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析不同抗栓方案治疗老年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0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75例老年心房纤颤患者予以研究,根据计算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甲组(n=37)、乙组(n=38)。甲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治疗,乙组患者应用华法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甲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0%,乙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9%,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心房纤颤治疗中应用华法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可明显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心房纤颤;抗栓治疗;华法林;阿司匹林
【中图分类号】R54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1-0161-02
心房纤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随着患者年龄的不断增长,此病发生率越来越高,可致使血流动力学异常,出现血栓栓塞、出血等事件,造成脑卒中发生率提高5~7倍[1]。所以,在心房纤颤临床治疗中,应重视溶栓治疗的展开,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案,以此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本文通过对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75例老年心房纤颤患者的研究,探讨不同抗栓方案的治疗效果,现予以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4年10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75例老年心房纤颤患者予以研究,根据计算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甲组(n=37)、乙组(n=38)。纳入标准:(1)心房纤颤持续时间超过1年,用药转复失败或者无法长期维持;(2)心功能分级为Ⅰ~Ⅳ级;(3)高血压用药后,血压小于150/90mmHg;(4)无严重肝肾损害、重要脏器出血、消化性溃疡史及凝血功能障碍,肢体活动良好。排除标准:(1)治疗药物过敏;(2)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及高血压脑出血;(3)存在出血倾向。甲组中,女性17例,男性20例;年龄在60~84岁之间,平均为(68.9±4.6)岁;病程在4个月~3年之间,平均为(1.2±0.5)年。乙组中,女性16例,男性22例;年龄在61~86岁之间,平均为(69.4±4.2)岁;病程在3个月~3年之间,平均为(1.1±0.5)年。对两组患者上述资料予以统计对比可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甲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成都地奥集团天府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0355)治疗,1次/d,100mg/次,晚饭后口服。乙组患者应用华法林(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141)口服治疗,1次/d,3mg/次,用药1周,检测患者INR,之后调整用药剂量,每次增减25~50%,保证患者INR稳定在2.0~3.0之间。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主要包括血栓栓塞、出血。
1.4 统计分析
将两组患者观察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 22.0中进行处理,用百分比的形式予以表示,并给予χ2检验,如果P<0.05,表示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甲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0%,乙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9%,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予以比较[n(%)]
3.讨论
心房纤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也是诱发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因素之一,发生血栓栓塞的几率提高了50%[2]。心房纤颤导致的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与致死率均较高。通常情况下,心房纤颤患者均处在高凝状态,凝血活性明显提升,这和心房纤颤患者心房中血栓形成及体循环栓塞密切相关。所以,在心房纤颤治疗中,除了对心室率与窦性心律予以有效控制以外,还要加大血栓栓塞、出血事件的预防力度,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经心房纤颤血栓栓塞一级预防实验显示,华法林治疗心房纤颤时,可明显降低发生脑卒中的危险,降低约70%。此外,有关实验研究显示,华法林治疗心房纤颤的效果明显优于阿司匹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华法林是一种典型的抗凝药物,在心房纤颤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但因为其药物动力学作用,在剂量过大时,易发生出血等并发症,所以,在临床治疗中,一定要根据患者的INR检测情况,明确用药剂量,以此充分发挥药物的抗凝作用,降低出血风险。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甲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0%,乙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9%,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此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研究[3]结果非常类似,即华法林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阿司匹林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华法林的抗栓效果更好。
在临床实际治疗中,因为患者INR的个体差异比较大,所以,华法林使用剂量也存在明显差异。通常情况下,华法林使用剂量应保证患者INR控制在2.0~3.0之间,如果INR检测值越小,那么就表示抗血栓效果越差;如果INR检测值越大,那么就表示出血风险越大[4]。所以,在临床治疗中,临床医师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明确华法林的用药剂量,以此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在老年心房纤颤治疗中应用华法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可明显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殷红祥.探讨对房颤患者抗栓治疗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4,14(29):141-142.
[2]张绍芳.老年心房纤颤患者不同抗栓治疗方案的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9(10):96-97.
[3]赖成毅.不同抗栓方案治疗老年心房纤颤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3(26):2910-2911.
[4]赵梦华,石建平,刘吉祥等.心房纤颤并发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3,42(5):20-22.
论文作者:李健,王小渠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8
标签:患者论文; 心房论文; 发生论文; 事件论文; 两组论文; 不良论文; 栓塞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