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优化途径探究论文_王盛民

电力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优化途径探究论文_王盛民

松花江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吉林丰满发电厂 吉林 吉林 132108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的生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必须要做好新时期的电力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保证供电质量的提高。对此,本文就对电力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有效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电力安全;监督;工作;措施

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其安全生产效率,并且与人们的生活用电、电网的安全存在直接的联系。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企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建立了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增强了安全监督管理职能,为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但就目前情况来看,电力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必须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解决。

1、新时期电力企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主要内容

对于电力企业中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者来说,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能够及时发现电力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从根本上保证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营。与此同时,电力企业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时,还要充分调动电力企业中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电力企业中相关管理部门不能只监督管理生产现场,还要对生产现场中的班组管理者进行安全教育。充分发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在电力企业中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电力企业中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还要制定严格的、长远的工作计划,通过大量的实际经验,不断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质量。定期对电力企业中的电力生产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制定相关的奖励方案,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从而保证电力企业的稳定运营。

2、新时期电力安全问题

2.1电网安全问题

近年来,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已实现了电缆化,对单条输电线路、变电站与高架线等的有效结合是电网的主要优势之一。由此可知,如果发生了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现象,大片面积的电网都会出现断电,进而对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例如2008年的四川汶川特大级地震,使得四川多个区域发生了断电断网的现象,不仅危害到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增加了营救工作的困难。就目前情况来看,此类型的自然灾害而导致的电力安全问题有许多,形势也较为严峻。

2.2设备安全问题

在电力企业日常生产过程中,一般具有诸多大型设备,但有些设备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有些甚至还存在铁锈,这主要是因为企业没有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严格的、详细的检查而导致的,最终给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巨大的威胁。同时,在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时,设备的突然性故障也会导致相应的安全问题。除此之外,电力设备成本通常较为昂贵,一旦设备出现安全故障,不仅会对人员安全造成威胁,还会给电力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电力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设备安全隐患与问题,设备安全直接关系着企业利益的获得。

2.3设施安全问题

对于电力企业设施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以下两方面的内容导致的:①自然环境的恶化。这主要是因为人类的频繁活动增加了自然的压力,进而导致污水、垃圾等现象的频繁发生,大大增加了电力设施的污染程度,降低了设施的绝缘水平。②人为因素的破坏。在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有部分工作人员缺乏电力专业知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电力设施造成了破坏。此外,部分人员为了私利,盗窃电力设施,造成人为损坏。

2.4基层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电力企业的员工是否具备安全意识以及安全意识的高低严重制约着企业安全生产的持续性,然而现阶段电力企业有些基层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仍较为淡薄,对安全工作缺乏严格认真的态度,缺乏“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安全生产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在生产工作中,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等行为时有发生,如配电设备临时性检修工作中经常出现无票作业行为;应当停电作业的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便开始工作;在检修、施工中不认真落实现场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违反操作规程作业和不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部分电力企业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尤其是一些基层农村供电所或供电营业所的登高作业器具和小型起重器材等安全工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但工作人员疏于对安全工器具的定期检测,报废管理流于形式,许多已明显损坏的工器具仍在超期使用。同时,企业的设备检修记录、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也更新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保管不认真,这类人员的不规范行为,导致工器具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3、新时期做好电力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措施

3.1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是电力企业监督管理体系运行中的重要环节,是一项最为基础的因素。因此,电力企业应当建立具有统一性的监督管理机制,从而对企业工作人员的聘用、试用,以及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要求、考核制度实施情况等进行统一的、有效的管理,并及时向上级部门、领导部门真实的反映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缺陷,然后以此为基础,制定、补充、实施相对应的管理措施,尽可能的降低违规问题的发生,确保电力企业的顺利运行。

3.2提高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素质、责任心

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是整个电力企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实际操作人员,是确保电力安全生产的关键,因此,必须定期对其进行相关培训与学习,不断提升其整体素质与专业能力。同时,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还必须要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并且还要具备责任使命意识,这主要是因为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存在较多的潜在风险、隐患,而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直接联系着电力生产安全问题、缺陷,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责任心、职业素质。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要重视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并定期进行培训、学习活动。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人员还需要通过严格的考核,合格之后才能上岗工作。在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还要定期对员工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学习,或者是举办相关讨论会,主要是要讨论、分析企业最近一段时间内发生的问题与存在的不足,并对讨论的进行良好的总结。定期更新员工培训知识、内容也是很有必要的,从而以此来不断增加企业工作人员知识储备粮,提升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与专业知识。

3.3不断完善和更新电力安全监督相关法律法规

在实际的发展期间,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想提高电力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除了要建立一支专业的队伍以及明确监督任务之外,还要对电力安全监督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近年来,电力企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也逐渐表现出来,安全责任事故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为了保证电力安全监督管理可以顺利的开展和进行,提升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技术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每一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考察和分析,合理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确保电力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水平能够得到全面提升。在对电力安全监督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编制的时候,应该将电力生产以及监督管理的相关内容充分的体现出来,确保电力安全监督管理能够有法可依。当电力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完成之后,相关人员要将这些制度落实到每一个技术人员身上,对技术人员的自身行为以及操作规范进行严格的把控,提升电力安全监督管理质量,促进电力企业的未来发展。

4、结束语

电力的安全管理是各个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正常运转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了一个电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应当注意的是,诸多电力机构通常仅注重技术与效益,对于安全管控的关注水平不够。设备的管理,职工的安全与职业健康都是极为重要的工作。管理者的决策、计划、指挥、组织、协调和控制政策性强,需要运用多种学科知识进行综合管理。要始终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以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程制度为基础,从组织上、管理上、技术上、制度上,对人、机、料、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手段,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稳步进行。

参考文献

[1]陈奇.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管理分析[J].建筑安全,2015(5):38~39.

[2]陈建喜.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247.

[3]刘温泉.浅议电厂安全管理精细化[J].电力安全技术,2015(5):3~6.

[4]蔡丰宇.浅谈电力施工安全过程的监督管理[J].科技风,2015(18):254.

论文作者:王盛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8

标签:;  ;  ;  ;  ;  ;  ;  ;  

电力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优化途径探究论文_王盛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