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相互认识的现状、特征与课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日论文,课题论文,特征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829.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874(2011)06-0056-15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以说,在两国关系史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像今天这样的和平对等、联系紧密和交流频繁的时期。但是,近年来中日两国的国民感情和相互印象,却出现了疏远、冷淡甚至恶化的现象。如何化解两国国民之间的对立情绪,改善相互印象,增进相互理解,已成为中日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紧要课题。
本文将梳理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国民相互认识的变化,分析中日国民感情和相互印象的基本特征,探讨今后中日文化交流的方策。
一 中日相互认识的历史轨迹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受国际环境、中日各自国内状况及两国关系等诸因素的影响,中日之间的相互认识,大体以冷战结构崩溃为一大转折点,经历了前后两个时期的变化。而这两个时期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到20世纪70年代末为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为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到20世纪末为第三阶段,21世纪初至今为第四阶段。总的来说,每20年左右为一个时期,每十年左右为一个阶段,从邦交正常化到现在经历了从接近到友好、再从冷淡到恶化的过程。
第一阶段,从1972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为相互接近的阶段。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结束了两国间长期对立的状态,两国关系史掀开了新的一页。从此,友好和合作成为两国关系的主旋律。由于中日关系的这一根本性变化,中国开始对全国民众开展“中日友好”的教育,两国间友好交流的信息也不断增加。但是,在改革开放前的“文革”时期,中日两国虽然恢复了邦交,但仍处于各个方面不能自由交流的闭塞时代,两国国民之间的交流很少,信息来源也比较单一,普通的中国民众无法了解日本的真实情况。因此,可以说,这一时期中国民众的对日印象,仍受到战后及“文革”期间的电影、文艺作品的重要影响。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日本富裕的物质生活和现代文明生活借助影视等文化产品传到中国,这让处于物质匮乏与文化饥渴状态中的中国民众非常羡慕,人们开始改变着心目中的日本的形象。随着中日交往的增加,日本及日本人作为“世代友好”的对象,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开始形成既有物质基础、又有人文内涵的实实在在的正面形象。
另一方面,战后初期,由于受当时日本对华政策及两国关系状况的影响,日本国民对中国的关心度和好感度也是比较低的。但随着中美关系解冻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日本国内也出现了强大的支持日中邦交正常化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日本国民对中国的认识明显好转。特别是在1972年9月田中角荣首相访华后,日本国民中喜欢中国的人所占比例与讨厌中国的人发生逆转,前者超过后者。以后,在日本出现了“中国热”,喜欢中国的日本国民不断增加。但是,在这一时期,日本普通国民与中国的实际交流也并不是很多,而对战后日本对华政策的反省是支持“中国热”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中日交流尚不频繁、信息传播尚不便捷的年代,来华访问的日本人大多是“虚心反省历史”的友人,他们带回的关于中国的信息以及当时日本媒体的相关报道,在改善日本国民对中国的认识和印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中日复交后日本各界表现出的对侵华历史的“负罪感”和对中国宽容姿态的“回报心理”,也进一步加强了中国民众对日本的好感和认同。
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为中日友好的蜜月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中日两国关系进入蜜月阶段,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获得了空前的进展。作为其反映,80年代两国国民的相互感情和印象达到了历史最好状态。一方面,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加速推进现代化,中日之间经济、文化等交流逐步扩大,中国人接触、了解日本的机会大大增加。同时,有关日本的各种信息、介绍以及研究,对加深中国人对日本的认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整个80年代,中国媒体对日本的报道除了历史认识等外,大部分是肯定和友好的。可以说,富裕的、现代化的日本形象,给中国普通百姓以强烈影响。这个时期,丰田、松下、东芝、索尼等日本品牌具有超高的知名度,日本现代化的成功成为人们普遍关心和探究的对象,在中国甚至还出现了“向日本学习”的口号。新一轮的日本留学潮,也是在那一时期出现的。虽然当时也出现了教科书问题、光华寮问题、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对中国民众的对日感情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在当时中日友好的大氛围下,并没有改变中国人肯定日本的印象的基调。
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许多日本人不仅对过去侵略中国的历史抱有一种负罪感,而且对中国放弃战争赔偿抱有感恩心理,希望通过推动日中友好来报答中国。另外,中国与日本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过大,日本人也还能保持一种帮助弱者的心理宽裕。这一时期,日本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对华政策,民间也大力配合,在资金、技术、接受留学生等方面支援中国的现代化。在出现历史教科书、光华寮、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宝钢事件等问题时,日本领导人也能与中国领导人一起,从中日友好的大局出发,做出政治决断。日本民间和舆论也对日中友好倾注了很大的热情。日本广播协会(NHK)电视台1980年开始播放的长篇系列特集《丝绸之路》,引起了日本国民对中国的关心和向往,产生了良好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日本国民对中国的兴趣和关心剧增,在日本也出现了日中友好热。据日本总理府的舆论调查,80年代日本人对中国抱有亲近感的比率大体保持在70%上下,喜欢中国的人远远超过讨厌中国的人。另外,有的舆论调查还表明,不少日本人还视中国为可以信赖的国家。这些都显示了日本国民对华感情和印象的良好倾向。①
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为相互疏远、冷淡的阶段。这一时期,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冷战终结,新的国际秩序处于形成过程中,中日两国也都制定了新的国家发展目标。这样,在“以政治大国为目标的日本”和“以经济大国为目标的中国”之间相互依存关系加深的同时,缺乏相互信赖关系的竞争和摩擦也开始表面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历史问题、台湾问题、日美强化军事同盟、钓鱼岛问题等,极大地刺激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使中国人的日本认识和印象发生了明显变化。1996年12月,《中国青年报》进行了一次大型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现代日本和日本人的形象虽然仍占有相当比重,但与过去侵略历史相关联的日本和日本人形象开始上升到突出位置。而且,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日本对其侵略战争的态度”是影响中日关系的最大障碍。②1997年,朝日新闻社与中国人民大学进行了联合舆论调查,结果也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的对日感情和印象发生了重大转折和变化。③
另一方面,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国民的中国认识也日益严峻起来。日本国民对中国的好感度从1989年一度降温,但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中日经贸关系扩大,再加上天皇访华的实现,使日本国民对中国的亲近感有所增强。但在国际形势变化和经济长期萧条的作用下,日本的民族主义日渐抬头,特别是随着中国的崛起,视中国为威胁的“中国威胁论”流行开来。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围绕中国进行核试验、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等,中日之间政治摩擦增多。再加上部分新闻媒体对华报道基调转变的影响,日本人的中国观中负面因素增加,日本人对中国的亲近感不断下降。从日本内阁府的外交舆论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自20世纪90年代起,日本人中认为日中关系良好、对中国抱有亲近感的人所占比率明显下降,而持相反态度的人所占比率上升,两者呈拮抗状态。④
第四阶段,从21世纪初至今,为相互认识恶化的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中日民众感情发生严重对立,相互印象急剧恶化。2001年以来,小泉首相连续六年执意参拜靖国神社,使中日关系跌入“政冷”低谷,再加上钓鱼岛、东海问题等的影响,中国民众的对日感情急剧恶化。这种情感终于诉诸行动,发展成为针对日本的各种抗议示威活动。2003年,发生了西安日本留学生演剧事件。2005年,发生了反对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签名与抗议游行活动,并呼吁抵制日货。虽然在青少年一代中出现了酷爱日本动漫、电子游戏、流行音乐等的“哈日族”,但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在“历史问题”上对日本持激烈批判立场。相关舆论调查表明,在2008年胡锦涛访日和日本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后,中国人的对日感情和印象虽一度有所好转,但从整体上来讲并没有根本性改观。特别是2010年钓鱼岛事件后,中国人的对日感情再次明显恶化。
另一方面,小泉首相却在日本国内获得了很高的人气和支持,显示了中日国民相互认识的反差。另外,与20世纪70年代“文革”、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尽管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日本部分媒体却加大了对中国的批判力度,而政界、财界、知识界的知中派却受到压制。沈阳领事馆事件、亚洲杯足球事件、东海问题等,都对日本人的对华感情和印象有不同影响。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2004年以后,日本国民的对华感情和印象也明显恶化。尽管2009年对中国的印象有所转变,但受钓鱼岛事件等的影响,2010年后日本国民的对华感情和认识又大幅度恶化。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日邦交正常化近40年来,中日相互认识和国民感情经历了从接近到友好、再从冷淡到疏远的周期性变化。对即将进入“不惑之年”的中日关系而言,如何化解两国国民感情的对立,改善相互印象,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二 中日相互认识的若干特征
中日国民相互感情和相互印象的恶化,与中日关系本身有着密切的关联。但是,由于两国历史、文化以及国情的不同,国民感情和相互印象的结构也存在着差异。下面,试以近年来中日两国的相关舆论调查结果为依据,对两国国民的相互认识的特征进行一些分析。
(一)与中日关系的变化密切相关
近年来,随着中日关系的恶化,中日两国国民的感情也陷入深谷,达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最低点。可以说,中日国民感情的变化与中日关系本身有着密切关联:在中日关系趋好时,对对方国家的好感度会相应提高;在中日关系恶化时,对对方国家的好感度会相应降低。由于冷战后中日关系长期恶化,两国关系即便一时出现了改善的迹象,也存在着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的一面。因此,要想改变中日国民感情对立的现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方面,中国民众的对日亲近感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下降,到21世纪后则不断恶化。其间,在2008年胡锦涛访日取得成功后,中国民众对中日关系的评价曾一度出现好转,这从读卖新闻社与瞭望东方周刊的共同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得出来。⑤但是,在2010年钓鱼岛事件发生后,中日关系再度恶化,中国民众的对日认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⑥
另一方面,日本内阁府的相关舆论调查结果,则更直观地显示了国民感情与中日关系的相关关系。据日本内阁府的舆论调查,日本国民对中国的亲近感自90年代以后开始下降,到2004年达到历史低位之后几年一直没有大的变化,但在2009年出现某种好转后,到2010年又发生了急剧变化。这与日本人对中日关系的评价完全是同步的。这说明了在中日关系与两国国民感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国民感情受到两国关系的直接影响。⑦
图1 日本民众对中国的亲近感
资料来源:根据日本内阁府《关于外交的舆论调查(2010年)》作成。
从以上可以看出,尽管中日两国国民对中日关系的评价有时会出现一些差异,但在近年来两国关系恶化的大背景下,两国国民的相互感情变化却有着非常相似的轨迹,即受长期冷淡、恶化的中日关系的影响,中日两国国民感情的对立也在不断加深。因此,若想使中日两国国民感情对立的状况出现根本性的改观,必须在改善中日关系本身上下工夫。
(二)对对方的负面印象居高不下
与中日关系的长期冷淡、恶化相关联,中日两国国民对对方国家的负面印象也长期居于高位。依据日本言论NPO2011年所进行的调查结果,中国人对日本持有不好印象的人超过六成(65.9%),超过持有好印象的人(28.6%)2倍。而至于中国人持有不好印象的理由,占第一位的是“因为日本过去进行过战争”(74.2%),居第二位的是“因为日本没有正确认识侵略历史”(46.3%)。⑧
至于日本人对中国的印象,则是持有不好印象的为77.3%,持有好印象的人仅为20.8%,两者的差距甚至超过了中国的同类比率。而对中国持有不好印象的理由,占第一位的是“尖阁群岛(即我国钓鱼岛列岛,下同)渔船冲突中中国政府的对应”,为64.6%;第二位是“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中国政府的对应”,为61.8%。⑨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对日负面印象的形成,依然受到过去历史问题的很大影响。该问题的影响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很强的连续性,说明中国人对该问题的强烈关注程度。而日本人的对华负面印象的形成,则明显受到日本媒体大量报道的身边事件的影响,如2008年发生的毒饺子事件、2010年的钓鱼岛事件等。
中日邦交正常化已经将近40个年头。这期间,不仅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本和中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来,随着现代交通通讯手段的发达,特别是电视、互联网等的普及,人们可以同时获得世界各地的信息,实现了信息的共享。有时发生在自己国家的事情,对方国家的人可能比自己知道的还要快。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时代,中日两国国民对对方持负面印象的比率却长期居高不下,除了中日关系本身的影响之外,也存在着需要人们深思和探讨的地方。
图2 现在的日本与中国的关系
资料来源:根据日本言论NPO与中国日报社舆论调查(2011年)作成。
(三)中日相互印象的结构差异
虽然中日两国国民对对方的印象都恶化了,但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中日两国国民相互印象的结构却有差异:在中国人的日本印象中,存在着过去侵略历史与现代社会两极对立的结构,而在日本人的中国印象中,则呈现出历史传统与现代的具体事件相结合的结构特征。了解中日两国国民相互印象结构的不同特点,有助于我们了解两国文化和国民性的差异,进而采取相应的文化交流对策。
就中国人的日本印象来说,自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的日本以崭新的面貌进入中国人的视野,让中国人感到羡慕和惊叹。日本的名牌家电产品进入中国老百姓的家庭,日本的现代生活成为人们的人生梦想和追求,许多人为此去日本留学,日本成为人们向往的目标。可以说,从那时起,现代化、富裕的日本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当然,当时对日本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经济、生活等物质层面,而对日本的社会和文化表现出关心的人则较少。但是,近年来随着日本大众文化涌入中国,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受日本动漫等流行文化的较大影响,“动漫”正在成为日本的新的象征“符号”,与“家电产品”一起,强化着中国人对日本现代化的认识。
但是同时,与近代日本侵略中国历史相关联的印象,仍在强烈地支配着中国人的日本认识和日本印象。这种印象作为民族的集体记忆,一旦受到某种刺激,就会被唤醒甚至得到强化。90年代以后,谈到日本的印象,人们经常联想到的是靖国神社、历史教科书、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就是一种证明。而且,与此相关联,认为今后妨碍中日关系的主要是“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的人也不在少数。也就是说,历史问题在90年代以后的日本印象形成中,也一直占据重要位置。
以2011年日本言论NPO的调查为例:在关于中国人对日本持有负面印象的理由中,历史认识问题依然占据第一、二位(“因为过去进行过战争”为74.2%,“因为没有正确认识侵略历史”为46.3%),而在中国人对日本持有正面印象的理由中,最多的则是“日本产品的质量高”(54.5%)。另外,在对“听到日本会联想起来的事物”的回答中,居第一位的是“电器产品”(49.9%),居第二位的是“南京大屠杀”(44.4%)。这足以证明,在中国人的日本印象中,存在着过去与现代两极并立的结构。
而日本人的中国印象,可以说基本是由历史传统与现在身边所发生的事件或问题所形成的。战后以来,日本人一直对中国抱有一种传统和落后的印象。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落后中国的印象正在逐渐得到改善,但传统中国的印象仍然根深蒂固。2011年日本言论NPO的舆论调查显示,对于“听到中国会联想起的事物”的设问,选择“中华料理”(42.9%)的为第一位,选择“万里长城”(27.9%)的居第二位,说明历史传统在日本人的中国印象形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同时,从实际生活出发看中国以及感情容易受具体事件支配的现象,也在日本人对中国的印象中反映出来。近年来,如2004年的亚洲杯足球事件、2005年涉日游行、2008年毒饺子事件、2010年钓鱼岛事件等,成为影响日本人对华印象的重要因素。据日本言论NPO的舆论调查,对中国持有负面印象的理由中,近年来发生的事件占据了前两位(“尖阁群岛冲突中中国政府的对应”为64.6%,“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中国政府的对应”为61.8%);而对“听到中国会联想起的事物”的设问,选择“尖阁群岛问题”的为25%,占据第三的位置。另外,即便是对中国持有正面印象的日本人,在询问其理由时,选择“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对日本经济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的最多,为46.2%。也就是说,日本人的中国印象,容易受到具体事件以及现实利益考量的左右。这一方面反映了日本国民的性格,当然也与媒体的强烈植入效果有关。
(四)“戒备”与“期待”心理同时并存
由于中日两国国民对对方国家缺乏亲近感,相互印象恶化,因此可以说两国是“居相近、心相远”的邻居。据2011年日本言论NPO的舆论调查,作为“感到军事威胁的国家与地区”,中国人举出“美国”(60.5%)的居第一位,其次是“日本”(42.7%);而日本人回答“朝鲜”(70.9%)的列第一位,“中国”(57.5%)为第二位。两国国民都将对方国家视为第二位的具有军事威胁的国家,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两国国民感情对立的严重程度。
但是,中日是东亚的两个大国,由于地理相近、相互依存加深以及相互需要,又都认为两国关系十分重要,对对方抱有某种关心和期待。舆论调查显示,尽管两国关系冷淡甚至恶化,但两国国民的大多数都认为现在的中日关系“重要”(中国为83.1%,日本为77.6%),而且接近80%的人认为十年后的中日关系也是“重要”的。两国国民的大多数承认民间交流、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仍有不少民众想去对方国家看看(日本46.6%,中国32.3%)。比起一般日本国民来,中国民众对将来的中日关系更持有乐观态度。⑩
一方面对对方的发展怀有戒备心理,将对方国家视为第二位的军事威胁国家,一方面又对对方表示关心、抱有期待,这就是中日两国国民心态的真实写照。而对对方的关注与期待,正是改善中日关系、改善中日国民印象的希望所在。
图3 对对方国家的印象
资料来源:根据日本言论NPO与中国日报社舆论调查(2011年)作成。
总之,由以上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国民感情和相互印象中,既有现实中日关系和两国面貌的真实反映,但也掺杂了不少其他因素,有的东西被忽略了,有的东西则被放大了。可以说,在中日两国之间存在着缺乏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状况,而这种状况必将对中日关系的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而急需加以改变。而文化交流,则是改善两国国民感情和相互印象、促进相互理解和信任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 今后文化交流的课题
不消说,中日国民感情和相互印象的改善,受到中日关系整个大环境的制约,在中日关系没有发生根本转变之前,难以出现两国国民感情和相互印象的根本改观。但是,中日国民感情和相互印象,又不完全是由中日关系本身决定的,而是在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而且,中日国民感情和相互印象,又会反过来影响到中日关系的发展。因此,探讨有效的文化交流的方式,促进中日相互理解,改善国民感情和相互印象,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和责任,客观地报道对方国家情况
日本言论NPO201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中日两国国民关于对方国家的信息,很大程度上都依赖“本国的新闻媒体”(日本94.3%,中国86.8%)。也就是说,即便在互联网已经相当普及、各种信息通讯手段日臻发达和多样化的今天,两国国民的相互认识和相互印象的形成,在相当大程度上是以本国新闻媒体等间接信息为基础形成的。这一方面说明,新闻媒体在形成中日国民感情和相互印象过程中发挥了权威性作用,同时也说明,90年代以来中日国民感情滑坡、相互印象恶化,与两国新闻媒体的报道不无关系,新闻媒体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
看一下中日两国对中日关系和对方国家的报道,可以说在一些媒体存在着特定的倾向,存在着一定的偏颇。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以来,越是在中日关系处于困难的时期,媒体反而加大了对两国关系中负面因素报道的力度。在两国媒体中,都存在着迎合民众心理、片面夸大渲染特定事件、诱导民众心理和感情的现象。有失全面、客观、公允的报道,势必对两国国民感情和相互印象产生不利影响。中国的有些媒体,存在着将历史问题扩大化、动辄以此批判日本的倾向,而日本的有些媒体,则存在着在报道中有意放大、渲染中日关系中的特定事件,煽动国民情绪的倾向。
譬如,日本龙谷大学教授卓南生指出,在“毒饺子事件”这个问题上,在2008年1月底有关事件曝光之后,日本大众传媒近乎以全力渲染该事件。在最初的十多天里,“中国毒饺子事件”每天都成为各报的头版头条新闻,电视更是夜以继日地反复报道,其中不乏不负责任的煽情言论。一时间,“中国产食品”成了“有毒食品”的代名词,从面对一般市民的大小餐馆到学校的食堂,纷纷在其显著的紧急布告栏或小黑板上,声明已停止或从未使用中国产的食材或配料。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谈中国食品色变”的气氛中,部分日本媒体还将此与北京的空气污染相结合,质疑中国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能力,或者进而谈论中国人的“国民性”。(11)实际上,2009年日本言论NPO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国民中对中国印象不好的人举出的最大理由是“食品安全问题”(81%),在关于阻碍两国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中,“中国产品的安全性问题”也占据了第一位(46%)。这与日本有关媒体的报道方式不无关系。(12)
在现代社会,人们远离书本的倾向日益明显,电视、报纸和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手段。特别是电视,不仅受众广泛,而且其视觉效果对人们具有强烈的植入作用,在中日相互印象形成中占有特殊位置。在中日两国国民直接交流还很少的情况下,两国媒体加强自律,全面、客观地报道对方国家的情况,对改善中日国民感情和相互印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理性面对和妥善处理历史问题
现在,历史问题已经成为卡在中日关系喉咙中的一根刺,时时在触动着两国国民的神经。历史问题,既是历史问题,又是现实问题,由于其中掺杂了太多的民族感情因素,因而很容易成为中日冲突的导火索。几十年来,中日(以及日韩)双方在这些问题上倾注和耗费了太多的能量,但并没有获得最终解决。各种舆论调查显示,历史问题对中国民众感情的影响很大,多数中国人认为历史问题是妨碍中日关系发展的最大原因。21世纪以来中国出现的涉日游行活动,与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历史问题有直接关系。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中日关系的基础,如何处理矛盾和分歧,关系到中日两国人民能否建立真正的信赖关系,因此是摆在两国之间的一个艰巨的课题。
在历史问题上,两国政治家的慎重对待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两国国民也需要理性克制,然后摸索解决的办法,而不使其演变成为中日关系发展的重大障碍。中日双方应有效控制这个问题对中日关系整体的影响,预防两国国民的感情冲突因历史问题而升级。同时,应继续开展中日或中日韩共同历史研究,扩展研究范围,努力增加共识,化解矛盾。还有,应尽量避免在历史问题上的相互刺激,特别是现在中日两国都处于民族主义情绪上升的敏感时期,更是如此。妥善处理历史问题,对增进两国国民的感情和发展两国关系是不可缺少的,也是符合两国根本利益的。
(三)加强文化和人员交流
开展文化和人员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亲近感,对巩固中日友好合作的基础十分重要。现在中日文化和人员交流规模不断扩大,平均每天有一万多人来往于中日两国之间。但舆论调查结果表明,实际上去过对方国家、与对方国民有过直接接触的人很少。中日两国国民对对方文化缺乏理解的现象很突出,其原因之一就是文化和人员交流的力度不够,特别是中国方面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现在,虽然日本现代大众文化大举涌入中国,在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中获得了很高的人气和支持,但普通中国民众主要关注的还是日本的家用电器和汽车等物质产品,对日本历史、文化的认知程度不高。同时,中国文化对日本产生影响的领域则主要是历史、传统艺术、中医中药等,而现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很小,这与日本动漫、游戏等大众文化在中国的流行形成鲜明对照。
各种舆论调查结果表明,去过对方国家或者有过留过学经历的人,对对方国家的了解相对深入和全面,有过留学经历的人比一般国民对对方的好感度高。因此,应积极促进各种形式的人员交流,扩充知中派、知日派网络。除了开展媒体、友好城市、民间团体以及体育、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各层次的交流外,还应该特别重视青少年的交流、学习汉语者和学习日语者的交流,以及知识界尤其是中国问题、日本问题和中日关系研究者的交流。中日两国政府应加大对相关学者和研究者、对汉语和日语教育机构以及学习汉语、日语者进行支援,并努力扩大青年留学规模,以此逐步扩大知中派和知日派网络。文化交流和人员交流虽然见效慢,需要长期的积累,但坚持下去必定会收到长远效果。
(四)发掘和培育共有文化,推动东亚文化共同体的形成
改善中日两国国民感情和相互印象,有必要增进两国的文化共同感,扩大作为东亚人的共同意识。在80年代中日友好的气氛下,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同文同种的观念流行一时,成为两国国民之间的共同感情纽带。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中日关系的变化,强调中日文化差异成为一种潮流。中国人称越来越不了解日本人,日本人也说越来越不了解中国人。当然,中日文化有差异,但是也不能否认,日本文化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受到过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如儒学、道教、佛教等,比起西方文化来中日文化有着更多的共性。只强调共性而忽视差异容易导致误解,但过分强调差异而忽视或无视相似性,则会扩大两国国民的心理距离。经过了肯定和否定正和反的一个周期后,现在到了重新发掘和强调中日文化共性,构筑东亚文化共同体,由此追求新的共同利益的时候了。
应该说,构筑和形成东亚共同体,是当今东亚地区的一个历史潮流。从各方面考虑,构筑东亚共同体的顺序应该是在建立经济共同体之后逐步形成文化共同体。中日文化交流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促进相互理解、消除隔阂、增进两国国民的友好感情,还在于不断“加深对在长期交流中共同培育、共同拥有的文化的理解”(13),发掘和培育中日共有文化,推动东亚文化共同体的形成,为东亚和平与繁荣、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中日两国在悠久的文化交流史中,形成了以汉字、儒学、佛教等为核心的共有文化。今后,中日应大力发掘、整理和培育这种共有文化,并加以特定化和规范化,使之成为东亚文化共同体的基础。同时,在各种文化的相互撞击中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努力创造新的东亚共有文化,形成东亚文化共同体。为此,中日两国国民培养和拥有共同的意识、经验和情感是很重要的。就像2002年日韩共同举办世界杯足球赛取得成功一样,中日两国也应该进行各种各样的共同尝试和努力。例如,共同举办国际性体育活动,共同举办国际性文化节日,共同提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申请,共同开发中日双语教材等。如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友好城市、民间等各个层次共同努力,充分发掘和利用两国的各种丰富资源,开展富有实效的工作,必将会创造出以东亚文化为基础、又吸收西方文化的新的东亚价值观,这将对培养两国国民的共同意识、经验和情感,并最终形成东亚共同体产生积极影响。
注释:
①参见黄大慧:《日本的公众舆论与中日关系》,载《21世纪的日本——政治外交发展趋势》,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第261页。
②参见《中国青年报》1997年2月15日。
③『朝日新聞』1997年9月22日。
④内閣府大臣官房政府広報室「外交に関すゐ世論調查報告書」、http://www8.cao.go.jp/survey/h19/h19-gaiko/images/z09.gif。
⑤『読売新聞』2008年8月4日。
⑥参见读卖新闻社与瞭望东方周刊的共同舆论调查(『読売新聞』2010年11月7日、言論NPO「2011年第7回日中共同世論調查」、http://www.genron-npo.net/world/genre/cat119/2011.html)。
⑦内閣府大臣官房政府広報室「外交に関すゐ世論調查報告書」(2010年10月調查)、http://www8.cao.go.jp/survey/h19/h19-gaiko/imagea/z09.gif。
⑧⑨⑩言論NPO「2011年第7回日中共同世論調查」、http://www.genron-npo.net/world/genre/cat119/2011.html。
(11)参见卓南生:《中日民间感情何以落差大——简论2008年中日相互报导》,《联合早报》2009年1月3日。
(12)言論NPO「2009年第5回日中共同世論調查」。
(13)参见《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人民日报》2008年5月8日。
标签:中日关系论文; 中日东海问题论文; 日本中国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抗日战争论文; 中日文化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