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产业融合问题的理论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06)06-0054-0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融合”这个概念被越来越多的提到。最初引起人们关注的产业融合现象是3C的融合,即计算机(Computer)产业、通信(Communication)产业和消费类电子产品(Consumer-Electronic)产业的融合,以及电信产业、传媒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后来的研究进一步扩展到经济服务化过程中制造业的服务化和硬件产业的软件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各自内部和相互之间的融合等方面。
到目前为止,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对于产业融合问题的研究都还处于初期阶段,由于研究者关注产业融合问题的角度和层次不同,考虑问题的方法不同,因此,至今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和一致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产业融合问题所进行的理论性研究,也只能从我们所关注的角度和层面,按照我们的想法和思路,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尝试性的探索。
一、产业融合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
产业融合,首先应该是在产业(包括部门、行业等)边界界定清晰的前提下发生的现象,它至少涉及两个边界既定的产业。按照现有的产业划分方法,产业实际上是被定义为具有同类产出结果和相似产出方式的同质性经济活动。因此,当只属于某一个产业、而不属于另一产业的经济活动,被融入另一个产业所属的经济活动之中时,就意味着出现了产业融合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产业融合并不是作为理论观念上的产业边界出现了模糊或发生了变化,而是在产业边界既定的情况下,现实经济中出现了某一产业既定的经济活动跨产业存在的现象,以至于难以将这种具有双重产业属性的经济活动组合,归入现有的某一产业。
就现有产业划分确定的某一产业的经济活动而言,一方面,它是从事这种经济活动的企业行为的集合,因此,从事这种具有同质性经济活动的所有企业,在总体上被视为这一产业的具体存在形式。另一方面,具体到这些企业中的某一个具体企业而言,它可以只从事这一产业的经济活动,也可以同时从事其他产业的经济活动,前者通常被称为企业的专业化经营,或单一产品经营;后者通常被称为多元化经营,或多产品经营。可见,某一产业与其所属的经济活动之间的对应关系是确定的,而与从事这种经济活动的企业之间的关系则是不确定的。因此,就产业融合而言,它必然表现为作为某一产业存在形式的企业集合,或者从事这一产业所属经济活动的大部分企业,共同从事内容相同的多元化经营。如果只是少数企业从事内容相同的多元化经营,除非它们具有较大的产业影响力,否则,不能被视为产业融合的表现。
不同产业的经济活动,实际上是按照产出结果和产出方式的不同来区分的。因此,我们可以将不同产业的经济活动,理解为不同的产出结果与产出方式的既定组合。这实际上也就是现行的区分不同产业的基本方法。
这样,我们在确定产业融合的表现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不同产业的经济活动之间,必然存在着既定的差异,如果在现实经济中,不同产业的经济活动之间出现了相似性,则我们可以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去观察这种相似性的意义;二是当某一个具有较大产业影响力的企业,或者某一产业中具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出现内容相同的多元化经营时,我们也可以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去考虑这种多元化经营的结果。
依据对产业融合现象的上述理解,我们将其区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一是不同的产出方式,产出相同或相似的产出结果。它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产出结果的基本物质形态相同,而产出方式完全不同,比如,工厂化农业、高科技农业产出的农产品,与传统农业的产出结果,并没有基本物质形态上的区别,但它们的产出方式却完全不同;另一种是产出结果的基本物质形态不同,但产出结果的功能基本相同,而产出方式则完全不同,比如,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传统电信与IP电信,普通传媒与网络传媒等,都属于这种情况。
二是相同的产出方式,产出不同的产出结果。它也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基于相同的设施,产出不同的结果,比如,宽带网络接入,融合了通信、数据、视频、游戏的产业;电力传输网融合了电力的送配和电力线通信等。另一种是基于相同的技术,产出不同的结果,比如,电子商务模式融合了网上购物与网络金融;数字技术,促使计算与通信、电脑与电视的融合;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与远程医疗,也属于这种情况。
三是不同产业之间经济活动的部分重合,形成一种新的产业经济活动,比如,农业与旅游业的部分重合形成的观光农业,电子产业与汽车配件产业的部分重合形成的汽车电子产业,互联网产业与出版产业的部分重合形成的网络出版业等。
四是不同产业之间的经济活动,组合为一个产业内部的不同经济活动,制造业的服务化就是这种产业融合现象的典型表现。此外,发生在相关产业之间的建筑企业经营房地产业,硬件企业从事软件开发,软件企业提供系统集成服务等,与发生在非相关产业之间的农业企业从事建筑业,计算机企业生产手机,邮政部门经营邮政储蓄业务等,也都属于这种情况。
二、产业融合的识别
当我们将产业融合理解为某一产业既定的经济活动跨产业存在的现象时,实际上已经排除了产业边界方面的问题。因此,在没有发生产业边界模糊或变化的情况下,使用判断产业边界是否发生模糊或变化的因素,来判断是否发生了产业融合现象,显然是不合适的。
实际上,在出现产业融合现象时,发生变化的不是作为区分不同产业的各自既定的经济活动,而是原属于某一产业的经济活动出现在另一产业中,从而使得人们无法使用现有的产业划分尺度,来判定融入了其他产业经济活动的那个产业,现在究竟应该属于哪一个产业。这不仅反映出现有的产业划分,难以容纳产业融合现象,需要做出必要的调整,而且说明识别产业融合的因素,应该是那些能够反映某一产业既定的经济活动跨产业存在的因素。
综合前面我们所归纳的产业融合现象的四种情况,从中不难看出,当产业融合发生时,必然出现三种迹象:
一是某种产出结果的产出方式扩大到两种以上,即产出结果所对应的产出方式增多了(针对上述第一种情况);
二是某种产出方式的产出结果扩大到两种以上,即产出方式所对应的产出结果增多了(针对上述第二种情况);
三是某一产业的经济活动包含两个以上产业的经济活动内容,即产业经济活动的内容增加了(针对上述第三、第四种情况)。
因此,相对于发生产业融合前的状况而言,当出现上述三种迹象时,我们就可以断定,出现了某一产业既定的经济活动跨产业存在的现象,因此可能会发生产业融合的现象。尽管出现这三种迹象,不一定意味着产业融合现象必然出现,但如果出现了产业融合的现象,一定会伴之以这些迹象。因为当某一产业既定的经济活动跨产业存在,只是短期的、偶然的,或者比重较小,仅处于辅助地位时,尚不能将其视为产业融合现象;只有当这一产业既定的经济活动跨产业存在,作为一种较长期的、具有必然性的,并具有较大比重时,才可被视为产业融合现象。
三、产业融合的类型
区分产业融合的类型,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对产业融合现象的分类,区分出不同类型的产业融合现象,可以称之为现象分类方法;另一种是通过对产业融合现象发生路径的分析,区分出不同类型的产业融合现象,可以称之为路径分类方法。
使用现象分类方法,我们已经将产业融合区分为产出结果趋同、产出方式趋同、不同产业的经济活动部分重合并形成一种新的产业经济活动,以及不同产业的经济活动组合为某一个产业的经济活动这四种情况。这种产业融合类型区分方法的好处在于其直观性,有利于研究者直观地把握产业融合的现象。
但如果从分析产业融合机制的角度考虑,现象分类方法的结果存在着局限性。基于这种情况,便需要借助于产业融合的路径分类方法。
从产业融合现象发生的路径来看,使用现象分类方法区分的四种类型的产业融合现象,可以归结为两种不同的产业融合路径:
一是基于产出方式进化的产业融合路径。
分析产出结果趋同型的产业融合和产出方式趋同型的产业融合这两类产业融合现象,它们共同的表现是产出方式的变化。这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某种产出结果过去只有某一种既定的产出方式,现在出现了另一种产出方式。而后出现的产出方式,对前一种产出方式而言不仅是一种变化,而且是一种进化。
另一种情况是,过去某种产出方式只能产出某一产业的产出结果,现在可以产出其他产业的产出结果,这只有两个可能性:一是这种产出方式有所改进,从而扩大了产出功能;二是这种产出方式的潜能得到发掘,同样扩大了产出功能。无论是这两种情况中的哪一种,都意味着这种产出方式的产出功能发生了变化,而且是产出功能的增强型变化。这种变化对于这种产出方式过去的产出功能状况而言,同样不仅是一种变化,而且是一种进化。
如果比较产出结果趋同型产业融合与产出方式趋同型产业融合在产出方式上的变化情况,它们的产出方式变化都属于进化型的,所不同的只是外延型进化与内涵型进化的区别。因此,这两种产业融合现象发生的基本路径具体表现为:产出方式进化→外延型进化→产出方式增加→产出结果趋同型产业融合发生;产出方式进化→内涵型进化→产出功能增加→产出方式趋同型产业融合发生。基于这两种产业融合现象的基本路径特征,我们将其归类为产出方式进化型产业融合。
二是产业分工内部化的产业融合路径。
分析不同产业的经济活动部分重合并形成一种新的产业经济活动和不同产业的经济活动组合为某一产业的经济活动这两类产业融合现象,它们都表现出原来属于产业外部的经济活动,转变为产业内部的不同经济活动的情况。
比较这两种情况的产业融合现象,它们的产业融合路径是完全相同的,即不同产业之间的分工→产业内部的分工→产业融合发生。基于这两种产业融合现象发生路径的特征,我们将其归类为产业分工内部化的产业融合。
此外,如果从产业融合的状况来看,符合逻辑的只有部分融合和完全融合两种情况:
就产出方式进化型产业融合而言,主要是部分融合的情况,即要么是产出方式趋同而产出结果不同,要么是产出结果趋同而产出方式不同。产出方式与产出结果都趋同的完全融合,目前只趋势性地表现在网络数字化基础上的语音通信、数据传输、影视服务三者之间的融合方面。
就产业分工内部化产业融合而言,可能有部分融合和完全融合两种情况。部分融合的情况,是指发生融合的产业之间,只有部分经济活动发生交叉、重合或内部化,就各产业本身而言,并未失去其原有的产业属性。完全融合是指发生融合的产业之间,经济活动全部发生交叉、重合或内部化的情况,就各产业本身而言,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产业属性。
当然,从目前所发生的各种类型的产业融合现象来看,都还只是处于部分融合的状态。
四、产业融合的发生机制
研究产业融合的发生机制,就是要说明产业融合现象为什么会发生、是怎样发生的,以及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它是产业融合问题的研究从现象到机理的深化。
(一)产出方式进化型产业融合的发生机制
首先,产出方式进化型的产业融合为什么会发生?
从产出方式进化型的产业融合来看,由于这种类型的产业融合包含着产出方式进化的必然性,因此,导致产出方式进化的因素,也就是引发产出方式进化型产业融合发生的原因。
产出方式进化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技术进步的推动,它源于企业对更高的产出效率的追求;二是摆脱现有的制约,它源于企业对产出增长可持续性的追求。
就技术进步而言,它是产出方式进化的推进器。相对于产出方式而言的任何一种技术进步,都会推动产出方式的进化。但是问题在于这种基于技术进步的产出方式进化,是否一定能够带来产出效率的提高,如果它所推动的产出方式进化,无法带给企业相应的收益,企业是不会去变革其产出方式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技术考虑与经济考虑之间的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说,产出方式的进化,因而由此产生的产业融合,并不取决于创新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的先进性,而是取决于创新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的经济性。
产出方式进化相对于现有产出方式的经济性,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相对于产出方式进化成本而言的企业收益增加,二是因技术含量提高会造成产出结果的相对价格变动。
就前者而言,产出方式进化的成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改进后的产出方式所支付的技术成本,与现有产出方式所支付的技术成本之间的差额;二是以新的产出方式替代现有的产出方式所支付的产出方式转换成本。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二者之和小于企业因此增加的收益,产出方式的进化才有可能。
就后者而言,由于产出方式的进化,通常会在短期内使产出结果的价格相对于现有产出结果有所提高(在现实生活中,那种认为技术进步提高了产出效率,就一定会使产出结果的绝对价格降低的看法,是不正确的。从长期的情况看,可能降低的是相对价格,从短期的情况看,绝对价格可能会提高),因此,即使购买者对价格变动的敏感性不变,或者购买者的收入同期增长足以弥补这种价格提高,购买者的规模还是可能出现波动,从而影响到企业由此而得到的总收益。只有当购买者能够保持一定的规模,使得企业总收益的增加大于企业为产出方式进化所支付的全部成本,企业才有可能接受这种产出方式的进化。
就摆脱现有制约而言,它是企业选择产出方式进化的另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因为任何一种产出方式,无论它在技术上如何先进,在经济上如何有益,在既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总会受到一定的制约,比如环保要求方面的制约;即使它相对于既定的环境和条件是最佳的产出方式,一旦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变化,这种产出方式的局限性就显示出来了。为了摆脱这种制约或局限性,产出方式也必须不断地进化;当这种制约或局限性越来越影响产出的效率时,产出方式的进化不仅反映出摆脱制约和局限性的要求,而且也反映了产出效率方面的要求。
综上所述,无论是技术进步,还是摆脱现有制约,都只是推动产出方式进化的中介性因素。对于产出方式进化型产业融合而言,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对产出效率和产出增长的可持续性的追求。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对于产业融合的原因分析,如果仅仅停留在一些中介性因素的层面,尤其是仅仅停留在技术进步的层面上,是很难把握产业融合的内在机制的。
其次,产出方式进化型的产业融合是如何发生的?
我们知道,按照规范的经济学定义,产业相对于经济整体而言,属于微观范畴,但相对于其内部企业而言,属于宏观范畴。由于产业融合现象的发生,是同类企业集合的行为结果,因此,要说明产业融合是如何发生的,必须包括两个层面的过程:一是从产业的层面,说明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是如何进行的;二是从企业的层面,说明作为企业集合的产业行为是怎样形成的。就前者而言主要是一种现象描述,在指出产业融合现象发生的同时已经涉及了;就后者而言主要是一种机制分析,即说明产业融合的微观基础和过程。
从产出方式进化型产业融合来看,其发生路径是“产出方式进化→产业融合出现”,因此,说明产出方式的进化在微观领域是怎样实现的,是说明产出方式进化型产业融合是如何发生的关键所在。
就一个产业的产出方式进化而言,从微观的角度看,它是同类企业行为的集合;从宏观的角度看,它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作为同类企业行为的集合,它至少是大部分企业或有产业代表性的重要企业,选择产出方式进化的结果;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它决定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前的持续渐变和跨越临界状态后的逐步转型。
从一个产业内部看,产出方式的进化,首先发生在个别企业,这些企业不一定是产业内具有市场优势地位的企业,但一定是面临某种潜在威胁或发展制约的企业。由于产出方式的进化,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这些企业应该具有相应的产出方式进化成本的承担能力。当这些产出方式进化的先行企业,由于尝试产出方式的进化而显示出可能的市场潜力时,产业内具有市场优势地位的企业会迅速跟进,并使产出方式的进化成为产业行为。此后,无论是产出方式进化的先行企业,还是原有产业内具有市场优势地位的企业,都有可能取得新的产出方式下的市场优势。但无论谁取得了市场优势,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进化了的产出方式已经成为该产业居主流地位的产出方式,该产业的产出能力得到了提升。
但如果从产业融合的角度观察某一产业的产出方式进化过程,率先发动产出方式进化的,一定不是该产业内部的企业,而是来自该产业外部的企业。比如,用工厂化方式生产农产品的企业,因工厂化的产出方式原属于工业领域,将其应用于农业领域者,最初一定不是来自传统农业内部,而是来自产业外部;互联网企业最初只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当它以互联网的方式提供IP电话服务时,对于传统电信服务领域而言,IP电话服务同样是新进入者所为。因此,我们将这种与产业融合相联系的产出方式进化,称作嵌入型产出方式进化,而将产业内部发起的产出方式进化,称作内生型产出方式进化。比较这两种类型的产出方式进化,前者会比后者更少具有传统产出方式的影响,同时更具产出方式变革的系统性。
然而,由于嵌入型产出方式进化,属于外部进入者对产业内部原有产出方式的挑战行为,因此,对于这种产出方式进化的发起者而言,在产出方式进化发起时,肯定既不可能具有该产业的市场优势,又很难得到该产业内的认同。这种状况使得嵌入型产出方式进化,要比内生型的产出方式进化,面对更大的压力;其经济后果也要比内生型的产出方式进化,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从企业决策的角度看,嵌入型产出方式进化的发起者,更需要具有市场洞察力和更强的利益激励。
当然,如果从产出方式进化的影响力来看,嵌入型的产出方式进化,不仅对其所进入的产业原有的产出方式具有更大的冲击力,而且要比内生型产出方式进化,具有更大的进化幅度。从宏观的角度看,这种产出方式的进化,对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可能具有更大的推动力。而由它引发的产业融合,还可能会进一步拓展该产业的发展领域。
嵌入型的产出方式进化,推动产业产出方式变革的过程,同时也是产出方式进化型的产业融合过程。当这种产出方式变革的结果,成为该产业的主流产出方式时,产业融合也就最终完成了。而且,每一个产业的主流产出方式的进化,都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的水平提升。当这种水平提升积聚到临界状态时,经济增长方式便进入了转型期。
最后,产出方式进化型的产业融合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
嵌入型产出方式的进化,作为支持产出方式进化型产业融合的要素,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有一定的技术条件支持,从而使得产出方式的这种进化具有可能性;二是产业进入不存在非经济性限制,从而使得产业外部的进入者有可能携其进化的产出方式,挑战该产业原有的产出方式。在此基础上,嵌入型产出方式的进化能否完成,以至于产出方式进化型产业融合能否实现,完全取决于这种产出方式进化的结果,能否被需求者所接受,是否具有必需的市场规模。
(二)产业分工内部化产业融合的发生机制
首先,产业分工内部化的产业融合为什么会发生?
从产业分工内部化的产业融合来看,对于产出效率和产出增长可持续性的追求,更为直接和明显。由于无论哪一种产业分工内部化的产业融合现象,都具有使企业的产业经济活动范围扩大和企业边界外扩的特征,因此,产业分工内部化的产业融合,实际上是企业追求范围经济效益和适度企业规模的手段。
与产出方式进化型产业融合相比,产业分工内部化的产业融合,不在乎技术性要求,而只关注经济性要求。这一点也是这两种类型的产业融合,在形成机制方面的重要区别之一。
当我们将产业分工内部化的产业融合,理解为企业追求范围经济效益和适度企业规模的手段时,对于它的原因及形成机制分析,实际上就是企业为什么扩大产业经济活动范围和适度企业规模如何确定的问题。应该说,有关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从现有的经济理论找到。
从企业扩大产业经济活动的范围来看,目的无疑在于范围经济效益,这是企业的获利动机。但这种获利动机,首先是针对企业内部存在的可利用剩余资源,或者企业具有更低成本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而言的。当企业内部存在可利用的剩余资源,而这时企业既不可能将其用于扩大原有产出结果的产出规模(由于外部市场需求的制约),又不可能通过要素市场至少按照这些资源的实际价值出售给其他企业,同时又不愿意放弃无法出售的、以更低成本获取外部资源的机会,则企业扩大产业经济活动的范围,便成了惟一可供选择的做法。这时,只要存在可能的、甚至是潜在的范围经济效益,企业就会做出跨产业经营的决策。
企业扩大产业经济活动范围,必然引致企业边界的外扩。这种企业边界的外扩限度,是由企业现有能力支持的适度企业规模限定的。超过了适度企业规模限定,扩大产业经济活动范围的范围经济效益便会衰减,直至丧失。因此,企业又必须在扩大产业经济活动范围,与适度企业规模决定的企业边界外扩限度之间做出抉择,即由适度企业规模制约的范围经济选择。
在适度企业规模限定的企业边界范围内,企业的产业经济活动范围扩大,一般遵循从相关产品到非相关产品的顺序。比如,当互补性产品的产出状况直接制约企业现有产品的产出时,企业扩大产业经济活动的范围会考虑将产出互补性产品纳入企业的产出范围之中;当企业现有产品的产出受到上游产品供给的制约或者下游产业需求的制约时,企业会考虑将上游产品或下游产品纳入企业的产业经济活动范围;如果某些替代性产品的市场供给状况威胁到企业现有产品的市场状况时,企业也会考虑将这些替代性产品纳入企业产业经济活动的范围。
在具备扩大产业经济活动范围的资源条件和适度企业规模允许的情况下,企业是否将相关产品的生产纳入企业的产业经济活动范围,取决于相关产品外部化时的交易费用与其内部化后的内部管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当二者处于相对均衡状态时,企业的交易费用与内部管理成本之和最低,因而会维持现状。当相关产品的内部化所节约的交易费用,大于因此而增加的内部管理成本时,企业会将相关产品的生产纳入企业的产业经济活动范围;反之,企业则不会这样做。而企业是否将非相关产品的生产纳入企业的产业经济活动范围,则取决于该产品的预期收益与将其内部化所增加的管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只有当预期收益大于增加的管理成本时,企业才可能将非相关产品的生产纳入企业的产业经济活动范围。
其次,产业分工内部化的产业融合是如何发生的?
与产出方式进化型的产业融合一样,产业分工内部化的产业融合现象的发生,也是同类企业集合的行为结果,因此,要说明这种产业融合是如何发生的,也必须包括两个层面的过程:一是在产业的层面上,说明不同产业之间融合的过程,这已经在分析产业融合现象时涉及了;二是在企业的层面上,说明作为企业集合的产业行为是怎样形成的。
从产业分工内部化的产业融合来看,其发生路径是“不同产业之间的分工→产业内部的分工→产业融合发生”,因此,说明产业分工的内部化,是如何在企业层面实现的,是说明产业分工内部化产业融合是如何发生的关键所在。
产业分工的内部化,无论是不同产业经济活动的重合,还是不同产业的经济活动合并,都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一是企业通过自建的方式,从事原属其他产业的经济活动,二是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介入原属其他产业的经济活动。无论企业采取哪种方式实现跨产业经营,从产业融合的角度看,最初同样只是个别企业的行为。如果个别企业的这种跨产业经营,符合产业融合的趋势,所涉产业内的其他企业必然会跟进。它们会从自己的比较优势出发,介入趋于融合的对方产业的经济活动、或者出售与对方产业发生融合的部分,最终形成企业集合的共同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率先发起跨产业经营的企业,可能来自待融合产业中的一个,也可能来自部分或所有的待融合产业。作为产业融合最终完成后的产业载体,可能属于融合前的某一个产业,也可能属于融合前的部分或所有产业。
最后,产业分工内部化的产业融合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
从对产业分工内部化的产业融合为什么会发生和如何发生的分析可以看出,它是企业的经济考虑与产业融合的内在趋势组合而成的。也就是说,企业的经济考虑在符合产业融合的内在趋势时,企业将产业活动内部化的行为,才可能最终导致产业融合的发生。
对于具体的企业而言,跨产业经营只是企业经营模式的一种常态性选择,企业在做出这种选择时,并没有促进产业融合的主观动机,产业融合只是企业集合行为的客观结果。而且,企业在做出这种选择时,只有经济方面的考虑。
产业分工内部化的产业融合,不像产出方式进化型产业融合那样,其内在趋势有技术进步和产出方式进化的条件支持。它的内在趋势似乎只存在于企业的经济追求之中,并成为二者之间互动的结果,或者说是互为条件。这也使我们对于这种产业融合的属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当产业融合作为企业集合行为的结果,其内在趋势又以企业的经济性考虑为条件时,产业融合的这种内在趋势,就具有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甚至具有较大的偶然性成分。
符合产业融合内在趋势的跨产业经营作为企业集合行为,是产业分工内部化的产业融合实现的条件。而这种产业融合的内在趋势又依存于企业的经济性考虑的情况,决定了这种产业融合现象发生条件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政策作用的有限性和作用方式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