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甘肃 甘南 747000)
【摘要】目的:探讨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对术后疼痛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接诊的上肢骨折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自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采取舒适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缓解手术疼痛,而且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关键词】上肢骨折;手术;舒适护理;术后疼痛;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5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3-0254-02
上肢骨折属于骨科常见疾病,手术治疗属于比较有效的方案,但术后疼痛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影响他们的护理满意度[1]。舒适护理属于一种个体化的、整体化的、有效性的、创造性的护理模式,能促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灵魂、社会等方面达到愉悦状态,从而缩短或减少不适程度[2]。为了进一步探讨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我院针对接诊的上肢骨折手术患者80例进行了随机分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计纳入对象80例,均为我院接诊的上肢骨折手术患者,纳入时间2013年5月—2016年5月。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确诊符合上肢骨折诊断标准[3],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手术治疗,同时排除高血压、精神疾病、感染性疾病等患者。随机分组,各自40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20~71岁,均值34.8±3.9岁;骨折部位包括尺桡骨15例、肱骨13例、锁骨12例。研究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22~70岁,均值34.5±3.7岁;骨折部位包括尺桡骨13例、肱骨14例、锁骨13例。在前述一般资料上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术后将患肢抬高,同时维持室内安静,耐心倾听患者主诉,鼓励他们看电视、聆听音乐等分散注意力,缓解疼痛,必要情况下可采取镇静剂处理。研究组则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2.1营造良好护患关系:确诊入院后及时与患者沟通交流,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主动关心与体贴患者,尊重他们的人格,鼓励诉说疼痛反应,并予以理解。
1.2.2建立良好病房氛围:邀请性格乐观、开朗的患者到病房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分享术后感受,以及对抗疼痛的经验,彼此之间互相鼓励、照顾,建立良好的友谊,从而营造和谐的病房氛围。
1.2.3心理舒适护理:主动和患者谈心,予以真诚的安慰与鼓励,了解与掌握他们的身心需求,鼓励亲人多陪护,介绍疾病知识、手术知识、康复知识、患肢功能训练等,及时缓解负面情绪,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1.2.4体位舒适护理:术后采用平卧位或者健侧卧位,适当抬高患肢;若患者需要站立,则采取前臂吊带屈肘将患肢吊起,便于患肢血液循环,尽量缓解肿胀与疼痛。
1.2.5疼痛舒适护理:以触觉分散法缓解疼痛,比如轻按摩伤口四周皮肤,以伤口敷料为界,用手指按摩敷料之外皮肤,并根据喜好采取液体石蜡为媒介,适度按摩,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每天2~3次,每次控制在0.5~1h。或采取放松训练方法处理,指导患者想象在非常宁静与轻松空间,注意力集中后做有节律、慢的呼吸,每天2-~次,每次时间5~10min。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并对比分析。
1.4 评价标准[4]
1.4.1术后疼痛VAS评分:采取视觉模拟评分量表测评,包括0~10个刻度,最高分10分为最疼痛,最低分0分为无痛,评分越高则疼痛越明显。
1.4.2护理满意度评分:采取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测评,护理完成后测评,总分100分,评分越高则越满意。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采取统计学分析SPSS 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予以卡方(χ2)检验,而计量资料则用均数(-x±s)表示,予以t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3.讨论
手术治疗上肢骨折属于比较有效的方案,但术后产生的疼痛除了会造成患者情绪低落与睡眠不佳外,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尤其是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性疾病患者,长期疼痛刺激会造成患者的血压升高与心肌梗死等,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需加强重视。
我院针对接诊的上肢骨折手术患者80例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干预是在个体化护理、基础性护理、整体护理等基础上的融合,作为新型护理模式,经多方面的舒适护理干预,可以促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等方面都达到愉悦的状态。术后舒适护理期间,采取按摩的方式缓解疼痛,经物理刺激增加血流,扩张淋巴管与血管,提高流动速度,加快前列腺素E与组胺等炎性介质疏散和吸收,加上按摩可缓解肌肉与血管痉挛,使得周围神经兴奋下降,从而缓解疼痛;放松训练,则可促使患者集中注意力,放松全身肌肉,减轻疼痛,提高耐受度[5]。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主要指的是对人们健康、生命质量、疾病等方面的要求而对医疗保健服务的一种期望,然后对所经历的服务进行评估,通过测评护理满意度可了解患者对服务的满意情况。舒适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主动与及时测量疼痛程度,然后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及时解除疼痛,缓解焦虑与抑郁,从而改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缓解手术疼痛,而且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朱桂娟.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9):22-23.
[2]叶娟.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8):466-466.
[3]王红梅.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4):764-765.
[4]程海霞.舒适护理在上肢骨折术后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8(67):231-231.
[5]杨明.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9):91-92.
[6]肖莹.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4,22(10):289-289.
论文作者:徐海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2
标签:患者论文; 上肢论文; 疼痛论文; 术后论文; 满意度论文; 舒适论文; 评分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