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300)
【摘要】 目的:探析急诊介入治疗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42例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心脏收缩功能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48%,与对照组的66.67%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缩短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左心衰;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1-0141-02
心血管疾病现已成为威胁人类的主要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类型,且该病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1-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伴有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情况下会出现心脏骤停、心力衰竭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次研究以42例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急诊介入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42例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在43~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14±2.54)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在42~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26±2.3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给予患者10~20U尿激酶(南京南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0920040,10万单位)+20ml 0.9%氯化钠溶液进行静脉推注,而后给予100万U阿替普酶+100ml 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治疗6小时后,给予患者注射肝素(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0612,2ml:12500单位)进行抗凝治疗。
给予观察组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取患者仰卧位,在患者手腕部冠状动脉切割适当大小切口,使用CT、超声、磁共振等影像设备进行引导和监视,将导管、穿刺针、其他介入设备导入患者心脏病变部位,对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1)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和对比分析。(2)对两组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治疗后2h,患者胸痛症状消失;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仍伴有胸部疼痛症状;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生命体征不稳定[3-4]。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分别采用(x-±s)、(%)表示计量型指标和计数型指标,两种类型指标间的差异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院前心脏骤停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但死亡率相对较高。常规溶栓治疗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急诊介入治疗可快速改善患者的冠脉血流,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相对于溶栓治疗,急诊介入治疗不受时间限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指标上看,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66.67%(P<0.05);观察组的治疗时间、心脏收缩功能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从住院情况上来看,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本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从该结果中可以看出,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骤停的效果较为显著,可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5-6]。
综上所述,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缩短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卢艳丽.急诊介入治疗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6,12(5):123-123.
[2]杜志春.介入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对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176-177.
[3]贾红莉,杨黎明.急诊介入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3):35-36.
[4]闫学斌.急诊介入治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4):171-172.
[5]黄雷,刘迎午,李彤,等.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的效果[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7):570-576.
[6]马骥,马婉嫕,武巧月.用介入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0):176-177.
论文作者:王亮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心脏论文; 急诊论文; 时间论文; 介入治疗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