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2)
【摘要】选择盲是指个体不能觉察他们的偏好与决策结果之间的不匹配,即人们不能发现真实偏好被操纵。这一现象在行为经济学中普遍存在。对选择盲的解释主要有记忆表征和选择偏好理论,而选择盲的影响因素则包括选项相似性、时间、情绪和虚假反馈方式等。选择盲是一个稳健的、可重复的、戏剧化的过程,在选择偏好中普遍存在,对人们的偏好改变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由于选择盲的普遍性与独特性,及其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对选择盲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未来的研究应该对选择盲的心理机制与产生根源、影响因素等方面作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选择盲;记忆表征理论;选择偏好理论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4-0001-03
理性决策理论认为个体的偏好是确定的、不变的,决策者将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选择。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即使是最简单的选择任务,你也可能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选择是什么。不仅如此,你还可能为自己未曾做过的选择辩护。选择盲目性(choice blindness)是证明个体选择偏好改变的证据,是行为经济学中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McLaughlin & Somerville,2013)。选择盲是指个体不能觉察他们的偏好与决策结果之间的不匹配,Johansson,Hall,Sikstr?m和Olsson(2005)首次提出了选择盲的概念,并在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中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存在。
在经典实验室研究中,被试的任务是在成对呈现的女性面孔照片中选出更有吸引力的面孔(如图1)。随后,实验人员将被试选择的那张照片呈现给他们,并让他们解释为什么觉得这张照片更有吸引力。然而,在部分选择中,实验人员给予被试虚假反馈,即并未将被试最初选择的真实偏好照片呈现给他们,而是被试最开始未选择的非偏好照片,即虚假偏好图片。在虚假反馈的选择中,尽管两张照片非常不同,但只有不到30%的被试发现呈现的照片不是自己所选择的。在被试没有发现选择差别的实验中,研究者发现了更有意思的现象:被试找了很多理由来说明为什么自己认为这个面孔更有吸引力,即使他们首次选择时根本未曾选择这个面孔(Johansson et a1.,2005;Johansson,Hall,& Chater,2012)。
图 1 选择盲经典实验室实验(图片选择)
为了了解虚假反馈组和对照组被试报告的理由是否存在差异,Johansson,Hall,Sikstr?m,T?rning和Lind(2006)运用词频和潜在语义分析(LSA)的方法分析了被试报告的理由在情感、精细程度和确定性三个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组被试报告的理由没有显著差异。此外,在现场实验中,研究者在超市门口随机选取顾客作为被试,让被试品尝两种不同口味的果酱和茶,并从中选择出喜欢的口味,在一些选择中,研究者让顾客再次品尝果酱时,通过翻转特定的果酱盒子,被试品尝到的是最初未选择的非偏好口味的果酱。与实验室实验研究的结果一样,很多被试没有发觉再次品尝的是研究者操纵的虚假偏好果酱(Hall,Johansson,T?rning,Sikstr?m,&Deutgen,2010)。
1.研究现状
选择盲一经发现就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目前,选择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验证在不同特定场景中是否存在选择盲现象。选择盲的共同特点是众多被试都没有注意到他们的真实偏好被操纵(Johansson,Hall,&G?rdenfors,2011)。选择盲首先在女性面孔偏好的研究中得到验证(Johansson et a1.,2005),自此,选择盲的实验扩展到各个领域,包括消费者的自然选择(McLaughlin& Somerville,2013),态度形成和道德判断(Hall,Johansson,& Strandberg,2012),选举和政治倾向(Hall et a1.,2013),以及精神病学的自我症状诊断(Merckelbach,Jelicic,& Pieters,2011)等。不仅如此,在不同情景的选择盲实验中,只有2O~35% 的被试察觉到他们的真实偏好被操纵(Johansson et a1.,2011)。
第二,探讨选择盲对偏好的影响是即时的还是长久的。选择盲实验表明被试偏好可以被操纵,但这种影响是否长久,能否影响其未来的决策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Johansson等人(2012)的研究中,被试在完成整个实验任务15分钟后,研究者将实验中所有图片随机一一呈现,让被试对图片偏好程度进行1到10分的等级评定,研究结果表明虚假偏好图片得分依然高于真实偏好图片,即15分钟后,被试对虚假反馈图片的偏好没有发生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选择盲对偏好改变的影响是持久的。
第三,关注不同通道的选择盲。国外学者对选择盲的研究发现,不仅存在选择盲视,还存在着选择盲味(Hall et a1.,2010),选择盲听(Sauerland,Sagana,&Otgaar,2012)和选择盲触(Steenfeldt-Kristensen &Thornton,2013)。由此可见,不同通道都存在着选择盲,研究者也开始尝试对比分析跨通道的选择盲。
2.心理机制
自选择盲提出以来,许多研究者试图探索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而目前对选择盲的解释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个体为什么没有察觉偏好与结果的不匹配;二是个体为什么会做出虚构的解释。
2.1 记忆表征理论
记忆表征理论认为成功侦测选择改变需要以下两个条件:第一是偏好图片在大脑中进行完整表征,且在与非偏好图片进行比较时,记忆中的偏好图片表征信息量仍旧充足并支持成功比较;第二是偏好选择在大脑中的表征能够成功提取,并与非偏好图片进行比较。因此,从记忆的加工过程来划分,对选择盲的解释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为表征失败理论,即选择盲发生的原因是与眼前虚假偏好图片进行比较时,大脑中真实偏好图片的表征已经不完整,甚至不存在了,导致变化侦测失败;第二类为比较失败理论,即选择盲发生的原因是大脑中真实偏好图片的表征支持成功比较,但偏好图片表征不能成功提取,或在比较阶段出现障碍(Petitmengin,Remillieux,Cahour,&Carter-Thomas,2013)。
记忆表征理论强调选择盲实验中被试的记忆过程,特别是记忆编码之后、提取之前的记忆表征阶段。记忆表征是否存在,是否充分完整,能否成功提取以进行比较则成为研究争论的焦点。尽管这些理论假说都不能完全解释选择盲,但是每一种理论都解释了选择盲记忆表征的某些方面。
2.2 选择偏好理论
在选择盲的实验中,我们从记忆表征的角度解释了人们为什么没有检测出偏好图片的改变。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人们对偏好反转原因的报告。对于选择与偏好的关系,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观点。经济学家认为,人们选择什么,就揭示了他们喜欢什么(Parise& Spence,2012)。但是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做选择时并没有特别深思熟虑,而且有大量研究发现人们的行为和态度不一定总是一致的。
Ariely和Norton(2008)的理论认为个体选择的不一定是喜欢的,即人们的决策常常受到无关因素的影响,并且人们可能没有注意到这些无关因素,而把结果归因到稳定的因素上,比如自己的态度。因此,Ariely和Norton认为选择可以塑造偏好,人们可能本来没有特别偏好,出于某种原因做出了一个选择之后就将其归因到自己的偏好。Johansson等人(2012)在实验中证明了人们的选择会影响未来的偏好,即对虚假反馈图片的偏好。在实验中,被试在完成两两图片选择后,研究者再次将成对图片同时呈现,被试将再次从中选出偏好图片。对照组中93%被试在两次选择中选择了相同的偏好图片,即真实的偏好图片,说明再次选择时被试偏好图片并未发生改变;而虚假反馈组被试两次选择(第一次实验中的真实偏好图片与第二次选择的偏好图片)的一致性降到了53%,也就是说在第二次实验选择中,更多的被试选择了虚假反馈的偏好图片,说明被试偏好的图片发生了反转。也就是说被试在接受虚假反馈后认为首次未被选择的图片是自己的真实偏好图片,并将这种选择归因到自己的偏好上,因此,在将所有图片再次进行偏好比较时,被试被塑造的偏好表现出一致性和稳定性。由此说明,选择盲会影响被试将来的选择,而且这种偏好的反转还具有持久性。
总之,虽然记忆表征理论和选择偏好理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选择盲,但也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记忆表征理论主要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人们为什么不能发现选择的改变,但理论本身还存在着争议;而选择偏好理论则着重分析人们偏好反转的原因,但内省研究法本身也有一些问题,因此,选择盲的心理机制还有待研究者进一步研究。
3.影响因素
目前,学者对选择盲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讨阶段,虽然不同研究者都发现了一些影响因素,但是研究较多的是选项相似性和虚假反馈。
3.1 选项相似性
经典选择盲实验中,图片选项一般是成对呈现给被试,选项的相似性与选择盲的关系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传统的选择盲视实验中,研究者使用不同相似性的成对图片作为选项,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相似性的选项中选择盲发生的比例没有显著性差异,即选项相似性对选择盲没有影响(Johansson et al.,2005)。
Steenfeldt-Kristensen和Thornton在2013年首次对选择盲触进行了研究,与选择盲视一样,很多被试都没有觉察偏好与结果的不匹配。同时研究发现选项的相似性影响选择盲的产生,即当选项越相似时,被试越难觉察偏好与结果的不匹配,越容易产生选择盲。Hall等人(2010)在选择盲味的研究中也发现选项果酱的相似性越高,选择盲发生的比例越高。选择盲味和选择盲触研究中得出了与选择盲视不同的研究结果,这可能是因为,第一,在触觉和味觉上,研究者认为呈现的是相似性不同的选项,但有些被试可能本身就不能在触觉和嗅觉上对选择进行区分;第二,目前并没有完全分离只有视觉或只有触觉的偏好研究(GaiBert,Wallraven,&Bilthoff,2010),可能存在一些其他变量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例如,2D想象变成3D的实物增加了观察时间;第三,可能不同通道的选择盲有不同的机制。选项的相似性对选择盲的影响可能会随着选择通道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其具体影响方式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3.2 虚假反馈
虚假反馈是指在被试在选择偏好图片后,研究者将被试未选择的非偏好图片呈现给被试,并告诉被试这是被试选择的偏好图片并报告选择的理由,虚假反馈不仅是选择盲产生的基础,而且虚假反馈的内容和方式也会影响选择盲的发生和选择偏好改变的程度。
首先,T?rning等(2013)的研究中被试在观看虚假偏好图片后,研究者鼓励一组被试更多地报告选择偏好图片的原因,结果有26.6%的被试觉察到选择与结果的不一致,而另一组被试要求少报告原因,而是更多地描述虚假偏好图片,结果只有16.6%被试发现选择盲,图片描述组被试觉察选择盲的比例显著低于报告理由组,说明虚假反馈的内容会影响选择盲的发生。这可能是因为被试在描述虚假反馈图片的时候,更多地关注眼前的图片,而报告理由的时候,被试可能会试图回忆成对呈现的两张图片。
其次,Sagana,Sauerland和Merckelbach(2012)对比了虚假反馈组和对照组被试对偏好图片的偏好程度,研究显示当给予被试虚假反馈后,被试更喜欢第一次未选择的偏好图片。比如说,在第二次给被试呈现偏好图片后,让被试对图片的偏好程度进行等级评定,对照组被试认为比较喜欢偏好图片,而被试在接受虚假反馈后认为非常喜欢虚假偏好图片,说明虚假反馈会影响被试的偏好改变程度。
此外,T?rning等(2013)在研究中分析了使用原因报告反馈和等级评定反馈对选择盲偏好程度改变的影响,实验中一组被试在报告理由后,研究者再随机抽取8张图片与给被试呈现的两张图片混合,被试将对这10张图片进行等级评定,分析被试对最初两张照片的偏好程度;另一组被试在报告理由之前,将直接对虚假反馈图片进行等级评定,然后与报告理由组一样再次对10张图片进行等级评定。研究结果表明,等级评定组被试的偏好改变程度显著大于报告理由组。这可能是因为等级评定给了被试一个明确的标准,等级评定比语言描述更能给被试留下清晰的印象。
还有研究发现年龄和时间等因素也会对选择盲产生影响 (Johansson,Hall,Gulz,Haake,& Watanabe,2007),但是目前对选择盲影响因素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其中一些影响因素还没有得到充分研究和验证。
综合以往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国内外对选择盲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因此需要研究者继续进行深入地探索。
4.未来展望
选择盲已经从一种现象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实验研究方法。选择盲的方法可以用来构建一个更全面的无意识过程,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内隐和外显的过程,而且也充分挖掘了决策的多个方面(Johansson et a1.,2005)。选择盲实验使用误导或戏法去操纵意图和选择之间的关系,为决策者呈现虚假偏好选择并诱发回应(Johansson,Hall,&Sikstr6m,2008)。选择盲显示了偏好的可变性,McLaughlin和Somerville(2013)认为选择盲的方法对于研究消费者行为是非常理想的。比如,研究者可以运用选择盲来探讨消费者选择偏好的可变性以及决策过程的其他方面,甚至包括无意识过程。
总之,选择盲是一个稳健的、可重复的、戏剧化的过程,在选择偏好中普遍存在,对人们的偏好改变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由于选择盲的普遍性与独特性,及其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对选择盲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Aardema et a1.,2014)。
【参考文献】
[1] Aardema,F.,Johansson,P,Hall,L.,Paradisis,S.M.,Zidani,M.,&Roberts,S.(2014).Choice blindness,confabulatory introspection,and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A new area of investig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gnitive Therapy,7(1),83-102.
[2] Ariely,D.,&Norton,M.I.(2008).How actions create—not just reveal—preferences.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12(1),13-16.
[3] Gaiflert,N.,Wallraven,C.,&Btilthoff,H.H.(2010).Visual and haptic perceptual spaces show high similarity in humans.Journal of Vision,10(11),1-20.
[4] Hall,L.,Johansson,P,& Strandberg,T.(2012).Lifting the veil of morality:Choice blindness and attitude reversals on a self-transforming survey.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7(9),45457~,5464.
[5] Hall,L.,Strandberg,T.,P?rnam ets,P,Lind,A .,T?rning,B.,&Johansson, (2013).How the polls can be both spot on and dead wrong:Using choice blindness to shift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voter intentions.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8(4),60554-60562.
[6] Johansson,P,Hall,L.,Sikstr?m,S.,& Olsson,A.(2005).Failure to detect mismatches between intention and outcome in a simple decision task.Science,310(5745),1l6-l19.
[7] Johansson,P,Hall,L.,& Chater,N.(2012).Preference change through choice.In R.Dolan& T.Sharot(Eds.),Neuroscience of preference and choice:Cognitive and neural mechanisms,PP.121-1381.London:Academic Press.
[8] Johansson,P,Hall,L.,Sikstr?m,S.,T?rning,B.,& Lind,A .(2006).How something can be said about telling more than we call know:On choice blindness and introspection.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15(4),673-692.
[9] Johansson,P.,Hall,L.,& Gardenfors,P (20l1).Choice blindness and the non-unitary nature of the human mind.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34(1),28-29.
[10] Johansson,P,Hall,L.,T?rning,B.,Sikstr?m,S.,& Chater, N.(2013).Choice blindness and preference change:You will like this paper better if you(Believe You)chose to read it!.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10(2),1807-1816.
[11] Johansson,P,Hall,L.,& Sikstr?m,S.(2008).From change blindness to choice blindness.Psychologia.51(2),142-l55.
[12] Merekelbach,H.,Jelicic,M,,& Pieters,M.(2011).The residual effect of feigning:How intentional faking may evolve into a less conscious form of symptom reporting.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Neuropsychology,33(1),131-139.
[13] McLaughlin,O.& Somerville,J.(2013).Choice blindness in financia1 decision making.Judgment & Decision Making,8(5),577-588.
[14] Parise,C.V.,& Spence,C.(2012).Assessing thebassociations between brand packaging and brand attributes using an indirect performance measure.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24(1).17-23.
[15] Petitmengin,C.,Remillieux,A.,Cahour, B.,& Carter-Thomas,S.(2013).A gap in Nisbett and Wilson’s findings? A first-person access to our cognitive processes.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22(2),654-669.
[16] Sauerland,M.,Sagana,A.,& Otgaar,H.(2012).Theoretical and legal issues related to choice blindness for voices.Legal and Criminological pychology,18(2),37 l-381.
[17] Steenfeldt-Kristensen,C.,&Thornton,I.M.(2013).Haptic choice blindness.i-Perception ,4(3),207-2l0.
论文作者:汤可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9
标签:图片论文; 虚假论文; 表征论文; 研究者论文; 反馈论文; 相似性论文; 理论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