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147、MUC5ac在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与CT征象的相关性研究论文_吴强,张祥海,袁海军

(宜昌市夷陵医院 湖北宜昌 443100)

【摘要】目的:探讨CD147、MUC5ac在周围型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CT征象的相关性。方法:搜集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行CT检查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对肺癌标本用免疫组化PV法进行染色检测CD147、MUC5ac的阳性表达,并分析其与CT征象的关系。结果:CD147、MUC5ac与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05)。某些CT征象与之有密切相关性。结论:CD147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深分叶征、棘突征、淋巴结肿大密切相关(P<0.05),MUC5ac与肿瘤大小、深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外脂肪线消失及纵膈淋巴结肿大密切相关(P<0.05)。说明CD147、MUC5ac分别在周围型肺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肺肿瘤;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D147;MUC5ac

肺癌的发病机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CD147作为一种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能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肿瘤的侵袭与转移[1]。MUC5ac为气道中最重要的黏蛋白,与肺部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密切相关,特别是在肺鳞癌及腺癌中的表达异常增高[2]。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CD147、MUC5ac在42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并探讨与其CT征象之间的联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3年7月至2007年3月间经胸外科行手术切除、术前行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42例术前未经化疗、放疗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男33例,女9例。年龄28—78岁,平均58.2岁。病理组织学类型:鳞癌32例,腺癌10例。分化程度:高中分化28例,低分化14例。全部标本均为石蜡切片,切片厚度4μm。

1.2试剂 兔抗人CD147多克隆抗体,鼠抗人MUC5ac单克隆抗体及PV系列工作液试剂盒均从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购买。

1.3 CD147和MUC5ac免疫组化测定方法 免疫组化采用PV法染色,按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操作。

1.4 CD147和MUC5ac结果判定 CD147、MUC5ac分别按照许良中[3]的评判方法和标准来判定阳性结果。

1.5 CT扫描技术:使用GE light speed Qx/i CT机,常规肺部扫描,厚层5mm,层距5mm。肺窗观察肿瘤边缘征象及肺野变化,纵隔窗观察肿瘤边缘征象、内部结构、纵隔和肺门淋巴结情况。CT征象评定标准参照文献[4]。

1.6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学意义水平设为≤0.05。

2.结果

CD147与MUC5ac在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见表1。与CT征象之间的关系见表2。

3讨论

3.1 CD147、MUC5ac的表达与肺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CD147是一种促成纤维细胞产生大量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刺激诱导因子,MMPs能降解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基底膜的降解是原发肿瘤细胞向外扩散生长的关键环节。CD147在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泌尿系肿瘤等多种肿瘤中表达明显增高。在肿瘤侵袭与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1。5】。MUC5ac与肺癌等多种肿瘤相关,但关于MUC5ac与肺癌的关系目前仅有少量报道【2】。本实验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42例肺癌组织进行检测发现, CD147和MUC5ac的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不同组织类型间及不同细胞分化程度间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CD147的结果显示与王斯闻等【6】研究结果一致; 关于MUC5AC目前未见到类似文献报道无法比较。从本实验结果看,CD147和MUC5AC两者均与肺癌的侵袭与转移有关联。

3.2 CD147、MUC5ac的表达与肺癌CT征象的关系

3.2.1 CD147、MUC5ac的表达与肺癌大小及形态的关系 Nowell[7]认为肿瘤在3.0cm大小时可能是低度恶性向高度恶性转变的重要时期。本组实验结果显示CD147、MUC5ac的表达水平在肿瘤≥3.0cm与<3.0cm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证实了肿瘤在由小变大的发展过程中其生物特性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深分叶征是指肿瘤边缘有较深凹痕似花瓣,弦距与弦长之比≥0.4。病理研究证实是由于肿瘤边缘各部生长不均衡或由于邻近正常组织的阻隔形成的。深分叶征对诊断周围型肺癌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组实验结果显示CD147、MUC5ac的表达水平均与深分叶征有显著相关性(P≤0.05)。表明肿瘤边缘部分的肿瘤细胞有更强增殖能力和侵袭力。棘突征是指在CT纵膈窗上显示的从肿瘤边缘像竹笋样或尖刀样伸向周围肺野的突起。代表肿瘤细胞沿着血管或淋巴管向周围蔓延。本研究结果显示CD147的阳性表达水平与棘突征的形成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而MUC5ac与之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提示CD147可能参与了肺癌棘突征的形成过程。毛刺征是指在CT肺窗上显示肺肿瘤边缘呈毛刷样或晕状,对判断肺肿瘤良恶性有极高的诊断价值。本研究显示CD147与此征象未见明显的相关性;而MUC5ac与其有较显著的相关性。说明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MUC5ac的表达水平也随之增高。空洞征为肺肿瘤内部含气或/和含液的空腔,其壁厚薄不均或有壁结节;因肿瘤生长迅速,内部血供不足发生液化坏死形成。壁的厚度及壁结节对鉴别肿瘤的良恶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研究结果CD147、MUC5ac的表达水平均未显示出与空洞的形成有显著的相关性。

3.2.2 CD147、MUC5ac的表达与肺癌周边相关征象的关系

随着肺癌侵袭性生长,与肺癌邻近组织亦会发生某些变化。如出现血管集束征、邻近胸膜受到侵犯以及肺门纵膈淋巴结转移肿大等。血管集束征表现为肿瘤周围指向瘤体的条索状或线束状阴影;为肺癌比较常见而非特有征象。本组研究显示CD147与血管集束征的形成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MUC5ac与之明显相关(P≤0.05)。肺癌生长侵犯胸膜通常表现为胸膜增厚、凹陷或/和胸膜外脂肪间隙变窄或消失。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是肺癌CT扫描的常见征象。本组实验结果示CD147与邻近胸膜侵犯无关联(P>0.05);而与纵膈淋巴结转移肿大密切相关(P≤0.05)。MUC5ac与胸膜侵犯及纵膈淋巴结肿大均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

综上所述,CD147、MUC5ac分别与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某些CT征象及侵袭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说明CD147、MUC5ac二者在肺癌的侵袭进展过程中发挥了既有相似又有不同的作用,进一步拓宽了对肺癌不同形态特征形成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的认识。

参考文献:

[1]Suzuki S, Sato M, Senoo H, et al. Direct cell-cell interaction enhances pro-MMP-2 production and activation in co-culture of laryngeal cancer cells and fibroblasts: involvement of EMMPRIN and MT1-MMP[ J ]. Exp Cell Res, 2004, 293: 259 – 266.

[2]杜丽君,王荣丽, 黏蛋白MUC5AC与肺部疾病的研究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 2014,34(4):315-318.

[3]许良中,杨文涛.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的判断标准[J].中国癌症杂志,1996,6(4):229-231.

[4]周康荣. 胸部颈面部CT[M].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38-43.

[5]Kanekura T, Chen X, Kanzaki T. Basigin( CD147 ) is expressed on melanoma cells and induces tumor cell in basion by stimulating product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by fibroblasts. Int J Cancer, 2002, 99( 4): 520- 528.

[6]王斯闻,李波,王斯阳等,肺腺癌、鳞癌中CD147与MMP-2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肺癌杂志,2011,14(9):710-714.

[7] Nowell PC, Mechanism of tumor progression,[J]Cancer Res ,1986, 46(5):2203-2207.

论文作者:吴强,张祥海,袁海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杂志》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

标签:;  ;  ;  ;  ;  ;  ;  ;  

CD147、MUC5ac在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与CT征象的相关性研究论文_吴强,张祥海,袁海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