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科学精神的缺失与回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缺失论文,语文课程论文,精神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课程归属人文课程早已成为共识。借助语文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更是一种必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程从理念到实施,人们热衷于探讨的话题无不与其人文性紧密相连,从而出现了“泛人文化”的趋势。但值得警惕的是,我们仍然用二元论的思维方式将语文课程本应具有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对立起来,在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的同时,却又无意中排斥了语文课程蕴涵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语文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维,语文教育在加强人文精神培育的同时,也要着力于倡导科学精神,这是语文课程所应承载的教育使命。
一、首先是工具论对科学精神的背离
工具论者认为,语文是交流的工具、思维的工具、学习的工具、承载文化的工具。甚至在一段时期内,语文还成了斗争的工具。尽管语文这一“工具”所承载的职能越来越宽泛,但毕竟还只是工具。在这种工具论的指导下,语文教学就是传授和接受工具性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语文知识成为确定不变的终极真理,语文教学成为知识化、实用化、技巧化的操作。语文课程缺失了探究知识的过程,缺失了对知识的理性思考、合理的怀疑与否定,以及必要的批判,所剩下的就只有惟教材是从、惟权威是从、惟教师是从。本应是极具科学精神的语文课程在工具论的所谓科学化的理论范畴内越来越远离了科学精神。
其次是人文论对科学精神的贬抑。人文论者认为,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精神是其基本属性,语文教育的弊端在于用冷漠的理性分析取代了辩证的语言感受;“几十年语文教学的失误就在于科学主义的泛滥,人文精神的消失。”①批判工具论“把语文教学形式上的任务当作了根本性任务,把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教育,当做供技术操作的‘工具’来看待”。②通过批判与反思,人文论者极力张扬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主张培养学生的个性。然而,人文精神的彰显如果走向极端,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贬抑甚至排斥科学精神。虽然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是,在理论的建构上,人们又似乎只是专注于语文课程人文精神的论证,而相对忽略了其科学精神的阐发。表面上想求得二者的统一,实际上则偏重于人文性及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而相对轻视甚至忽略了语文课程的科学精神。
二、外在的干预
语文作为课程从其独立设科伊始就一直处于各种外在因素的干预下从未获得真正独立的品格,从而沦为各种各样的“工具”。这在新中国成立后显得更为突出。从1956年颁布的《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将语文定位为“对青年一代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有力的工具”开始,“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就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固定下来,只是表述略有差异。”③于是,国家意志成为支配语文课程的强大力量。无论什么时期语文课程都无法摆脱其控制而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各个时期语文教材的入选篇目中都或多或少地选用一定数量的政治性极强的文章,以实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与国家意志紧密相连的是,权威成为支配语文课程的又一外在力量。传统的语文课程中处处体现了知识权威的影响。字、词、句的解释,语法修辞知识的界定,段落层次的划分,作品主题思想的归纳等等,似乎都只存在一种解释,那就是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标准答案的标准理所当然地来自权威。由于遵循权威,教师的教学只能是知识的传递,学生则只能无条件地接受,没有主动的探究,没有独特的理解和阐释,没有内心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有的只是被动的接受和刻板的记忆。由此,语文课程所蕴涵的科学精神在权威的控制下消失殆尽。
三、课程实施中的背离
科学精神的弘扬应该落实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然而,无论是课程实施的历史还是现实,语文课程中的科学精神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彰显。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课程的实施大都是在工具论的影响下进行,将语文看作各种各样的工具而缺乏科学理性精神。尽管在一定时期,语文课程的实施强调“文道兼顾”,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逐渐升级、标准化测评的泛滥,以及教学操作理论、教师教学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导致“‘道’既非‘正道’,‘文’也属‘非文’”,“无视语言——语文特殊性的‘科学化’,导致了语文教育的‘知识化’、‘标准化’与‘科学主义’”。④在教学范式上,由于对阅读和写作的规律及二者的关系缺乏基本的认识,造成以阅读为本位,以读带写的教学观,而在实际上却又重读轻写。即使是“读”,也只重视教师的“讲读”,轻视学生自主的、探究的阅读,导致教、学关系的错位,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这种违背语文学和教育学规律的、脱离读写实践的、压抑人的言语个性发展的、以“应试”为旨归的语文教育,是对科学精神的背离。
自新课改以来,语文教育是否得到了彻底的改观?科学精神是否得到了应有的彰显?放眼现实,并不令人乐观。如果说,过去的语文课程实施侧重于“思想教育”、知识的传授、教师的讲读以及读写的错位而违背了科学精神,那么,现实的语文课程实施则在更为复杂的方面背离了科学。
语文课程科学精神的缺失必然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在彰显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关注语文课程人文精神的同时,有必要重新找回失落的科学精神。(一)转变课程理念,确立科学性与人文性互融的语文课程观,在二者互融的语文课程中彰显科学精神,从而从理论上确保科学精神的地位;(二)改进课程内容,增加语文课程的科学含量;(三)转变教学方法,在教师分析讲解与学生的自主探究中渗透科学精神;(四)转变课程评价观念与方法,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合理理解与运用,注重评价学生对待学习的科学态度。
总之,理性的、求真求实与怀疑批判的科学精神是语文课程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之一。不能因为倡导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而忽略了其本应具备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养成同样需要语文课程肩负其不可推卸的重任。
注释:
①韩军.限制科学主义,弘扬人文精神——关于中国现代语文教学的思考[J].语文学习,1993(1)
②马智强.语文教学的世纪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1996(4)
③秦训刚,蒋红森主编.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④潘新和.语文学科呼唤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下)——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世纪反思[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