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课堂探究性刍议论文_李季常

中学物理课堂探究性刍议论文_李季常

河北省邯郸市第四中学 李季常 056000

【摘要】:物理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无论是课程价值的取向,课程目标的界定,教育功能的发挥,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选取,都较现行的物理教学具有更高的要求,给初中物理教师实施物理教学提出了大量崭新的课题。

【关键词】:物理课堂、探究性、资源共享、认识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是对物理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对初中物理教材、教学及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应该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标对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科学探究体现了物理学的本质特征,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探究与物理知识的建构是统一的过程;科学探究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内在动力,从而更好地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最终使学生能更加有效地学习物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创新性,建构性人才,使教育能够达到服务于人类,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但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十分棘手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激发了我作出了以下思考:

一、明确探究性问题的教学目的,解决探究性问题教学的方向问题。

在我们进行探究性问题的教学时,一开始我们还能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尝试,可是由于种种?因,时间一长,老师觉得探究性问题太过于形式,学生觉得探究性问题没意思。我们就失去了方向感。

事实上,从物理教育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科学探究:首先是从观念层面上,科学探究体现着现代科学观。对学生而言,其个体的认识也需要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改变。因此,学习物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转变个体对自然界的?有认识和观念的过程,是一个自觉的实现观念自我更新的过程。第二是从思想方法层面上,科学探究是科学家们在长期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有效的认识和实践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科学思维方式,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学思想方法。当代科学教育理论认为,科学探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一些可辨别的要素,如提出科学问题、建立假设、搜集证据、提出理论或模型、评估与交流等,这些都是科学思想和工作方式的体现。在物理课程标准中,根据这些要素提出了对学生理解科学探究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第三是从操作技能层面上,任何实验探究过程都需要操作者(这里主要指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和操作技能,如控制变量、使用仪器、记录、分析和处理数据等。

所以,我们理解的所谓探究性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使学生具有科学的探究观念和科学的思想方法,以及掌握足够的操作技能。除了第三个层面要求学生必须动手实验之外,以上两个层面都可以以多种方式渗透到日常物理教学过程之中。比如:电学部分中的电阻定律课,我们用灯泡的亮度吸引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究欲望,同时我们通过与前面知识的类比,强化了控制变量法这一探究方法,还应用分组实验探究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在探究加速度大小的影响因素,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等课时,可以通过从提出问题——进行猜想——确定方法——设计方案——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结论汇报等等一系列探索过程,将学习者始终置于探索者的位置,使学习过程成为“发现”或“再发现”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自己从实验中得出结论,体验探索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强化学习的乐趣。这也许正是我们进行探究性问题教学的目的所在。

二、认识“科学探究”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要求改变过去物理教学过份强调知识传授,只重结果忽略知识建构过程,造成学生只知道“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的被动的接受式学习状态。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师是知识的具有者和传授者,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教学活动演变成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的单边活动,学生的学习以模仿、训练和背诵为主要特征;形成了教师对学生的绝对权威,学生对教师的过份依赖。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尊重和发展,甚至被销蚀。

新课程强调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接受状态,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作为现代学习方式应该具备如下一些基本特征:一是主动性,这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包含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责任感。只有主动的学习,才可谓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有意义学习。二是独立性,这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它包含独立学习的意识、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的。只有独立的学习,才可能质疑、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进行探究、参与讨论,回答问题,才能与教师一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三是独特性,这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它包含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具有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表现。只有独特性学习,才能真正意义上的自觉选择对自己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才能促使教师在教学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四是体验性,这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它包含参与或从事具体活动,直接体验产生的情感和意识。只有体验性学习,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乐于参与实验和实践活动,才可能利于身心和人格的健全发展。五是问题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根本特征。它包含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和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即把问题看成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问题性学习,才能真正意义的进行探索、创造,才能具有真正意义的问题意识。现代学习方式的这些基本特征,决定了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具体的学习方法来自主学习,来突出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三、利用问题或现象引导学生科学猜想,解决学生猜想“度”的问题。

猜想与假设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主要在这一环节来实现。但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参与科学猜想时,要么不敢进行猜想,要么瞎想,不能够很好的把握猜想的“度”。在这一环节中我们根据遇到的不同问题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当学生提不出假设时,教师可以采用引导学生利用已有?验和知识提出假设的策略;当学生假设过于发散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引导学生从个人假设转化到团体共同假设的策略;当学生猜想与假设不够开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类比思维、等效思维等方法进行猜想。比如:在进行探究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本的教学时,对于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发散性“瞎猜”一会儿,然后在归纳出一些共性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从电流的形成和电阻产生的?因等方面与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作出了正确的判断。

四、利用“资源共享的方式”解决课堂时间紧的问题:

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做分组实验时间不能完全控制,这一部分没有处理好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教学,将导致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在实施科学探究教学中我们遇到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内容与课时紧张之间的矛盾。

对于某一具体的科学探究内容,学生可能提出不同的猜想和假设,因而设计出不同的实验验证方案。如果每个学生对所有的猜想和假设都进行实验验证,课上的时间有时会很紧张,所以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和假设(或在众多的猜想和假设中选择一两个)进行验证。然后通过交流和讨论将每一种猜想和假设的验证情况进行"资源共享",并鼓励学生对于课上未进行验证的内容在课下再进行研究,这样便可以解决课时紧张的困难。

同样的对于同一个探究性问题中的不同方面,我们也可以利用“资源共享的方式”来解决。

当然,我们知道:在进行探究性问题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其它的问题,需要我们在探究性问题的教学过程中不停的去探求解决的办法。

论文作者:李季常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5

标签:;  ;  ;  ;  ;  ;  ;  ;  

中学物理课堂探究性刍议论文_李季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