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中医医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摘 要】目的:分析急诊PCI治疗急性心梗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性心梗患者50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实施日常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社会限制、躯体限制、症状以及情绪)明显优于常规组,临床护理总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PCI治疗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自身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诊PCI;急性心梗;临床护理效果;满意度
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系统疾病就是心肌梗死,其发病机制是患者冠状动脉持续缺血所支配的心肌发生不可逆转坏死而形成的病理过程。临床上对该疾病往往采用手术治疗,但是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使得最终护理效果较为理想,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改善其自身预后情况。为分析急诊PCI治疗急性心梗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及价值,本院展开相关研究,如下:
1 资料和相关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采用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组,每组25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39-79岁,平均年龄为(55.43±4.32)岁;常规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为(57.35±4.5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说明可进行比较研究。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并且均已签署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具有精神疾病患者给予排除;对所用药物过敏患者给予排除;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给予排除。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血常规以及尿常规等检查,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患者在进入导管室前,首先要在皮下注射5000IU的低分子肝素,同时口服300mg的阿司匹林(生产企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J20130078)以及600mg的氯吡格雷(生产企业:乐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123116)加以治疗。术后要叮嘱患者谨遵医嘱,定期定量的服用药物,并且做好定期查房巡视工作[1]。
1.3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实施日常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术前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往往极易出现紧张、焦虑以及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同时告知相关家属对患者给予关爱与安慰,从而让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相关病情得以康复。(2)术中护理:相关护理人员要想使得PCI手术能顺利开展,在导管室内要谨遵相关医师的叮嘱,科学合理的开展相关护理工作,对患者心率、血压以及脉搏进行密切监测,在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告知相关医师加以处理。(3)术后护理:将患者送到病房后,首先要对其加以重症监护,对患者末梢循环情况加以随时关注,确保患者术后的体内造影剂能及时排出[2]。
1.4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
生活质量评分:统计两组患者社会限制、躯体限制、症状以及情绪四项生活质量评分,评分越高。护理效果越显著。
临床护理满意度: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填写本院自制的健康问卷调查表,分为满意、良好以及不满意三项,总满意率越高,护理效果越显著。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临床护理满意度以n(%)表示,卡方检验。生活质量评分用()表示,t检验。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参照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例)中,满意:良好:不满意所占比例为18:6:1,总满意率为96%;常规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例)中,满意:良好:不满意所占比例为10:6:9,总满意率为64%;=8.0000,p=0.0046。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满意率(96%%)明显高于常规组(64%),P<0.05。
3 结论
众所周知,如果患者相应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则患者自身就会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并且患者血液中存在的血小板在相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就会在其表面形成聚焦,不仅形成相应的血栓,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冠状动脉管腔造成直接堵塞,最终导致心肌缺血坏死。
大量实践研究表明,病发前相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常会加重心绞痛,发作时间也会延长。目前在临床上对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中利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情况。护理人员首先要不断优化自身专业技能,大力开展相关病情的宣传教育,告知患者关于该项疾病的相应内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其发生异常情况时能及时告知相关医师加以处理。另外,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纾解其不良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3]。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社会限制、躯体限制、症状以及情绪)明显优于常规组,临床护理总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由此可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PCI治疗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自身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春福,梁渝.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血运重建安全性、有效性临床观察分析[J]. 新疆医学,2017,47(2):192-194.
[2]张先杰. 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对比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1):1420-1421.
[3]李尔清,史玉琼,杨薇,等. 急性心梗急诊行PCI术中并发症的观察和预见性护理探讨[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7):162-163.
论文作者:胡洁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实验组论文; 常规论文; 急诊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评分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