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第三学段的古诗词教学的实效性
方 芳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江口中心小学 315504
摘 要:在第三学段学生能背大量古诗词的背景下,理解诗意和体会情感已经不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关注学情、整合学习内容、适度拓展,转换学生学习方式可以提升古诗词教学价值,增加学习情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诗词学习能力。
关键词:学情 古诗词教学 有效性
《语文课程新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学生必背70首古诗词,到了第三学段,学生普遍会熟练地背诵教材内外古诗。但是对第三学段学生来说,背诵、理解不是学习诗词主要目标。古诗词教学更应重在激发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理解、想象、体验情感的能力,感受诗人的情怀和诗歌的意境、传承优秀文化等。
因教材中安排的古诗词无系统性、连贯性,难免在教学中出现目标模糊、教学内容单薄、教学手段单一等现象,使学生古诗学习能力不能递增。又因未能充分考虑学生学情,学段间目标没有对接,易出现各种问题,导致教学效率不高。
针对以上情况,不妨从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手段转变三个方面入手,发挥课堂教学的价值,提升第三学段古诗词教学有效性。
一、紧扣目标,适度拓展资料
古诗词教学时,相应地补充背景资料,或补充与之相关的课外诗词进行阅读积累,是常用的教学环节。如果没有把握好补充的内容,不仅难以取得效果,而且浪费时间。在拓展中需要把握好三个“适度”,方可不偏离目标。
1.适度解读背景,促深层理解。没有考虑学情,没有真正而有效地融于教材的背景知识拓展,无疑会导致学习低效。
2.适度增加数量,形成知识链。在古诗文的拓展学习中,要求学生大量背诵、默写,缺少诗词间的联结,也是一种消极积累。
3.适度渗透文化,感受人文性。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也是个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古诗词中隐含着不少古代的文化传统,比如酒文化、月亮文化等。根据学生的学情,有选择性地渗透相关文化,让学生穿越时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对祖国文化的兴趣。
比如,在学完送别组诗后,了解古人送别形式的多种多样,有以歌相送、以酒相送等,“送别文化”得到有效渗透。老师可以联系《诗经》中的“杨柳依依”补充“折柳相送”的典故,还可以补充古人送别的历史原因:因交通、通讯不发达,分别之后难相见,故特别注重送别的形式。通过这些资料,学生对“送别文化”会有更感性的认知。
把握好古诗词课堂拓展中的这三个“适度”,才能落实教学目标,让学生学有所得。
二、整合教学内容,拓宽教学空间
在浩淼的古诗长河中,同一主题的古诗比比皆是:或感慨人生,或思念家乡,或赞美大好河山……虽然题材丰富,但不少诗词表现形式相似。通过整合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认知视角,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功效。在尊重学生认知的基础上,把几首诗整合在一起教学,会收到新的教学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比较中,抓共性,触类旁通。同一主题的组诗,其共性的东西是值得挖掘的,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发现了一处又一处的相似之后,自然对古诗产生浓厚的兴趣。《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四首送别诗,教师重在引导学生体会几首诗歌相同的情感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诗歌题目、结构等相似之处:
(1)题目中分别有“送”或“别”,有些会写明送什么人去什么地方。(2)诗歌结构上一般是前两句叙事或描绘景色,后两句是抒发情感的。(3)送别诗的情感多表达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这三处发现,既帮助学生了解了送别诗的特点,也为自学送别诗提供了方法。
2.品味中,找个性,一箭双雕。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教学送别组诗时,善于抓住诗中的关键句进行细细品味,在体会情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送别诗中古人不同的送别的形式。师:汪伦用什么形式送李白?生:踏歌相送。师:(板书:以歌相送)古代诗人送别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用歌声来送别,还有什么送别的方式呢?我们来看看李白他用什么方式来送别他的朋友的?孙老师抓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引导学生想象李白站在长江边看见了什么?看了多久?他是用什么方式送孟浩然的?(目送)师:这场面多感人啊,古人不唱歌,就在那里看啊看,也能把感情表达出来呢。我们再看古人还有什么送别方式……孙老师引领学生逐首抓住诗歌的关键句,去发现每首诗不同送别形式。孙老师带领学生一次次品味诗句,既感受到四首诗中送别时的那份相同的真心真情,又发现了各有特色的送别形式,相同的情感不同的形式,可谓一箭双雕。
3.迁移中,习能力,举一反三。五年级上册教材中的《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三首思乡组诗,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古人的思乡情怀。教学中,以一首带多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读诗能力:
(1)抓住意象,想象画面。意象渗透着诗人在特定环境、特定时刻的思想与感情,它不是对事物的客观描摹,却渗透了诗人主观上的情意。《泊船瓜洲》里的“明月”、“春风”等意象让读者丰富想象,产生画面感。抓住意象想象画面的读诗方法同样可以在《秋思》和《长相思》中加以运用。(2)读懂境象,体会情感。境象即景象,情境。特殊的情境容易使人产生丰富的情感,许多诗歌中就有体现。请学生联系诗人所处的情境想象诗人的内心,是体会情感的一种途径。学生发现皎洁的月光下,王安石在瓜州的长江边上,在孤零零的客船里思念着故乡。
三、转换学习方式,增添学习情趣
第三学段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初步理解、正确朗读诗词的能力,课堂中如能多给予学生自主的学习空间,多一些形式丰富的学习方式,少些讲解,必然会使古诗词学习增添情趣。
1.用绘画代替理解,明白诗意。《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中描绘的花团锦簇、蜂飞蝶舞、春意盎然景象,极具想象空间。
教师以“如果让你把这首诗变成一幅画,你准备画些什么呢?”为切入口,引导学生细细推敲诗句。学生的理解想象已经完全超越诗句中的描绘,诗句中的“花满蹊、千朵万朵、戏蝶舞、娇莺啼”等词的理解学生均能准确捕捉,还合理地想象到要画上“赏花人愉悦的神情、清澈的江水、江边农家茅舍”等细节。这种学习方式能让学生入情入境,充分理解诗句的意思,融入诗句的意境。
2.用练笔代替聆听,触发诗情。诗句凝练的语言赋予读者想象的空间,其文字背后充满动感的画面,让诗歌魅力倍增。对于刚接触过几首儿童诗的五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课外古诗杨万里的《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已有一定的方法和能力。老师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练笔习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细细品读诗文,诗人是怎样把孩子们玩冰的快乐用文字传递出来的?圈一圈,写一写:读着( )这个字词,让我仿佛看到(听到)了。此练习,不仅让学生深入理解诗句中的动作以及一些表示色彩的字,还使诗句变成了立体的动感画面。一字一幅画,一词一情境,这个练笔巧妙落实了大体把握诗意、想象意境的目标。学生笔下有声音,有色泽,有声有色,绘声绘色的动态画面,让学生领略了古诗语言的凝练,这种体验比聆听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更深刻。
3.用吟诵代替熟读,涵养诗性。熟读成诵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目标,为了让学生读出情,诵出味来,不妨通过师生问答式朗读,让学生享受诵读的乐趣,通过为古诗词配乐诵读、小组赛读法来提升读的质量。吟唱是古人读诗词独有的表现形式,虽未普及,但可以通过学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创作的《新学堂》古诗词新唱歌曲,在富有时代气息的旋律和富有动感变化的音乐节奏中,感受诗词美好,传承祖国优秀文化。
关注学情,适度拓展,有效整合内容,恰当转换学习方式,逐渐让第三学段古诗词教学回归理性,也切实提高了学生诗词赏读能力。
论文作者:方芳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2
标签:古诗词论文; 学生论文; 古诗论文; 诗句论文; 诗词论文; 方式论文; 情感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