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及实施方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论文,实施方案论文,生态旅游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592.99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9631030)
1 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生态旅游
1.1 可持续旅游概念
可持续旅游是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这一新观念的出现而出现的,并逐渐成为受到广泛关注的论题。可持续发展观强调发展必须以不破坏或少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为前提。实现这种发展需要通过有效的资源管理,使资源使用的速度低于更新的速度,从利用不可再生资源或再生速度较慢的资源转向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再生速度较快的资源,保证现代社会和后代社会的发展有充足的可利用的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性;提高经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协调性;保持经济效益的可持续获得性。
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对应,可持续旅游的核心目标是:在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环境的同时,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并在发展过程中保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增强社会和经济的未来发展能力。达到这一核心目标的基本前提是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旅游业发展方式和规模的合理规划和管理,保持旅游供给地区环境的协调性和文化完整性。
可持续旅游是基于旅游业发展中产生的日益突出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提出的:
(1)旅游业引发的环境问题。 许多国家传统旅游区经过长期开发利用,旅游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旅游业发展受到威胁。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宣传已被严峻的现实所击败,旅游区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2)旅游业引发的经济问题。 旅游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受到质疑。旅游投资效益不高,旅游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关联度小。许多区域旅游业对外资形成强烈的依赖,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被外来资金所得。
(3)旅游业引发的社会文化问题。 文化传统被当作商品和经济资源,导致社会道德意识下降,引发吸毒、犯罪。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旅游开发,形成隔绝于当地社会的特殊社区,旅游不仅没有达到促进文化交流的功能,反而加剧了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
1.2 生态旅游概念
“生态旅游”概念源于绿色旅游或自然旅游,最初指的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80年代中后期,随着旅游环境意识的加强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生态旅游概念逐步取代了绿色和自然旅游,并溶入新的发展观。目前,生态旅游一词虽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对其概念的定义仍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定义仍沿续绿色旅游和自然旅游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旅游产品。而新的观点则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达到可持续旅游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可分为三个范畴:
(1)定向于持续发展目标的生态旅游概念。 把生态旅游看作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将旅游发展与社区发展、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认为只有同时具有保护资源和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功能的旅游是生态旅游。
(2)定向于市场和消费行为的生态旅游概念。 将生态旅游做为一种旅游产品向市场推销。向旅游者提供没有或很少受到干扰和破坏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环境。自然旅游、文化旅游、科学旅游、探险旅游都属于生态旅游类型。这种类型的旅游活动相对一般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可以增强旅游者的环境意识。
(3)定向于行为规范的生态旅游概念。 强调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行为规范和环境价值观。通过旅游活动和旅游教育使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建立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观。
澳大利亚国际生态旅游研究中心的Ralf Buckley[1 ]将上述三个概念归并,把生态旅游定义为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可持续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和环境教育旅游的交迭部分。美国学者D.N.B.Lee[2]认为理想的生态旅游系统包括:旅游者对所游览地区具有保护意识;当地居民在发展旅游业中充分考虑环境和文化需求;采用一个有当地居民参与的长期规划战略,减少旅游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培育一个有利于当地社会发展的经济体系。
笔者认为既不能将生态旅游简单地等同于是一种绿色或自然旅游产品,也不能将生态旅游概念完全等同于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定义应包涵两个基本内容:首先,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第二,生态旅游是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开发方式。
2 可持续旅游和生态旅游战略的实施
2.1 国际行动
可持续旅游概念提出后受到国际旅游组织和旅游研究领域的广泛重视。在1990年加拿大举行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旅游组行动策划委员会提出了“旅游发展行动战略草案”。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等又在西班牙召开了“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并同时制定了“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1996年,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和地球理事会联合制定了“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21世纪议程”,确定了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的行动纲领和采取行动的优先领域。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始尝试实施可持续旅游战略,将可持续旅游的基本原则运用于本国旅游开发中,突出强调对生态环境和特色文化的保护,并以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来评价国家和地区旅游业所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影响。主要标准包括:①旅游业能否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给予资金支持;②当地居民能否从旅游业中获得经济利益和就业机会;③旅游业的发展能否促进当地居民对自然环境保护支持。
2.2 生态旅游措施
世界各国实施生态旅游的主要途径是在用于旅游开发的自然保护区建立国家公园、自然公园和森林公园,在保护区内发展低密度、小规模、分散性旅游。旅游收入的全部或部分用于支付环境保护和管理费用,以求最大限度地保护公园的自然环境。
瑞典、英国、荷兰和加拿大等国家都在这方面取得了较成功的经验。这些国家在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强调尊重地方文化传统,鼓励开发与当地文化传统相一致的旅游项目。注重社区的参与,增加当地人管理旅游业的权力。例如,瑞典北部土著萨米人居住区是瑞典重要的旅游区,萨米人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生产、生存方式构成主要旅游吸引。瑞典政府为保护这一区域的旅游价值,采取严格的文化保护政策,限制其它现代产业的发展,将传统驯鹿业与旅游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萨米人发展传统文化旅游业,萨米人也有强烈的保护本民族生产方式和文化的要求,旅游业具有典型的生态旅游特点。
在传统的海滨旅游区,如地中海沿岸和加勒比海国家,主要采取扩大旅游区域范围,发展周围地区的乡村旅游项目,减轻海滨环境压力的措施。加勒比海地区从90年代初开始实施区域性的生态旅游战略[3 ],定期举行生态旅游会议,调整传统海滨胜地旅游内容与方式,以适应改善环境的要求。
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些非洲国家,如肯尼亚、赞比亚等以自然生态旅游为主的国家,政府采取一定的经济补偿方式,将社区的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紧密地结合起来,引导社区成员自愿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2.3 中国的响应
在中国,可持续旅游观点得到旅游研究界的广泛响应和倡导,许多研究者深入探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定义、目标和指标体系,中国发展生态旅游的潜力,旅游环境容量、旅游环境承载力,以及生态旅游的定义[4~7]。1995年,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召开了中国生态旅游研讨会,探讨生态旅游的实施方法与步骤。1997年底由国家科委、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召开中国可持续旅游学术研讨会,呼吁重视旅游环境保护,在中国实施可持续旅游战略。中国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旅游年”,生态旅游成为被广为倡导的一种旅游形式。但是,部分旅游管理者和经营者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存在明显的误解,将发展生态旅游简单地看作是对自然环境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忽视资源开发中的可持续利用问题,这种旅游开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
3 可持续旅游与生态旅游面临的难题
3.1 旅游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矛盾
关于旅游与环境关系,美国学者Erlet Cater[8]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①旅游业与环境相互促进关系。旅游发展促进收入增长,同时促进环境改善。旅游业与环境具有相互一致促进的协调关系。②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不利于旅游收入的关系。由于保护的需要,禁止大规模发展旅游业,例如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业,或采取低密度旅游方式,使旅游收入减少。③有利于旅游业而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关系。旅游业追求短期利益,造成环境恶化,损害长期发展的利益。④旅游业与环境相互制约关系。由于管理不善,环境恶化,文化传统变质,旅游区对旅游者日益失去吸引力,旅游业日渐衰落。
可持续旅游强调在发展过程中建立和发展与自然及社会环境的正相关关系,减少或消除负相关关系。但是旅游业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保护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和不可避免的。
例如,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由于保护的需要,要限制进入人数,使游客人数限定在环境容量之下。人数的限制将减少旅游收入。在环境容量很小的环境脆弱区,如果环境容量小于旅游业的门槛人口,旅游业必将亏损。生态旅游概念将生态旅游定义为重视当地居民参与的旅游,这种旅游模式可以增强当地居民保护旅游资源的自觉意识,减少环境破坏,但在投资能力很低的落后地区,如果限制外资进入,将很难达到发展目标和速度。如果依靠外来资金发展,旅游业一般以高收入人群为市场目标。这种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相关性很小,所需物资从区域以外输入,高级管理人员来自区外,所获利益的大部分又返回投资国,当地人只能受雇从事低级的简单劳动。如果旅游发展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没有直接关系,必将引起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的冲突,带来负面的社会心理影响。这类问题在一些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十分突出。而在以传统文化为旅游吸引的地区,旅游业与传统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随着旅游造成的传统文化的逐渐变质和消失,旅游业的持续发展面临威胁,这是所有以传统文化为旅游吸引的地区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要达到持续发展目标,所采用的旅游模式必需权衡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利益关系。
3.2 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的平衡标准
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之一是确定区域旅游业的门槛人口(保证不发生亏损时的最低游客人数)和旅游环境容量之间的关系,以此确定区域发展旅游业的可行性,以及对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能带来的影响。如果旅游环境容量大于旅游门槛人口,旅游接待人数在小于环境容量的情况下,仍可获的经济收益,并且不对环境产生永久性破坏。如果门槛人口数量大于环境容量,发展旅游业可能造成两种后果:如果以经济效益为标准,游客人数必定超出环境容量,造成环境破坏;如果以环境容量为标准,游客人数必须低于环境容量,同时也达不到门槛人口数量,旅游业难以获得经济效益。上述两种容量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而变化,但在一定时期,这种关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中国中西部地区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要吸引,这些地区多位于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地,这些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量大,旅游投入大于发达地区,门槛人口数量高。同时由于不具备必要的环境保护设施,环境容量相对较小,旅游开发常对环境产生较大的破坏。我国许多自然保护区旅游业也都不同程度存在这类问题。
4 中国实施可持续旅游战略的必要性与起步方案
4.1 必要性
中国许多珍贵的自然保护区正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地区,必需处理好这些区域的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的协调问题。很多地区存在低估旅游资源的潜在价值,进行旅游资源和土地的低价和无偿转让现象。一些贫困地区由于急于通过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廉价出让旅游黄金地段的土地,致使地方旅游业失去发展空间,地方得到的是微薄的土地转让费和受污染的环境。还有一些地区旅游开发缺少市场观念,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
上述问题表明中国的旅游发展迫切需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基于持续发展目标的旅游发展模式和管理机制。在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旅游区,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已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并逐步付诸于行动。与国际发展相比,中国对生态旅游的认识与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生态旅游的真正实施仍未开始。
4.2 起步方案
建立生态旅游实验区,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规划标准、评价体系和管理模式是启动生态旅游战略的第一步。实验区的任务和目标是:
(1)建立生态旅游规划体系,制定规划原则。 正确和全面地认识生态旅游,明确生态旅游的含义、规划方法和实施步骤。慎重对待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旅游开发,协调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草原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开发和保护的关系,防止由于对生态旅游认识的偏差而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制定符合生态旅游目标的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规划、水资源和能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种专项规划标准。
(2)进行环境影响和环境承载力评估。 建立不同环境管理条件和环境管理技术下的环境容量评估体系,以及确定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的指标体系。寻求建立旅游和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关系,尽可能地减少旅游对景观和环境造成的破坏。建立衡量可持续旅游的指标类型、基本构成和划分原则。
(3)建立旅游投资的效益评估体系,进行替代产业的经济、 环境影响比较。包括最低开发成本评估,不同开发模式下,旅游与地方经济关联度评估。评估其他产业的可替代性,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优劣势比较,确定旅游业的产业优势度。
(4)探索建立具有维持可持续发展功能的旅游管理模式。 确定相关组织机构的职能,权力和义务;建立对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的约束机制,环境补偿机制与管理体系,替代目前旅游区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管理模式。制定包括旅游资源开发、景区规划、旅游营销、旅游区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条例,确保旅游业的健康、高效运行。
4.3 首选区域
(1)生态环境敏感区。这类地区环境容量限制性强, 旅游业易对环境造成不可恢复性破坏。各种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发展生态旅游的主要地区,但这些地区多为生态环境敏感区,旅游业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急需寻求一种合理的旅游发展模式。
(2)海岛区。海岛区是世界上实施生态旅游较早地区, 也是生态旅游研究的重点区。中国许多岛屿具有优质的海滨沙滩、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历史文化内涵,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同时,海岛区旅游业带来的环境问题比大陆区更加突出,污水排放与近海养殖之间的矛盾、垃圾处理与有限的土地空间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3)典型少数民族文化区。 少数民族文化风情是少数民族地区最重要的旅游吸引,同时也最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同化而变质,改变其真实面目,失去旅游吸引。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区由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文化特色正在消失,民族文化特色的保护直接关系到这些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收稿日期:1998-09-03;修订日期:1999-01-15
标签:生态旅游论文; 环境容量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生态文化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环境保护措施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