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化地理教学的基本模式及教学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策略论文,模式论文,地理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审美化地理教学是地理学科美育实验研究的拓展与升华,是地理素质教育发展之必然。其要义是将地理学科的所有教学要素转化为审美对象,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为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活动,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内在逻辑美与外在形式美高度和谐统一、静态与动态和谐统一、师生互动和谐统一的整体,从而大幅度减负提质,使师生都身心愉悦地获得素质全面和谐发展。随着教育部“九五”规划美育研究项目中地理学科美育实验研究的推进,审美化地理教学的基本模式及主要策略日渐明晰,为地理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一、审美化地理教学的模式建构
(一)审美化地理教学模式的建构依据
1.具有一般审美化教学模式的特质。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对构成教学的诸要素设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组合方式及其活动的程序。”(注:吴恒山.教学模式的理论价值及其实践[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3).)审美化教学模式是一切具有审美化特质的教学模式的总称。从美育及审美化的要义出发,模式中的教学要素必须充分体现出形象生动、情感激励、自由开放、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美学、美育基本特征,教学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呈现出协调一致的内在逻辑美,整个模式活动过程充分反映出自由欣赏、自由表现、自由创造美,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以学生完美人格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之上。这样的模式才堪称审美化的教学模式。显然,并非所有的教学模式都具有审美化特质。例如,传统教育中以学科、学术为中心的认知模式、理论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授受模式,以书本、课堂为中心的封闭类模式就不在此列。相反,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方兴未艾的愉快教学、情知教学、美乐教学、探究教学、实践教学、成功教学等反映的个性化、人格化教学模式,由趣味模式、形象模式、奇异模式、幽默模式、体验模式、和谐模式等反映的艺术化教学模式等则更多地体现出审美化教学的特质。审美化地理教学模式的建构注重充分反映一般审美教学模式的特质。
2.反映“点一线一面一体”多级延伸的审美化教学模式。
“点一线一面一体”多级延伸的审美化教学模式源自西南师大赵伶俐教授在其主持的教育部“八五”“九五”美育实验研究项目中创建的美育综合课的基本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基本结构如图:
图1 美育综合课基本模式(注:赵伶俐.大美育实验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45.)
该模式主要特点有三:其一,以审美欣赏为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的前提和基础,并以此贯穿教学活动始终。其二,审美视点教学-审美视点延伸教学-审美能力检测,是该教学模式三大基本环节,使学生审美能力的循序发展,富有逻辑美。其三,视点延伸以点-线-面-体的延伸模式扩展审美时空。这是最具特色的创新之处。例如,从音乐的节奏美(审美点)的欣赏开始,可以引导学生在富于启发与自由体验活动中逐次延伸出诗的节奏(线),美术、舞蹈等的节奏(线)、生活的节奏(线)、工作的节奏(线)、社会发展的节奏(线)、四季的节奏(线)、宇宙的节奏(线)等审美线及有关的审美面,进而构成无限丰富的节奏美的立体世界。(注:赵伶俐,杨旬,齐颖华.审美化教学原理与实践[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130.)由音乐的节奏美最后延及浩瀚宇宙无可穷尽的节奏之美,这是何等宽广的视野。这种以“一”及“多”,以“小”见“大”的透视世界的方法及能力,对学生各科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都极为重要。地理学科以气象万千、异彩纷呈的人-地大世界为研究对象,自然将点-线-面-体延伸的审美化教学模式作为其模式构建的基本参照。
3.符合地理学科素质教育的实际需要。
地理科学是联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桥梁科学,蕴含全面丰富的美学要素,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即完美人格发展有独特的优势。长期以来,除了曲折发展的消极影响,重认知轻情感、重注入轻体验、重结论轻过程、重划一轻个性、重课内轻课外、重书本轻人本的陈旧教学模式也严重阻碍了其优势的发挥,远不能适应新世纪对高素质地理人才的需要。面向21世纪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注:冯以浤译.地理教育国际宪章[J].地理学报1993,(7).)明确指出,地理教育要有助于学生“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要注重“体会”“探究”“质疑”,在“政治、社会、道德、人道、审美和环境教育上发挥实质性的作用”“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审美化地理教学及其模式构建以适应新世纪地理素质教育全面和谐发展目标为根本需要。
(二)审美化地理教学基本模式及举样
1.审美化地理教学基本模式及特色。
与其他学科相比,地理学科以其综合性、区域性、空间性见长,并以研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空间结构、时间变化、地域分异之规律及协调人地关系为主要对象,在学科教学内容中,学科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往往也是审美点多附着于地理要素分析、地理问题分析和地理课题研究等有关知识之上,因此审美化地理教学模式既不能照搬一般审美化教学模式或综合美育课教学模式,与其他学科课程审美化教学模式亦有所不同。审美化地理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见图2。
该模式吸取了上述审美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特质,并注意突出地理学科以地理要素联系、地理问题和地理课题的研究与探究为主要学习内容的鲜明特色。其运用之精髓仍在于对知识点及能力点(审美点)美学品质的全面感知、体验、领悟及其逻辑延伸。例如组织学生学习《长江》一课,知能点与审美点都可定位于“长江”。借助富于形、色、声、动态变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将长江的源流概况、水系水文特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前景发展等景观及相关问题逐次展示,营造生动激情启思引探的审美化教学氛围,让学生全面感知、体验、探究长江的形态美、风格美、功能美、内涵美。同时由长江的自然地理及开发利用研究向黄河、淮河、海河、辽河等河流的开发治理延伸,向美国田纳西河等世界著名的江河治理延伸,向家乡河流的开发治理延伸……显然,这是传统教学中就长江论长江(没有审美的视点,就长江论长江也无法全面、清晰、透彻)所无可比拟的宽广视野。就水文要素单项而言,学生就可以由近及远,推论世界。如果学习过程中将长江水文要素与地形、气候、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紧密联系,将长江水文要素与人口、经济、文化、历史、政治等人文地理要素紧密联系,或者在课题研究性学习中将其与相关文、理学科知识紧密联系,则可使学生把握一个更加立体化的丰富生动的长江美世界。如果《长江》的学习如此,《森林资源》的学习如此,《环境问题》的研究如此,《生产布局》《区域开发》等专题研究也如此,我们就会引导学生逐步建构起系统而和谐的地理整体思维。地理学习将因此充满探究和服务于社会的乐趣,地理教学将一改以往的枯燥乏味的注入式、记背式而焕发出无限活力,《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所指出的“建设一个美好的世界”也就有了可靠的根基。
图2 审美化地理教学基本模式
2.“点—线—面—体”多级延伸的知识逻辑结构举样。
审美化地理教学模式的最精美之处是其“点—线—面—体”的逻辑延伸,这是一个极富诗意与美感的迁移整合教学模式及学习模式。这一多元立体延伸模式,对引导学生建构视野开阔、系统而和谐的地理整体思维极有帮助。仍以“长江”一课为例,如图3,“长江”为本课的知能点(亦为审美点)。以长江上、中、下游的自然地理特征为审美延伸线,可得到“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审美面;以重庆经济带,武汉经济带,上海经济带等为审美延伸线,可建构“长江”流域的经济地理、城市地理特征审美面;以巴渝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等为审美延伸线,可获得“长江”流域的历史文化地理特征审美面。如此推演,由长江的各自然、人文要素特征审美面最后构建起绚丽多彩的“长江”时空立体画卷。这种“点—线—面—体”知识逻辑结构的构建,将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再是零散的而是有序组织的,不再是单一孤立的而是多元整合的。在地理学习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构这种多端发散、系统和谐的地理整体思维,不仅对地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极有帮助,而且将使其在正确全面认识世界的进程中终身受益。同时,学生们纵横驰骋于美丽而富有情趣的地理时空,身心也是非常愉悦的。
图3 “长江”一课知识的点、线、面、体逻辑延伸
审美化地理教学模式中的“延伸”,在教育心理学上通常称作“迁移”,在思维方式上类同发散思维。由于美的元素的激活及审美化设计,使它们更能为学生喜闻乐见而受到欢迎。重庆、长春等地的实验、实践表明,按审美化模式设计并实施的地理教学,普遍为学生向往、热爱,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热爱地理科学、探索宇宙及人一地关系奥秘的强烈求知欲与责任感,地理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对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也产生了显著效应。
二、审美化地理教学的主要策略
(一)地理美育与地理智育、德育等相融合
与以独立的课程形式集中实施美育的美育综合课不同,审美化教学主要依托学科教学进行。因此审美化地理教学绝非脱离地理教学另搞一套或以亮丽的形式装扮于地理教学之上,而是将地理美育与地理智育、德育等教育任务紧密融合,整个教学以美统率、以美整合,情知互促,情意互动。这就要求地理美育目标要与地理智育和地理德育等目标协调互动,共同构建全面的地理学科教学目标体系;要在地理教学内容中深入挖掘和精心提炼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艺术美、形式美等审美视点,并通过丰富生动的形象展现和多级延伸,构建富有情趣和探究意蕴的地理美的大世界;要把审美欣赏力、审美表现力与审美创造力的培养与地理学科的地图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训练相融合,提高学生地理能力的美学水准;要把以审美标准(激发美好情感、促进身心健康,推动社会进步)、审美理想(追求全面和谐发展美好的人和美的世界)为核心的审美观念教育与地理德育融为一体,整体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要把地理学科美育的特有方法(形象感染、情感激励、寓教于乐、潜移默化、自由创造等)与传统地理智育的有效方法(谈话法、地图法、逻辑法、发现法、自学法、实习法、实践法等)、地理德育的有效方法(渗透法、体验法、榜样法、活动法等)相融合,高效率地促进学生心理结构的完善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唯如此,地理素质教育才能活力无限,充分体现其独特的价值与强大的功能。
(二)以地理形象引入为重要特征与地理逻辑思维相结合
形象化是美和美育的显著特征。美在形象中,美育总是以生动的形象来感染人,因而地理教学审美化要注重多种地理形象的引入,给学生以大量丰富生动的美的直观享受。要通过各种地图、景观图、标本、模型、仪器、电教媒体等多种直观性地理媒介,形象化的语言以及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等活动,使学生认知形象化、生动化,让其真切感受地理事物的声、色、形、运动变化及整体美感,丰富、发展其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人们直观世界的重要思维,其直觉、想像、灵感等对创造性思维有重要意义。但复杂问题的解决与创造常需要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整体思维(大陆漂移说,地质力学的构建及生态系统问题的研究等)。因而审美化地理教学在注重形象化原则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不断从美的感性走向美的理性,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相结合,这样才能由表及里从整体上透析地理事物之美和地理世界之美。例如学习“黄河”,如果没有对黄河巨龙般英姿,雷霆般声响,浩荡奔腾千里之气势的生动感受,就难以体验到黄河的雄奇博大之美,心中也必然会少了许多沸腾、珍贵的激情及学习的主动性。但如果仅停留于黄河外在之美,没有对黄河功能之美、内涵之美、风格之美、整治之美的逻辑认识,对黄河的认识与理解也就只能停留于肤浅的水平。
(三)以情感(美感)激发为核心并与提高审美认识相结合
美育具有陶情淑性的特点,而情感是人追求真理的动力,因而审美化教学必以情感(美感)激发为核心。这也是美育和科学教育、道德教育的本质区别。可以这样说,任何不能激发受教者感情呼应的教学都不是审美化教学,而任何富有积极感情色彩的教学,都多少具有了审美化教学的意义。实施审美化地理教学,庆创设多种形式的审美化情境来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身心愉悦地走进学科,无论是情境各异的地理物质环境还是怡人感人的地理教学氛围。更重要的,地理教师自身必须是富有情感和具有情感调动能力的人。只有自身对祖国充满无限的爱,对世界美好的未来充满无限憧憬,才能在地理教学中言真意切、语重心长,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震撼和激励。“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这正是审美化教学的特色。人的情感分为三个水平:情绪、情感(狭义)和情操。情绪常因情境而来,随情境而去。被激发的情绪,若无理性认识加入,未向高一级的情感或情操发展,则概括性和稳定性都较弱,如“心血来潮”,来去俱快。为使积极情绪稳定而持久,进而转化为催人奋进的不懈动力,审美化地理教学应将情感激发与理性的审美认识相结合,即注意将激发的情绪向情感和情操发展。例如对触目惊心的环境灾难不应只让学生停留于所产生的痛恨、愤怒心情,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产生治理环境、保护人类美好家园的强烈情感和坚定信念,这才是审美化地理教学的深远意义。
(四)创设充分自由的学习心理空间与符合教育目的的引导相结合
自由创造性是审美化教学的突出特征。它表明教学无需任何的强制和压抑,主要依靠审美对象的魅力吸引学生自由体验、想像、发现与创造。任何灌输式、说教式、指令式的教学都不在审美化教学之列,地理教师除了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知缤纷多彩的地理事象,感受并激励其炽烈丰富的情感,还应尽量给学生创设让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自由舒展的空间。爱因斯坦曾指出:“研究问题的好奇心除了需要鼓励,主要需要自由。”让学生自主观察、演示操作、置疑讨论,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更多和谐的交流,让学生有更多自己思考的余地……总之,让学生有更多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创造性思维的前提)的教学,才是富有生机和美感的审美化教学。
还应指出的是,在给予学生充分自由的同时,必须与符合教育目的的引导相结合。首先,没有明确教学目的导向的自由,如“放羊式”的自由,肯定背离了审美化教学,甚至谈不上教学。再则,给予学生的“自由”时空,主要是教师精心进行审美化教学设计中精心安排的,这些“自由”无论是为了地理欣赏、表现或创造,都有明确的智、德、美等相融合的目标。只有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的完美结合,才称得上审美化教学。
此外,审美化地理教学还应注重地理审美欣赏能力的提高与地理审美表现、审美创造能力的提高相结合,注意针对中学生审美心理特征的年龄差异、学科差异、个性差异而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等策略。限于篇幅,不再一一阐述。我们相信,随着地理素质教育的广泛深入展开,审美化地理教学的模式、策略及其他种种规律,将会绽放出更多、更新、更美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