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水利水电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施工质量还与社会进步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施工质量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秩序的连续性及稳定性具有直接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有关施工企业应对施工质量提高重视,不只是提高管理水平,还能有效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较深入地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管理要素,对后续相同的工程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要素
引言
作为我国的重要基础性设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从当前大多数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来看,混凝土是最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究其原因,在于混凝土材料的使用年限很长,同时拥有十分坚硬且便于施工等方面的诸多优势,使其应用率不断提升。然而,长期以来,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混凝土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显现出诸多的缺陷,需要引起一定的重视,所以,做好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管理要素的分析工作势在必行。鉴于此,加大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环节的管控力度至关重要。
1混凝土施工管理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要性
促进水利水电项目工程的顺利完成。项目的计划方案能够促进项目的正常实施,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前进方向,但是施工的设计方案需要依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是能够促进整个企业合理发展的方案。在混凝土的施工方面,需要制定出一个详细完善的管理方案,所制定的计划应该科学合理。一个合理的方案能够能给促进整个工程的顺利实施,减少施工时间,使企业稳定快速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施工之前需要对设计的每一步都做到有效管理,都进行完善合理的施工,以促进整个工程的顺利实施。每个员工也需要在施工中对整个工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对自身所在区域内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能够切实保证混凝土施工管理的顺利实施。除此之外,还能对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材料进行减少,因为,专业技术人员会对整个工程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减少方案出现问题。一般的实施过程中,会无所顾忌的使用原材料,不可避免的对原材料造成浪费,原材料的浪费就是对整个公司的生产成本造成浪费,因此,在混凝土的施工管理方面需要做好完善的施工计划,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施工的管理。
2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管理要素分析
2.1混凝土的拌合
混凝土的拌合决定着混凝土的黏合度和抗压性,混凝土拌合的原材料质量和配比,机械的功能完整性和天气条件的特殊性又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在混凝土进行拌合之前要充分检查混合原料的质量,比如砂石的粗细程度、性质,水泥和添加剂的质量等,在检验合格后进行拌合,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过关;其次,在使用大型机器搅拌混凝土时,要仔细检查机器的内部进料、搅拌功能是否能够正常使用,要根据原材料的质和量合理的设置好时间;精确的掌握各项原材料的配比情况,根据工程要求的标准,使用量化的工具,对水、水泥等原料的注入定量投入,最大程度的降低原材料配比误差,保证混凝土黏合充分,达到使用标准;最后,在施工时遇到极端天气时,要做好防范应对措施。在寒冷的天气条件下,为了防止原材料冻坏,丧失原有质地,一般需要对原材料进行适当的加温,采用不同的搅拌方式和强度,还需要在搅拌的过程中加注热水,充分保证原材料的活性,同时,根据不同的现实条件要及时对混凝土进行调试,以满足工程需要。
2.2加强施工人员操控与机械设备的管理
第一,应该做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企业通过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定期开展专业施工技能和经验的讲授与分享会议,要求所有的施工人员均积极参加,进而从中有所获益,不断提高自身的施工技能,补充相关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方面的知识,并且有效积累具体的施工经验,让施工人员对具体的施工步骤更加熟悉。同时针对施工人员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工作开展也必不可少。利用开展素质教育活动的形式,有利于培养工程项目相关技术人员更高的道德素质,从而在实际的施工工作当中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保持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达到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第二,通过细致检查相关施工机械设备的功能与精确度的方式,使得有关工程机械设备的质量满足有关规定。并且还要注重定期进行大型工程机械设备功能的检测、维修以及保养,及时纠正错误的情况。并且确保相关施工人员进行操作使用的时候,能够满足相关要求,充分发挥出施工机械设备的良好功能,规避错误的操作情况出现,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和质量。
2.3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分析
混凝土主要是由水、水泥、粗骨料或细骨料以及膨胀剂等类似外加剂所构成的,属于一种人工合成材料,其特点主要是刚度较大、稳定性强、适应性强、强度较高等等。在现代建筑行业当中,混凝土的应用颇为广泛,主要是因为混凝土所需的原材料价格低,而且生产规模大。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部位以及结构的不同来选择使用不同类型的水泥,目前来看,大多数的施工企业选用的都是硅酸盐水泥或者矿渣水泥。如果所选水泥的刚度相同或相近时,考虑到降低成本的因素,应当选择在施工过程中用量较少的一类,这样会在较大程度上减少水泥的使用量,从而使施工成本得到有效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增加。如果水泥的标号一样,那么施工企业就应当考虑其实际应用效果,通过计算富余系数来选择,富余系数越大,代表混凝土的强度与刚度就越大,所以这是应当选用系数较大的水泥来进行混凝土的制作。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对于体积庞大的浇筑项目通常选用普硅水泥或矿渣水泥,而R型硅酸盐水泥一般都是在施工进入冬季施工阶段时采用。
2.4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环节,一般采用深基础浇筑,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率,在浇筑程序中,先浇筑主要部分,在浇筑次要和零星部分,避免在浇筑中主要部分对其他部分造成影响。混凝土浇筑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水闸和大坝浇筑尤为关键。在浇筑水利水电工程的大坝时,要严格按照施工图和施工要求进行,严格混凝土的质量合格检验,严格施工现场管理,这两部分工程关系到整体工程的安全性,在浇筑水闸板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模具固定到平面地基上,根据水闸板的钢筋分布来确定混凝土浇筑的用量,避免出现裂缝,造成工程隐患、在浇筑大坝时,要充分利用周边地理环境,规划好混凝土的运输路线,浇筑范围的先后顺序等,在浇筑预制好的钢筋模具时要仔细检查其稳定性和其结构,注意混凝他充分灌入,不漏浆,合理利用振动棒、振捣棒等机器作业,对混凝土进行压实,保证其内部坚实度。
结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贯穿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全过程,要加强混凝土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的更新,确保在我国水利水电事业不断进步的情况下,混凝土施工管理技术能够与时俱进,日益规范。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对于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这要求相关企业人员,一定要做好混凝土施工管理工作,通过完善施工方案、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相关质量控制、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等方面的措施,使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得到做大程度的保证,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严文福.浅谈水利工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6(49):274-275.
[2]李嘉园.论水利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问题与对策[J].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9):112.
[3]刘虹,王彦龙.水利水电混凝土的施工管理[J].水利水电工程,2015(5):20.
论文作者:余声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混凝土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原材料论文; 工程论文; 水泥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