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论文_李丙荣

试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论文_李丙荣

李丙荣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杨税务中学

摘要: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现代生活和生产的要求,更是化学教学工作者的主要职责。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结合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学习,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切实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于科技的创新,而搞好科技创新需要大量具备高超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化学教学的核心,从而体现“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已从资本重心转向知识创新重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决定国家,民族地位的要素之一,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创新人才的标准已超脱了传统意义的“学历人才”,创新能力的表现,创新素质的具备已成为衡量你是否适应时代的人才标准,为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正逐渐变革,用素质教育逐渐替代应试教育已是公认的,必须的教育转型。创新精神的培养就是要培养创造力强的学生,创造力强并不仅仅在于知识的多寡和能力的强弱,还在于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个性特征。比如追求新知,热爱科学,忘我献身,敢想敢做,实事求是,坚韧顽强,弃而不舍等等,教师的任务就是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潜力变为现实,并不断提高,成为学有特色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虽然有较为充足的精力,但是注意力却难以集中;虽然具备很强的求知欲,但是缺乏持之以恒的韧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让学生持之以恒。因为学生对于未知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安排一些有趣生动的教学活动。大多数学生都有一种求胜心理,即希望自己比其他人强,一旦学生发现自己某个方面有优势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对其进行鼓励,让其继续进行探索。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学生记忆和理解知识点很有帮助的。

兴趣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但它是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创新、发展思维、激发主动学习的原动力。而学生的兴趣总是在他们的创造欲望得到充分满足时才能进入最佳状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良好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如,在化学的启蒙篇教学中增设《有趣的化学》专题。具体做法是把有关“化学史知识”、“著名科学家的故事”、“生活中的化学”、“化学与物质”等内容编成讲义,制成图片,部分内容则采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最后通过“魔棒生烟”、“烧不坏的手帕”、“水上游龙”、“变色魔师”等十几个趣味化学实验的演示,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化学世界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化学启蒙篇的教学大大激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在整个初中化学的学习中保持了很高的学习积极性。

二、巧妙置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科学创造,贵在置疑,创新往往是从“置疑”开始。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往往是一个数学技巧而已,而提出一个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标志着科学的进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善疑多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多创设质疑情境。如:在学完“燃烧”后,可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①生煤炉的时候,为什么先要用纸片引燃木柴,再用木柴的火焰使煤发火?②你能说出可燃、自燃、助燃三者的区别和联系吗?③有些物质的燃烧有火焰,有些物质的燃烧却没有火焰。火焰是怎样形成的?④为什么内焰亮,温度却低,外焰暗,但温度高。火焰的亮度是怎样产生的?⑤想一想,可做哪些实验来证明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由于上述题目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寻找全部答案有一定困难,就会产生较多疑问。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对问题展开分析。给学生提供蜡烛、纸片、玻璃管、火柴等材料,并向学生介绍法拉第表演的蜡烛实验,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启迪激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备课和教学中,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进行“心理换位”,模拟学生提问,启发学生。由于新知识的不断出现,化学中新反应、新方法、新物质层出不穷,物质的新用途不断开发,课本知识永远滞后于知识创新的步伐,课本中许多知识和观点已不符合实际,甚至是错误的。要引导学生读纸面上的字,想纸里面的字,即学会思考,针对知识衔接点、知识自然生长点、概念易混淆点、关键字提问。例如,“饱和溶液”定义中“这种”的含义是什么?同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比都是固定的吗?……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讨论,加深了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源于生活。从这个角度提问,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看上去很简单的一个问题,真正解决它,可能要用到许多高深的化学知识,但这是没有关系的。正是有很多我们暂时还不懂的问题,所以我们才有认真学好化学的需求,可以说一个个的问题正是学习的持续动力。

四、优化实验教学,拓展创新能力

从创造学的角度看,学生实验最能够活化学生学到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用化学的科学知识、思维方法来指导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又要以化学的有关教学原则和新的教学思想指导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我们教学中,其实有很多实验的安排,都是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而设计的,只要我们能充分的加以利用,学生肯定会在实验中受益匪浅。例如:MnO2可以作为KClO3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若用CuO加入到氯酸钾当中去作催化剂,加热制取氧气可行吗?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探索CuO作催化剂制取氧气的情况。学生通过实验会发现CuO也可以作KClO3加热分解制O2的催化剂,在教师指导下去比较(相同条件)CuO与MnO2作催化剂制氧气的快慢程度,这样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得以发挥,同时也促使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化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化学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教学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和参与性,便会使教与学达到和谐发展,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来。

论文作者:李丙荣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5

标签:;  ;  ;  ;  ;  ;  ;  ;  

试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论文_李丙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