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克服农村贫困:1998年国家确定的贫困县发展监测报告_农民论文

中国:克服农村贫困:1998年国家确定的贫困县发展监测报告_农民论文

中国:战胜农村贫困——1998年国定贫困县发展状况监测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发展状况论文,贫困论文,贫困县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村贫困人口减少440万人

据贫困监测调查,到1998年底,全国592 个国定贫困县剩余农村贫困人口约为2180万人,比上年净减少贫困人口440万人, 减少幅度为17%;贫困发生率为11.1%,比上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 剩余贫困人口占全国农村剩余贫困人口的比重下降到了50%左右。

从三大地带的国定贫困县贫困人口减少幅度来看,东部地区国定贫困县减少幅度达30.8%,西部地区减少幅度也达到了16.7%,而中部地区减少幅度最小。只有12.2%。由此,三大地带国定贫困县剩余贫困人口的构成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总体说来,国定贫困县剩余贫困人口越来越向中西部集中,东部地区所占比重已下降到10%以下。(详见下表)

国定贫困县剩余贫困人口按地带分布情况表

贫困县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合 计

贫 困 县

贫 困 县

贫 困 县

1998年剩余贫困人口数

2176

203750

1223

(万人)

1997年剩余贫困人口数

2616

294854

1468

(万人)

减少贫困人口数(万人)440.091104245

贫困人口减少幅度(%)16.8 30.8

12.2

16.7

1998年贫困人口构成(%)

100

9.3

34.5

56.2

1997年贫困人口构成(%)

100 11.2

32.7

56.1

从各省、区、市情况看,国定贫困县贫困人口减少较多的地区有河北、山西、河南、湖北、贵州、陕西、甘肃等省,这七个省的国定贫困县当年减少贫困人口都在30万人以上,总计减少贫困人口超过了300 万人以上,约为全部国定贫困县减少贫困人口的四分之三。而黑龙江、江西等省国定贫困县因灾造成返贫人口较多,剩余贫困人口较上年有所增加。

农民生产、生活状况

(1)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据调查推算,1998 年,592个国定贫困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18元,扣除物价因素, 比上年增长7.5%,快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以上。但国定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仍相差844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1%。

分析贫困县农民增加收入的构成,劳动者报酬收入增加了13元,家庭经营收入增加了16元,转移性收入增加了15元, 财产性收入增加了6元,合计50元,占增加收入的63%;因家庭经营生产费用支出降低而增收21元,占26.3%;因纳税和上缴集体承包任务、集体提留、摊派等减少而增收13元,占16%;其他原因造成收入减少4元。

(2)贫困县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是靠种植业增产。 贫困县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占其总收入的80%以上,而在家庭经营中种植业收入所占比重为59%。1998年农民因经营种植业而比上年增收近40元,对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50%。这说明在目前国内经济环境影响下,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是靠种植业增产。据河北省、宁夏区调查,1998年,全省(区)的国定贫困县因各种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即使在主要农产品价格普遍下降的情况下,还使贫困县农民人均收入实际增加136元和115元。

(3)费用支出下降,经营效益有所提高。 由于生产费用支出下降,收入增长,因而使农民家庭经营效益有所提高。通过计算可以看出,农民家庭经营每百元费用支出获得纯收入为239元,比上年提高了8.6%。其中种植业提高最为明显,每百元生产费用支出获纯收入为298元, 提高了16.4%;家庭经营二、三产业也有较大提高,每百元费用支出获纯收入为326元,提高了18%,但因其在农民收入中所占份额较少, 因此总体效果并不明显。与前面相比,牧业生产正好相反,收入下降,费用上升,效益下降幅度较大,每百元费用支出仅获得纯收入111元, 也就是说,每投入100元,只能赚11元,已到了几乎不赚钱的地步, 与上年相比,效益下降了15%。

(4)现金收入水平低,“花钱”存在较大困难。1998年末, 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手存现金381元,存款余额153元,也就是说贫困县农村居民的节余购买力仅相当于全国平均的三分之一。贫困县全年人均现金收入为1066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2%。其中劳动报酬现金收入和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分别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45%和51%,现金收入水平明显偏低。

(5)农民生活水平仍比较低, 生活消费占农民家庭总支出的三分之二。据调查,1998年国定贫困县农民人均总支出为1614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5.7%,比上年减少2.6%;与全国趋势保持一致。 从支出构成上看,用于家庭经营的生产费用占27.4%,用于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占2.0%,用于纳税和集体提留摊派占4.2%,用于生活消费支出占63.8%。

生活消费水平低,恩格尔系数仍在60%以上。1998年,贫困县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030元,比上年下降了2%。其中:食品支出634元,衣着支出67元,分别占生活消费支出的61.5%和6.5%。 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所占比重(恩格尔系数)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8.1 个百分点。在纯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下降,一方面是因为消费品价格下降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农村市场疲软,农民对今后增收的信心不足,产生了惜钱心理。

从食物消费量看,无论是主食副食,消费量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营养丰富的副食类食品,差距更大。据调查,1998年贫困县农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为228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1公斤,蔬菜、 油脂类消费量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蛋类消费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水产品消费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4。

社区环境和文教卫生状况

社区环境:据监测调查,贫困县的社区生活环境如下:路:通公路的村占89%,仅比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电:通电的村占93.2%, 其中山区通电率已超过90%,较上年有所提高。通讯:较上年有了较大改善。通电话的村已达60%,比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通邮的村达到调查村的三分之二以上,但仍有13.8%的村距邮局的距离在10公里以上。广播电视:仅有35%的村有有线广播,还有7.5%的村接收不到电视节目。饮水:使用安全饮用水的村庄占到71%,比上年略有提高,山区贫困县只有60%左右。燃料:居民生活用主要燃料仍是柴草,占居民户的69%,其次是煤炭,占27%。

交通设施:据调查,国定贫困县农村居民外出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和公共汽车,公共汽车占37%,自行车占33%,步行占17%;从距汽车站的距离来看,有三分之一的村民外出,要到10公里以外的地方搭乘汽车,其中山区比平原地区要高出24个百分点;从离火车站的距离来看,只有14%左右的村离火车站的距离在10公里以内,居民出行乘车极为不便。

文教、卫生:从调查中发现,贫困地区农村社区文教卫生状况较差,学生上学、居民就医很不方便。在被调查的村中,只有12%的村有初中,还有10%的村没有小学,许多学生不得不到10公里以外的学校去上学;只有28.6%的村有乡村卫生院,还有15%的村民有病要到10公里以外的卫生院去就医,部分村庄既没有乡村卫生院也没有乡村医生,连合格的接生员也没有。

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

劳动力文化水平低,从事农业生产比重仍高达87.5%。据调查,国定贫困县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率达18.3%,而全国农村平均水平仅为10%。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仅占6.8%, 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2.1%,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2.8%。劳动力所从事的行业中种植业最多,占总劳动力的85.4%,只有10%多一点的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在二、三产业中,又以从事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为最多,分别占从事二、三产业劳动力的20%和19%。

接受培训人员少,且以种植业培训为主。调查资料显示,在所有劳动力中,受过技术技能培训的只占9%,而91 %以上的劳动力都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在接受培训的劳动力中以接受农林牧渔业方面技术培训为最多,占接受培训人数的四分之三。

劳动力外出做工人数和收入与上年持平。1998年,国定贫困县中,经各种方式介绍,年内去过外地做工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1%,与上年持平;其中在外出做工的人中在本县做工的占32%,在本省做工的占27%,两项合计近60%,比上年略有增加。平均每个家庭有0.3 人外出做工,远低于“八七”计划提出的平均每户向外转移一个劳动力的目标。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是通过亲友介绍和自己寻找工作,分别占41%和53%,两项合计为94%,由此也说明,贫困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外出做工人员从事建筑业者居多,约占三分之一,其次是工业,占26%,服务业占21%。

扶贫攻坚所面临的困难

分析扶贫攻坚目前的任务和国定贫困县社会经济发展的监测调查结果,我们认为扶贫攻坚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贫困地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返贫人口得不到有效控制,实现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难度较大。总体说,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的国家,北方旱灾、南方水患交替发生,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的物质财产损失。由于国定贫困县多处生态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地区,因此受灾程度和损失就更大,因灾返贫人数就更多。值得注意的是,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南方山区贫困县去年雨水充足,农民增收幅度比较大,脱贫人数也较多,但去冬今春又逢大旱,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有可能还会出现较多的返贫人口。

2.国定贫困县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产品竞争能力弱,更容易受市场冲击,收入得不到有效保证。去年由于受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市场诸多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农产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造成农民因价格低而少收入,另一方面是农产品市场疲软,如苹果、柑桔等水果,新疆棉花等出现比较严重的“卖难”现象,使得贫困地区农民增产不增收。据河北省调查,1998年全省国定贫困县因各种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使贫困县农民人均从种植业中可多收入约265元,但由于当年小麦、 棉花、油菜籽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分别比上年平均每公斤减少0.1元到11.1元不等,而造成农民从种植业中少收入约129元, 实际增加收入仅为136元。另据宁夏回族自治区调查,1998 年该区国定贫困县粮食总产量增产32%,因粮食产量增加而使农民人均增收222元, 但因价格下跌造成少收107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无疑会进一步加剧增加农民收入与农产品价格下滑、市场不旺之间的矛盾。

3.剩余贫困人口分布越来越分散,扶贫对象已由一些较大的区域变成了一个个分散的乡村和农户,扶持对象更为具体。大面积、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模式面临严重挑战,扶贫政策的实际操作更加困难。与制定“八七”计划初期相比,国定贫困县的贫困发生率已大幅度下降,1998年国定贫困县贫困发生率已降到了11.1%。贫困地区的贫困发生率下降,一方面说明贫困人口数量减少,另一方面也说明贫困人口分布也越来越分散。

另外,到1998年底,国定贫困县剩余贫困人口占全国农村剩余贫困人口的比重已经下降到了50%左右,国定贫困县以外的农村贫困问题已日益显现。国定贫困县以外的“插花”贫困人口的扶持也是当前扶贫工作应立即着手的一项紧迫任务,需各级地方政府加大扶贫力度。

4.从区域分布上看,目前贫困县脱贫任务最重的地区主要有云南、贵州、陕西、甘肃、河南、四川、湖南等七省。这七个省到1998年底国定贫困县剩余贫困人口都在100万以上,其中云南剩余300万以上,贵州剩余近250万,共计1240余万,占全部国定贫困县剩余贫困人口的57 %。这些省的贫困县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云贵高原地区、秦岭大巴山区、川西地区、武陵山区大别山区,这些区域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基础条件、经济也十分落后,要改变其面貌非三、两年之事,因此,可以说这些地区是实现攻坚目标的最难啃的硬骨头。

政策性建议

一、因地制宜,切实解决北方尤其是北方干旱半干旱贫困地区的“水”问题。干旱缺水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地区的人畜饮水矛盾相当突出,十年九旱致使这些地区的耕地大多是“望天田”,只能广种薄收,农牧业生产受到严重制约。根据国外及各地的实际经验,除了长期不懈地改善生态环境,增加降水量外,解决目前的“水”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引水与蓄水相结合,二是大力推广节水农业。引水主要应该是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出资的方式,帮助严重缺水的贫困乡村打井,在许多缺水的贫困乡村,一口井就可以改变这个村子的面貌:或者国家拿出专项资金建设大的引水工程,如南水北调工程等,既解决了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人畜饮水困难和必要的生产用水,又可缓解南方水患。蓄水主要是帮助农民建立必要的蓄水设施,以收集降水备用。宁夏西海固地区去年注意蓄集,而得以渡过去冬今春罕见的大旱。

二、下大力气,改善贫困地区的社区环境,为广大贫困地区农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贫困地区农户直接生产、生活的村一级社区环境虽较上年有一定的改善,但生活环境仍较差、交通设施落后、文教卫生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户生产、生活的一些基本条件还不具备。因此,今后的扶贫工作不仅要注重解决农民的吃饭、穿衣等基本生活需求,更主要的可能是要注重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素质、改善其生产、生活环境,逐步提高贫困地区自身的生产能力,增强和保护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改善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地区的交通、通讯条件,可以有效改变贫困地区农民缺乏就业门路,缺乏就业、致富信息的状况;改善文化教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可以改变目前贫困地区劳动生产率低,生产力水平低,缺乏就业和致富能力的状况;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可以有效防止地方病的流行和发展,改善人口健康状况,减少因病致穷、致贫。

三、在培育贫困地区二、三产业,扩大剩余农村劳动力的同时,政府和社会要积极引导和组织贫困地区剩余农村劳动力出外务工,千方百计地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

四、坚持扶贫到村、到户,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推广“小额信贷”,保证真正贫困的村和农民能得到国家扶贫专项资金的扶持。

五、加大对国定贫困县以外“插花”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应对过去的资金分配方案进行适当调整,从原来用于国定贫困县的扶贫资金中拿出一部分,或中央根据非国定贫困县剩余贫困人口数量追加投入,用于“插花”贫困人口的扶持。这项措施对中西部大部分地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主要是因为在许多贫困地区,地方财政(尤其指县级财政)状况十分困难,连正常的行政事业费支出和工资都不能保证,又能拿出多少钱来扶贫。一句话,就是要使对国定贫困县以外的贫困人口的扶持要落到实处。

六、随着中美农产品贸易协定的鉴定,农产品价格将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来保护农民的利益,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民的利益。

标签:;  ;  ;  ;  ;  ;  

中国:克服农村贫困:1998年国家确定的贫困县发展监测报告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