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闵行一条街的历史解读及其意义
包树芳
[摘 要] 建于1959年的闵行一条街开创了新中国成立后住宅建设的新风貌,即成街成坊的建筑形式和居住风格。随后一条街模式风行全国,各地复制一条街模式引起了建筑界的深入讨论。专家们对一条街模式给予了理性的审视,闵行一条街的特殊性印证了专家们的正确认识。专家的理性审视及闵行一条街的文本价值,对当前城市建设仍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闵行一条街;一条街模式;理性审视;启示
作为上海1959年建国十周年的献礼,闵行一条街开创了新中国成立后工人住宅区的一种新风貌,即成街成坊的建筑形式和居住风格。闵行一条街被誉为“社会主义新型街道”,各方赞誉之声不断。之后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一条街。“一条街模式”在全国各地的复制及出现的问题,引发了建筑界对一条街及模式的深入讨论。本文以1959年上海闵行一条街的建设为切入点,详细考察专家对“一条街模式”的探讨,尝试挖掘建筑史背后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因素,对历史现象做出全面的解读,并解析其当代意义。
众所周知,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主要是由于落后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因此,要摆脱贫困,必须摧毁旧有的社会制度。新中国的成立为社会制度变革扫清了道路。1953年10月,毛泽东同志强调:通过资本主义道路,也可以实现农业增产,但这样会比较慢,而且会很艰难,因而“我们不搞资本主义”[10]。到1956年,通过“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得以基本确立,这为我国探索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奠定了最根本的制度前提。
早期佛教绘画与武氏祠画像石叙事性绘画构图形式比较…………………………………………………………聂 涛(3.58)
一、闵行一条街的崛起
闵行位于上海市西南,黄浦江上游左岸,距离上海市中心32公里。解放前是上海县的一个农产品集散市镇,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因上海电机厂、汽轮机厂在此建设,逐步具有小型工业城镇的基础。1958年,在闵行镇被划归上海市后,上海把它列为第一个卫星城——机电工业基地来建设。1958年底,上海决定在1959年兴建一批住宅,作为该年“十一”工程①,闵行一条街工程建设被提上议程。
水资源论证工作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主要抓手,是加强水资源取水许可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鞍山市水资源论证工作开始于2004年,经过十多年的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开展,鞍山市在水资源论证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遇到了一些的问题。为了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现以该工作所涉及对象为切入点对水资源论证管理存在问题进行简单分析,为解决实际工作提出具体建议。
闵行一条街坐落于闵行一号路(今江川路)上。1959年9月底,首期工程——自沪闵路到十二号路(今兰坪路)竣工,在长550米的大街两侧,竖立起11幢现代化的高层民用建筑物。[1]同年10月起至年底,十二号路东西两侧二期工程竣工。至此,闵行一条街在1959年共建成13.6万平方米,其中沿街建筑20幢,6.3万平方米,街坊内住宅、托儿所、食堂等共53幢,7.3万平方米。[2]1960年初至1961年7月,工程向西延伸,在一号路南北、十号路(今瑞丽路)东西陆续建成各类建筑,闵行一条街面貌形成。[3]
5.休闲信息传播“便捷化”。传统休闲信息的获取途径主要有报刊、电视、中介、口碑等媒介方式。传统休闲信息获取与传播存在着单向性、简单化、即时性、共享性等层面不足[3],无法满足快节奏现代人们生活对奇、快、互动、丰富的新要求。而网络休闲信息的传播实现了全球化、数字化、多元化、快捷化,人们可以运用网络实现信息快捷获得和传播。调查显示:57.15%大学生认为方便快捷是互联网最大的优势。
闵行一条街的出名,源于建筑形式、风格上的大胆创新。规划初始,中共上海市委就明确了成街成坊的建设方针,“新住宅区一定要成街成坊,要先成街后成坊,要使居民感觉方便,要能够吸引人,使人愿意去,要有城市气氛。”[4]按照成街成坊的建设方针,闵行一条街首期工程建有一条长达550米的柏油马路,马路南北是11幢大楼,其中5幢大楼底层是商店,商店上面是住宅,另5幢大楼是公寓式住宅,还有一幢是6层楼、建筑面积近8000平方米的闵行饭店。商店沿街而设,分布在街道的南北,并形成完整的商业网,有百货商店、理发室、新华书店、鞋帽店、钟表店、南北货商店等。“无论吃的,穿的,用的,看的,玩的,在这条路上一应俱全。”[5]至1959年底二期工程结束后,街坊内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校、食堂等也陆续建成。
商店沿街是一种早已有之的建筑形式,这种形式带来的繁荣景象在解放前的上海等城市一些著名街道已有呈现。说起成坊,居住区中有饭店、百货商店、幼儿园等生活设施,在解放后建造的曹杨新村等工人新村中也已有之。但是,闵行一条街建成前的住宅建筑,或是商店沿街、住宅在后,或是仅有住宅而无街道风貌,像闵行一条街这样“街中有坊、坊中有街”,即以成街建筑为中心组织住宅建筑,同时在街坊内部有各项文化福利设施,之前没有出现过,更别提在远郊建设。因此,成街成坊是闵行一条街在住宅建筑上的一大创新。
《爱宠大机密》是由照明娱乐与环球影业联合出品的动画片,于2016年8月在国内院线上映,其国语版更是有知名演员何炅、陈佩斯、张震、张智霖等参与配音。《爱宠大机密》一片制作精良、创意十足、富有想象力,有十足的笑点和充实度,围绕友谊、喜剧和冒险的主题,讲述了主人不在家时,各类宠物们形形色色的生活状态的故事,同时反映了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该片在中国上映以来广受好评,孩子们的喜爱离不开精彩的配音翻译。
其次,专家们指出“一条街模式”不宜到处采用。在规划设计闵行一条街时,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副院长汪定曾就曾指出:成街的规划并不是仅仅设计一条街的建筑,而是必须结合街坊内部绿化、交通、房屋同时考虑,这样方不致造成内外脱节,街与坊毫无关系。[14]这一观点受到专家的一致认可,他们指出,必须因地因时进行区别对待,其中首要考虑街与坊要配合建设。专家们反对单纯为了追求街景的美观而设置一条街,建议街和坊必须线面结合、同时建设。“像桃浦、安亭等孤零零地建造一条街,而没有成坊的住宅建筑配合,因此就好像一层皮,沿街造住宅既不实用(影响居民安静),而且也显得过分单调,并不美观。”[15]专家们认为像安亭、桃浦这种目前新村规模还不大、居民还不多的情况,就不适宜修建一条街,必须要看当前的条件,因时、因地制宜地逐步建设一条街,“如过多、过快地而不顾条件地建设一条街,从目前所取得的经验来看是不相宜的。”[16]有的设计人员指出:“在有的地区,街与坊不能同时修建时,也应先建坊后建街。”[17]
“一条街模式”遭到重新审视与1960年代严峻的经济形势密切相关。1958年起,“大跃进”运动轰轰烈烈地在全国各地展开。但自1959年中期起,“大跃进”导致的不良后果开始出现。1960年后,我国逐步开始国民经济大调整,重、轻、农发展次序改变为农、轻、重,工业建设压缩战线;勤俭建国方针再次被强调,城市建设降低要求。在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前,“一条街模式”中的高标准、高规格受到质疑。
上海在闵行一条街之后,先后建造了多个一条街:张庙一条街、嘉定一条街、天山一条街、安亭一条街、桃浦一条街、松江一条街等。由于上海的成功示范,“一条街模式”迅速在全国传播,“全国各地新的成街成坊的住宅建设如雨后春笋一般”[8]。在各地实践中,由于只是简单模仿,出现了问题:有的不问朝向立面一律朝街,有的形成山墙一律不许朝街的不成文规定,有的只成街不成坊,大批旧建筑挡在大墙后面。[9]“一条街模式”在全国各地的复制,引发了建筑学界对社会主义建筑风格及“一条街模式”的深入讨论。
二、建筑学界对“一条街模式”的探讨
闵行一条街建成后,赢得了各界人士的赞誉和喝彩,普遍认为它既在城市景观上有立竿见影之效,又带给广大职工生活上诸多便利,是将住宅建设和城市建设结合起来的一次成功尝试。
1960—1962年专家们对“一条街模式”的理性审视及闵行一条街的样本价值,对当前的城市建设仍具有较好的借鉴参考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一条街模式”,并有着各类名称,如民俗一条街、小吃一条街、服装一条街等。这样的一条街是新时期对之前“一条街模式”中沿街建筑的不同演绎,缺少成街成坊的实质内涵。如果说这类一条街只是沿街形式的沿袭,尚不足挂齿,那么特色小镇从一条街历史的叙述中应能汲取更多的经验教训。
首先,专家们肯定了一条街的建筑风格,同时也指出一条街建筑存在的不足。对于闵行、张庙两地的建筑风格,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的专家有着一致的看法:闵行、张庙的规划设计不仅符合社会用途、体现了对人的关怀,而且以定型化与多样化的统一、整洁的街道、优美的绿化、明快的建筑群,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精神面貌。[12]因此,专家认为一条街的布局形式较之曹杨、鞍山等新村,有较多优点。同时也指出,由于在规划设计工作上缺乏经验,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公共建筑的项目和规模超出了实际需要,有些行业(如百货、家具店)缺乏一定的仓库堆场等辅助用屋用地,底层店面要求大面积分间导致增加上层住宅建筑的造价。[13]
中央领导及各类人员的参观访问并不简简单单地针对闵行一条街,各大工厂是视察参观的中心。周恩来1960年9月来到上海汽轮机厂视察,并陪同外宾参观了闵行一条街。[22]毛泽东1961年来到闵行的上海电机厂同上海人民一起欢度五一。[23]刘少奇三次到闵行,先后到了上海电机厂、重型机器厂、汽轮机厂,1961年那一次,他还对闵行一条街提出建议:一是街上的路灯电线应埋在地下,二是街道白杨树冬季落叶、夏天又滋生虫害,应改种四季常青的香樟树。[24]后来,闵行一条街所有电线埋到了地下,并在街道两旁种下了香樟树。
“一条街模式”并不适合于各地,这一观点的提出纠正了各地一窝蜂的状况。与此同时,上海各建筑工程师、设计专家深入闵行一条街、张庙路、曹杨新村、嘉定工业区等地,结合当地的建筑实例,围绕“什么是建筑风格的决定因素”“新材料、新结构对建筑风格的影响”等问题,至1961年10月,先后举行六次集中深入的讨论。[11]1961年12月,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以闵行、张庙一条街为实例,就“成街成坊”设计及两个住宅区的建筑风格开展学术讨论。1962年9月,上海建筑学会组织会员再次讨论。
为了突显成街成坊的效果,闵行一条街的建设高度现代化。街道宽44米:中间14米是快车道,两旁2米为绿带,绿带旁再是3米的慢车道,再加2米的绿带,最后是8米的人行道。“它比新辟的肇家浜林荫大道还要宽阔,相当于两条南京路的阔度。”[6]沿街建筑造型各不相同,层次分明,建筑物墙面漆成淡黄或浅咖啡色,看上去美观而大方。房屋结构都是钢筋混凝土,房间面积在18到20平方米,比一般工人住房的房间大。[7]
第三,专家们对一条街商业、住宅与交通等问题的处理提出了宝贵建议。关于住宅、商业中心与交通之间的矛盾问题,专家指出,首先要根据道路性质区别对待,同时考虑相对地集中布置公共福利设施。由于一条街吸引较多的人流,因此不宜在运输繁忙的干道上或过境道路上采取一条街的布局形式,以避免与货运交通的相互干扰。[18]对闵行、张庙一条街,专家认为:它们都不是交通干道,货运卡车禁止通行,所以这样布置是适宜的。[19]关于沿街商店的用屋如何恰当安排以及街与坊的整体空间如何组织等问题,专家们根据闵行、张庙一条街的建设经验,归纳出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如:商店等用屋可以根据建筑功能特点,采取单独设置与结合多层住宅底层设置的混合布置形式;通过高低结合、虚实结合等方式造成广阔的建筑群体的空间,而不再是沿街两排屏风式的建筑立面。[20]
第四,专家提出不要局限于“一条街模式”,应因时因地制宜创造多种布局方式。“布置联合的商业机构不及将商店布置在住宅底层容易形成热闹的气氛”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不要一味追求“一条街模式”。“在一个卫星城镇或大住宅区中心中,有足够的公共建筑来形成一个完整丰富的建筑群,如果布置得当,同样可以形成一个热闹、便利而美丽的中心地区。”因此,市镇或大住宅区中心,几个小区的联合中心和小区的中心布置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采取一条街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一条街与中心结合或其他方式,建筑师应该结合远近期建设上的需要,因时因地制宜,运用各种手法来创造出适合当地具体情况的中心布局。[21]
综上,“一条街不宜到处采用”以及不要局限于一条街,是1960—1962年建筑界专家们对一条街深入审视的宝贵建议。总体来看,专家们对“一条街模式”的探讨仍是理性的,并没有全面批判。不过,专家们虽然称“一条街模式”不宜到处采用,但是对闵行一条街始终是赞誉有加。之所以如此,与闵行一条街的特殊性密切相关。
三、闵行一条街的特殊性及其当代意义
闵行一条街自1959年10月首期工程完工后,就受到全国各界的关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宋庆龄、邓小平、贺龙、陈毅、罗荣桓、聂荣臻等十多位中央领导先后来此视察,郭沫若、老舍等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足迹,社会主义阵营的各国领导、代表团及一些西方国家的友好人士也来此参观,上海周围各地群众更是来此游览、购物。②闵行一条街之所以能长久受到关注,是因为它坐落于闵行卫星城。
(1)对排入沙河唐山农业用水区的3个排污口(七百户、林西、南范各庄)和陡河唐山工业用水区 (石榴河)1个排污支流汇入,在古冶区沙河两岸建设生态沟渠,将排放的污水进行生态净化处理,满足周边农业用水水质要求。
1958年以后,上海工业向高、精、尖迈步,决定在上海远郊建立卫星城,作为上海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要地。闵行、吴泾、嘉定、安亭、松江被称为计划经济时期上海五大卫星城,其中,闵行是第一个确定、最先开始建设的卫星城镇,从后来的发展看也是最为成功的一个。随着上海电机厂、汽轮机厂的扩建,以及重型机器厂、锅炉厂、新民机器厂、闵行发电厂等大型企业的迁建,闵行逐渐成为以制造成套发电设备为主的机电工业基地。上海电机厂、汽轮机厂、重型机器厂、锅炉厂被称为上海“四大金刚”,成为闵行卫星城的支柱企业,是上海机电工业的半壁江山,同时撑起了中国电站设备生产的半边天。凭借雄厚实力,国内第一台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第一台六千千瓦汽轮发电机、第一台万吨水压机,先后在这里诞生。所以,闵行一条街与各企业是一体的。闵行一条街并不是孤立的住宅区或商业中心,它与周边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闵行工业建设的突出是闵行一条街崛起和发展的动力,也成就了闵行一条街的盛誉。
1960年以后的数年中,建筑界围绕“一条街模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作为一条街的发源地,上海建筑界的讨论尤为激烈。在交流中专家们对“一条街模式”有了充分的认识,并在“一条街好还是居民新村好”、如何建设一条街等问题上取得了大体一致的结论。
相比较而言,其他各处一条街因没有坚实的工业基石,也就无法真正兴盛起来。闵行一条街的特殊导致它是无法复制的,从而解释了各处一条街为什么仅能得其形而不能复其实,也印证了专家们对“一条街不宜到处采用”的正确认识。
上海市建筑学会分别在1960年5月、8月组织系列座谈会,深入探讨社会主义建筑风格问题。1961年6月,华东地区各省市建筑设计单位的设计工程师聚集上海,对城市住宅问题进行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工程师们对“一条街模式”的推广提出了看法,指出“闵行、张庙一条街是城市住宅建筑中新的创造,值得发展、提高,但并不普遍适合于各省市实际情况和地区特点,各省市应根据地区特点,结合建筑群体布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地创造各自的风格”。[10]
2016年,我国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之后特色小镇在各地建得如火如荼。但是问题也随之而起,很多特色小镇无“特色”可言,或一味照搬,导致千篇一律;或毫无内涵,凭借外在的光鲜亮丽名噪一时而很快湮灭;或拿着优惠政策搞房地产,完全背离特色小镇的本意。特色小镇可以形成地方名片,打响城市品牌,也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是中国城镇体系中的一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地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认真规划设计,而历史的借鉴对当前的建设应是有益的。
本文通过对岩石破裂两种不同类型传感器接收的声发射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发现信号之间存在差异性与共性,主要结论如下:
一方面,正如上世纪六十年代专家们在审视“一条街模式”时所提的“不宜到处采用”“因时因地制宜创造多种布局方式”,特色小镇不能到处建设,一窝蜂地涌上,同时不顾本地实际情况一味照搬其他已成功的小镇模式。如果没有条件,就不应该盲目建设。其他已成功的也并不能在本地同样成功,因地制宜很重要。
结晶岩地层一般无孔隙压力;结晶岩地层破裂压力高,一般不低于上覆压力梯度(2.5 MPa/100 m);如断裂带、破碎带或裂隙带等漏失,其漏失压力低,一般不高于水柱压力梯度(1 MPa/100 m),其压力平衡为:
另一方面,正如闵行一条街与闵行产业建设的结合造就了闵行一条街的成功,也造就了闵行卫星城的出彩,特色小镇的“特色”应充分考虑小镇整体优势,突出“特色”,并形成合力。特色小镇并不局限在产业特色,也可以有生态特色、文化特色、资源特色等,但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是产业。拥有特色产业、优势产业,能集聚更多优势资源;同时产业特色应与文化、生态资源充分整合,形成合力,从而助力特色小镇建设。
注释
①1959年“十一”工程指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在10月1日之前完工的工程建筑。
②中央领导、各界要人及民众考察、参观闵行一条街在《文汇报》《新民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上经常有报道。
参考文献
[1]闵行“一号街”建成[N].解放日报,1959-10-10.
[2]快准备、快施工、快结尾:“闵行一条街”是怎样建设起来的[A].上海市档案馆,A54-1-189.
[3]《闵行区城市建设志》编撰委员会.闵行区城市建设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93.
[4][14]汪定曾.关于上海市住宅区规划设计和住宅设计质量标准问题的探讨[J].建筑学报,1959(7).
[5]闵行的淮海路[N].解放日报,1959-09-03.
[6][7]柳正斌.“闵行一条街”首期工程结束[N].新民晚报,1959-09-20.
[8]张敕.评闵行一条街[J].建筑学报,1960(4).
[9]龚德顺,邹德侬,窦以德.中国现代建筑史纲(1949—1985)[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83.
[10]华东各省市建筑设计单位设计工程师在沪集会探讨城市住宅建筑标准等问题[N].文汇报,1961-06-27(1).
[11]本市土木工程学会和建筑学会配合生产展开探讨,提高学术活动质量[N].解放日报,1961-10-20(2).
[12]贺圣山.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以闵行、张庙为实例讨论成街成坊设计和建筑风格[N].文汇报,1961-12-13(1).
[13][17][18][20]汪骅.试论“一条街”的布局形式[N].文汇报,1962-08-26(1).
[15]“一条街”好,还是居民新村好[N].文汇报,1962-06-27(1).
[16]上海科技界积极开展技术政策讨论[N].文汇报,1962-09-19(1).
[19][21]汪定曾,徐荣春.居住建筑规划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建筑学报,1962(2).
[22]俞志辉.周总理来到上海汽轮机厂[M]//.中共上海市闵行区委党史办.光辉的足迹:闵行党史资料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1—33.
[23]毛主席同上海人民一起欢度五一[N].文汇报,1961-05-02(1).
[24]骆贡祺.奇人纪实的上海故事:骆贡祺晚年作品集:下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313.
[中图分类号] D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9)09-0017-05
基金项目: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卫星城规划与建设研究(1949—1977)(编号:2017BLS005);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编号:YJ2016—34)
作者系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讲师,历史学博士
责任编辑:周奕韵
标签:闵行一条街论文; 一条街模式论文; 理性审视论文; 启示论文;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