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对象化思维方式编辑科技论文的引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引言论文,思维方式论文,对象论文,编辑论文,论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G230
引言是科技论文中放在文章开端的部分。从论文的引言应该至少可以了解到作者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预期结果等基本信息[1]。由于引言要运用尽可能少的语言充分、准确地传达较多的信息,因此在写作和编辑上相对而言有较大的难度。已有多位同人对引言的写作做了研究[2-4];文献[5]则通过对引言功能的分析建立了引言的结构模型。引言的主要功能就是介绍作者所做的研究。笔者借鉴计算机编程领域中的对象化编程方式(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尝试将其对象化的思维方式运用于对引言的编辑,发现这种专门运用于解决方案的思维方法更容易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1 对象化描述科技论文引言的普遍规律
1.1 对象化思维方式的概念 这是计算机领域中被广泛运用于软件工程研究和开发的一种思维模式[6]。它把客观事物中的各种相同或相似的逻辑功能抽象出来,分解成若干子功能,即对象,这些对象可以此方式再分解,直到每个对象都比较直观或易于实现。这些对象都相应实现某一方面相同或类似的功能,其内部封装了实现该功能所需的所有数据和条件,可以相对独立地对某一个对象进行研究,而不担心受到其他对象的影响,从而更容易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的规律。
1.2 对象化处理引言 对象化思维方式非常便于描述复杂、抽象的客观事物,也适合于写作和编辑科技论文的引言。根据其原理,我们把引言的功能分解成3个对象,即目标对象、方法对象和结果对象。它们之间的镶嵌关系如图1所示,每个对象分别包含1个基本属性(菱形)和2个必备的条件(椭圆形)。
图1 3个对象之间的关系
1)目标对象。从“客观事物”的概念中抽象而来,具有一切客观事物的属性,代表作者研究涉及的领域、课题或其他任何的研究对象。它们可以是任何的客观事物或现象,可以是可见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总之是作者可以拿来做研究的东西。它们成为对象之前必须提供2个基本条件,即清晰的概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换言之,必须交代清楚(以读者是否准确理解为标准)这一特定事物的概念,同时指出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方法对象。从“人类行为”的概念中抽象而来,具有一切人类行为的基本属性,说明作者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手段、方法、途径等。这一对象必须包含目标对象在内,作为必备的条件,同时它本身也要提供2个基本条件,即科学性和创新性,也就是所采用的方法经得起科学的论证或推敲,同时必须具有创新性。
3)结果对象。从“认知规律”的概念中抽象而来,具有所有科学规律的属性,表示作者的研究成果。这一对象发生作用之前必须包含方法对象在内,作为必备的前提条件,同时它也要在成为对象之前必须具备真实性和实用性。作者必须指出所做研究得出的结果是真实可信的,可在学术上或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应用。
构成引言的3个对象可以分别“取”出来进行研究,而不受另外2个对象的影响,从而可以把引言的结构或功能进一步直观地表现出来;但同时3个对象之间要服从严格的包含和被包含关系,只是这种关系是普遍的、固定的,因此,我们可以把注意力从中解脱出来而集中于每一个独立的对象本身上。3个对象就形成了完整地描述引言的普遍性规律。
以本文的引言为例,用以上的理论简要分析它所包含的3个对象:
目标对象——“科技论文的引言编辑”。引言已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清晰概念”,并不需要额外的笔墨来描述。“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写作和编辑上相对而言有较大的难度。
方法对象——“运用对象化思维方式分析和掌握引言的写作和编辑规律”。运用新的思维方式于工作实践中体现其“科学性”,而“创新性”体现在这种研究方式目前没有人尝试过。
结果对象——“简化引言的编辑工作”。笔者的亲身实践证明了该方法“真实可信”并具有易于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的“现实意义”。
2 运用对象化编辑科技论文的引言
根据对象化描述引言的基本规律,我们可以把比较抽象繁杂的引言写作和编辑工作进行简单化、程序化处理。分析不同的论文不难发现,引言写作出现比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象的2个基本条件不完整或描述得不够准确,造成某些对象不起作用。其原因有多种,如有的轻视引言的写作,或对引言的写作规律没有掌握好,或由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或者思维不够严谨等。如论文《羟甲烟胺的合成》的引言是这样写的:
羟甲烟胺,化学名为吡啶-3-羟甲基酰胺,是一种可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管炎、胆道结石合并感染、十二指肠溃疡等的药物。本文利用有机碱三甲胺作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在60~65℃,合成了羟甲烟胺。
这样的引言似乎3个对象已经出现,但是由于对对象的基本条件描述得不够全面,这些对象其实都还没有起作用,因此严格来讲3个对象并未形成:目标对象——“羟甲烟胺的合成”没有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即羟甲烟胺的合成实践中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方法对象——“利用有机碱三甲胺作催化剂的合成技术”,没有指明该方法是否具有“创新性”;结果对象——“合成了羟甲烟胺”,没有指明该方法的“现实意义”。
编辑在初审时,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引导作者补充3个对象的基本条件的描述。修改后的引言如下:
羟甲烟胺,化学名为吡啶-3-羟甲基酰胺,是一种可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管炎、胆道结石合并感染、十二指肠溃疡等的药物。已有文献报道采用碳酸钠作催化剂合成了羟甲烟胺,但在工作中发现按原来的生产工艺生产的羟甲烟胺含量低、收率低、稳定性不好。经摸索,本文改用有机碱三甲胺作催化剂,不但收率提高,而且产品质量更好。
经作者修改补充后,编辑认为此文报道的工艺有所改进,对生产实践有指导意义,有发表价值,很快请专家审稿,最后顺利刊出。
经对象化处理后的引言,其原本非常抽象、隐蔽的各要素都非常直观地展现出来,为更有效、更准确地编辑和修改提供了可能性。
3 运用对象化思维方式的一些技巧
1)只有准确掌握对象化的思维方式,才能熟练运用。对象化思维方式实际上提供的是一种工具,它要求具备相应的抽象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空间,因此应该准确掌握它,并多用多练。
2)引言的3个对象中,只有结果对象可以隐藏。由于语言本身有极强的暗示功能,或者由于“结果对象”已经是众所周知、不言而喻的,在有些情况下一些引言的“结果对象”可以隐藏,其他对象则不能;但隐藏不等于不存在,该对象仍然是客观存在的。
3)根据读者而不是编辑的相关知识容量来描述对象的2个前提条件。对于一些比较生僻或比较深奥的概念应重点描述清楚;相反,对于一些常见性概念可以点到即止。这也是所谓的“详略得当”。
4)运用对象化思维方式分解客观事物不是千篇一律的,以上对引言的分解可以有多种方法。对象化思维方式只是分析问题的原则,实际运用时可以具体分解成不同数量和不同形式的对象,甚至各对象可以层层分解下去,直到最方便理解或解决问题时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