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作用细化操作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性学习论文,作用论文,操作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课程模式,它强调以某一特定的问题或主题为学习对象,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学习方式,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习导向,因而这对习惯于指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教师无疑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课题确定、方案形成、实践操作和成果总结四个阶段,而每个阶段教师的作用,实际上是分别围绕四个问题细化的,即如何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如何评价课题方案的可行性?如何将方案转化为操作?如何总结并表现成果?下面将结合笔者曾经指导的课题,按图示步骤展开讨论。
第一阶段:课题确定
质疑导向 如“关于废旧电池回收问题的研究”的课题,最初学生的课题是“关于城市垃圾的回收和处理问题的研究”。当教师问到:为什么会决定研究该项课题呢?学生回答:“因为老师布置人人都要有课题”也有回答:“从报纸和电视上看到城市垃圾问题十分严重”。可见,学生对课题的认识很朦胧,目的性还不够明确,这一现象在学生初次接触研究性学习时表现较为普遍。因此,教师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了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使他们对触目惊心的事实产生直观的感受,同时也了解到垃圾填埋其实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情,涉及到污水处理、火情控制、沼气收集与发电,以及废弃物回收利用等许多科学技术的运用等。接着教师与学生就课题的选择展开讨论,使学生意识到当初的课题定位过高,于是选择了切口较小的废旧电池问题的研究。
问题评价 关于废旧电池究竟研究些什么呢?教师提出让学生就废旧电池发挥想象,大胆提出问题:
1.废旧电池真的有毒吗?2.废旧电池的排放量有多大呢?3.废旧电池为什么难以回收呢?4.电池越便宜就越环保吗?5.废旧电池回收以后是怎样进行处理的?6.哪种废旧电池的回收方式更有意义呢?7.如何切实保证外来流动人口的废旧电池回收工作呢?8.杭州市民对废旧电池回收问题究竟有哪些看法呢?
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2、5、8这四个问题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3、4这两个问题主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6、7这两个问题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把这些问题汇总,一个课题的轮廓呈现出来了,而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比较清晰。
形成课题 根据现有的能力和研究条件,师生共同感到问题7的研究目前确实有难度,应该予以放弃。余下的问题可以合并为一个大问题,陈述为:关于废旧电池回收问题的研究。有三个层次的问题需要研究,即废旧电池的有害性调查,废旧电池回收和处理现状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废旧电池的回收率。
第二阶段:方案形成
可行性论证 课题是否可行既要看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方面的条件,还要看课题本身是否具有创新性和实用价值。就前者,我们对课题小组三个成员作了分工,物力和财力的消耗主要是纸张和交通费,但数量不大,可以自己承担,完成时间初步定为一个学期也基本够了,就后者,认为当前有许多城市在推行废旧电池回收工作,但种种情况表明难度还是很大的。难度大的原因是什么?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可以做些什么?这些问题还少有人研究,进一步搞清楚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当然,在研究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这些困难本身又是一个研究课题,而克服闲难的过程正需要有创新精神。
方案类型甄别 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类别是丰富多样的,前述课题属于社会调查为主类型,因而决定了课题方案的操作必须着重于资料的收集、整理、比较和分析。
操作步骤确定 (1)搜集资料 丰富的资料可以帮助研究者拓宽自己的思路,借鉴别人的成果以及在研究过程中走不必要的弯路。收集资料应着眼于各种方法和途径,上英特网、做实验、去图书馆查阅、走访专家和有关部门、问卷调查等等。如当前市场上,经常有大量“便宜电池”出售,这类电池尽管价格便宜,但由于质量低劣、使用寿命短,而一些市民因贫图便宜大量购买这类电池,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隐患。为了收集劣质电池在质量方面的数据资料,我们采用了电池持续放电时间比较实验的方法,见表1。
表1 电池持续放电时间比较
双鹿电池南孚电池“便宜电池”
BP机
约为15天约为12天 约为4~5天
随身听 约为5小时
约为4小时约为2~3小时
(持续放电)
掌上游戏机
约为10小时 约为8小时 约为3~4小时
(持续放电)
(2)资料整理统计 如针对市场上营养品过分包装的问题,学习者想调查营养品与外包装的重量比和体积比,但遇到了怎样测量一颗小小的营养胶囊的直径、周长的困惑。这说明,在研究性学习许多不起眼的环节上,往往蕴涵着要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才能解决的问题点。其实,可以利用圆规加尺(先用圆规卡住胶囊的直径,再用直尺量圆规的跨度),或棉线(用棉线在胶囊上缠绕数圈,用线长除以圈数便可得周长)等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解决(结果见表2),但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
表2
产品名称:XX虫草王
规格:12粒×盒×4
重量比:1:24(胶囊:包装)
体积比:1:180(胶囊:包装)
体积:205.3立方厘米(外包装)
重量:100克(外包装)
(3)结果分析 这一步骤完成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课题的最终成果,必须极为认真的对待。这里所说的成果不仅仅是指论文或调查报告质量的好坏,也是学生完善自我、激发动力、提高能力的重要过程。如,学生将电池对比实验的结果,高度概括为:“少三倍电量,多三倍污染”;学生从营养品与外包装的对比统计,对当前商品过分包装的情况有了直接体验,继而提高保护森林的环境意识。
第三阶段:实践操作
方法指导 根据预先考虑到的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方法指导,如网络资料查寻方法;计算机数据统计方法;多媒体幻灯片制作方法;问卷设计方法等等。由于研究过程中,涉及学生接触社会,与社会打交道问题,就有必要在心理上和方法上启发学生作好社会化准备。如学生调查市民对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态度时,就遇到过市民不理解,不以为然等情况。指导学生不仅要学会根据情况适度反应,也要学会运用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力,还要学会善于运用一些巧妙的办法,激励市民参与的激情。
随机调整 对于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教师应随时给予帮助、支持和激励,走弯路时及时进行调整。
中期评价 对前一段工作进行评价十分重要,既要评价所取得的成果,也要评价存在的问题,以便今后的研究更加有序和深入。教师发现同一课题组的学生,竟然提交了三份内容不同的中期研究报告,他们各自为政的情况是与合作学习的精神相违背的,在鼓励他们研究态度认真的同时,必须引导他们高度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第四阶段:成果总结
成果方式指导 成果的表达方式提倡多种多样,有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和小论文等,也有辩论会、讨论会、出板报、墙报、编刊物等方式。本课题成果选用小论文方式表达,教师通过讨论形式介绍小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和方法,并要求学生尽量采用数据和图片方式来阐述问题,以增加论文的严密和科学性。
成果汇总 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应该是一个“文件夹”,情感体验的总结,研究过程的记载,以及成功与挫折的经历等,都是极为重要的成果决不能忽视。如学生开始研究校门口交通问题时,仅仅凭借平时的直观感受就武断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教师指出这一问题之后,引导他们调查放学后学生分流的情况(如图1),得到学生放学时的主人流为A-2和A-3方向,约占总人数的45.66%,这样他们再提出有关措施便是有根有据的了。经历这一过程之后,学生深刻体会到搞科学研究必须首先调查第一手资料,并从中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
图1
评价方案制定 研究性学习评价贯穿研究的全过程,不仅需要评价学生所选课题的必要性、新颖性与可行性,评价研究过程展开的合理性,评价研究报告的科学性,还要评价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究精神、创造精神与合作精神。评价信息的来源是多渠道的,评价的对象既可以是调查报告或论文这样的文字材料,也可以是物化了的作品,被观察到的外在行为表现或个人内心的情感体验。研究性学习评价应该多采用定性评定的诊断与鉴别,导向与激励,而不是仅对研究的论文或展示的作品水平本身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