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杠杆对我国基尼系数的主要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杠杆论文,系数论文,税收论文,财政论文,基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810.422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国民收入基尼系数现状初探
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美国统计学家M.O.洛伦兹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如图1,它的横轴表示人口累计百分比,纵轴表示收入累计百分比,ODL为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它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我们可以将洛伦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部分A叫做“不平等面积”;45度线以下的部分A+B表示完全不平等面积,二者之比称基尼系数G。它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贫富差距。
为考察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用G表示),试选取了1979~1998年的分行业职工人数与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数据。G的计算本文采用的是陈宗胜在《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中提出的“万分法”,具体方式如下:
年份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G
0.2799 0.2788 0.2735 0.2680 0.2660 0.2539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0.2617 0.2504 0.2510 0.2521 0.2347 0.2176 0.2125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0.2136 0.2705 0.2444 0.2488 0.2249 0.2774 0.2435
(计算所需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
根据分行业的16组数据,计算出各组人口和收入的比重P[,i]和Y[,i];然后计算出各组累加收入百分比U[,i],U[,i]=∑Y[,i](y=1,…,I);再将累加收入百分比按收入分类两两相加,得V[,i]=U[,i-1]+U[,i],其中第一组不变;将各组数值与相应的人口百分比相乘,并将乘积加总得S;最后代入公式G=(10000-S)/10000,得出结果。
上述基尼系数的计算所选取的数据是20年来按16种行业划分的职工人数和平均工资,其代表的人群相当广泛,当然也具有局限性。(1)职工人数比实际从业人员少,从而使其代表性受到限制。(2)职工工资的选取是从城乡的国有、集体、合资及其它经济组织的记录工资额获得的,而对于隐瞒的收入和一部分人的额外收入、灰色收入、地下经济收入等都无从考察,因此这一点对G的影响是较大的。(3)从方法上看,为了计算比较简便一些,在16种行业分组中,各组人群没有再按收入等级细分,这会给计算的精确性造成一定的误差,但该基尼系数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公平程度。
二、对影响我国基尼系数的财税因素分析
(一)税收: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一个重要杠杆
下面通过建立税收收入与基尼系数的计量模型来分析。取1979~1998年的税收收入与G建立如下模型: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
从该模型的各项检验值来看,DW值偏小,说明前期的G对其有一定影响,即贫富不均的状态存在经济贯性。我们可以看到税收收入与G相关,可以说税收对于调节收入分配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二)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负面影响基尼系数
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占百分之九十以上。选取1979~1998年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数据与G建立如下模型:
由此模型可知,G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成正相关,说明该比重对社会公平起负面影响。我们已经在第一个问题中分析了G与TAX成负相关,而TAX占财政收入比重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可知G与GDP成负相关关系。由此我们可以推论:GDP值越大,即经济越发达,税负水平越低,则公平因素愈趋于弱化。这一结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由于中国经济基础差,因此国家确定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特别是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阶段,因主要强调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所以在迅速发展经济的时候比较注重效率。从基尼系数数据来看80年代初,G值一直相对较高,是因为剪刀差的存在,使农林牧渔业的收入低于工业和其它部门。进入90年代以后,1993年的基尼系数最高,主要是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垄断性的存在,使该行业的人均工资较高,它的增长快于最低工资部门——农林牧渔业人员工资的增长,从而使差距拉大。1994年税改以后,税收的调节作用逐步显现出来,基尼系数逐年降低。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的效率与公平是非常尖锐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即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出现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随着改革的深入,体制的转换,特别是财政税收杠杆调节作用的不断凸现,这个问题将逐渐趋缓并最终解决。
(三)财政支出直接影响基尼系数
从财政支出项目中,选出五项,分别用X[,1]表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X[,2]表示价格补贴支出,X[,3]表示国内基本建设支出,X[,4]表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X[,5]表示文教科卫事业费支出。样本区间为1979~1998,G与X[,1](I=1…5)的线性关系模型如下:
(计算所需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
由此模型可以看出,这四项支出中,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对基尼系数的弹性最大,它直接调节收入分配。价格补贴和基建支出对它的影响在其次。价格补贴影响的是相对价格结构,它是政府的一项转移性支出。政府向私人部门提供价格补贴,支付是无偿的,对于领取者而言,意味着实际收入增加,实际状况改善。价格补贴对分配产生直接影响,体现了财政收入的分配职能。基建支出体现着国内基础工业设施的改善,从而使基础工业部门的瓶颈现象减轻,即缓解了基础工业对经济发展的制约。经济发展了,人民的收入水平必然要提高,基尼系数也就发生了变化。文教科卫事业费支出对基尼系数的弹性也是较显著的,它对基尼系数的影响是间接的,通过教育科研支出,改变收入层次结构,从而改变G。从数据的COVA检验来看,X[,i]之前相关系数很高,但是由于财政支出元素的渗透性作用,相关性高是必然的,这种影响自然是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对影响我国基尼系数财税因素的几点思考
(一)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税制结构
重点是针对个人所得税制,同时也应适时开征财产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社会保障税等税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征收,分别按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征所得税,或者免税。相同所得的纳税人会由于其所得来源不同,而所负税负不同。所得税类型不仅影响税率高低,还影响费用扣除额的大小。这种分类课税的模式使我国个人所得税不能改善收入分配上的不公,不利于低收入者。没有开征遗产税,失去了一种调节个体财富存量的一种手段。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和加强税收宏观调控职能,应建立全社会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调节过高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应尽快开征社会保障税、遗产税和赠与税。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如前所述,财政支出中的若干项目对调节收入分配的贡献率是较大的。但是就其绝对数额看,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文教科卫事业费支出所占的财政支出的比重相对较小。财政应加大这部分的转移支付力度,以为纳税人提供更多的福利,尤其是社会保障支出。我国这方面的改革尚在进行之中,即一方面将原福利货币化,另一方面通过转移支付,向低收入阶层的人们实施福利支出。但是,就目前实际的居民福利状况来看,则政收入分配职能是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要以调整公共支出为中心,在加大转移性支出的基础上,对经济建设支出,除涉及国计民生的公益性投资、基础设施和重点建设项目外,其它应退出。
(三)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经济改革是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别加大的一个重要原因。经济体制转轨期间,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市场化程度有差异,必然会形成相应收入差距。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以及计划干预等因素,导致我国部分行业形成长期垄断市场的局面,因而这些行业人员工资相对较高。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和城镇失业、下岗人员的出现,也成为影响基尼系数增大的诱因。
经济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和消除贫困,保证社会政治稳定。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中兼顾公平的问题,关键在于政府运用足够的财力进行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协调,虽然仍会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但是这种差别还是可以接受的。
此外,腐败现象、地下经济、统计数据的局限性均是我们探讨我国基尼系数时应予以高度重视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