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医院
【摘 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喉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9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130例喉癌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6例,围手术期为每位患者强化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64例,为患者予以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并作比较。结果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对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评分,采用症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进行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喉癌患者的负面情绪,采用围手术期强化心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找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提升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喉癌患者
喉癌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这种疾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疼痛,也会在心理上影响着患者的心理情绪,如患者都因为疾病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1]。有些患者甚至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遵医行为较差,所以本研究为了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主要分析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喉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选择我院在2012年9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结果取得满意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9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喉癌患者中选择136患者作为本研究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6例,有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66岁,最小年龄为33岁,平均年龄为(42.5±11.3)岁;对照组患者64例,其中有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67岁,最小年龄为32岁,平均年龄为(41.6±11.6)岁。本研究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均被确诊为喉癌患者,患者的诊断符合该疾病的人的标准,分组以后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为本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患者入院以后做好对患者病情的评估工作,并指导患者做好各项临床检查,为患者进行手术的常规准备工作,手术过程中密切配合医生的操作,手术以后需要为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化疗方案进行化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强化心理干预,具体护理如下:
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患者需要予以温和的态度和诚恳的态度,并主动地和患者进行交流,听取患者的主诉,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更好的取得患者的信任,指导患者有效地进行临床治疗,促使患者更好的恢复;
②健康宣教:和患者讲解关于患者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及相关的治疗知识,不断地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帮助患者消除恐惧,对患者予以鼓励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做好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2]。例如本科室针对以前做了此类手术的患者,术后宣教中3~5天都不鼓励下床活动,患者饱受不能自由活动的痛苦的问题,现在尝试鼓励患者无特殊情况下,术后第二天即可由专人揣扶下床适当活动,提高患者身体活动自由,从而使患者心理上也得到一种康复压力的释放,自觉认可自己可动可走,在逐步走向康复。这样的一些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③使患者明确治疗的有效性:应该使患者明白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并且使患者明白其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需要对患者的心态进行调整,不断地采用讲座的形式,对患者发放相关的图书资料,并且帮助患者播放有针对性的影音资料,对患者实施一对一和面对面的宣讲,以此来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
④确定良好的就诊环境:选择性格开朗,充满自信的且治疗效果不错的患者,将其分配到不同的病房,以便于促使患者的积极心态感染同类疾病病友,为患者创造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治疗氛围。同时需要积极地观察周围患者的各种情绪变化,耐心地对患者的提问进行解答,不断地使患者家属也配合参与患者的治疗,这样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
1.3评价标准
采用汉密尔顿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评价,分数越高,患者的焦虑越明显,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价,分数越高,患者的心态越差。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IBM 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涉及到的计量资料均采用t值检验,组间比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对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评分,采用症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进行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请参见表1所示。
表1 本研究所有患者的HAMD评分和SCL-90评分
项目 n HAMD评分 SCL-90评分
观察组6620.51±1.2632.3±11.4
对照组6432.5±3.6 56.2±11.2
t-3.03151.0645
P-0.0000<0.050.0000<0.05
3.讨论
喉癌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这种肿瘤疾病在耳鼻喉科仅次于鼻咽癌和鼻窦癌,且发病一般集中在中老年群体。目前对于该疾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这种疾病的症状主要是因为患者的癌肿出现在发生部位都不同,也会表现出不同点,而患者的癌症症状出现的早晚和病情的轻重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3]。对于这种癌症的治疗一般采用手术治疗,因为长时间的治疗,再加之患者饱受病情的困扰,会使患者逐渐对生活失去信心,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的负性情绪。因此主要针对这个问题,分析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于喉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从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心理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了围手术期强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心理的恢复。因为围手术期强化心理护理,主要首先构建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了患者的信任,因此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讲解相关的病情知识和治疗的特点的时候能更好地取得患者的信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能够确保患者的治疗过程顺利地开展,还能够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诊环境。所以综合本研究得出,临床上对于喉癌患者的负面情绪,采用围手术期强化心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找回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提升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鲍学英,陈家琳,樊兵.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6,01(13):54-55.
[2]黎淑珍.喉癌术后提高气道舒适性的护理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05(04):264-265.
[3]左红霞,陈玲,王芳.健康教育路径评价表在喉癌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6,07(02):215-216.
论文作者:阳二连,刘小白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3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手术论文; 统计学论文; 喉癌论文; 对照组论文; 评分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