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通信系统集成中的射频干扰对消技术探讨论文_刘超杰

电子通信系统集成中的射频干扰对消技术探讨论文_刘超杰

摘要:通信系统的产生使得人们的联系更加方便,并使人们的沟通质量大大提高。随着射频干扰对消技术在通信系统集成中的应用,使得通信系统集成向着先进化的方向发展,并使该系统的总体性能进一步提升,促进通信系统长远发展。

关键词:通信系统;集成应用;射频干扰;对消技术

前言:

射频干扰对消技术能够实现电磁兼容,该技术含有两种方式:(1)主频干扰;(2)宽带噪声干扰,其借助电磁兼容方式,将通信信号与干扰信号之间的彼此合成加以利用,可达到对消信号的目的,对干扰通信信号问题加以排除,这就使得通信系统可以稳定运行。在电子信息平台中射频干扰对消技术也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并成为电子信息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今后的技术发展中该技术将会越来越完善。

1简述射频干扰对消技术

1.1 系统控制

在通信系统集成中,由于控制系统在工作工程中可以把对消效果向系统进行反馈,然后系统将结合对消效果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幅相,在这一过程中通信系统中将会构建一个负反馈环路。其中模拟方式主要包括:数字控制与模式,其中模拟方式为能够达到可收敛控制的目的,需要提前对系统参数进行预设;数字控制方式应在通信系统的设置中添加一定的控制算法,以便控制更加的简单,今后系统更好的应用于扩展。此外,若将负反馈环路应用到通信系统集成中,其中环路有关的指数将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若将开环系统结构应用到通信系统集成中,能够更加简单的进行框架建设,但为确保系统能够更好的运行,需要校准系统给予支持,这就让硬件系统更加的复杂,与系统集成的初衷相背离。

1.2 正交矢量调制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对消比是在对消器使用过程中而产生的,其受干扰信号与采样信号的合成矢量影响,当矢量值增大时,那么对消效果将大大降低,当矢量值减少时,那么对消效果将大大提升[1]。对于采样矢量信号,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合理调整对消器,以便其能够更好的对消环节加以应用,该技术的应用原理指在正交坐标系中放置矢量,分析调整矢量,第一步低矢量幅度进行调整,第二步在一定程度上调整矢量反相,这样就达到在正交坐标系空间内对信号的总体调整。此外,在对矢量进行调整时,其将会转变成调整两路正交信号的方向与幅度,这能够大大提升对消比,所调整的幅相具有比较高的准确度。

2射频干扰对消技术的优势

在通信系统和其他系统的兼容设计中,将射频干扰对消技术加以应用,可让该系统中任务系统的电磁兼容能力大大提高。在电子平台中,环境因素在极大程度上限制着天线的布置,使得其布置必须是密集布置[2]。这就导致系统间的天线隔离度较低,使得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的干扰程度大大加重。其中所受到的干扰包括带外噪音干扰与主频干扰,这两种干扰模式的特点为:组合干扰较多、干扰功率比较大、更为复杂的干扰信号种类,这就使得解决工作变得更加困难。为此,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方式(闭锁、天线合理设计与布局、射频对消、射频滤波等),这样能够取得极大程度相互隔离度,使得接收机所受到的干扰强度大大降低,使噪音对接收机的影响大大降低,进而正常的对有用信号加以解调。

3射频干扰对消技术的应用平台

对消技术的应用平台主要包括:电子战飞机、特种飞机、战斗机、地面移动站、大型舰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电子战飞机中应用对消技术,主要是结合其作战任务的要求,该技术能够在电子战飞机与通信系统一同工作过程中,使所受到的电子战宽带噪音干扰加以接收,较好的兼容电子战的发射与通信的接收;特种飞机中,当多种设备一同运行时,同一个频段的接收设备的灵敏度将会受到发射机宽带与主频噪声的影响,将射频干扰对消技术应用其中,其能够对所受到干扰进行接收;战斗机中配置有超过两条的超短波通信链路,因平台布局的阻碍,两条链路在接收与发送信息过程中,发射链路的主频与宽带将会干扰接收链路,将对消技术应用其中,能够使各条链路之间的电磁兼容得以大大改善,使所受的的干扰得以消除[3]。地面移动站中往往配备有超过两条的超短波通信链路,由于平台物理情况的阻碍,使得链路间隔离度比较小,各条链路往往会互相干扰,将对消技术应用其中,能够使各条链路间的主频干扰得以抑制;大型舰船中装备了各种各样的电子信息系统,如:电子战、雷达、通信等,这些电子系统之间的接受与发送回受到干扰,存在着收发之间的干扰问题,将对消技术应用其中,可以实现系统的电磁兼容。

此外,通信系统自兼容上,需对该平台发射链路干扰到同一平台的接收链路进行重点考虑,其中干扰的类型有:主频干扰与宽带噪声干扰,前者属于干扰信号发射频点,其与类似于正常通信信号工作的频点,能够在通信信道前端接收带外信号,这种信号具有较强的幅度,接收机不能够承受,这就使得接收机出现饱和情况;后者属于干扰信号发射频点,其与正常通信信号的工作频点存在较大的差距,信链路的接收通带可接收因干扰信号发射而出现的带外宽带噪声,因干扰信号与通信信号并无较远的距离,使得该宽带噪声的强度明显高于正常接收信号的强度,进而噪声淹没了有用信号,最终导致接收机难以进行正常的解调工作[4]。

4射频干扰对消技术的展望

今后,电子信息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为精度较高与大动态、灵敏度较高、宽频段。射频干扰对消技术属于能够通用的电磁兼容防护手段,其在未来的发展应做到两点:一是提升自身的性能,二是强化其在系统电磁兼容中的整体应用。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精度较高与大动态,在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中要求对消技术电子设备具备更强的功能,为能够将设备所受的干扰进行消除,必须不断提高对消设备的对消比,这就更高的要求了系统动态环境与对消设备矢量的调制准确度;在今后相关人员应着重研究高精度射频部件与系统大动态的功能;(2)宽带对消,由于今后对电子设备的使用更加的广泛,这就使得其使用频率增高,进而扩宽可作用频率的范围,这就要求对消设备必须满足宽频带的序曲,相关人员需着重研究对消设备的器件宽频带特性与信道宽频带特性;(3)频段扩展,现阶段对消技术的应用的主要功能为补偿与改进设备与平台电磁兼容存在的问题,主要针对的是雷达频段与通信频段,在今后对于电子信息系统的设计,必须注重对消技术的系统能力,对其系统功能加以合理设计,不断提升其效能[5]。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射频对消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通信系统集成中得到普遍应用,在信息系统构建中国射频对消技术的设备与产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项技术能够对接收机所受到的主频干扰与宽带噪声干扰加以消除,对一般技术方式无法解决的系统间电磁兼容问题加以改善,并能够在具有较高综合性的电子信息平台的进行应用,促进平台电磁兼容的实现,并能够在未来始终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慧. 电子信息系统中干扰对消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 电讯技术,2016,56(12):1409-1416.

[2]张浩. 通信系统集成中的射频干扰对消技术研究[J]. 通讯世界,2017(13):22-23.

[3]蒋侠杰. 通信系统集成中的射频干扰对消技术运用研究[J]. 通讯世界,2017(14):122-123.

[4]张星. 通信系统集成中的射频干扰对消技术应用[J]. 通讯世界,2017(18):49-50.

[5]侯小强. 通信系统集成中的射频干扰对消技术探讨[J]. 中国新通信,2018,20(03):32.

论文作者:刘超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  ;  ;  ;  ;  ;  ;  ;  

电子通信系统集成中的射频干扰对消技术探讨论文_刘超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