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意识及其意义及其在矿业中的应用_科技论文

高技术意识及其意义及其在矿业中的应用_科技论文

高技术意识及其意义和高技术在矿业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技术论文,矿业论文,意识论文,意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前言:

高技术及其产业在今天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这就需要确立相应的高技术意识。矿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如何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而发展值得探讨。本文探讨了高技术意识的形成和构成。高技术意识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是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起来的,并且需要倡导与培养,高技术的知识观念、意向观念、决策观念构成为高技术意识的有机系统。本文还探讨了倡导高技术意识对人才观、经济发展观、创新精神和科技兴国意识等几个方面的意义,展望了高技术在矿业中的应用前景。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实践,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热潮再起,形势喜人。但是我们也常常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反差: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在跨世纪的历史关头,所有国家都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也都拥有机会。特别是国际上高技术的发展速度、深度与广度往往出乎人的意料和预测,高技术及其产业群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从而,时代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关于高技术的意识又表现得相当淡薄。例如,对高技术及其产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不少人忽视自身科技素质的提高;在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面前尚存在一种相对满足的心理,等等。伴随着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的新浪潮,矿业的发展受到强烈的挑战,出现了一种这样观点:“传统工业已是‘夕阳工业’,它将逐渐地衰亡”,甚至被别的新的工业或技术所代替。采矿工业曾经是传统工业中古老的和劳动密集的工业,给社会和部分人们的印象似乎是没有必要再去研究它的发展了,显然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在当今新形势下,如果高技术意识继续淡薄下去,不仅不利于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而且还会导致我们错过这一关键的历史时机失去国际竞争的能力。因此,我们有必要大力倡导高技术意识,增强发展高技术的紧迫感。采矿工业虽然是传统工业,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用高新技术注入采矿工业,它同样也将逐步转化为技术密集的工业,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矿井和月球采矿可行性探讨的出现标志着采矿工业的技术密集程度。展示着高技术武装采矿工业的诱人前景。

二、高技术意识的构成

高技术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产物。它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起来并纳入社会价值观念体系。本世纪特别是7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出现了一些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了传统工业的改造,带来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加剧了国际竞争,使人们越来越重视高技术,形成了高技术意识。相比之下,发达国家人们的高技术意识比我们强烈。我国研究和发展高技术起步较晚,认真算起来也不到十年时间(1986年我国决定实施高技术发展计划即863计划,旨在跟踪和发展高新技术。1988 年实施的火炬计划以及目前正在建立运行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都是为了引导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并且,任何意识的形成都不可能是完全自发的,而我们又乏于倡导和培养高技术意识。因而,关于高技术的自觉意识在我国犹如星星之火,尚未真正“热”起来,尤其是面临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严峻挑战,采矿工业如何适应和发展更是探讨得微乎其微。基于此,本文探讨高技术意识及其意义和高技术发展对采矿工业的促进作用,抛砖引玉,期待高技术意识成为燎原之势。

高技术意识是指人们观念中对高技术的认识、追求和决策。它作为社会意识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复杂的结构,各结构间相互联系。大体上,高技术意识由关于高技术的知识观念、意向观念和决策观念构成。

(一)高技术的知识观念

高技术的知识观念是关于高技术是什么,其特点和发展趋势如何等在人们观念中的反映。这是关于高技术意识的逻辑起点,是高技术意识的基础。没有关于高技术的知识观念,就不可能形成关于高技术的意向观念和决策观念。

几年来,我们大力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这一方针,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随着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不断深化,对高技术的认识日臻科学。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在不少人的认识中甚至在有些宣传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在关于高技术是什么的问题上,往往把有特定内涵的高技术与泛指的“新技术”、“适用技术”、“实用技术”混为一谈。实际上,这几种技术是不同的。限于篇幅,这里我们只简单比较“高技术”与“适用技术”。适用技术一般是指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利于环保、节能、就业等的先进技术及部分传统技术。如,在采矿工程中陡帮开采是一种有别于传统露于开采程序的全新的开采技术,在我国经过整整一代时间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经过国家“七五”攻关,已经取得重大突破。1992年初,国家计委已将陡帮开采列入国家重点推广的技术。而高技术一般是指以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以基因工程为主体的现代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以核技术和热核技术为主体的新能源技术、新型材料技术;激光技术等,以及在这些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业。和适用技术相比,高技术日益显示出以下的特点和趋势:一是国际化,即高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既联合又竞争。二是一体化,即围绕高技术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商品化密切衔接,三位一体。三是综合化,即高技术是多学科、多种技术边缘交叉,是多种人才、多种行业之间“优势综合”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关于高技术的知识观念中就要把握高技术的特定内涵,并确立与高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相一致的关于高技术的开放性意识,整体化意识与综合性意识。否则,我们在发展高技术的过程中,就会出现部门、地方自成体系,使本来十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科技资源严重分散,难以形成整体优势的局面。

(二)高技术的意向观念

高技术的意向观念是人们意识中对高技术的态度,表明对高技术的主观倾向和追求。这常常表现为人们对高技术的战略地位有足够的认识,高度重视高技术及其产业。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表明,高技术已不再停留在研究和实验阶段,而是逐步发展到产业开发阶段,成为经济起飞最有活力的带动力量。目前,高技术产品的市场规模已大大扩大。据前四年统计,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24个成员国的制成品出口中,高技术产业的产品已达40%(我国为2.7%)。可见, 高技术对社会的发展作用日益重要,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可以说,如果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不重视高技术,不把高技术放在重要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就会有充分的理由被认为是缺乏高技术意识,从而也是缺乏现代意识的表现。确立高技术的意向观念,就能促使我们发展高技术,成为驱动力。

(三)高技术的决策观念

高技术意识还表现在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决策活动中所形成的,关于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的目的、计划、政策等的主观意见或决策。这就是高技术的决策观念。这一观念的科学性既取决于高技术特定内涵、特点、要求和发展趋势的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又要取决于已经具备的客观条件。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的时候,才会产生。”所以,高技术的决策观念不等于主观武断,它内在地包含着对高技术本身及客观条件的分析与认识,从而科学地确定关于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阶段等有关的战略和政策。对我们来说,在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决策过程中,就要根据国情和高技术的要求科学制订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的战略与技术政策,包括建立和完善我国科技法律体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道路。

三、倡导高技术意识的意义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人民逐步从传统观念转变为现代观念,从封闭型思维方式转向开放型思维方式;商品意识,竞争意识等已基本形成。这对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也为我们追赶亚洲“四小龙”,实现下一步战略目标准备了比较好的条件。然而,就人们的思想观念而言,关于高技术的意识还远不如商品意识与竞争意识等社会意识普及与深入。不少人在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竞争中,陶醉于已取得的成绩,在既得利益面前存在着相对满足的心理,缺乏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的紧迫感。不难想象,如果这种心理占了上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必受影响。因此,大力宣传与培养人民群众的高技术意识刻不容缓。研究高技术意识、倡导高技术意识,其意义就在于丰富社会意识的内容,直接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人们重视高技术及其产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具体地说,倡导高技术意识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倡导高技术意识对人才观的影响。高技术及其产业要求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管理密集。它不仅需要有良好训练的科技人才,还需要有良好素质的各类管理人才。这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高了。总体上,世界各国的高技术人才都相对缺乏,如美国,据统计到2000年将缺乏54万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为此许多国家都在采取相应措施。尽管我们有一支几十万科技人员组成的高技术及其产业的研究开发力量,但真正能适应这一需要的人才还太少,尤其是缺乏一批青年人才,更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同时也需要人们在人才观念上有一个新的认识与突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现象值得我们注意:如有些企业只要一些熟练工。大量缺乏技术,没有文化的人进了厂矿,成为廉价的劳动力;在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下,不少人其中不乏青年学生对学知识、学文化缺乏兴趣,认为能赚钱、赚大钱的就是“人才”,而忽视自身科技素质的提高,如此等等。这些都是急功近利,是搞短期行为。倡导高技术意识,相应地就会深化对人才的认识,树立与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人才观,形成真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

第二,倡导高技术意识对经济发展观的影响。经济的发展走资金、技术密集的路子已愈来愈清楚了。但是,总体上,劳动密集型企业还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并且由于这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社会生活的飞速发展,不少人在已取得的成就面前对高技术及其产业的竞争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尚缺乏足够的认识,观念上继续满足于既有的路子。毕竟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资金分散、技术水平不高且多是加工工业,不实现这类企业的升级转型,将会在激烈的竞争面前失去优势。倡导和培养人们的高技术意识,让人们自觉意识到高技术及其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那么,人们在关于经济发展的观念上就会有一个新的变化:即实现向以高技术及其产业为主体这样一个新的认识的飞跃。这将逐渐使整个的经济活动从劳动——经济规范及时转向新的技术——经济规范。

第三,倡导高技术意识能激发民族的创新精神。一部人类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创造史。创造力的萌发、成熟与飞跃,是现代文明的基础,也是现代文明不断发展的动力。纵观人类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创造的成果特别是技术创新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当代,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它的经济活力。但是,当代世界的主要创新活动及其成果(尤其是高技术)大都发生在一些发达国家。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本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技术创新成果看出:美国有数控机床、激光、集成电路、卫星通信、微处理机、光通信、高温超导、基因医药制品、航天飞机等重大技术创新;日本有高速列车、陶瓷发动机、智能计算机等重大技术创新;前苏联有人造卫星、核电站、空间轨道站等重大技术创新;英、法、德等国也有一些重大技术创新。这种现象值得深思,促人奋进。当然,发达国家的科学发展水平,知识的积累总量,信息的利用能力,资金的投入强度等这些技术创新的基本条件方面比我们具有绝对优势,从而重大技术创新出现在这些国家不是偶然的。但是,与其被动地享受他人的发明,不如我们主动地去创造,进行技术创新。总体上,我们民族的创造能力是杰出的,但也勿庸讳言,封闭社会遗留在人们头脑中的惰性因子尚存;在开放中引进他人的先进技术也没有很好地注意消化和吸收,因此,我们民族的创新精神还需要进一步激发。大力宣传和倡导高技术意识,使全民族都关心、重视高技术,在资金、政策等方面都支持,保障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创造与开发,就会成为一个契机,调动人们不断创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把创造活动推向高潮。

第四,倡导高技术意识能强化科技兴国意识。我国十几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经受了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使人们意识到“科技兴,国家兴;科技落后,国家落后”。“科技兴国”、“科技兴省”、“科技兴市”等对我们来说已不再陌生。关于这方面意识今天在我国基本上也不再是一个有无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强化的问题。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更高层次,高技术已站在当今新技术的前沿。在高技术面前,世界各国既联合又竞争。高技术及其产业被视为一国综合力的核心。不单是一些大国和发达国家重视发展高技术,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一些小国也都把发展高技术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如南韩,1989年宣布了一项耗资达388亿美元的5年高技术开发计划,提出到2000年跨入世界10大高技术强国之一;马来西亚也在努力发展本地区的高技术。如果我们在高技术方面竞争不过人家,势必又落后于时代。基于此,我们就必须从更高的意义上去理解“科技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我们认为,在当代新形势下,“科技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制高点就是高技术及其产业,要把高技术及其产业作为科技进步的核心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布局。这样,树立高技术意识,突出高技术的战略地位,将不再是一般意义上再现“科技兴国”意识,而是深化并且强化了“科技兴国”意识。

四、高技术在矿业中的应用前景

我国矿山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在爆破材料与技术、凿岩工具、采矿选矿工艺、岩体稳固工程、通风安全技术方面,很多成果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矿山设备攻关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矿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产业地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足够重视。目前,我国技术改造资金约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5%,而矿山企业基本建设投资尚无着落,技术改造就更提不到日程了。我国矿山装备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要落后20~30年,以鞍钢矿山公司为例,各矿现有设备不仅陈旧,而且规格小,不配套,采矿设备60年代以前的占55%,电机车占47%,70年代以前的牙轮钻占76%,全公司有电铲100台,大电铲只有3台,生产用汽车87.8%是20~25t的小载重自卸车,而且品种杂型号多。据全国统计, 露天矿用电铲服役期限超过20年的占70%以上,而前苏联超过20年的只占4.1%。

另一方面,矿业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工业,矿业学科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振兴极为重要,但它与其他工程学科相比,在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面临许多重大难题。在基础理论方面,开采有用矿物的过程受到多种随机因素影响,所以解决采矿科学问题往往对近代数学和力学提出很高要求,不但要处理线性问题,还要处理非均质、非连续、内部充满各种弱面的岩体力学问题。在矿物加工和综合利用方面还涉及矿粒学、物理分选学、界面化学、粉碎及细化理论,以及多相流体力学等。

矿业发展所面临的诸多困境,已逐步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比如,从今年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又恢复了专门的矿业学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2年指南中有关采矿学科理论项目已取消)。为了进一步明确矿业重大技术问题研究中所涉及的高技术的有关理论和手段,明确高技术在矿业中的应用前景,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作为进一步研究方向。

(一)将空间工程对卫星发射和运行自动控制等高技术运用到矿井环境中,对矿床性质、围岩应力及应变、瓦斯、温度、水、尘和风等进行传感量测、信号传输、数据处理、控制反馈进行矿井环境调节的全部自动化;

(二)利用人机控制进一步对工作面生产应用机器人进行操作,保证工作面危险区无人操作,形成无人工作面,从而进一步发展到无人矿井。这就从根本上解放矿工的繁重劳动和保证人身安全;

(三)利用生物工程对一些矿物进行化学采矿和选矿;

(四)利用高技术专门对特殊问题进行解决,如多功能安全帽,它具有高能电池的自动调节照明、瓦斯报警仪以及遇难呼救装置,防尘装置等。又如采用管道双低压系统进行物料运输和分选等;

(五)利用新技术对新材料的发现及新能源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如有人提出利用高温冷气核反应堆与煤共同作用产生甲醇、电、热的综合能源体系等;

(六)利用航空航天技术探求月球采矿的可行性,利用核反应技术进行地下核爆炸采矿,利用有关新技术进行海洋采矿等。

高技术是一个广泛的领域,它本身也将不断发展,因此,对高技术在矿业中的应用也将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应该明确地得出结论:不论社会及技术如何发展,矿业是将为人类生活及社会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能源及材料,它是人类社会所必需的,不可缺少的。

标签:;  ;  

高技术意识及其意义及其在矿业中的应用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