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桩基形式的选择对于建筑地基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求建筑行业在新时期要进一步完善有关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的理论,通过对以往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成功经验的总结与完善。应该根据桩基的自身性能特征和施工场地的地质情况,采取适宜的桩基形式,以提高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应用范围
引言:建筑桩基础土建工程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建筑桩基土建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推进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如何有效的将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中,是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桩基础工程的概述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建筑工程的发展在不断的加快着脚步,在众多项目工程中桩基础工程是最基础的一项工程,它是建筑的最基础的工程之一,主要是由基桩与桩顶部中的承台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基础工程,根据桩端中的支承情况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高承台桩基与低承台桩基。高承台桩基,是指桩身的上半部分与承台的底部全部都位于地面之上,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可以将其划分为灌注桩与预制桩这两种形式,高承台桩基在施工现场中直接采取的是就地钻孔这一种方法,然后在钻好的孔内设置相关的钢筋笼,往钢筋笼中灌入适量的混凝土,最后形成相应的基桩;低承台桩基,则是指桩身全部处于地下,承台在地面上与土体的关系是直接进行接触的,低承台桩基在施工现场中主要采取的是静压、水冲沉入、振动、锤击敲打等一系列方法,将相应的基桩打入土地中。
桩基础工程,能够对建筑物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竖向荷载进行转移,转移到建筑物桩基周围的土层中,尤其是在面对暴雨、地震等一系列自然灾害中的时候,可以有效的利用建筑物桩基中的竖向承载力强这一优势,增强建筑物在受到一些外力作用时的抵御能力,不仅仅减少了建筑物出现塌陷或者是倾斜的现象,还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建筑物的稳定性,这也是建筑桩基础在建筑基础施工过程中能够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建筑桩基础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当重视地基变形与地基承载力的标准与要求,在土建工程的施工中要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合理的勘察,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二、建筑桩基础的功能及应用范围
2.1桩基的作用
桩基础施工是为了对地基沉降要求严格的,不允许有不均匀或过大沉降的建筑物,以及采用地基加固措施不合适的软弱地基或特殊土地基,防止建筑物出现倾斜倒塌等问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方面是提高土质的密度,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并确保建筑物的倾斜、沉降不超过允许范围;另一方面是将上部建筑物的荷载通过桩穿过软弱土层传送到深部较坚硬的、压缩性小的土层或岩层。
2.2应用范围
对于一些软土地基和对地基要求比较高的工程可以采用桩基础施工。其次对于负重大的建筑,比如较大的油库等地方,以及承受大荷载、对基础振动有较高要求的建筑等,要进行桩基础施工,因为这些建筑需要承载的重力大,对地基的要求就高,如果不能有很好的地基作为支撑,一旦再有其它的压力作用,久而久之,建筑就会出现问题。
三、建筑桩基础施工准备阶段
3.1仔细勘察施工现场水文地质条件及现场环境
施工现场环境勘察结果是制定桩基础的主要技术资料来源之一,其可靠性及科学性不言而喻,则工程施工现场勘察工作的合理性及严谨性应该得到切实的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现场环境勘察涉及的方面包括施工现场地貌、地形、低吼等自然环境,并以施工现场环境勘察结果为依据,全面分析桩基础深度范围内地下水水位、土层类型、水质变化情况及力学性能等,并有助于施工单位对建筑位置、结构性质及距离等,及地下管线分布、埋置深度、管径大小、距离、结构及使用年限等情况的了解。
3.2桩基础施工机械预备工作
以工程施工方案为依据,开展施工机械预备工作。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机械性能应符合工程施工要求,以确保施工机械集群作业优点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及施工机械工作效率得到最大化提高。关于施工机械的选择,应该以桩基础施工现场地质条件、气候环境、场地大小及运输距离等要求为依据。此外,在选择施工机械时,应该坚持“施工机械生产效率及工作性能等与工程量及桩基础施工进度和谐统一”原则。
3.3编制桩基础施工技术准备
待施工现场勘察完毕,应以勘察数据为依据编制工程具体施工方案。工程施工方案内容有:以勘察数据为依据,明确桩基础施工方法、类型及使用机械、工程影响范围内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防护措施等;以工程进度总计划表为依据,明确桩基础施工进度计划,及强调工程文明施工及施工质量;开展桩基础实验,以确保桩基础施工质量的提高及工程工艺参数的确定。
3.4桩基础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整理及清除为桩基础施工现场的主要准备工作。通过施工现场整理及清除,以确保施工现场平整及清洁,并最终确保基础施工有序开展。就桩基础施工方法而言,灌注桩及预制桩施工准备工作是不同的,例如:灌注桩施工准备阶段应该在施工现场铺设碎石层,以提高地基承载力。
四、建筑桩基础的施工应用
4.1 灌注桩施工应用
在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根据桩基础成孔的方法,可以划分为冲击成孔、干作业成孔、泥浆护壁成孔、沉管成孔等。冲击成孔适合在淤泥土、砂土、碎石土、黏性土中运用;干作业成孔可以划分为人工挖孔与机械钻孔,一般情况下人工挖孔只适合在粘性土中运用,而机械钻孔适合在砂土、粉土、黏性土中运用;泥浆护壁成孔适合在淤泥、砂性土、粘性土、粉土中运用,但是要重视护壁这一方面的防护工作,防止护壁出现倒塌;沉管成孔则需要采取振动冲击、锤击等方式进行钻孔,在运用中容易产生噪声与挤土,在运用中要注意环境的保护,早灌注桩的施工中要重视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控制,确保混凝土达到规4.2 预制桩施工应用
在预制桩的施工过程中,桩尖的朝向要根据打桩的顺序进行确定,在浇筑的时候要从桩顶往桩尖中进行连续性的浇筑,保护层在25m左右是最好的选择。预制桩在施工中的沉桩方法,可以划分为振动沉桩、静力沉桩、射水沉桩、锤击沉桩等,在应用振动沉桩或者是静力沉桩的时候,会出现挤土的现象,所以在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应用时要根据桩基的数量、距离以及基础的范围,对施工进行合理的规划,还要针对挤土这一现象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减少预制柱施工中挤土现象的出现,降低预制桩施工对桩基础周围环境的影响;预制桩施工中的射水沉桩,只适合在桩基础工程中的砂土层中进行应用。
结束语:建筑桩基础土建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中的效率与质量,它能够有效的保证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物在使用阶段的稳定性,建筑行业不断加强关于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实践,确保其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陈声权.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9)
[2]姚树太.浅谈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2012,(22):67-68
[3]树进.浅析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1)
[4]丁海波.浅谈建筑施工中桩基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9):18-19.
论文作者:徐华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桩基础论文; 桩基论文; 建筑论文; 土建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物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