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3)
摘要: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在环境污染、资源约束、生态退化的背景下,倡导和发展生态文明显得就尤为重要。环境保护和良好的生态创建离不开环境设计的融入,因此,基于生态文明观念展开的环境艺术设计也就更加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综合需求。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艺术;设计;影响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在从事对世界的改造活动时尊重爱护自然生态,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一、生态文明与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的概念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经过多年的发展,环境设计已经成为体系完整、实践性强、领域广阔的综合性设计类专业。虽然环境设计是指对于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进行设计和整合的一门实用艺术,但对设计过程中的生态元素的重视将环境设计专业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设计类专业区分开来。本文将从生态文明的理念出发,探讨符合生态文明的环境设计策略。
环境设计是综合性的艺术设计概念,广义的概念包罗万象,涉及的方向和专业也比较繁多,蕴含了多学科的知识点。但就环境艺术设计的本源来讲,还是以室内装饰和室外装饰为主,依托地理、水文、建筑、植被、园林、生态、生物学科等因素决定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构成,人类设计与环境本源的融合,环境世界与现代创造的接触,自然元素与科学技术的互补,自然环境与人造事物之间的过渡,现代环境设计的本身是在自然环境中展现符合自然美感和创新能力的基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当环境设计在某种情况下对自然生态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环境生态的破坏与恶化时,那环境设计在现代的艺术设计的领域里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也更加失去了作为在环境基础上展示美学和使用功能的现实作用。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和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不合理的利用开发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环境艺术的设计和操作是整体开发利用的重要环节,重设计、轻保护就是把设计强加于生态环境上,无节制的提取物质价值,它的破坏影响深远,从割裂生态条件到设计美感的丧失都是带有隐患和不良影响的。
二、环境设计在生态文明中的要素
生态环境的好坏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识,也是基础。在着手环境设计的开始前,先识别环境的优良是极其重要的,通过对环境的认知度、可利用开发的基础情况及对污染情况的分析,最终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充分考虑自然的发展需求,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到平等的位置上,正视生态文明的基本要素,把设计建立在公正、高效、和谐和人文发展上,要遵循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既要保持环境设计的美感和视觉作用,又要起到不破坏环境生态,并且最大可能的完善和保护环境的原生态基本原则。
生态文明是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及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当人类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达到自然的极限,自然生态已经不能承受和延续工业发展的迅猛进程,需要通过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生态文明的意义就脱颖而出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保护和利用生态的同时,全世界都在致力于推动绿色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来维持和改善生态的基本条件和要素,在设计、工业、建筑、人文等领域对接生态的发展范畴。逐步递进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在进行环境设计过程中,正确梳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设计与生态之间的相互影响,就需要全面的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始终,不仅要体现设计的实用功能和美学功能,更要建立长期的设计与环境的协调性和对生态的完整性。
加强绿色要素在生态基础上的使用推广,让有机、环保、可供改善环境的材料更多的运用到设计上,在建设改造生态的同时,始终坚持用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应用实际,让原本的生态资源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发挥自身不可替代的环境优势。生态文明是保障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期必要前提条件,人类在环境生态基础上进行的改造、设计是都要遵循生态的健康发展条件的,在结构的搭建、设计的框架中要考虑到生态要素的重要性,要真正把生态文明理念完全融入到设计的思路中来,从全局出发,合理设计各个要素的呈现方式,最终形成完整统一的整体。在生态文明的要素上把握和兼顾和谐、公正、人文、环保的价值概念,确保不忽略任何一种生态价值的存在,使环境设计从环境中来,到环境中去。
三、生态文明理念中的环境设计策略
在生态文明的大环境下,环境设计的审美性和生态性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并且是高度融合的。一方面,审美性的环境设计应充分满足科学性、生态性的要求。环境设计的成果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就涉及到对材料的科学选择及对工艺的科学运用。材料选择的科学性意味着在设计中要力求达到材料的结构特性、美观性、适用性及环保特性的高度统一,要开发使用符合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使产品趋于多功能用途,要以提高生活质量、完善和再造生态条件为前提基础,淘汰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落后工艺。
另一方面,符合生态性要求的环境设计才是具备科学性的环境设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常常引得设计师们从中吸取灵感,所以环境设计师的终极目标其实是“创造”生态环境。新时代背景下的科学化都是建立在技术生态化的基础之上的,只有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环境设计才是绿色、可持续的科学设计。基于生态文明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强调环境设计首先需要满足其功能性和生态性为第一要务的要求。环境设计应是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的,在计划和考虑到功能和审美性后不可回避的是人与自然的矛盾。这就要求设计者综合考虑到建筑本身的可改造特性,结合具体的资源条件及生态状况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将自然水体、丘陵、树林等天然景观与建筑本体统筹考虑,力争做到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结束语:
自然生态是人赖以生存的唯一途径,它生生不息地维持着人类生存和其需要的各种生态服务。在物质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形式就是在展开与实施环境设计时要充分融入对于生态文明的关注,要构建人与自然、物质环境与自然间的和谐统一,这样才能够为人类建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社会。
参考文献
[1]卢大威.浅议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共筑生态文明[J].林业科技情报,2016,(01):46-47.
[2]王勐慧.我国现代室内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9(08).
[3]陈明洁,张颖,李静.浅谈现代室内装饰设计新理念[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2(4).
作者简介:王泰钰,男,江西省瑞金人,本科,就读于辽东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号0414160620,研究方向:室外设计。
论文作者:王泰钰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生态论文; 环境设计论文; 环境论文; 人与自然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理念论文; 要素论文; 《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6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