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报”号召志愿者--辽宁省大连:“爱之家”充满了温暖和感人_爱心论文

“泰晤士报”号召志愿者--辽宁省大连:“爱之家”充满了温暖和感人_爱心论文

时代呼唤志愿者——辽宁大连:“爱心之家”满载温暖和感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家论文,志愿者论文,辽宁大连论文,爱心论文,温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报《关注》版曾经多次报道过有“大连义工第一人”之誉、创办了“郭大姐爱心之家”的郭连荣的事迹。在本报的关注之下,郭大姐和她的“爱心之家”已经走过了整整3年的历程,有鲜花、有掌声,有坎坷、有泪水,但她带给整个社会的是温暖和感动。

作为社会力量创办公益组织开展活动的典范,“爱心之家”做了许许多多扎实的事,但在经济开发的运作上却乏善可陈。面对社会上有个别公益组织以牟利为重要目的、帐目混乱的情况,郭连荣在“爱心之家”成立三周年之际,彻底公布了帐目,给所有奉献爱心的人和关注公益事业的人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如果奉献爱心的目的是赚钱,那么郭大姐是歉收的,甚至说赔了血本;如果奉献爱心的目的是造福社会、赢得感动,那么郭大姐获得了巨大的丰收!

★ 爱心的收获

眼中满是纯真的智障孩子送上的一束束散发着芳香的鲜花,万帮先生送来的一幅“唯爱是真”的字幅,曾经接受过帮助的人送的那面表达了无尽感激之情的锦旗……12月1日是郭大姐“爱心之家”成立三周年的纪念日,也是郭大姐“爱心之家”的十几名义工收获感动的日子,那一刻,他们的眼里含着的不只是泪水,更多的是被理解后的激动。他们最想告诉所有的人:“只要见到了被帮助的人脸上的笑意,我们再多的付出都值得!”

12月1日下午1时30分,部分曾经接受过义工们帮助的人聚在了大连市沙河口区环卫处,诉说义工们所做的平凡小事带给自己的无限感动。沙河口启智学校的10名智障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赶到了;同样把爱心播撒给50多名孤儿的王爸爸来了;为了能参加这次聚会,在义工们帮助下开起了按摩院的盲人刘振河换乘了3次公交车赶来了,他大声地告诉人们:“郭大姐让我打车来,她说给我报销,可我知道她用钱的地方多,我哪能再给她添麻烦!我要说,义工们是特别值得尊敬的人!”说着,他就给在场的义工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简朴而又隆重的庆祝仪式上,“爱心之家”负责人的郭连荣动情地跟大家讲了3年来义工们做的一件件好事,也许在别人眼里,他们做的这些事的确太小了:为了照顾盲人李威远,每逢家里包个饺子,包子什么的,义工王淑清就会步行两站地送给李大哥尝尝,冬天冷了,她就多包上几层;为了让智障学生姜楠的家里有点热乎气,义工不但把口袋里的钱掏了出来,还送去400块蜂窝煤,又换了新的液化气罐并拿走了交水电费的卡;在庄河大营子镇患有脑炎后遗症的张常言家,义工送去了糖瓜、筷子和福字,还用带来的报纸和糨糊把墙糊好了,在炕上铺上了地板革……

3年来与郭大姐“爱心之家”结缘的人很多,有被母亲抛弃,患重病的晓莱;有带病坚持在讲台十年之久的程燕;有四年把自己封闭在家的大连小伙孙瑞祥;有身残志坚的女孩孟明;有孤寡老人于秀花等30多户受助家庭,还有无数记不清姓名只有一面之交的人们。“爱心之家”的义工们以自己点点滴滴的爱,温暖、帮助、抚慰着那些需要关心和帮助的人,在平凡中献出了自己的真心和实意。

每每讲到这些,郭大姐的眼睛都是湿润的,她感慨到:“做好事真的不容易啊!但是我们真的很开心,无论多难,我们都要坚持走下去,用我们力所能及的努力带给更多的人一点帮助和安慰。”

从一个民间自发的学雷锋活动小组,一跃成为一个民间的社会公益组织,在这支义工队伍中,有外来打工者、下岗工人、警察、医生、教师、记者、私企老板以及环卫工人等。3年时间里,参加过公益活动的义工有200多人,经常参加活动的有40余人,大家把自己的精力,时间和能力无私地奉献出来。据不完全统计,3年里,义工们把将近3万多小时献给了需要帮助的人。

★ 郭大姐公布布“爱心之家”帐目

在“爱心之家”成立三周年之际,郭连荣公布了“爱心之家”的帐目。

郭连荣对记者说,社会力量创办公益组织,在我国还是刚刚起步阶段,因为良莠不齐,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社会上有个别公益组织以牟利为重要目的、帐目混乱,被媒体曝光后,引发社会上对公益组织的信任危机。受此影响,“爱心之家”也有可能被怀疑,因此,“爱心之家”必须规范管理,今天就要彻底公布帐目,给所有奉献爱心的人和关注公益事业的人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

面对全部与会者,郭连荣报告了帐目——“我们爱心之家的资金来源,主要靠我和义工自筹,来自社会资助的较少。现将基本情况向大家作以汇报。”

“我们共设有三本帐。第一本,爱心之家:开展活动共支出11797.40元,其中义工徐志伟、王涤川等资助2300元,余下9497.4元由我个人负担。第二本,学农基地:用于基地建设及活动,共支出36974.9元。姜慧远、徐志伟,王新,谢利民等义工资助7870元,余下29104.9元由我个人负担。第三本,大连义工工作站:共支出4892.5元。来自三个方面,1.广桥房地产1500元用于6个特困家庭,资助方随机参与;2.太太乐鸡精义卖了1782.5元用于沙河口区日新、启智两所学校特困生伙食费;3.大连日报记者杨晶经办的社会资助款1610元用于沙河口区启智学校和甘井子区特教中心特困学生的伙食补贴。”

她还特意说明:“以上经费支出,没有计算我们的工作交通费、电话费及个人平时用于资助受助者的费用和物品,初步估计这部分金额合计已经超过20万元。”

★ 做好事不一定需要许多钱!

爱心之家成立了3年,郭大姐一直想办法赚些钱补贴公益事业,但效果不是很理想,自己反倒搭里许多钱。对此,她并不介意,她说,当然好,可以多做好事,多帮助些困难的人,但不是没钱就不能做好事,只要你有心、肯出力,做好事不一定需要许多钱!

就拿帮助王锡荣老人来说吧,88岁的王锡荣老人是一位老地下党员,是电影《女交通员》的原形,多年来她的事迹一直被埋没。爱心之家的义工艾军最先与老人结缘。由于他常去看望老人,使得老人很感动,她觉得自己早年为党工作连死都不怕,而至今党和人民也都没忘了她。

2003年“七一”前夕,爱心之家得知老人家已有20年没有游览大连的景色,就组织义工,安排车,陪老人游滨海路,看星海广场,海之韵广场等地。这时他们发现老人的眼睛因白内障看不清东西,就作她的工作,答应她手术后能看见了再带她看大连,结果在社区干部孙淑巧的帮助下,老人的眼睛做了复明手术,很成功。她立刻打电话告诉爱心之家,两个月后的10月7日,义工真的第二次陪老人游览了大连,老人家高兴的就像个孩子,嘴里一个劲念叨,大连真美,真美。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在七一前的半个月,老人家又找到了郭大姐,说自己有一个未了的心愿,就是想看看《女交通员》这部电影,可哪也找不到这部影片,郭大姐经过半个月的联系,也没能让老人看上这部电影。没办法就找到大连日报的记者,请求援助。当老人的事迹一见报,她的手机可忙坏了,许多市民都提供线索,或请她给老人问好,电影公司与北京有关部门联系,专门为老人放映了这部电影,老人的心愿满足了,大家也上了一堂革命教育课。

郭大姐说,这件事一共也没花几个钱,但充分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引起了强烈反响,社会效果非常好。

★ 郭大姐最高兴的事是得到了认可

一直在公益事业中默默奉献的郭大姐经历了许多坎坷,但她现在非常高兴,因为她的行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她兴奋地说:“2003年11月20日,我被半岛晨报成功推荐为2003”感动中国“候选人,得到国内许多媒体和百姓的关注和关爱。同年11月27日辽宁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决定把郭大姐爱心之家同时发展为辽宁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大连义工工作站,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关怀和支持。从此,我们从一个民间自发的学雷锋活动小组,一下子跃升为一个民间的社会公益组织。”

“2005年7月,大连市市委书记孙春兰,市长夏德仁,就我们做公益事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做了批示。市民政部门给我们定性为:是建立在和谐社会基础之上的社会公益性组织,其目的是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促进大连市的社会文明与进步。愿我们为我市的社会公益事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标签:;  ;  ;  

“泰晤士报”号召志愿者--辽宁省大连:“爱之家”充满了温暖和感人_爱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