,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同时也有效预防沉陷、裂缝等质量缺陷发生。不仅提高路基工程质量,也为后续工程施工和车辆安全顺利通行提供保障。
5结语
软土地基处理是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而是必须重视和关注的问题。作为施工人员,应深入现场调查,详细掌握公路工程现场基本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并严格遵循工艺流程,把握施工要点,加强质量控制,让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更好发挥作用,促进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1]路鹏.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交通世界,2016(4):60-61.
[2]王峰娟.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交通标准化,2014(8):39-41.
[3]黄成洋.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186-187.
[4]喻义明,喻雅琼.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7(7):31-35.
论文作者:秦吉山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6
标签:土地论文; 路基论文; 承载力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预压论文; 公路论文; 方法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