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长治供电公司 山西长治 046000)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力市场背景下供电企业进行电力营销的必要性,进而分析了供电企业在电力营销现状,最后提出了提升电力营销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 电力市场;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策略
前言 如何组织高效的营销体系、营销策略、服务体系是电力企业当前工作的重点,这需要电力企业在营销工作中不断开拓电力市场,挖掘市场潜力,扩大企业在市场中的份额,只有如此,才能更好保障企业的发展。
1 信息化背景下的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意义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国家对电网降成本、调结构、增活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加之售电市场逐步放开,供电公司的信息化电力营销成为发展趋势,支付宝等网络工具简化了人们的供电流程,这也推动了电力市场竞争的激烈化。电力营销在不断的市场开拓中,传统的电力营销管理手段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管理,电力企业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通过创新理念、完善制度等措施,推动其电力营销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因此,信息化手段对提升其营销运营质量和水平作用愈发凸显,只有加快电力营销各业务领域的信息化、实用化进程,才能提高电力企业自身竞争力和运营质量,最终提升客户满意度。
2信息化背景下电力营销现状
2.1 信息化在营销中的应用程度较低
电网资源的区域化配置导致电力企业的营销通常是按照区域划分执行,企业的营销部门包括外包和自建两种方式,根据区域电力资源实际进行营销。因此客户只能到指定营业网点办理业务,灵活性和效率性较差。加之部分区域的界限划分并不明确,办理业务时相互推诿,给服务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此外,物理网点和传统柜面的网点智能化转型缓慢,科技配套不足,科技配套的缺失又使得客户数据难以维护,日常工作事倍功半,将进一步导致业务处理低效,工作任务累积,员工情绪压力、服务态度冷漠等系列恶性后果。
2.2 电力企业网络营销意识薄弱
目前电力企业处于改制后的转型阶段,企业定位模糊,企业文化理念不成熟,导致网点管理粗放、人均效益低下,使得服务创新的发展缺乏内部支撑和推动。首先,企业发展缺乏长远目标,加之在服务群众和商业利益抉择中的困惑,使得网点发展重“量”不重“质”,覆盖面虽然广泛,但缺乏特色性和专业化。其次,内部员工管理机制尚不健全,不能做到有效的激励约束,从业人员的职业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市场竞争意识、客户服务意识、专业化水平、现代化水平均达到企业发展所需的水平,员工的经验积累,发散性思维以及创新想法和理念等隐性知识缺乏有效的传递,不能将潜力转化为切实的发展动力。
3 信息化背景下的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方法创新
3.1更新服务理念
供电企业需要积极开拓电力市场,加强电能优点宣传,引导用户用电。对于用电聚集区域,可以不定期发放用电基本知识资料、咨询服务、免费上门服务等措施,以及通过多媒体宣传,定期开展新闻发布会、展览会、用电知识讲座等活动,在客户的交流沟通中推广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品牌;在供电企业的营销服务环节中,供电企业需要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把握客户的需求,结合当下电力营销管理中的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电力营销,并从不同客户的心理入手,减少故障的复电时间,优化告知服务,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保证客户的稳定性和低交易成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培育忠诚的客户群体。
3.2创新营销管理模式
电力企业要创新其营销管理策略,积极整合传统营销渠道,解决传统营销管理问题,并优化实体和网络营销点,比如服务设施、服务管理、服务规范等。通过建立以市场为主体的市场营销服务信息技术支持系统,改进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加强对企业工作质量的监督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也要建立对应的电费账务处理中心,对电费账务进行集中处理,这样就可以大量节省人力,降低电力企业成本,提高其工作效率。而且也要创新营销管理模式,学习其他现代化企业的经验,根据市场需求改革其营销机构,提高管理人员业务发展决策的自主权。
3.3切实加强创新驱动实施
供电企业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重大项目的策划和实施力度,推动成果与应用之间的转化。对于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重点领域,要进行储能、机器人、新材料、电动汽车充电桩等战略性新兴技术研究,在生产运行、经营管理、营销服务等各方面深化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
3.4加快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建设
结合供电企业的生产运营突出问题,要加快研发配网智能化技术、智能化状态监测等重点课题,并对信息化问题和需求快速响应机制进行健全,推动班组工作台和移动应用的实用化。对于一线员工,要全面加强基层信息系统应用培训,这也是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要求。通过信息化问题与需求快速响应机制的建立,使得系统功能逐步得到完善,有利于进行数据质量的持续治理,并在数据资产管理中建设大数据分析应用体系。
3.5加强人才培养
供电企业要为员工提供培养的机会,多选派人员到先进地区进行取经学习,直接形成各级人员的感性认识,让员工真正直接感受到利用信息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与增加收入之间的关系作用,这样员工才愿意主动投身到工作中来。同时供电企业也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激励机制,明确在一线单位推广分工制,并尽快建立覆盖所有工作人员的基于工作任務和完成质量的绩效评价体系,尤其是指导基层单位用好退出机制。
3.6营业厅智能“靓丽窗口”的打造
打造智能营业厅,建立体验互动式的试点,对智能业务终端进行多样化配置,并运用大数据分析来分析不同客户的需求,进行不同类型的宣传和用电解答,推动营业厅由业务办理向“体验+服务+营销”的职能转型。同时也要推动面向客户“掌上电力”APP平台的建立,这样客户在平台中就可以对电费信息、停电信息等及时查看,并把握自身的用电情况、账户余额、业务办理进度等,合理的进行电费缴纳、峰谷分时业务分析等,这样客户咨询来电就会大幅度降低。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基层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策略进行探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这有利于提高我国基层供电企业的办事效率和为人们服务的水平,在当前新的市场形势下,供电企业必须要积极抓好电力营销策略的战略转变,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活力与创造力,以科学规范的市场营销技巧开拓电力市场,电力营销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着基层供电企业自身能否顺利生存与发展,更是直接决定着供电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必须要建立一个能适应商业化运营的营销体系,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电能和优质服务,同时以政策法规为准则,实现为社会创造效益的“多赢”目标,推动新型现代化营销管理的广泛普及应用,进而促进我国基层电力企业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孙钢,王晟,陈宇.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2):204.
[2]李慧.探讨提高客户满意度下供电服务营销策略[J].通讯世界,2018,(11):163-164.
[3]邓宏强.互联网背景下电力营销的服务模式[J].通讯世界,2018,(11):117-118.
[4]肖群.关于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其策略研究[J].低碳世界,2016(35):172-173.
[5]徐丹,王玉欢.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04):42.
[6]刘庆涛.电力营销管理在供电企业的现状和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6(25):97.
论文作者:刘欣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电力论文; 供电企业论文; 营销管理论文; 客户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市场论文; 也要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