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可持续发展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何为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各人之所见,异同兼备,尚难统一。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前后,通过全球范围内的讨论。对可持续发展问题产生了如下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定义[(1)]:“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愿望的实现,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持续”;“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的消耗”;“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些定义或立足于自然属性,或着眼于经济、科技属性,或涵盖宽泛,或偏重一方。但大都强调了人与环境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社会几经产业革命推进到现在,充分显示了产业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巨大意义。但人们在欢呼产业革命之余,猛然觉醒以往的发展已带给社会许多严重的病变,从而对社会今后能否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刻反思。或者说不得不考虑又一次产业大革命之前提。社会之再一次飞跃,已不应以单纯的产业革命为标志,而应以社会经济之进步与生存条件之康复为双项准绳。
毋庸置疑,社会的发展及其持续离不开构成社会的几个大方面的相互作用,但应如何把握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与轻重缓急?
我们认为,社会的构成与运动可分为虚、实两类(见图1)。其中实性社会包含人类域、经营域、基源域等三域;虚性社会包含科教域、政德域与易筹域。每域皆发展为4个方面,而每个方面又包含无穷无尽的子系统。
图1 社会发展结构图
人类域的四个方面是人口、素质、类型与需求。
经营域包含四类产业,其中第一产业为农、林、牧、副、渔,即植养。第二产业为轻、重工业;第三产业包括金融、商贸、服务、公益等;第四产业指交通、通讯、能源、信息、高新技术等。
基源域除人们常说的资源、环境、灾害外,还包括时机。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国内外的大“气候”与局部地区的小环境给人们提供了许多性质不同的时机。如何从正反两面把握客观的时机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易筹域包括辨、合、计、行四方面。属哲学与规划设计的范畴。
科教域中的天、地、生来自自然,而“理”是指整个的理学范畴。
政德域的四个方面为体、律、观、心,即政体、法律、观念、与心理等道德特征。
这24个方面具有如下的相关矩阵:相关强度从1到5逐级增长。
显然与此矩阵对应的是一个强连结图。上述24个方面皆可在同一个阶层上作为图解的入口。它们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正象环境的保护不应扼杀人类生活进步的需求,需求目标的追求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样,这种辩证关系的内核在于一种无及无不及,无重心无不重心,无我无不我的混沌效应,或系统整体。
2 求社会可持续发展之妙方
物质财富的创造与人工环境的改善历来是人们不懈努力的重点。消除贫困、提高生活水平也是人类自然的追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在对资源利用的数量与质量上,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上都处于阶跃式发展过程中。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但同时,资源与能源的过度消耗,大量污染物的排放,破坏了生态平衡与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于是一些全球性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被觉察出来了,如气候的不利变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沙漠化与土地退化等。这不仅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且对人类生存构成了威胁。如今人们注意到并想解决此类问题时,大有积重难返之势。于是大呼救救环境!这确属人类社会求发展之当务之急。一个个全球性公约与宣言的发布起了一些提高环境意识的作用,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求发展的心态与行动的不平衡,所以国与国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对环境的保护观念也必然不同。这是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之间永无休止的症结。妙方何在?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需要标本兼治,既要在实象社会三域之间求得协调,又要兼以虚象社会的调治;发挥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紧密结合管理、法律、观念、心理、筹算、哲学、科学与教育等;重视虚实之间的生克转化关系,及其系统作用。
求取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还存在一个极其重要的观念问题,这就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心论”与以社会为中心的“社心论”。
3 “人心论”与“社心论”之辩
世界上有两类主要的动力作用,一是自然界,二是人。而其中具主观能动性的只有人。人的行为对社会的发展有几种作用。一是单纯追求某一方面的目标而漠视或损害其它方面,如为发展经济而损害环境、资源。二是为追求自己国家、地区、民族或个人的利益而损害其他区域、人群、他人或环境。如战争中造成的各类破坏。三是有意无意地对社会的直接破坏。有意的如个别人的社会报复行为;无意的如化工产品泄漏造成了严重污染。四是主动的社会改善行为。各类行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都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只是有程度、比重与方式的不同,即使第4类也不例外。例如防止污染是最大的社会公益事业之一,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经济积累,且可能减缓经济的增长。
人的需求与对社会的根本愿望应该说是一致的。例如希望消除贫困,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工作条件,保持一个卫生、和平、融洽的社会环境。人类的这种需求、愿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并由此而产生了诸般措施、方案、职业与行为。然而,殊途却未必同归。自我(包括群体)为中心的圈子,利益的角逐,使人们的行为具备正反两方面的社会作用。
考虑一个行业、一种职业、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不及周围,自觉不自觉地是以破坏更大范围内的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最终是抑制了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根源就是“人心论”。“人心论”的外延就是单因子论。例如第一产业中的粮食问题,无疑对我国12亿人口的生活至关重要。但为了保证粮食产量的巨大需求,不能以大量垦荒、破坏草场和山地而导致水土流失、环境恶化为代价。不是有人提出向草林山野发展第二类“粮食”的更好前景吗!同样,单纯从某一类行业筹划其可持续发展,都会有类似的问题。我国21世纪议程中有些项目就有些仅着眼于项目本身谈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但总的说来整个21世纪议程的制定则是以社会总体上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的。那就是,以社会总体可持续发展的纲目为基础,指导各单项的发展计划,协调各单项发展之间相生相助的良性循环关系,这就是“社心论”的基本思想。为此需要两个层次的研究。第一是全国最高层次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途径和指导社会虚实六域24项子系统制定单项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点与界定标志等。第二是24个子系统,各自都要提高“社心论”的观念,确定自我可持续发展的制约边界和目标体系。
“人心论”与“社心论”也许有些类似于“地心论”与“日心论”的历史发展。没有“地心论”的基础,也就没有“日心论”。但是“地心论”也好,“人心论”也好,都要跳出自我,在另一个统帅自我的全社会的总体上回头来看自我。这个跳跃是必要的,但是有一定的困难。
4 明确关系,把握时机,抓住重点
事有千头万绪,行有三百六十。工业、农业及其它各行各业都希望自身在未来得到发展。经济要增长,生活要富裕,粮要多,水要足,空气要新鲜。案件要少,道德要好,灾要能防、抗,学要大家上。可是金无足亦,心无尽遂。由于万事万物间关系复杂,作用机理隐晦难明,或相生,或相克,或相促,或相抑,不可能皆并驾齐驱,共至上境。扩大耕地面积,会影响工矿、交通、建筑用地;大力发展工业,会破坏环境;为保护环境而控制工业,有可能降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努力提高消费水准,又可能损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人类应设法把握各种发展因素在系统中的位置及之间的复杂关系。若能明白这个道理,便能通过人们对本位利益行为的自我约束,动力作用的施加与部门协调工程的建立,及政治、管理、科学技术、教育等方面的作用或影响,在某些发展过程的环节中寻找由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转化的契机。逐步把各项行为过程都纳入协调一致的历史列车上去。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个衡量社会发展关系协调程度的向量P,然后在欧氏空间上建立下列概念方程:
X=f[,1](P,L,t)
①
P=f[,2](C,T,D,t)②
D=f[,3](N,Z,V,t)③
某些重要的约束条件:
N≤A[,1](t)C
T≤min{A[,2](t)D,A[,3](t)C}
△S(F,t)+△H(F,t)=A[,4](t)△Q
△S(F,t)>0
△H(F,t)<0
式中:
X—社会可持续发展状态向量
L—社会发展的基本环境向量
C—资环状态向量
T—产业经营情况向量
D—人类需求向量
N—人口数量结构向量
Z—人的综合素质向量
V—社会虚域的作用向量
△S(F,t)—因工业引起的生活水平提高
△H(F,t)—因工业引起的自然环境退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Q—生活适应性的改善
A[,i](t)—系数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