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照辉[1]2004年在《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整合》文中研究表明土地利用是城市规划的核心,论文以基于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土地利用理念与方法为研究基础,尊重土地资源的自然特性,兼顾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双重属性,使城市土地利用更为符合城市生态系统运行的规律。 针对当前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土地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两大课题,论文在探讨了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一般原则和西南地区山地城镇的特殊规律的基础上,以生态整合方法为切入点,尝试将生态理念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中。在自然与城市共生的基础上,寻求促进城镇功能区之间以及城镇与外围环境的和谐与平衡。生态整合可以理解为通过对功能和性质各异的系统因素关联的研究,发现其联结纽带并将分异系统链接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而实现一体化全面协调的思想。 论文分析了西南山地城镇的土地利用现状,发现在城镇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生态反思,提出西南山地城镇土地利用的新趋势——生态整合方法。 评析了城镇土地利用基本概念、城镇土地利用布局形态和城镇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与生态整合方法的内在契合。 总结了现行土地利用评价的各类方法,提出对用地的综合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为考虑各类用地形式的相互影响、选择最佳用地形式,确定城镇用地的合理组织方式和城镇布局形式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重点讨论了生态整合方法在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土地利用过程中的运用:加强土地利用与城镇内在属性关联;合理利用山地城镇地貌景观与构建城镇空间特征;提倡内涵式集约化使用土地,整合不同用地功能达到最优布局;建议面向开敞空间的外向型用地布局模式,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等。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叁个层次分析和探讨了生态整合方法对城镇用地布局的指导意义。 最后,论文以江油市青莲镇总体规划为例,论述基于生态整合的土地利用格局。结合实例,积极探索了论文构建的方法论在规划建设实践过程中的运用。
吴勇[2]2012年在《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空间结构是城镇各种要素在城镇空间的分布关系,其实质是城镇各种要素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城镇空间结构是不同历史阶段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积累,并随着城镇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目前,我国西南地区的城镇正处于一个快速城镇化和高速经济发展时期,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所导致的城镇空间扩展以及城镇功能结构重组,正推动着城镇空间结构的快速演变。西南地区自然环境复杂、民族众多,促使西南地区地貌形态、交通结构和地域文化呈现异质性和多样性特征,而这些独特的外部环境是西南山地城镇生成、演化的决定性因素。由于西南山地城镇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地域文化与城镇结构、城镇发展与生态安全的约束,城镇化的空间结构发展一方面迫切需要得到充分的理论解释,以设计制定合理的空间战略与治理框架;另一方面,现实的空间发展也为这方面的研究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机遇。鉴于此,论文分析了西南山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交通结构特征、文化结构特征,并以西南地区的山地城镇为主,归纳总结出山地城镇选址规律和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山地城镇空间选址的空间区位模式。与此同时,本文对山地地貌类型和城镇形态进行抽象简化,并以类型学归纳方法进行总结,在对大量的案例验证的基础上,勾画出山地城镇形式多样的空间结构图谱。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山地城镇为例,从城镇空间形态的拓展及用地功能的演变及作为切入点,对山地城镇形态的演变轨迹进行了较完整的历时性研究,着力总结出西南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各个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演化特征、演化规律。进而,论文进一步深入探索城镇空间结构演变与城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政治制度、技术经济等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演变的内在机制,即开放与非平衡是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前提、涨落与失稳是空间结构演变的诱因、竞争与协同是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渐变与突变时空间结构的发展方式、分叉与选择是空间结构演变的路径的内在机制。最后,基于对现实山地城镇空间演化的现实困境梳理,结合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从充分开放、生态安全、动态成长与高效协调四个方面提出山地城镇空间结构建构和优化的途径,使我们能够有效地通过规划预置和过程控制,主观能动的引导山地城镇空间朝稳定持续的方向演化,促使山地城镇空间发展与时间耦合、与经济协调、与环境共生。以期在全球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对西部大开发中山地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建构和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思路。
罗夏[3]2012年在《西南山地城市生态基础理论与案例研究》文中指出西南山地城市生态基础理论与案例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究的子课题,其提出了构成西南山地城市形态的五个方面,分别为:历史格局、生态文化、生态景观、生态安全、生态要素。本文讨论城市生态要素与城市形态的互动关系及功能价值。论文以城市生态要素的作用机制、演变过程及与城市形态相互影响为研究重点,理论结合实证分别阐述西南山地城市生态要素的功能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总结西南山地城市生态要素的问题和城市所面临的生态挑战,提出城市低碳生态建设思路及策略,并为其提供案例借鉴与实践指导。论文开篇以问题为导向,列出了目前西南山地城市发展的生态问题,旨在从城市生态要素研究中得到解决问题的启示。然后对本文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西南山地为行政区划上叁省一市一区的范围,城市生态学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等相关概念加以阐释。接下来对相关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城市生态学理论以及山地城市规划理论进行梳理,最终确定了研究框架。其次是对西南山地城市生态要素的理论研究,包括两大部分。其一是相关基础理论部分,包括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城市生态学相关生态建设的研究阐述,其二是针对西南地区的现实问题,对西南山地城市生态要素概念的研究部分。其中阐述了生态要素研究发展情况,和生态要素的构成及基本功能特征,为下面章节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再次是从生态要素的特征、功能和价值展开,对西南山地城市生态要素的实证研究。系统地分析了各子要素的功能作用以及其对城市综合的影响作用,探寻其对城市产生效应的特征、方式和规律;再根据西南山地特殊的自然历史环境,探寻城市生态要素在城市与环境的演进过程中所发生的功能价值演变特征,总结出生态要素对西南山地城市发展建设中功能价值和影响作用。最后通过西南地区部分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和实证案例,说明生态要素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总结出西南山地城市设计中生态要素的设计方法,以供探讨。
王力国[4]2016年在《生态和谐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从对于快速城镇化时代下山地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山地城市发展的要求思考入手,以生态和谐的城市空间格局规划理论构建为目标,以山地城市为特定研究对象,提出了关于生态和谐理念和城市空间格局的基本认识,借助哲学与系统科学的认识将二者统一起来,发展出基于生态和谐内涵下的四维一体规划理念,结合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的基本影响要素分析,提出了每一个规划维度下的相对应的规划策略与方法。论文以重庆市主城区这一典型山地城市空间为主要对象,展开了多个案例分析,旨在对规划策略和方法进行更详细的解释和验证,使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论文在理论性研究方面,一是辨析了生态和谐与城市空间格局两个主要研究概念,从系统性特征入手,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生态和谐的城市空间格局规划这一新的规划理念。二是提出了生态和谐理念包含客观适应与主观协调两方面内涵的认识,以及城市空间格局的二重性认识和层级性认识,明确了生态和谐作为定性描述,山地城市空间格局则是系统对象。叁是构建了生态和谐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是四维一体的规划理论,并且指出该空间格局规划是一种系统优化规划,是有限目标下的规划。四是指出了生态和谐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是客观要素适应与主观要素协调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客观要素适应对应于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主观要素协调对应于文化性要素和社会性要素,并且详细分析了山地城市特定条件下它们各自涵盖的子要素内容。论文在规划方法研究方面,基于生态和谐的四维一体规划理念,提出了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体系框架。在城市层级和片区层级两个空间尺度层级下,结合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影响要素的分析基础,分别从适应自然环境,适应人工环境,基于文化性的引导,基于社会性的引导四个规划维度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内容与规划方法。论文的创新点在于,尝试性的提出了一套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的内容与方法体系。论文基于现有城市空间规划的内容和方法,以山地城市空间格局为对象重新进行了梳理、组织,借助生态和谐概念下客观适应与主观协调的视角,以四维一体的规划理念形式运用于山地城市空间格局本体及其载体相关内容的规划优化中,构建出一种不同视角下的山地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体系。论文对于生态和谐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这一规划体系的搭建,以及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内容与规划方法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论文所形成的一些学术观点,有助于推动山地城市空间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的解决,也有助于指导山地城市规划发展,进而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格局。
易青松[5]2012年在《西南山地城市生态基础理论及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南山地城市生态基础理论与案例研究是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究的子课题,其研究体系包含了反映城市生态的五个分支,分别为:历史格局、生态文化、生态景观、生态安全、生态要素研究。本篇论文是其中的分支——西南山地城市生态安全研究。论文主要分析了西南山地城市生态系统自身的与对人类服务的功能的要素与影响。西南山地特定的区域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山地城市生态系统。本文试以从“西南山地”的地域性角度出发,对于西南山地城市这一特殊地域城市,以用生态学的研究切入,分析生态系统的特征,在探讨生态安全基础上,梳理西南山地城市生态安全理论基础、梳理生态安全的调控方法与评判模式,研究分析西南山地城市生态安全的选址和环境要素的影响与对策,归纳总结西南山地城市生态安全的防护与管理策略、设计与建设策略,为西南山地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指导。论文首先,对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以及研究内容、方法等,并对文章中的相关概念(研究区概况)进行界定。然后,对目前国内外城市生态安全研究动态进行分析总结,梳理生态安全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经验,总结生态系统的调控方法与评判模式。从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生态足迹分析”等理论基础研究入手,结合西南山地城市的地域条件对西南山地城市生态安全的建设模式提出方法和途径、评判模式。然后,从城市的起源与发展的时间维度来论述其选址要素和环境要素。通过科学的选址,以达到城市避灾要求。对西南山地城市生态安全的环境要素影响及对策研究,将本文的研究限定在西南山地城市生态系统的职能功能的和调控机制的探讨上,得到生态安全的技术性要素,系统与要素相互制衡、协调,并且各个要素迭加作用,形成一个合力公共作用城市生态系统。再有,探讨西南山地城市生态安全的防护与管理策略,即是对山地城市的减灾研究。分析西南山地城市生态安全的灾害要素管理,建立防灾减灾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最后,探讨在多种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西南山地城市生态安全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其发展态势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策略。即对山地生态建筑技术与运用、绿色材料策略、山地城市空间生态安全格局规划,进行城市生态安全的设计策略与建设策略研究。
曾帆[6]2009年在《山地人居环境空间形态规划理论与实例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研究是赵万民教授主持的《山地人居环境空间形态规划理论与实例探析》的子课题——我国西南地区研究部分。论文从“西南”地域性角度出发,追溯当前区域独特城镇空间形态形成的历史过程,并在对当代西南山地城镇空间形态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与总结出西南山地人居环境空间形态的适应性方法。藉此,笔者从西南山地城镇演变的历史过程入手,研究山地城镇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探讨未来山地城镇的发展趋向,并试图建立起西南山地地域性与规划策略之间的互适模型,最终形成山地人居环境空间形态的适应性方法。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阐述了论文选题、课题的研究范围以及论文研究的相关理论,提出了论文研究的工作框架。第二章为西南山地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简史。本章以西南山地城镇发展的史料分析为基础,以城镇形态演变的显着特征为导向,分别从古代、近代、现代叁个时空阶段对西南山地特殊地域条件下城镇的选址、演变阶段、形态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了对当前西南山地人居环境空间形态建设具有借鉴性的指导观。第叁章为西南山地城镇空间形态演变机制的研究。本章归纳出区域内山地城镇形态演变受自然生态、经济结构、交通技术、社会文化及政策制度这五种因素的影响最明显,并进一步总结出社会生产力、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发展战略决策这叁大推动力构成了西南山地城镇演变发展的动力机制;而当前西南山地城镇空间形态的典型类型和城镇扩张的典型模式则是该动力机制作用下的外在表征。第四章为当代西南山地城镇形态发展趋向研究。本章首先梳理国内外山地城镇的发展态势并总结出对我国西南山地城镇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时势政策及事件;其次剖析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形态迅速扩张与山地用地条件局限的内在矛盾,由此提出未来山地城镇发展的集群化、生态网络化、簇群化叁种发展趋向。第五章为西南山地人居环境空间形态适应性方法的归纳和总结。本章首先对西南地区不同地貌类型的典型城镇提出发展建议;其次对山地城镇空间形态的规划策略进行梳理和整合;最后提出了山地地域性与规划策略的互适模型,即山地人居环境空间形态的适应性方法。
谭敏[7]2011年在《成渝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综合协调论》文中提出近年《珠叁角改革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等一批以城镇密集区为对象的发展规划在国家层面陆续出台,标志着城市密集区的发展已经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另一方面,随着资源与生态环境对发展的约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城镇密集区集约发展模式的选择对于国家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立足于成渝城镇密集区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以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为目标和理论出发点,对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理论方法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并提出了成渝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相关对策。论文共八章重点论述叁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分析问题部分。在绪论的基础上,论文第二章重点论述了成渝城镇密集区空间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区域空间发展各自为政、建设空间低效扩张、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城乡二元空间失衡四个方面,并对其形成的内在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为理论构建部分。论文第叁章在总结集约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镇密集区集约发展的内涵;明确了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研究对象和需要达成的空间目标;在总结相关方法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方法论。研究表明:(1)城镇密集区集约发展具有综合性内涵,表现为集约发展实现的多层次性和集约目标的多维性;(2)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实现,需要对包括宏观区域空间、中观城镇空间和微观建设空间在内的多层次空间对象进行综合调控;(3)可将相对抽象的城镇密集区集约发展概念,落实到空间上具体分解为区域城镇协调发展、城镇空间有效拓展、生态空间有效保护和区域城乡空间统筹四方面的多维性目标;(4)为达成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目标,应当采用综合协调的基本方法。综合协调方法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性、多层次性、主客观统一性和核心矛盾协调原则,综合协调作用机理的基本环节包括协调的核心关系、协调的调控对象、受控对象的组织策略和协调的保障机制四个基本方面。第叁部分为实践运用部分。论文第四、五、六、七章分别运用综合协调论的基本方法,就如何达成成渝城镇密集区区域城镇协调发展、城镇空间有效拓展、生态空间有效保护和区域城乡空间统筹四大空间集约发展目标进行了研究,重点论述了达成各空间目标需要进行综合协调的核心关系、调控对象、组织策略和保障机制。研究表明:(1)要实现区域城镇协调发展,应当从综合协调城镇空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入手,构建系统共生的区域城镇空间关系;(2)要实现城镇空间有效拓展,应当从综合协调城镇空间的集中与分散关系入手,引导紧凑的城镇空间布局与建设模式;(3)要实现生态空间有效保护,应当从综合协调建设空间拓展与生态空间保护的关系入手,形成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多层次的生态化空间发展战略;(4)要实现区域城乡空间统筹,应当从综合协调城乡空间的分离与融合入手,促进区域城乡空间的融合发展。关于城镇密集区规划的相关研究较多,本文针对目前城镇密集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以集约发展为切入点,将集约发展的理念总结提炼后运用于城镇密集区,并尝试将相对抽象的集约发展理念提炼落实为具体的空间发展目标,为今后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了抓手。另一方面,虽然关于区域协调、紧凑发展、生态规划和城乡统筹国内外学界均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在城镇密集区集约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本文从协调的理念出发,以成渝城镇密集区为实证案例,运用综合协调论的基本方法从新的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李云燕[8]2014年在《西南山地城市空间适灾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人类进入聚居,就学会了利用空间进行避灾、防灾、甚至抗灾的实践。但随着城市的发展,研究分工开始细化,城市防灾减灾研究也开始深入到针对每个灾种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而从总体上进行城市空间防灾减灾的研究则较少。城市空间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综合体,往往需要面对不同已知和未知各种类型的灾害,且各种灾害所需要的防灾控制要求各不相同。这就使得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往往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里出现灾害就往哪里补救,缺乏利用整体城市空间主动来防灾减灾的研究。山地城市是灾害多发地区,其灾害的形成不仅是城市空间本身的问题,还牵涉到城市所处的宏观环境,以及城市表现出的空间形态。论文以复杂系统研究为主要方法,问题导向为研究思路,对山地城市主要灾害类型进行剖析,发现各类灾害过程对城市的影响在于宏观破坏生态环境,中观破坏城市结构形态、微观破坏城市空间要素。基于此,论文探讨了宏观城市外部环境、中观城市结构形态、微观城市(内部)空间构成与城市灾害形成、发展以及衰减全过程的作用机制规律,并试图通过对这些规律的认识,建立起提高城市空间适灾能力的方法体系。论文研究遵循“提出问题—剖析问题—理论建构—机制探析—规划干预”的技术路线。通过对城市外部环境、城市(内部)空间构成、城市结构形态在灾害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初步建立起城市外部环境、城市空间及城市形态与灾害形成、发展和衰减之间的关联作用模型;并通过对前叁者的规划调适,改变灾害在3个阶段的不同输出状态(灾害形成阶段,通过调适相关空间要素阻止灾害的发生;灾害发展阶段,通过控制相关空间要素限制灾害的扩大;灾害衰减阶段,则通过改变相关空间要素促进灾害的快速衰减),以达到通过调控城市空间构成要素来控制灾害的目的,提高城市空间对于灾害的适应能力和承载能力。(一)、在对西南山地城市灾害与城市空间作用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建立了从城市外部环境、城市(内部)空间、空间形态等方面综合进行主动防灾减灾的思路,提出城市空间适灾的理念,把城市空间对于灾害的“防御”进一步扩展到城市空间对于灾害的“适应”,并系统阐述空间适灾理念的构成、与相关概念的区别、空间适灾的作用机制及其优势。城市灾害的发生不可能根本杜绝,相反各种城市灾害的突发性和随机性使得城市防不胜防。因此,城市在尽量预防灾害发生的同时,也要提高城市空间对于灾害的适应能力和承载能力。这种适应能力主要表现为提高城市空间的弹性,即既可防灾又可容灾,具有较好的防救能力,还可以在灾害过后支撑恢复重建,减少城市遭受的损失(论文1-3章)。(二)、详细分析了城市空间构成要素与灾害过程的关系,对各个关键要素在城市空间防灾减灾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从总体认识层面,可概括为城市所处的大环境即城市外部环境、城市本身的空间构成和城市空间结构形态3个方面。论文4-6章分别对涉及这3个方面的因子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其在灾害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其中第4章分析了城市外部环境的适灾作用,其适灾特征表现为外部空间环境的整体性、可容纳性和生态性。第5章分析了城市(内部)空间适灾构成要素,分别从城市空间适灾的功能系统、骨架系统、实体系统、支撑系统和引导系统进行研究,并探讨各空间系统要素的适灾机制。第6章分析了城市空间适灾的形态特征,研究发现了西南山地城市空间形态与环境相适应的多组团特征;西南山地城市的有机分散与紧凑集中特征;西南山地城市的道路交通引导空间形态发展特征;以及西南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自组织特征。这些特征是影响城市空间适灾作用的重要因素(论文4-6章)。(叁)、从城市外部环境、城市空间、城市形态3个方面探讨了城市空间适灾的影响要素,建立起城市外部环境、城市(内部)空间、城市形态与灾害形成、发展和衰减之间的关联作用模型,并分析该模型在灾害形成-发展-衰减3个阶段输入与输出因子系统的变化规律,提出了3个阶段的规划干预策略:灾前干预、灾中控制、灾后重构。以期通过对规划因子要素的调节,发挥城市空间在灾害过程不同阶段对灾害系统的调控作用,达到控制灾害发生、或减轻灾害破坏、或促进灾害衰减的作用,提高城市空间对于灾害的干预能力。(四)、最后基于各空间因子要素的研究分析,及模型的推演功能,提出了西南山地城市空间适灾的理想模式。论文研究试图探讨山地城市防灾减灾的突破点,以期为西南地区城市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曾九利[9]2006年在《成都市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数量、人口在不断增加,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城市化现象加速,对城市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而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研究工作者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基本核心。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的探讨对于优化城市内部各种物质要素的空间组合、优化城市整体布局,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空间结构的模式比较,吸取国内外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经验,并以成都市城市空间结构为实证案例,在对成都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成都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趋势,深入地探讨成都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提出合理的发展模式和成都未来城市空间结构构想,以构造开放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寻找优化成都市未来城市空间结构的途径,以更好地指导成都城市建设。同时为其它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为探索城市化加速发展条件下的城市规划理论研究提供实证基础。
杨红军[10]2006年在《河谷型城市空间拓展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西南山地城镇生态化规划建设与管理”(批号:50178068)。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城市空间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而城市发展中人为的自上而下占据了主导作用,因此,需要对城市的发展、城市空间拓展的规律加以分析总结,实现城市健康地可持续发展。然而在这快速进程中,占据山地城市数量最大的城市类型之一的河谷型城市的这种变化表现得非常突出,因而更需要进一步探询其空间拓展的规律。本文主要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和静态与动态相关联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河谷城市空间拓展的规律问题。而城市空间拓展本就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因此,其本身是一个系统,所以对河谷城市空间拓展的分析中也运用辨证分析与系统研究的方法来分析论证事物。全文从河谷城市定义到空间拓展演化与动力因素探析,来分析河谷城市空间拓展的规律性和不同阶段的空间形态特征。首先界定河谷城市的概念和研究背景的情况;其次分析河谷城市的起源问题;接下来探索河谷城市空间拓展的基础理论;再次分析河谷城市空间拓展的阶段性,对河谷城市空间拓展从古代、近代和现代叁个阶段进行分析总结;接下来对河谷城市空间拓展的影响因素和动力进行探悉;最后运用四川和重庆地区的部分河谷城市作为实例对河谷城市空间拓展进行分析论证总结,并对河谷城市规划建设策略进行探讨。在整个篇章中都运用分析与实际例子相结合的方法,使分析过程的论证具有论点与论据紧密结合的特点。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河谷城市空间拓展的规律性表现为:城市空间拓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随同性,即不同社会经济阶段河谷城市空间表现出不同的拓展速度与形态特征;其次,河谷城市空间拓展表现出阶段性和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形态特征,其总体来说可分为叁个阶段,从空间的紧凑团块状——线形的带状——带状组团式或组团式发展的阶段性和形态特征。河谷城市出现上述的空间拓展阶段性和不同的空间形态特征,是由于河谷城市空间拓展中不同阶段,其作用于空间拓展中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或各个作用力大小有所差异,从而致使河谷城市空间在不同或不一样大小的作用力下发展所致。在河谷城市空间拓展中有两个主要因素:一个是社会经济政治的非自然力,一个是自然力。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最终是非自然力克服自然力的结果,是非自然力驱动、促使城市跨越自然力所限定的初始门槛而向新门槛跨越的动态过程。
参考文献:
[1]. 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整合[D]. 闫照辉. 重庆大学. 2004
[2].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 吴勇. 重庆大学. 2012
[3]. 西南山地城市生态基础理论与案例研究[D]. 罗夏. 重庆大学. 2012
[4]. 生态和谐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研究[D]. 王力国. 重庆大学. 2016
[5]. 西南山地城市生态基础理论及案例研究[D]. 易青松. 重庆大学. 2012
[6]. 山地人居环境空间形态规划理论与实例探析[D]. 曾帆. 重庆大学. 2009
[7]. 成渝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综合协调论[D]. 谭敏. 重庆大学. 2011
[8].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适灾理论与方法研究[D]. 李云燕. 重庆大学. 2014
[9]. 成都市城市空间结构研究[D]. 曾九利. 重庆大学. 2006
[10]. 河谷型城市空间拓展探析[D]. 杨红军. 重庆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