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郧阳思源实验学校 442500
二十一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走近孩子的生活,据有关部门调查,信息技术课现已成为儿童最喜欢上的课程之一。这都取决于信息技术课自身的特点:操作性较强、它可利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这两个特点正符合儿童好动、好奇的性情。这样对于一些心理上不健康的学生来说,更容易放松自己,亲近同学和老师。可以更好地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但现在谈及信息技术仿佛和电子游戏一样成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洪水猛兽,不时可以看到很多小学生热衷于网络聊天,在这个虚拟空间里尽情挥洒青春。我们应审视一下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缺失,作为基础教育中一部分的心理健康教育,其发展需要信息技术的加入,而由信息技术大众化带来的一些心理上的问题也急需解决,所以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与信息技术教育地有机结合就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下面我就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观看影视作品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时常在课前、课后或整堂课使用多媒体电脑播放一些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动画片和影片。如给他们播放动画片《葫芦娃》、《海尔兄弟》等影视作品,看完以后让他们用电脑谈体会、写感想。
例如:在看完一集《葫芦娃》之后,我要求他们把自己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用电脑打出来,重点让胆子小的、自闭的孩子来讲述。这样,不仅增强了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而更重要的是在浅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在上网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因为网络是开放的,信息复杂多样,既有健康、有益的正面信息,也有不少污秽、不健康的内容,所以在教学时,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获取正面资源,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是所有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培养小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小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进网吧、游戏机房,上网浏览时选择适合小学生的看的内容,从而提高欣赏水准和鉴别能力,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庸俗、不健康信息的侵蚀。
三、在电脑游戏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项目,那么,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适当地介绍学生玩一些有益、又有适当难度的智力游戏。这些游戏既让学生学习了计算机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毅力和耐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在学习电脑技能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现在有些小学生节约意识不强,花钱大手大脚,遇到同学过生日或者是一些节假日,你送我礼物,我也礼尚往来,无形中就给一些家庭带来了额外的经济负担,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更是把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丢到脑后了。在教学“制作电子贺卡”这一课时,教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贺卡,并告诉他们可以给同学或是给老师送电子贺卡。这样不但能把所学的知识用起来,而且可以增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更能抵制浪费行为,培养节约意识,同时也教育了学生知道金钱的来之不易,知道家长工作的艰辛,懂得要孝敬父母。并且通过制作电子贺卡,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五、在课堂细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意教育学生要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正确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遵守机房各项规则,养成遵守机房规则、爱护机房设备的良好习惯。当学生第一次怀着好奇而兴奋的心情进入机房时,我首先对学生进行遵守机房制度的教育,如:手要干净,穿好防尘鞋套,有次序地进入机房,不吃零食,维持机房卫生;注意安全,不随便动电源、拔插设备等,让学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把计算机当作一位好朋友介绍给学生,提醒学生要对自己的好朋友倍加关心爱护,按照要求操作,不能胡乱操作,否则“好朋友”也会发脾气,不能很好地为我们工作。
六、在心理咨询空间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平台是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于一体的体系。借助网络平台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对课堂教学的参与性。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以校园网页的创建为手段,以传播新世纪的网络文化观念为途径,以创设心理咨询空间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目的建立校园网。对于小学生来说,上网是他们很喜欢的一项学习内容,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指导学生上网浏览网页、在网上信息收集、学习收发电子邮件等,并在这个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当今社会处于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网络的出现和发展,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已经不能再适应现在的教学需要,信息技术课为此顺应社会的发展,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多新的潜在的可能性,我们每个信息技术老师要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积极因素,抓住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把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路海东 主编 《学校教育心理学》。
[2]赵承福 著 《学生心理学》。
论文作者:梁吉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学生论文; 机房论文; 小学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好朋友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