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袋子读对联_文化论文

拿起袋子读对联_文化论文

背起行囊读对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行囊论文,对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语言文化形式。当你在中国名胜地旅游时,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而在外国名胜古迹处是难以见到它的踪影的。

对联,又叫楹联,是建立在汉语对称美基础之上的语言文字艺术。例如庐山瀑布联:

横奔月窟千堆雪;倒泻银河万道雷。

上下联都由七个单音节汉字组成,上联表示方向动作的“横奔”,跟下联同样表示方向动作的“倒泻”相对;“月窟”“银河”是古人想象中的两种天象相对,“千堆”“万道”是表示数量的修饰语相对,“雪”“雷”是自然景物相对。上下联字数多少、句幅长短都一样,音节相同而平仄相反(如“横奔”平平对“倒泻”仄仄),体现出独特的对称美。

这样奇妙的对称美,是我们汉语所特有的。汉语语音系统整齐严谨,音节分明,每一个音节都有一个相应的方块字,往往一个汉字就可以表达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意思;而根据表达的需要,一个单音节方块字与另外一些单音节方块字组合,又可以产生出许许多多新词语,随心所欲地组合成自己所要说的话。如“山”,可以产生出“山峰”“山麓”“山冈”“山峦”“青山”“高山”“东山”“名山”“山重水复”“山高月小”“火海刀山”“绿水青山”等等许多词语;同时,又可以对这些词语进行剪裁缝合,使它们的音节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排列,例如“山”“水”“长”“远”这四个字,可以组合成“山长水远”,也可以组合成“水远山长”,或者“长山远水”,或者“远水长山”,或者“山远水长”;如果出于特殊的需要,还可以组合成“远山长水”或“长水远山”;等等。这些新组合全都文从字顺,音韵和谐,可以用在不同的诗文里,营造不同的意境,表现不同的感情。有些词语,天生就是音韵和谐的,如“山重水复”“山高月小”是平平仄仄;“火海刀山”“绿水青山”是仄仄平平;如果因为特殊需要(如诗歌、戏曲唱词),说成“水复山重”“月小山高”“刀山火海”“青山绿水”,同样通顺晓畅,悦耳悠扬。中国人从自己的文化传统和表达习惯出发,喜欢把两个意义相关、字数相同、音节也相同的话句并排写出来,看着整齐匀称,读着和谐动听。对联,就是利用汉语汉字这些特性,根据具体场景或情感的需要而写成的两句整齐和谐的话。

对联具备这样的特点,就可以取得比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更大的自由,无所不能地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庆典聚会,宫廷殿阁、衙门官署、屋舍园林,无处不有对联踪影。这里专拣名胜古迹的对联来说,因为中国式旅游无论走到哪个景点,都会首先读到门联题额,它们是胜迹的名片,是登临的指南。

如举世公认的世界遗产北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千年古都,中华文明首善之区,有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即故宫博物院,还有众多的名园古刹,其中每一座殿堂宫院,每一处宅第园林,都保存着堪称典范的楹联题额,数量之多,品质之高,都居全国之首。清代梁章钜《楹联丛话》收录有故宫数以百计的各种对联,如某年春联:

太和左门云:

日丽丹山,云绕旌旗辉凤羽;祥开紫禁,人从阊阖觐龙光。

太和右门云:

鳷观翔云,九译同文朝玉陛;凤楼焕彩,八方从律度瑶阊。

上谕馆云:

一代典章垂涣汗;万年法守仰都俞。

内阁前门云:

圣德醍醐,花深红药省;帝光糺缦,日丽紫微天。

这些春联歌功颂德,内容陈腐,但都贴切得体,典雅雍容,尽显皇家气度,盛世祥和。

同样列为世界遗产的承德避暑山庄,春联也极具宫廷色彩,显得富丽而又威严。如:

南宫门云:

丽正凝祥,境引琅環开积秀;熙韶荟景,曜连奎璧启当阳。

东宫门云:

海甸荟珍函,沿波从朔;春阳迎绮陌,倬汉成文。

走出京师畿辅,到成都武侯祠、杜甫草堂,到杭州西湖、孤山、灵隐、虎跑,到苏州拙政园、留园等处看看,几乎没有哪处景点能离得开对联的点缀装饰。

如六朝古都南京,有金陵王气,秦淮风月,数不完的文人雅士,说不尽的家国兴亡,各处题额极多,同样是楹联宝库,文章渊薮。如金陵藩署(本明中山王故邸)瞻园长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杭州也是历史名城。唐代白居易,宋代苏东坡,都曾经在杭州任职,留下诸多佳话。五代十国的吴越王钱镠在杭州建都,修建百里钱塘江海堤,推动杭州走向繁荣。北宋时杭州已经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柳永《望海潮》)。宋室南渡,又定都杭州,经营一百五十多年,把杭州打造成“人间天堂”。围绕西湖,就有许多名胜名联。如西湖花神月老祠,把花神和月下老人等神话传说人物放在西湖边供奉,又通过对联来明确他们的使命,西湖的景物自然因此而增色,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廿四风吹开红萼,悟蜂媒蝶使,总是因缘,香国无边花有主;

一百年系定赤绳,愿秾李夭桃,都成眷属,情天不老月长圆。

同样是杭州西湖的景物,移步换形,对联表现的境界也不一样,如孤山下花神庙对联: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这副对联全用叠字组成,把西湖的美景和花神的绩效概括得生动而又准确。游人到此,只觉得景物如“画龙”,对联如“点睛”,两者相得益彰,令人陶醉。

西湖不仅有“人间天堂”的旖旎风光,也有浩然正气。如岳坟前有铁铸秦桧夫妇及万俟卨、张俊四人塑像,镌姓名于胸次,跪于门外,墓门有松江(今上海市)徐氏女题的楹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有时,人们不一定游览过某处名胜,却熟知这处名胜的对联,或通过某副对联而产生对这处名胜的向往之情。如闻名中外的昆明大观楼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却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这副长联的作者是清代康熙乾隆时诗人,姓孙,有美髯,人称孙髯翁。据说他怀才不遇,不求闻达,擅长指头画,尤其精于属对。这副对联长达180字,即景生情,纵横捭阖,淋漓酣畅,显得大气而高雅,与西湖花神庙对联相比,展现的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境界,为大观楼增色添彩,近三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成为对联文化中的一座里程碑。许多人为了一睹这副长联而专程去昆明旅游,在大观楼下流连忘返,可见它的魅力和影响。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各地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其间多少对联妙语如珠,写景抒情,哲理深刻,发人深省。我们“背起行囊走四方”的时候,千万不要只满足于走马观花,必要时应该驻足停车,抄写(或拍摄记录)这些充满人生智慧的联语,加以整理储存,学会鉴赏评析,我们将终身受益,人文素养得以提升。

标签:;  ;  ;  

拿起袋子读对联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