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城市化建设中,市政道路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技术质量就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但是由于现实中的一些原因,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文章就以实际工程为例,针对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措施,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1 项目概况
合川路(古美西路-闵虹路)道路新建工程位于闵行区南方商务区内,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城市支路,工程范围北起古美西路,南至闵虹路(待建),路线全长352.49m(与古美西路、闵虹路交叉口不纳入本次工程范围)。
2 工程施工的主要内容
2.1 新建道路
全长352.49米,标准横断面布置为3.5m(人行道)+3.5m(非机动车道)+2.5m(分隔带)+16m(机动车道)+2.5m(分隔带)+3.5m(非机动车道)+3.5m(人行道)=35m;车行道道结构为15cm厚级配碎石,40cm厚粉煤灰三渣,0.6cm厚乳化沥青稀浆封层,8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5C,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SBS改性沥青);非机动车道结构为15cm厚级配碎石,30cm厚粉煤灰三渣,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0C,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3C;人行道结构为15cm厚级配碎石,10cm厚透水混凝土、3cm厚中砂整平层及6cm厚透水混凝土砖。
2.2 新建排水管道
新建污水管道全长473m,采用承插式DN300、DN400HDPE双壁缠绕管,平均埋深2.83m。管道基础为15cm砾石砂,5cm中砂找平。沿线建污水检查井16座。中粗砂坞膀至管顶上50cm。
新建雨水管道全长707m,采用DN300、DN400HDPE双壁缠绕管,Φ600、Φ800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Φ1350企口式钢砼管(丹麦管);位于合川路、古美西路交叉口新建的DN800、DN1400雨水管采用玻璃钢夹砂管。管道基础包括砾石砂、C25砼底板、钢筋砼管枕。沿线建雨水检查井17座,原井改造2座,中粗砂坞膀至管顶上50cm。
2.3 新建进水池围墙
全长61.72m,砖基础+MU10空心砌块围墙+墙柱+面砖饰面+花式围墙铁艺栏杆。
新建10.8×4.7×3.9(m)钢筋砼进水池和污水泵房改建、附属门窗工程、新建围墙等。
3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路基问题分析
在路基施工中容易出现沉降、下陷,引起的原因主要有:通道及下水道的构造与路基衔接处因材料使用不当或是碾压时没有得到充分的压实,从而造成得路基下沉;道路的填方路基因压实不充分而引起的下沉;在进行路基施工时,路基土壤中的含水量超标,导致在填土时无法达到道路施工的规定压密度,从而留下的道路路基沉降、下陷的安全隐患;未对软土地基进行科学处理或者是所处理方法不当,而造成的道路地基沉降。同时,由于路基起始填筑宽度没有达到要求,引起市政路面出现纵向裂缝。一些道路施工单位在路基填充到一定高度时,才检查出填土宽度没有达标或者是中线发生偏位,然后再进行填补镶边操作。在镶边的过程中,又没有至上而下的进行分层填筑压实,导致了道路竣工后的镶边沉降,从而产生路面的纵向裂缝。因此在路基填土的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不合格土填入路基。不同的土质不能混填,分别对不同的土质进行击实试验,确保标准实验准确。应通过铺筑试验路获得相关的技术参数来指导施工,确保压实质量。
4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
4.1 在前期开展准备工作时,投入的时间较少
多数的市政道路工程在开展相关建设工作之前,很少会重视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多数的市政道路工程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过度地重视施工队伍的专业技术经验,对于开工前的前期准备工作投入的精力较少,使得在道路工程开始之前就没有成熟的施工方案以及施工进程安排的支持,这些在后期的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引发很多的问题,最终影响了整个市政道路工程的使用和安全。
4.2 存在作业面狭窄的问题
由于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现场常常会非常的混杂,道路施工的环境也非常复杂,不仅要考虑保障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还要对城市的供水、供热、燃气、通讯以及绿化等工程进行考虑,尽可能地不影响这些城市工程的应用,由此就会导致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现场的范围被迫减小,施工现场出现了很混乱的状况,使得整个道路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无法得到最佳的落实,也为这些质量控制整个的工程技术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4.3 存在责任不明、管理混乱的问题
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多种多样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进程,在这一过程中,常常会有大量的人员参与其中。人员众多,就会导致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存在沟通交流不善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施工过程中的一些事件责任不明,对于市政道路工程建造中的施工地点事宜以及人员管理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都阻碍了市政道路工程工作的正常开展,道路工程的质量也就得不到最佳效果的确保。
4.4 施工的过程中分工不合理,降低了施工速度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不同的时间段有着不同的施工任务。但是在实际的道路工程的开展过程中,任务的分配并没有实际的参照道路的实际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的速度。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施工过程中分工不合理。
5 完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5.1 优化设计方案要用先进的技术理论支持来进行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最终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开始正式道路施工之前,一定要对设计人员提出的施工方案进行细致的考察,结合当地的施工环境以及现有的技术水平,找出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道路工程设计方案中的实际情况与方案脱节的状况,对其中暴露出的不足进行细致的研究与完善。即便是在道路工程已经开始施工之后,道路工程的施工人员也要与设计人员保持交流与沟通,使得设计方案能够进一步得到完善与优化。
5.2 确保道路建材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市政工程的真正保障措施依旧是建筑材料的质量,建材的质量对市政道路工程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土、砂石、钢筋、水泥以及沥青等。在购进这些建筑材料的时候,道路工程内的质检人员一定要对购进的建筑材料进行抽查检验,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送到专业的实验室进行检查。在道路工程的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要使用质量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在选购建筑材料的时候,采购人员一定要对建筑材料的合格证明,将其中不符合规定的材料排除在施工之外。
对于检验合格的建筑材料,市政道路工程的管理人员应当在施工现场建立切实的材料保护措施,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建筑材料进行存储,使其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损害。
5.3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控制机制
在市政道路工程内部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机制,所涉及到的范围一定要包含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人员、建筑材料以及机械设备。在进行人员控制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地调动所有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包括让施工人员树立正确的质量控制意识,令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实施全面的质量监督以及管理。在对道路工程的建筑材料管理的时候,要注意建筑材料的结构是否完全符合市政道路工程的管理的相关规定。并在现有的道路工程的施工条件下,改善道路施工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这样才可以使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得到最好的保证。不仅如此,合理地选择施工建筑材料以及机械设备,可以有效地控制市政道路工程的成本,为市政工程建设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6 结束语
在推动现代城市的经济发展方面,市政道路的工程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保障民众的日常出行和生活,还可以提高城市的利用率。但是在市政道路的工程施工中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了其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对其施工安全也造成了隐患。更重要的是,一些城市会出现“天坑”的情况,这都是由于当初在市政道路施工时,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的,影响了城市的正常秩序。因此,文章就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以完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质量问题。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之后额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的管理质量奠定基础,为市政道路工程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市政道路工程》编审委员会.市政道路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马军委,吴红彬.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0(10):105.
[3]吴杰.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0).
[4]冯建伟.市政道路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136.
[5]王淦臣.论市政道路的施工管理技术[J].四川建筑,2012.
[6]杨新丽.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其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4):33.
论文作者:李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工程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道路论文; 路基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