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西晋中 030600)
【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88例进行研究,选取时段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以检测方法不同为分组依据,其中44例应用快速血清学检验的患儿为对照组,44例应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的患儿为实验组,对2组患儿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较高,比较差异P<0.05;对照组中与其他年龄段相比,4~7岁患儿阳性检出率较高,比较差异P<0.05;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临床诊断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8-0086-02
肺炎支原体感染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类型,常发人群为5~15岁儿童,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并且没有明显的肺部特征,在临床诊断中很可能发生误诊及漏诊的情况,对最佳治疗时机进行延误,威胁患者的健康[1]。因此,必须选择一种准确性高的临床诊断方法,我院在实践中发现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方法诊断效果较为理想,本研究与快速血清学检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对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进一步分析,以下为分析过程与结果。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88例进行研究,选取时段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以检测方法不同为分组依据,其中44例应用快速血清学检验的患儿为对照组,包括30例男性患儿和14例女性患儿,年龄最大者为13岁,年龄最小者为1岁,中位年龄为(6.45±0.15)岁,最长病程为2个月,最短病程为3d,中位病程为(31.21±0.16)d;44例应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的患儿为实验组,包括29例男性患儿和15例女性患儿,年龄最大者为13岁,年龄最小者为1岁,中位年龄为(6.50±0.14)岁,最长病程为2个月,最短病程为3d,中位病程为(31.18±0.15)d,统计分析两组患儿基本资料,P>0.05,比较差异并不明显,此研究中两组比较数据可比性增强。
1.2 方法
两组患儿检测方法不同,实验组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方法进行诊断,应用无菌棉拭子对患儿咽喉部、口腔的标本进行采集,在无菌痰液收集器中放置痰液标本,在溶化后复温状态下肺炎支原体鉴定培养基中放置标本,在37℃恒温培养箱中放置培养基,放置时间为24h,对培养基颜色变化进行密切观察[2];而对照组的检测方法为快速血清学检验,在患儿清晨空腹的状态下抽取静脉血2ml。对血清进行离心分离,对肺炎支原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抗体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以仪器使用说明书未依据进行相关操作,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者,在7d后进行复查[3]。
1.3 诊断判定标准
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为阳性的标准为培养基颜色的变化,即由黄变化为红,若24h后培养基颜色变化不显著为阴性;快速血清学检验诊断为阳性为肺炎支原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抗体大于1:160[4]。对两组患儿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和分析,同时记录和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此研究两组患儿比较数据分析处理工具均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19.0,其中所有计数数据的表示方法及验证方式分别为%、卡方,而所有计量数据的表示方法和验证方式分别为均数±标准差、t值,判定形成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标准。
2.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诊断结果对比
实验组44例患儿中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儿为35例,检出率为79.55%;而对照组44例患儿中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儿25例,检出率为56.82%,两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
2.2 血清学检测不同年龄患儿检测结果对比
应用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对照组中与其他年龄段相比,4~7岁患儿阳性检出率较高,比较差异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如下表所示。
2.3 对比两组患儿住院时间
经治疗两组患儿均痊愈出院,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平均为(17.89±4.15)d,而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平均为(18.58±4.30)d,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差异P>0.05,未形成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原发性肺炎的引发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较为常见,上呼吸道感染为早期表现,伴随病情发展逐渐发展为急性细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严重者会导致肾炎、脑炎等器质性病变发生,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尽早诊断和治疗是避免病情发展的关键[5]。本研究主要对对我院8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了分组研究,44例应用快速血清学检验的患儿为对照组,44例应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的患儿为实验组,从研究结果中显示,实验组采用的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更高,可见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诊断价值更高,可有效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此方法在培养基中加入快速生长因子,加快病原微生物增殖和分解,导致大量氢离子产生,降低培养基pH值,因此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以此对肺炎支原体进行判断。快速血清学检验方法优势则为创伤性小、操作简便,患儿耐受能力强,因此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肺炎支原体检测中,而相较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阳性检出率较低,同时不同年龄段阳性检出率也不同。
综上所述,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临床诊断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豆海龙.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4):88-88,62.
[2]刘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J].母婴世界,2015(20):10-10.
[3]闵新平.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价值[J].医学信息,2015,28(51):210.
[4]陈花莲.快速血清学和微生物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18(2):131-133.
[5]陈尚芳.探究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意义[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1):26-26.
论文作者:李丽燕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5
标签:支原体论文; 患儿论文; 肺炎论文; 快速论文; 血清学论文; 微生物论文; 阳性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