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类所从事的生产活动给人们创造了巨大财富,但人类在进行生活和生产劳动时,也耗费了巨大的资源和能源,其中大部分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在发展与能源耗费的矛盾中,要想维持两者平衡,就必须进行生态建设,确保其中的生态系统的持久性和稳定性。生态建筑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无废无污、节能低耗是未来建筑的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产力迅猛发展,人类不断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资源,以获得长足进步。但同时人类也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导致天然资源枯竭、物种消亡和环境污染等后果,这将严重危害将来人类的生存。为了我们自己的未来,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居所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因此生态化设计具有节能清洁等有点,将是人类建筑设计的发展主要趋势。
一、生态建筑特征
以建筑设计视角而言,生态建筑的表现主要是选取不同的绿化方式用以提高建筑周围的小气候,选取大跨度、轻型的建筑结构以提升建筑空间的适应能力。
设计生态建筑,就要从生态建筑的特征着手,其特征表现为:(1)强调整体、系统地考虑建筑的设计区域内外环境的相应关系;(2)重视人和环境及自然和谐共存,互不分离;(3)建筑材料在允许范围内尽可能选取天然材料和绿色环保材料,尽可能选取天然和再生能源;(4)选取节能、环保技术用以防治环境污染;(5)选择建筑的宅址尽可能远离污染区域;(6)尊重建筑设计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植被的原始状态,因地制宜进行设计;(7)建筑产品注重生态文化,强调生态内涵;(8)设计是不同学科的综合性作用的结果。
二、生态建筑设计基本内容
(1)在建筑设计中尽量使用再生、可循环利用、环保的材料,减少建筑垃圾。当前,建筑市场出现一种塑料金属复合管,是能够替代金属管材的高科技产品,兼有塑料与金属的优良性能,不生锈,无污染。为建设生态建筑,建筑设计中应尽量运用环保材料、生态技术,使建筑和居住环境满足人们的低碳要求。
(2)充分利用再生资源,以达节能效果。为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生态建筑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水利能等,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程度,并通过蓄热等节能措施降低能源消耗,进而达到节能减耗的效果。当前,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较普遍。如太阳能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就是根据太阳运行规律利用太阳光,并通过特定材料的蓄热性能存储太阳能,提高建筑结构的保温性能。
(3)减少污染物排放。生态建筑设计中要尽量考虑建筑室内环境及其周围环境对人们健康的影响,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的建筑材料,避免向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即使有也应在排放前利用科学手段进行无害化处理,全面保证建筑室内及周围环境健康宜人。
(4)为人们提供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良好的光环境、清洁的空气、灵活开敞的空间。
(5)为形成一种建筑与自然、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关系,实现生态建筑设计最高层次要求,建筑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如何实现建筑生态化的设计意图,还要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配置,如周边建筑群、交通、生活设施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生态建筑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3.1大力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规划之一,是各个城市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必要因素。生态建筑能冲破城市固有的规划和建设束缚,使城市建筑设计推进与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保护能源之间实现有效统一,完成经济间布局的合理科学,大力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3.2有效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与城市市容建设的不断进行,在我国大多数城市建设设计中都会产生重规模、忽视环保的问题,这样的设计使一些城市建筑设计牺牲了环境保护、加大了能源浪费。在城市发展中,由于城市的现代化和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在建筑设计中加入一些生态元素设计会减少居民生产和生活对环境和能源的破坏程度,使居民生活质量得到切实提高。生态建筑有利于推进城市的经济、社会与环境三方面效益的大幅增长。
3.3实现城市的健康发展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生态、环保和节能的设计理念要得以充分体现,可以充分保证实现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生态建筑设计中因严格按照城市发展的全面情况展开系统设计,实现城市环境和能源资源分布的平衡。生态建筑设计必须有效促进市民健康、推进教育发展,并重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和能源的使用情况,推动城市健康发展。
四、建筑设计生态化的趋势分析
4.1建筑能源生态化
建筑能源生态化,指的是大范围应用可再生资源,维持建筑物的良性运行,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情况,大大降低了人类欢动对周围环境的破坏,有效促进可持续战略的发展和实施。地热能、太阳能、生物能和风能,对这些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这类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使人类在将来获得能源的最主要途径。保证新能源使用的情况下,节能技术同样有了很大进展和突破,保温材料、隔热设备的有效使用,自然通风,自然采集的应用,可以很好保证生态建筑达到较充分的节能效果。对于建筑采光,建筑中水系统,建筑地热采暖,废气利用都是生态建筑在设计中重要体现。
4.2建筑结构生态化
生态建筑是地域性的特点,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也是生态建筑的一方面。建筑界否是整个建筑项目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其起到对整体建筑物的支撑和固结的作用。现阶段,人们对建筑结构的研发和开发有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可以有效促进生态业的健康发展,带动了其它的施工建筑项目的生态发展。例如拉索结构、薄壳结构、轻钢结构和轻质墙体,减少建筑结构的施工原材料的同时,还提高了整体建筑结构的质量水平,极大促进了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4.3建筑利用的生态化
目前,处理废旧建筑常用的手段就是废旧建筑拆除,确保更好的利用空间,确保城市建筑的进一步发展,保证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但废旧建筑的拆除会大大降低空气质量环境,增加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从资源可利用的角度来说,这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现阶段的西方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对于废旧建筑物的合理化保护和改造,减少建筑物的拆除工程,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化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结束语:生态建筑设计是全新的建筑形式,而建筑设计生态化更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它们共同完成着和现代建筑设计发展的一脉相承,并逐步完善从现代建筑向生态建筑的自然过渡。
参考文献
[1]刘建华,郑明欣,郑舒华.试论生态建筑设计方法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0)
[2][2]周彦明,谢丽娜.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发展趋势[J].民营科技.2012(04)
[3]丛硕文,梅丽.浅谈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发展方向[J].民营科技.2012(05)
论文作者:孟明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生态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城市论文; 能源论文; 环境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