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死亡”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渤海论文,报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狂捕滥捞“捞空”渤海
近年来,素有“渔仓”美誉的渤海几乎已经无鱼捕捞。一些渔民每次离岸几十海里,辛苦忙碌20多个小时,捕捞上来的常常是几十斤“皮虾”。扣除消耗掉的柴油钱和平日缴纳的各种税费,稍好的能顶上一个小工的收入,差点的就只有亏损了。由于无利可图,仅在秦皇岛市,今年就有500艘以上的渔船告别了捕捞业。
近20年间,渤海独有的高经济品种对虾产量锐减九成。比目鱼、黄花鱼、鲈鱼、鳓鱼、跋鱼、鱿鱼、梭鱼、铁茄蟹和蛤蜊等特色水产,1953年时曾经占到渤海捕捞产量的70.2%,1976年已经下降到4.3%。如今,渤海没有一种鱼类、贝类、螃蟹能够形成规模群带。20世纪50年代,环渤海地区集体捕捞人员不足6万人。此后,捕捞队伍以每10年递增1万余人的速度扩充。1960年,沿海省市机动渔船总数约为550艘。1970年,增到3500艘。到2001年,竟然骤增至9万余艘。为了高产增收,一些渔民甚至使用立体状地毯式的拉网,上自水面,下至海底的水生物无一漏网,就连刚刚出生的“子孙鱼”也难逃厄运。浩大的捕捞队伍年年狂捕滥捞,最终导致水生物失去休养生息之机。渤海几近成为“空海”。
污染泛滥“逼死”渤海
农业部和国家环保局近3年发布的公报显示,渤海已成为我国海域和内陆河流污染程度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如不加紧治理,渤海有可能变成一片“死海”。
在辽宁葫芦岛市的五里河,河道内放置着许多用玉米秸制成的篱笆,这是人们用来收集石油的“土武器”。这条通往渤海的不起眼的小河,每年要收纳炼油厂、化工厂、石化总厂三家大型企业的2000吨污水,个别河段面的浮油厚度竟在2至4毫米。营口西南部有一片美丽的海湾,12条带有污染源的河流直接排入,水域污染连年加重。十几年来,海岸线向陆地推进数十米,不仅使当地耕地日益减少,美丽的海湾也名存实亡。
国家海洋局检测的结果显示,渤海水体中的无机盐、活性磷酸盐、铜、氮、磷、石油、锌等全部超标,一种或多种污染物超过一类水质标准的面积已占到总面积的56%。海底泥中,重金属竟超过国家标准的2000倍。海洋检测专家警告说,渤海的环境污染已到了临界点。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遏制污染,渤海将在10年后变成“死海”。那时,即便不向渤海排入一滴污水,单靠其与外界水体交换恢复清洁,至少也需要200年。至于积沉在海底的污染物,将存在更长时间。
赤潮拉响生存警报
国家海洋局前不久宣布,在渤海海域发现大面积有毒赤潮。这是自1998年以后在渤海发生的覆盖面积最广的一次赤潮。1980年以来,碧波浩淼的渤海赤潮频频发生,周期越来越短,面积越来越大。迄今为止,赤潮总数超过300次以上,其中最长的一次竟持续了72天。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暴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自古就有,民间百姓称之为“马粪水”,但过去并不频发。80年代开始出现较大范围的赤潮。1998年,渤海出现近万平方米的大面积赤潮。随后,赤潮发生的频率、持续的时间、形成的范围、灾害的影响都不断加剧。目前,赤潮已成为一种世界性公害。
赤潮源于陆源污染。赤潮在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近岸水域开发利用增加,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养殖污水向海洋过量排放,致使海域越来越富营养化,为赤潮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目前我国农业耕种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而农作物对化肥的吸收率仅为30%,70%都将随着水土流失最终到达河流和海洋。化肥、造纸、皮革、化纤、铝业、橡胶等生产企业沿着海岸一字排开,经过处理和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沿着地表流入渤海,由于多条汇入渤海的河流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渤海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尤为严重的是,陆源性污染导致的海洋污染有可能具有不可逆转性,一旦大面积赤潮泛滥,局面将不可收拾。随着赤潮的频发,引起的灾害越来越重,赤潮也开始从无毒赤潮向有毒赤潮转化。今年6月,渤海惊现大面积有毒赤潮,就是赤潮灾害加剧的标志。
我国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令人震惊。据调查,我国境内几乎每一条河流都遭受了污染。江河湖泊污染,而百川归海,最终遭殃的还是容纳百川的海洋。
为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国家海洋局发出了《关于加强渤海赤潮监控和防灾减灾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山东、天津、河北海洋厅(局)和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结合当地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做到“三个确保”:加强赤潮跟踪监视监测,增加监测频率,密切关注赤潮发生发展动态,确保实现对赤潮动态的有效监控;及时提请有关部门和水产养殖单位,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将赤潮对养殖业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加强对赤潮发生海域的海洋生物贝毒检测,确保受赤潮毒素影响的海产品不流入市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出现因误食赤潮地带水产品而中毒的事例。为确保“三个确保”的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局建立一整套监测、预警、预报的防御体系,实行专群结合(专业人士与渔民同心协力共同预防)、群防群治、群策群力,做到早预报、早发现、早治理,减少交叉灾害的影响。这套防御体系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期待还我碧海蓝天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人类已经意识到海洋污染的严重后果,到70年代,全球基本建立了海洋污染检测体系。我国从70年代就开始对海洋污染进行监测。由于当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海洋污染并不严重。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海洋污染与日俱增。早在2001年,温家宝总理就指示要加快建立海洋污染的检测体系。国家海洋局受命成立海洋局环保司,全权负责组建全国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部委的支持下,国家海洋环境监测网开始业务化运转,即立体交叉的监测网络不问断运行,天上有卫星、飞机,海上有船舶、海上平台,沿海有海洋、环境监测站点及可供监测的漂流浮标,海里有深水浮动观测系统。如此,从海底、海中、海面、海边、远海、近海、深海,我国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
鉴于中国近海海域污染日趋严重,为配合治理赤潮现象,国家环保总局推出国家重点环保治理工程《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将分近期、中期、远期三阶段实施。近期目标是,所有陆域工业污染源都要实现达标排放,建设、改造完成一批城市污水处理厂,使得经辽河、海河排入渤海的污染物得到有效削减,基本完成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和建成国家级及区域性的船舶溢油应急体系。中期目标是,排入渤海的氮、磷、石油等增长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近岸海域水质基本达到环境功能区划目标。同时,建成港口船舶废弃物接收处理装置,启动渤海船舶油类污染物“零排污”计划,建立起环境污染与赤潮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远期目标是,氮、磷、石油等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近岸海域水质达到环境功能区划目标,恢复良好的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渤海碧海行动计划》与《辽河水污染防治计划》、《海河水污染防治计划》、《淮河水污染防治计划》等防治陆源污染综合治理计划同时进行。
碧海蓝天听起来很美,但是将碧蓝的海水变黑容易,而将已经变黑的污水变清则难上加难!但愿我们的碧海行动稳健务实,而减少陆地向海洋的排污才是还人类一个蓝天碧海的实质性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