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产负债论文,比例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一种具体的管理方法
1、理论源泉。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在理论上源于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形成于70年代,盛行于80年代。这一理论是继负债管理理论,资产管理理论之后出现的一种综合性理论。这种理论也称作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理论。它是一种协调银行各种业务以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全面的管理理论。这一理论强调银行在其资产负债业务中必须同时管理资产、负债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利率结构和风险结构,以使银行在市场利率频繁波动中,在确保资金安全性、流动性情况下实现最大的利润。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中有四大基本原则:一是资产负债总量平衡原则。也称规模对称原则。这一原则是指银行必须以合理的负债增长速度及其绝对量来决定资产占有量。总量平衡还包括动态平衡和静态平衡。动态平衡指在预期内一定的时期中,按经济和金融合理增长的要求,在发展增长中保持资产负债规模之间的相互适应性。静态平衡是指在某一特定时点上使银行的资产规模与负债规模相适应,既不使负债闲置,造成盈利损失。也不使资产运用过头,造成流动性不足。二是资产负债期限对称原则。也称结构对称原则。这一原则是指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相互对应的项目之间应在数量、期限上保持对称和平衡。具体地讲,就是应根据长期负债来安排长期资产,短期负债安排短期资产,使它们之间在数量和期限上保持大体的对称和平衡关系,并根据经济发展、外部条件和银行资产负债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保持项目之间的最佳平衡状态。三是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均衡原则。也称目标互补原则。这一原则是指银行必须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处理和协调好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到既保证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又能获得较多的盈利。四是资产负债协调管理原则。这一原则是指银行在经营中必须注意资产负债的组合效益。因为同一笔资产用不同来源的资金发放,其收益和风险都不一样。因此,在组合效益方面,要有最优计划、最优设计、最优控制、最佳选择的系统实施方案,以达到“总体最优、各方满意”的效果。
2、定义、体系及特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就是通过一系列比例指标体系约束银行的资金运用,以确保银行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者均衡与协调,从而使银行能够做到稳健经营的一种管理方法。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方法中所设定的比例指标体系一般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流动性指标,如存贷款比例指标、备付金比率指标、同业拆借比例指标、中长期贷款比例指标等。二类是安全性指标:如抵押、担保贷款比例指标、资本充足率指标、单个贷款比例指标等。第三类是盈利性指标:如资金利润率指标、贷款收息率指标等等。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方法因具有鲜明的量的限度和结构规定,因而具备了较强的可操作性特点,受到了商业银行的广泛欢迎。商业银行在运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完善着它。
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在我国推行的基本概况
1、推行的概况。我国银行业于80年代末开始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方法。1987—1994年之间,分别在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建设银行大连市分行、城市信用社试行。在充分试点的基础上于1994年在银行系统内全面推广。为此,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通知》中规定了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暂行监管指标,对资本和资产风险权数作出了暂行规定,并对当前如何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和一些过渡性办法。《通知》中所讲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方法,是在借鉴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一种方法,因此,它具有过渡性、临时性的特点。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我国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方法具有双重管理的特点。所谓双重管理是指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方法下,同时实行信贷计划管理方式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方式。当信贷计划管理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出现矛盾时,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要服从计划管理。计划管理这一部分在现在被称为限额控制(管理)或规模控制(管理)。在文件中或文章中,人们把我国实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称作为限额控制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或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为基础的规模管理。称呼不同,但内容所指的是一回事,都是指在不突破贷款限额、规模前提下实施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2、实践中的难点。①数量型的资金营运方式难以改变。由于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下,限额管理与比例管理共存,所以旧的限额管理所固有的问题依然存在并延续至今,而在执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中出现的偏差,又使老问题得以强化,造成资金运行中数量型营运方式难以改变的局面。由于实行限额管理,有规模无资金和有资金无规模的问题仍然突出。商业银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遇到有规模无资金时,会有两种自然的行为反应。一种是浪费规模,贷款规模自然缩小,影响银行的自身效益;同时影响对当地经济的有力支持。另一种行为是,为了用足规模,不惜血本多渠道筹集资金。在用足规模的同时,加大筹资成本并引起金融秩序的混乱。商业银行在营运中如果遇到有资金无规模时,其行为反应也会有两种。一种行为是将筹集来的资金闲置,坐等支付利息,增大成本开支,降低自身效益。另一种行为是,通过多种渠道,争取扩大规模或绕规模,千方百计将资金运用出去,最终造成贷款规模失控。资产规模的扩大化或负债的积压与闲置,是银行最忌讳的两件事情。在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体制下,这两件事情一直在困挠着我们,为了使银行的资金既不闲置,也不出现贷款无度扩大的倾向,所以我们才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方法,希图借助这一方法,使资金运行达到最佳状态。但由于不敢贸然实施全额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只能审慎地实行限额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致使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体制下的旧问题拖延至今,继续成为当前资金营运中的顽症。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本意,是要使我国商业银行在资金管理体制及资金运作上实现根本性变革。在资金管理体制上变计划管理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在资金运作上变追求贷款规模、轻视资产质量效益的旧模式为重视资金的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最优组合的新模式。但在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使得上述目的难以达到。行为偏差的具体表现是各行侧重执行存贷比例指标,以为执行了这一指标,就是执行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现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规定,对存款增量实行比例管理,那么争取存款增量部分迅速扩大增长,争取按比例扩大贷款规模,就成了各行的主攻目标了。“存款立行”、“存款第一”、“存款是我们的生命线”等口号,就是针对这一主攻目标提出来的。传统的追求规模、速度的数量型的资金营运方式,不但没有改变,反而由此提到了强化。这是我们在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时,所始料不及的事情。②实际水平低难以达标。我国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中所设定的九大指标与比例数额,与西方国家的大体相同。人民银行考虑我国银行业实际运行水平低,对达标问题做了一些特殊规定。如对存贷比例指标实行区别对待政策,对交通、光大等商业银行实行按余额考核,对原专业银行(工农中建)实行按增量考核。要求原专业银行在1996年底存贷比例达到75%的指标要求。对贷款质量指标,要求原专业银行提出逐步达标的计划,报中央银行及商业银行监事会监督执行。对资本充足率,也要求各银行采取逐年提高的办法,将最后期限定在1996年底。尽管在制定政策时,已充分考虑了我国银行的实际运行状况,但各银行在执行中仍感困难,难以达标。以资本充足率为例,《通知》中要求1996年底达到80%。但到目前为止,我国五大银行(中、建、工、农、交通),除交通银行外,无一家能达标。以农业银行执行存贷比例情况为例,1995年农业银行存贷比例为94.3%,比规定比例75%高出近20个百分点。农业银行下属各分行执行的情况,能达到75%要求的分行只有8个,在75%—96%之间的有13个,在96%—110%之间的有9个。农业银行全系统仍处在超负荷运行状态中。以农业银行贷款质量指标执行情况为例:1996年农业银行在年中的一份工作报告认为:“去年,很多分行的催收贷款比率虽有所下降,但总的看下降的少,且与人行规定的到1998年控制到“八、五、二”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我国银行实际运行水平低,不仅仅是指它们在比例指标数量上达不到要求,还指它们在结构方面达不到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要求。比如在资本充足率方面,结构上的实际情况是:我国五大银行的一级资本资产比率均超过《巴塞尔协议》规定的4%的最低要求。但五大银行没有或只有少量附属资本。在五大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可列入附属资本的只有金融债券一项,这一项所占份额仅为核心资本的9.83%。此外,没有资产重估储备、没有公开储备,有的行甚至没有呆帐准备金。充实核心资本和增加附属资本,是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两条主要渠道。充实核心资本的具体途径很多,但主要有两条:一条是适当调整年度收益分配比例,增调发展基金比例;另一条是确立呆帐准备金制度(或风险准备金制度)。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我国财政出于宏观调控的需要,实行“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政策。这种政策,控住了银行,因为银行利润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上缴总额不得随意增减,这就使银行通过适当调整年度收益分配比例补充资本金的途径受到阻碍。银行的呆帐准备金制度虽已建立但并不完善:准备金率过低,不能自主使用,不能跨年度使用,加之财政方面不允许银行挂帐,这使呆帐准备金制度形同虚设,指望通过这一形式充实核心资本的希望较为渺茫。在上述情况下,依靠增加附属资本来提高资本充足率不失为一种良策,但银行附属资本结构过于单一,又使这一良策失效。结构之不合理,已从根本上影响着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使银行通过资本充足率控制资产风险和保障自身效益的作用无从发挥。再比如在资产负债结构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负债结构方面的问题是:范围狭窄,结构不合理。目前商业银行的负债形式主要是存款,其它形式的负债,诸如发行金融债券、发行股票、同业拆借、向中央银行借款等形式所占比例很小。在存款负债这一形式下,储蓄存款一般占到75%以上,而对公存款仅占20%左右。资产结构方面的问题是:负债种类单一,结构失衡。在各大银行资产业务中,贷款仍是主要资产形式,贷款资产占整个资产的比重在70%以上,而风险小,技术知识含量高,收益好的证券、贴现等资产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仅占30%左右。在贷款总额中,风险性信用贷款占比大,高达40%。这种状况,不利于分散经营风险,也不利于银行资产收益率的提高。此外,负债与资产结构不合理,还指期限结构不合理。有些银行的情形是:中长期负债占70%左右,短期负债仅为30%左右,而在资产业务中,却相反,短期资产占总资产的70%左右,长期资产只占总资产的30%左右。长期负债用于短期资产是一种不良倾向,它会影响着银行效益的提高。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不仅包括总量管理,而且包括结构管理。总量管理只是最初级最原始的管理方式,必须与结构管理相结合,才能产生最佳效益。目前各行在思想上对这一点认识不清,行动上多有简单化倾向。一方面,一味追求贷款总量扩大,忽视贷款质量和贷款结构;另一方面,不惜代价大力吸收存款,导致负债成本上升,结果是资产负债总规模扩大了,而应得利润并没有相应的增加。有的行的经营状况甚至趋向恶化。忽视结构平衡,使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导银行业务稳健发展的根本目的落空。③客观环境不佳。施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方法,尚需一定的外部条件:如良好的公开市场业务,完善的间接宏观调控,健全的证券市场,能对货币量起调节作用的周密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以信用为基础的规范化的银行关系,等等。目前,这些外部条件有些尚不具备,有些虽已具备,但处在非良好状态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施行。
三、进一步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1、舆论上要加紧进行宣传。①要有宽泛性。凡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相关的理论,如资产理论、负债理论、资产负债联合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都要进行系统、全面、准确的翻译和介绍。②要有深度性。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在理论上的源泉,它所应遵循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它的体系构成,方法特点进行全面的清晰的阐述。③要有比较性。要把现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与我国传统的资金计划管理,与西方国家实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进行比较,清楚地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性和差异性。通过上述三方面的宣传,使人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让人们乐于在实践中使用此法。同时,也使人们通过宣传明了我国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上,以便注意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它。
2、办法上要及时补充完善。现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具有临时性、过渡性特点。它一出台,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缺陷:如集双重管理于一身、指标结构中项目缺位(如附属资本项目过于单一,资产负债形式过少)、指标比例数额不相适宜(如呆帐准备金率过低,而存款准备金率又高于西方)等等。上述诸种问题,都要从办法上及早予以补充完善。要创造条件,尽早地将双重管理推向单一管理;指标结构项目,凡缺位的要及时补上,争取与西方国家大致相同;指标比例数额不相适宜的,要予以相应的调整,该提高的提高,该降低的降低。
3、要及时总结实践经验。现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正处在推行阶段,对于推行此法取得成效的银行或分行,要及时总结他们的经验,在金融全行业或某些行的系统内,介绍、宣传、推广。同时加强调查研究,对处于不同地区、处于不同发展水平中的银行,进行分类研究,弄清楚它们在推行此法的过程中到底有什么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以使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方法能较为顺利地推广落实。
标签:商业银行论文; 银行资产管理论文; 银行资产论文; 资产负债管理论文; 资产规模论文; 负债结构论文; 资本充足率论文; 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