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粤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城市人口居民不断增多,直接导致污染水排水总量增大,甚至超过了河道自身的净化能力,河道水环境受到污染,影响了城市人口的身体健康。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出现,为河道水环境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价值与实践
前言
海绵城市设计理念,人水和谐的河道生态系统成为河道水环境的主体,通过事前整治原则,避免河道水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或将其控制在初始阶段,有效降低了成本消耗,提高了河道水环境的治理效果。可见,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应用的综合价值[1]。
1、海绵城市设计的理念与特点
海绵城市,主要是指城市具有海绵的特点,能够有效适应环境变化,对自然灾害具有良好的弹性,在下雨时,海绵城市能够发挥海绵体的作用,蓄水、渗水、净水,在干旱缺水时,海绵城市能够将储存的水资源释放,反哺城市排水管道与河道等多个水系网络[2]。海绵城市具有较大的承载量,能够保障城市在极端天气下快速适应,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海绵城市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海绵城市与依靠市政管道排水的城市不同,其具有多个排水渠道与方式,通过对降水的吸收与存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全面解决了城市内涝问题。其二,海绵城市不仅完善了城市排水功能,还保护甚至修复了城市生态环境,对绿化、道路、公园等设施充分利用,针对性解决城市各类水污染问题。其三,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指导,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城市海绵体的功能与作用的发挥,市政管道相应减少,节约了成本投入,改善了人们生活环境,人们生活舒适度因此增强。
2、导致河道水环境污染的常见因素
2.1、雨污污染
为了解导致河道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笔者对近几年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雨水是导致河道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因为,城市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导致城市空气污染,雨水下落过程中,携带空气污染物,雨水进入地表之后,为河道带来诸多污染物。同时,雨水冲刷管道,管道内沉积污染物进入水体中,导致水体污染。另外,在农业农药、化肥的使用,在雨水降落时,也会将部分肥料、农药带入河道,导致河道水污染。据相关资料表示,降雨初期,屋面与地面径流雨水的cod能够达到1000ng/l以上。对此,积极引进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对降雨进行收集与净化,降低河道污染。
2.2、河道淤积
城市对沉积物释放产生的内源负荷重视度不足,是河道水环境出现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可以说,水体底泥污染,是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河道淤积通常是因大气沉降、废水排放、雨水淋雨与冲刷、水土流失等因素导致河道沉积底泥,污染河道水环境,而底泥经过长时间沉积,逐渐富集,河道水富营养化。
2.3、沿河垃圾堆放与废水倾倒
当前,我国诸多地区并未完善垃圾收集处理系统,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直接导致大量生活垃圾在河边堆积。同时,不同工业因污染水处理的高成本,将未处理的污染源倾倒河道中,导致河道水环境污染。
2.4、截污不彻底
生活废水,农业污水,工业污水,生活垃圾等侵入河道水环境后,河水出现溶解氧过低,水生植物失去生存环境,水体自净能力逐渐下降,河道水质逐渐恶化,影响了居民的舒适生活。为此,城市逐渐重视河道的治理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河道污染治理中,城市多采用截污方式,并未由根本上阶段污染源,如此,河道水污染逐渐加剧,截污难度增大,截污逐渐出现不彻底现象,河道污染仍然存在。对此,积极应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改善水环境处理方式,由源头截断污染源,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3、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对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的价值及实践
在传统的河道水环境治理中,若政府加大力度治理河道,依然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却耗费大量成本。同时,传统河道水环境治理,只能治理当前问题,却不能预防未来可能的污染。如:在韩国清溪川的河道治理中,政府采用通过疏浚清淤、全面截污、保持水量三方面措施,最终达到了河道水治理效果。但是,在该工程中,韩国斥资3.6亿美元,可见,传统治理方式对成本的消耗之大。当然,本次河道水环境治理,却也为韩国带来了越投入资金59倍的效益,解决了20多万个就业岗位问题。但是,若后期不重视河道的保护,污染依然会发生。而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应用,却能够全面解决河道污染问题,虽然,前期投入成本较多,却能够达到长期效果。总体来讲,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应用的价值更大。
3.1、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实践,解决了雨水污染问题
由海绵城市的概念可知,海绵城市会对降雨进行收集、净化与存储,如此,雨水并不会向过去一样汇入河道,而是被存储起来并净化,有效解决了雨水污染河道问题,一大污染源的解决,为河道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奠定了基础。
3.2、生物治理的应用,平衡了河道水资源
在河道水环境的综合治理中,生物治理是其重心[3]。通常,城市多采用放鱼类生物、河道边沿栽植灌木草丛,达到净化水资源、降低河道淤泥的效果。然而,该种方式并不能快速达到治理效果。笔者认为,可积极引进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河道水环境中投放微生物,降解河道中的淤泥沉淀,所达到的效果更佳,不仅降低了清淤工作的强度,也提高了河道蓄水量,稳定了水环境中的生物链,提高水环境的自净能力。
3.3、以水治水的应用,整治河道水资源
在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中,雨污分流是一种有效方式,然而,想要达到雨污分流的效果,却需要大笔资金支持,对市政工程进行改造,极易影响居民生活,如此,雨污分流的改造项目很难启动[4]。对此,积极采用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在河道周围设置护坡与管网,使河道周边形成收集为主,渗流为辅的海绵体,不仅能够达到雨污分流的效果,还有效节约了成本,缓解了城市的财政压力。并且,管网与护坡的设置,解决水污染的同时,改善了水体环境,增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为河道水环境的长期保持良好状态奠定了基础。
3.4、充分利用河道地势,加强湿地建设
自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引入河道综合治理后,出现了多种河道水环境治理方式。其中,湿地是最符合生态修复的一种方式,对于河流水量大、污染物浓度小的河道,湿地生物修复法诸位使用。并且,该种方式主要利用浅谈、缓坡等河道自然条件,在适当的河段设置橡胶坝、滤水坝等设施,并在开阔区域设置河道滞留塘,政治河道两侧滩地,并在河道中种植水生植物,如此,构建出物种多样、水质净化力强、景观优美的河道水环境。并且,该种方式成本投入低,运营简单。
4、总结
由上文可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应用,不仅在河道水环境的综合整治中达到了良好效果,对我国城市的建设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在河道水环境的综合治理中,重视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应用,由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通过以水治水、以生物治水等方式,达到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最佳效果。同时,相关部门应做好海绵体的维护与宣传工作,推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普及,提高群众参与度,有效改善河道水环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造胜.论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中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1):39-42.
[2]何沁波.论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4):120-121.
[3]徐发蓓.海绵城市理念视域下的城市河道治理设计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7,15(13):179-180.
[4]万震.浅谈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河道综合整治模式[J].江苏城市规划,2018(4):23-23.
论文作者:潘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河道论文; 城市论文; 海绵论文; 水环境论文; 设计理念论文; 效果论文; 雨水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