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料中氮、磷、钾含量测定要点论文_宁春玲

复合肥料中氮、磷、钾含量测定要点论文_宁春玲

宁春玲

广东省惠州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

摘要: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农业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农业生产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农业专家一直在创新优化农业复合肥料。本文主要围绕农业复合肥料中氮、磷、钾含量测定要点、目前我国农业复合肥料测点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探讨优化农业复合肥料的测定的有效方法,从而推进我国农业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复合肥料;氮磷钾;含量;测定

一、复合肥料中氮、磷、钾含量测定原理

(一)氮含量测定原理

由于复合肥料中的氮主要是以硝基氮、氨基氮、有机态氮、酰胺态氮和氰铵态氮等形式存在,因此,复合肥料中的氮含量测定,实际上就是检测这几种物质中的氮含量。在对复合肥料氮含量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应根据国家GT/T8572标准,通过一定的化学试剂将复合肥料中氮转变为可以检测的铵态氮,然后将转化后的铵态氮在碱性环境中进行蒸馏,蒸馏出来的气体可以通过H2SO4溶液发生化合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利用NaOH标准液进行H+离子的测定,从而计算出复合肥料中氮含量。

(二)磷含量测定原理

在对复合肥料进行磷含量的测定中,将复合肥料中的磷根据它所在化合物的水溶性,分为水溶液、难溶性溶液和弱酸溶液三种形态。水溶性的磷可以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而弱酸性磷需要经过土壤中的酸性物质转化,不能直接被植物进行吸收利用,将水溶性磷和弱酸性磷统称为有效磷,在进行有效磷的含量测定中,应当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利用EDTA溶液进行提取,溶液中的磷酸根与喹钼柠酮试剂反应生成黄色的磷钼酸喹啉沉淀,然后对沉淀物的重量进行测点,并可以计算出复合肥料中的磷含量。

(三)钾含量测定原理

在进行复合肥料钾含量的测定中,应当先选取适量的样本,通过对样本加热的方式,使复合肥料中的钾离子能够释放于溶液中,然后将复合肥料溶液置于弱碱性的环境下,与四苯硼酸钠试剂产生反应,反应之后会形成一定量的沉淀,测试者需要对沉淀物进行过滤和干燥,在这个过程中应当避免钾粒子和溶液中的其他化合物进行反应。通过这种原理,测量出复合肥料中的钾含量。

二、目前复合肥料氮、磷、钾含量测定中存在的不足

(一)测验技术不规范

在测定人员的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因为实验操作的不规范,从而导致了复合肥料相关元素含量存在较大的误差。对在钾离子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分离出来的钾离子会在检测溶液中跟金属阳离子、氰胺基化合物等物质进一步反应,使得钾离子又形成了溶于水的化合物,因此,在对沉淀物的测量中,实际上一部分的钾离子依然存在于溶液中,测量出来的钾含量跟真实的含量相比会偏校由于钾离子活跃的化学形态,因此对实验人员的技术有较高的要求,一旦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加热温度不够,或者是试管壁上的残留物没有完全清理出来,就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最终的测量结果也就失去了意义,难以精准的分析复合肥料相关元素的实际含量。

(二)测量方式有待改进

传统复合肥料氮、磷、钾的测量技术,由于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保证复合肥料溶液中的相应离子全部进行反应,因此,在后面的实验操作中,实验结果往往会偏校目前,主要是利用的氮、磷、钾离子进行化合反应形成沉淀物或者电离子的方式进行检测,由于无法保证化学反应中,各种化合物反应充分,因此,很多相关元素的化合物依旧存在于检测物之外,这给实验结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然而,目前我国还没有更为先进的复合肥料氮、磷、钾含量检测方法,这也成为了准确分析复合肥料成分的重要障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检测精度难以提升

在检测复合肥料氮、磷、钾含量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更加完善的检测方法,因此对实验结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实验精度难以提升,这种情况使得实验人员无法准确分析复合肥料相关元素的实际含量,进而无法优化的复合肥料的配方。尤其是对磷离子含量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由于目前的实验环境,很难保证磷离子跟喹钼柠酮试剂的反应完全,因此实验精度难以提升。

三、复合肥料氮、磷、钾含量的检测步骤

(一)氮含量检测要点

在对复合肥料中的氮含量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国家GT/T8572的相关标准,通过一定的化学试剂,将复合肥料溶液中的各种形态的氮转变为能够检测的铵态氮,然后经过NaOH溶液的反应,测定其中的H+离子含量,铵态氮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直接的检测,但是在硝态氮的检测中,需要将硝态氮转化为铵态氮,由于硝态氮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很难直接通过化合反应分解出其中的氮离子,因此,需要在硝态氮溶液中添加一定量的酸性溶液,转化成铵态氮后再进行测量。在对酰胺态氮与氰胺态氮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实验者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将复合肥料中的酰胺态氮与氰胺态氮溶液转化成铵态氮,然后再进行氮含量的测定。如果要测定有机氮中的氮含量,实验者在测定之前,除了需要加入浓硫酸进行反应之外,还需要添加一定量的催化剂,由于有机氮跟其他形式的含氮化合物相比,化学性质不活跃,反应速率较慢,在常规的情况下,反应也不充分,因此需要加入促进反应发生的催化剂,加快反应进程。经过催化反应的有机氮最终会转变为铵态氮,然后实验者在对铵态氮中的氮含量进行检测。

(二)磷含量检测要点

在对复合肥料中的磷含量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根据磷能够跟喹钼柠酮试剂反应生产黄色的沉淀,通过检测沉淀物的质量,从而分析其中的磷含量。在对复合肥料中的磷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样本称量时将样本中的磷元素含量控制在 100mg~200mg。称量过大或是过小都将导致称量试验产生较大的误差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通过加入 10mL的硝酸溶液用以形成一个酸性环境,从而便于磷酸根离子与喹钼柠酮沉淀剂产生反应。在对磷钼酸喹啉沉淀颗粒进行沉淀过滤时需要选用孔径在10±5μm的过滤容器,用以最大限度的收集磷钼酸喹啉沉淀。沉淀过滤后放入180℃恒温烘箱中脱去磷钼酸喹啉沉淀中的结晶水后冷却至常温后再进行称量。

(三)钾含量检测要点

在对复合肥料中钾含量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应当需要注意避免NH3+离子受到金属阳离子、氰胺基化合物等物质的影响。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予以规避 。加入 EDTA 溶液。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并煮沸溶液持续15min左右,从而使得NH3+离子可以转化为氨气排除。还可以通过溴水氧化氰胺基化合物和部分有机物用以消除NH3+离子所造成的干扰。在氧化钾含量测定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配置四苯硼酸钠溶液时,为保证四苯硼酸钠溶液的清澈性减少其在酸性环境下所受到的干扰需要确保四苯硼酸钠溶液处于碱性下。在煮沸样液的过程中样液的红色将会逐渐地褪去,为恢复样液需要重新加入 1 滴酚酞指示剂。

四、结语

准确检测复合肥料中的氮、磷、钾元素含量对优化农业肥料研发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应当改进检测方法,对复合肥料中的氮、磷、钾含量进行精确的测定,保证复合肥料中各元素含量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

参考文献:

[1]张艳艳.复合肥料中的氮、磷、钾含量测定要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7):50-51.

[2]张新生,冉辛拓,陈湖,王召元,傅友.燕山山区苹果叶片氮 磷 钾含量标准范围的确定[J].河北农业科学,2018(08):14-15+24.

[3]余世铭,朱广石,林秀华.甘蓝型春油菜氮磷钾含量测定试验[J].现代化农业,2016(10):11.

论文作者:宁春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  ;  ;  ;  ;  ;  ;  ;  

复合肥料中氮、磷、钾含量测定要点论文_宁春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