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构建巧妙引领论文_林理稣

精心构建巧妙引领论文_林理稣

(温州市瓯海区郭溪第六小学,浙江 温州 325000)

摘要:音乐要素是构成音乐的重要因素,感受音乐首先要从深入感知音乐要素入手,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怎样用开阔的教学思维,设计灵活的音乐活动来进行体验感知音乐要素教学,是教师所需要关注的。通过实践,提出了从研读教学文本,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体验、重视音乐审美方面来进行体验感知音乐要素的教学。通过探索旨在提高学生整体音乐能力的发展,实现音乐教育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音乐教学;音乐要素;体验


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音乐教学遵循“三维目标”进行教学,不再过份追求“技艺”的灌输,不再过于要求学生的“完美”表现。但在教学中往往会遇见这样的问题:在教学中突出了情感体验、重视了过程与方法的同时,却发现许多学生对于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缺乏,从而影响了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解读《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这一基本理念中指出:“音乐的情感体验应从多样化的文化语境出发,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因此,重视音乐要素的学习是解决这个问题值得考虑的一个角度。

一、以文本为基础,感知要素系统化。

在实践中如何实现抓住音乐要素进行教学?教师首先要在明确音乐要素所包含内容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分析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要点进行教学设计。

1、深入了解作品,确立教学要点。

在教学伊始,教师应该深入分析和了解教学内容,通过反复聆听作品,分析乐谱,细读文本,提炼教学内容中属于作品特点或展示风格的音乐要素,围绕其进行教学设计。

例如在“感知节奏型”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通过使用教材的作品《你的名字叫什么》—《其多列》—《跳绳》—《动物说话》进行教学,按照教学规律根据让学生从“根据姓名玩节奏组合”、“认识旋律中的节奏型”到“运用节奏型进行表现”,呈现内在的逐步提升学生能力的一个逻辑。

找准了音乐要素,也就找到了音乐教育的基石。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考虑如何将教学内容展开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实际调整教学细节,实现有效教学。

2、厚读音乐要素,揭示文化内涵。

为音乐要素找到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解读,只是为其配上了初始的外衣,只有增强其内含有的深刻地时代性、历史性、风格性或音乐本体性的内涵,才能实现音乐教学的指导意义,加重音乐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进而对学生进行审美的熏陶,修正自身,体悟人生。

低年段的音乐课堂教学,要根据音乐通过各种活动体现音乐的形象。在设计、处理音乐要素教学中,我们除了从关注要素本身出发展开教学的同时,还应该着眼于音乐的内涵、背景、风格等因素,这样才有可能发掘出音乐中所蕴含的独特价值及意蕴。

二、以兴趣为前提,要素感知直观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简单的说教。学生容易对于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产生好奇并乐于接受。教师尽量能够采用直观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直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体验音乐要素。

1、依托生活经验——现实中的音响

生活是课堂教学的源泉。假如离开了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他们的认知是断裂的,学生已有的经体验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依托。可以依靠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依托,进行音乐要素教学的构思和进行。

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它带到对音乐作品的解读中去,教师应当拓宽教材的实施空间,强调建立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让音乐活动真正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

2、借助本能反应——行走中的音乐

在人体的本能节奏中,行走是唯一完全受意念支配的的节奏活动,也是人生活中作为行为方式使用最平凡最自然的,从学生角度来说放松自然的行走练习能够使学生在体验与表达音乐的同时克服紧张状态,在练习中可循序渐进深入感受。

例如在聆听《口哨与小狗》时,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边聆听音乐边跟着节奏走,根据音乐的变化做不同的行走动作:听到音乐停止不要走动,模拟小狗叫;听到不同乐句或者明显的分句处变换方向走等等。也可以通过走动来对乐曲的音高、力度、音色的变化,做出不同的反应。如在A段的口哨吹奏的主题时抬头挺胸得意洋洋的走动;B段主题用低音乐器主奏,可以弯着腰模仿机器人机械地走,以此来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音色。

在音乐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习用听觉去感受音乐,同时运用最自然的行为和心灵去感受、表现音乐的节奏疏密、旋律起伏和情绪变化,有利于挖掘学生与生俱来的最原始、最自然的对音乐的感受。

3、利用直观辅助——图谱中的旋律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必须在时间的行进中才能展现,它不能很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将无形的音乐通过实物、点、线等图形或符号,将音乐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以体现音乐的诸多要素。我们可以借助图形或符号的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特点,激发学生聆听兴趣,带领他们走进音乐的世界。

三、以体验为途径,要素感知多样化

音乐要素作为小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运用不同的感官经验将感知内化为概念,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有层次地去理解音乐所包含的各种元素。在“感性先于理性,体验先于认知”的理念指引下,我们的教学活动要充分关注学生体验的过程与音乐能力的积累,让音乐实践活动成为开启学生理解音乐之门的钥匙。

1、妙趣横“声”体验音高

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很难理解音与音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训练让掌握音高、音准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游戏活动与听音活动交替进行,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愉悦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心驱使下比较主动地学习,逐渐建立音高概念。

学生在利用自己的身体活动初步掌握音高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节奏的音乐进行模仿动作与听音活动形成一个动态的变化,从客观上进一步增加了听音训练的难度,使学生达到巩固和提高的过程,为今后更深入地学习迈好第一步。

2、轻歌曼“舞”表现旋律

学生对于乐句的感知最重要的就是能感觉到音乐的呼吸,乐曲的旋律它是由音高、力度、速度、和声的诸多音乐要素组成的重复或变化的乐句构成的,从而发展为千姿百态的乐曲,如何使这些枯燥理性的知识让学生得到有效的感知与理解,运用体态律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体验方式。

以表现音乐元素为主的体态律动,有别于以表现情感为主的舞蹈律动。它可以通过符合学生自身条件的身体动作,把对音乐的感受变成直观具体的动作,把多种音乐元素、将流动的乐句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从而来表现乐曲中乐句的特点,以加深学生对音乐要素的理解和感受。

吴斌老师说:“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应该是揭示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只有以此为内容,学生获得的才是正确的感受美的因素,感受美的要素,才使得我们的审美教育,成为一个完整的结构和整体,而不是被束之高阁的一种理论和概念。”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感知规律,通过体验音乐要素来提升学习音乐的技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格雷珍••希尔尼穆斯•比尔.体验音乐——美国音乐教育理念与教学案例[M].杨力,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论文作者:林理稣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精心构建巧妙引领论文_林理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