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春晓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绥芬河市人民医院 157300
摘要:目的:分析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其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11 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疗效和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的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8%)明显低于参照组(24%)。干预后吞咽功能较干预前改善(P<0.05),干预后干预组吞咽功能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效果明显。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护理;肺炎;预防
吞咽困难时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患者进食困难,非常容易发生误吸,导致肺部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及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患者的进食功能,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方法和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的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纳入本次研究的患者意识清楚,均经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并判定存在吞咽障碍,排除不参与研究的患者,排除存在理解及语言能力障碍者,排除已存在肺部感染者,排除合并重要脏器严重器质性病变及精神性疾病患者。所有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每组包括50例患者。其中,干预组有26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年龄是45~81岁,平均年龄为(65.25±4.84)岁,病程6~16d,平均(11.25±2.02)d,脑出血23例,脑梗死27例;参照组有27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他们的年龄是44~80岁,平均年龄为(64.45±5.15)岁,病程7~17d,平均(12.45±1.75)d,脑出血24例,脑梗死26例。两组患者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并统计分析,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治疗措施,并给予医院常规的护理措施。
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
(1)健康指导与心理护理
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由于疾病原因,往往生活不能自理,并存在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由于吞咽障碍,进食困难,患者心理状态不佳,焦躁易怒。护理人员首先需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态度温柔诚恳,并对其产生的不良情绪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积极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及家属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并对其产生的疑问耐心解释,可列举训练成功的患者例子,树立患者功能恢复的信心,鼓励患者配合治疗,增强治疗的有效性。
(2)康复训练
入院前对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具体而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首先是吞咽功能的基础训练,包括周围肌肉的训练、咽部的冷刺激、呼吸及咳嗽训练。周围肌肉训练包括颈部肌肉、口唇、舌肌的训练,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不断活动颈部,增强颈部肌肉活动能力,可以用冰块等刺激患者口唇周围,加强患者吮指训练,指导患者主动活动舌头,提高舌肌的活动能力。对患者咽部冷刺激,用蘸有少量水的经过冰冻的棉棒轻轻刺激患者的舌根、软腭与咽后壁,使患者空吞咽,刺激患者咽部和软腭,使吞咽反射产生。加强呼吸及咳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道管理,指导患者憋气和咳嗽训练,提高咳嗽能力和异物排出能力,加强患者的防御反射。
其次是患者的摄食训练[2]。摄食时,指导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应仰卧位,头部前屈,可以减少摄食误吸的可能性。在食物的选择上应注意,选择易吞咽的食物,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固体食物。减慢患者的进食速度,并对患者家属进行一定的饮食指导。
(3)预防肺炎的发生
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洁,减少口腔细菌滋生,遵医嘱合理选用抗生素,预防二次感染和机会致病菌感染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卒中相关肺炎的发生情况和干预前后吞咽功能的变化情况。吞咽功能通过洼田氏饮水法[3]评估,分为5级,级别越高吞咽功能越差。
1.4统计分析
本研究数据经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卡方检验进行分析,检验水准为0.05,P<0.05认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卒中相关肺炎发生率比较
干预组50例患者中,4例发生肺炎,发生率为8%;参照组50例患者中12例发生肺炎,发生率为24%。干预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
2.2 吞咽功能比较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吞咽功能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吞咽功能均比干预前有所改善(P<0.05),干预后干预组和参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对食物的感知敏感性下降,口腔内易残留食物残渣,增加细菌滋生的可能性,易发生吸入性肺炎[4],引起肺部感染。临床上通过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中通过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摄食训练和心理辅导干预,结果表明干预组的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8%)明显低于参照组(24%)。干预后干预组吞咽功能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彭银英,朱乐英,叶日春.标准摄食锻炼方案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运用效果[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7,37(3):467-472.
[2]李贝,白姣姣.基础摄食训练改善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11;11(2):63~66.
[3]招少枫,窦祖林,何 怀,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2013,28(6):439-442.
[4]李艳红 . 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3):247-248.
论文作者:崔春晓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患者论文; 功能论文; 脑卒中论文; 发生论文; 性肺炎论文; 卒中论文; 障碍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